查看原文
其他

拜登的中国政策团队精兵强将,但他们彼此之间各有诉求

Dow Jones 道琼斯风险合规 2022-03-20


拜登在他近50年的政坛生涯中曾数度访华,多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两人一同进餐的总时长达25小时。但在2020年的竞选征程中,拜登就中国问题释放了十分强硬的信号。图片来源:Lintao Zhang/AP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为他的中国政策团队配备了精兵强将,他们彼此之间渊源很深,但目标却各不相同。

现任白宫气候特使的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正寻求达成一项国际气候协议,而这项协议需要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合作才能取得成效。与此同时,白宫的中国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则希望对中国进行强硬回击。

这两人都是沙利文(Jake Sullivan)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成员,沙利文曾在奥巴马(Obama)政府时期与二人共事。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顾问赖斯(Susan Rice)现担任拜登的国内政策顾问,她的一些前同事称,赖斯可能也会在一些中国问题上发表意见。

沙利文现在需要协调这些人以及财政部、国务院、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的观点,这些人的观点往往分歧很大。

在上周举行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商务部长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不愿承诺继续执行特朗普政府把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列入实体清单的举措,尽管坎贝尔和沙利文此前认为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第二天,白宫发言人帕莎其(Jen Psaki)称华为“对美国和我们盟友的安全构成威胁”。

拜登团队的一些外部顾问称,个人观点迥异以及优先事项众多的情形有点类似于林肯(Abraham Lincoln)内阁,组成林肯内阁的官员彼此皆是政敌,出了名的互不相让。但这些顾问称,本届内阁中的许多高级官员之间有着长期友谊,手足竞争一词可能更适合描述拜登团队。

拜登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称:“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利益。”这位官员表示:“但如果出现困扰前几届政府的、关于对华政策的巨大争斗,我会感到非常惊讶。"

1月27日,克里对媒体讲话。这位白宫气候特使需要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合作才能取得成效。图片来源:STEFANI REYNOLDS/PRESS POOL

一些共和党人认为,拜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势必会削弱他的政府在其他阵线上对抗中国的决心。犹他州参议员罗姆尼(Mitt Romney)和阿肯色州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借确认听证会之机警告称,克里可能会试图避开正面对抗。

罗姆尼在提供给《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政府在理解中国构成的威胁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指出,这意味着不要让气候协议和其他问题“优先于应对中国威胁的必要行动”。

克里已承诺不会为了气候协议而牺牲军事或经济方面的优先事项,他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美国的战略仍在制定梳理中,不过重点是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内大力投资先进技术,二是招揽团结民主盟友,以建立拜登所说的对抗中国的 “统一战线”。这其中包括,美国在决定是否取消对华关税之前先与盟友协商。

上述高级官员表示,拜登并不期望马上就与中国领导人对话,在那之前,他会先和印度与韩国领导人以及该地区其他潜在合作伙伴通电话。

甚至拜登的一些盟友也预计,拜登团队会在人权或产业政策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在前几届美国政府当政时期,这些问题已导致经济官员与国家安全官员彼此对立。

沙利文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经表示出强硬立场。

克林顿政府初上台时也做出了同样的姿态,但在美国商界盟友游说美国政府之后,克林顿政府缓和了立场。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白宫的经济顾问也克林顿相信,人权方面的行动不会让北京让步,但却会损害贸易关系,这种情形导致美国政府内部出现深刻分歧。

前美国国务院中国研究专家洛德(Winston Lord)说,促进民主和追求商业利益之间一直存在这样的矛盾。在克林顿时代,他的观点未得到接纳。但他表示,这一次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对中国的看法已经显著恶化,商界和科技界也是这样的看法”。

上述高级官员说,拜登的焦点是人权问题。“他会期望内阁所有成员跟他一样。”

北京方面长期以来试图让美国政府官员彼此牵制,从而缓解从贸易到台湾问题等各方面的压力。

在特朗普政府中,前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中国视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姆努钦阻止了其他人考虑切断中国的银行业美元来源的想法。

鉴于之前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时总是处于守势,眼下中国领导人正尝试更积极地应对新的拜登团队。

自去年年底以来,北京方面一直尝试派出外交事务负责人杨洁篪前往华盛顿,讨论早日举行中美高层对话。拜登团队则希望留出时间确定对华战略,至今没有对中国这一姿态做出回应。

北京时间周二,中国外交事务负责人杨洁篪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进行了视频通话。图片来源:LI XIANG/XINHUA/ASSOCIATED PRESS

在美国时间周一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发表的视频讲话中,杨洁篪警告拜登政府不要越过“红线”,同时强调有必要让两国关系重新回到“可预期、建设性”的轨道。

从中国的角度看,布林肯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对话者。北京的外交事务专家提到,布林肯去年秋天表示,两个经济体脱钩是“不现实的,最终会适得其反。”

在拜登提名布林肯后不久,布林肯当时在推特上使用的头像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一张五年前他访问北京时的照片。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发言人说,不应对照片的选择做任何解读。

北京的一位政府顾问说,布林肯似乎会更关注两国之间的发展,而不是特朗普那种与中国正面对抗的做法。

拜登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在对华战略上是团结一致的。在美国政府内部,主要的担心是,克里和坎贝尔是否有团队意识,还是说他们会试图独自主导对华关系。

今年77岁的克里受拜登直接领导,他曾与拜登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共事24年。与克里共事过的人表示,他无视官僚主义的约束;他的本能是登上飞机前往中国,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

奥巴马政府的前亚洲问题专家Matthew Goodman认为,克里的强势作风可能会是一个积极因素。Goodman表示:“得到中国的承诺不难,但真正的合作需要找到确保承诺得到兑现的方法。”

今年64岁的坎贝尔是一位擅长官僚体系运作的老练官员,他在对华政策方面拥有数十年工作经验,并与中国官员有着长期关系。他曾与沙利文一起帮助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对中国的核心战略。

假若希拉里当初赢得了美国大选,坎贝尔当时就会被视为国务卿的头号人选。现在他获得了一个级别低一些的职务,他将受44岁的沙利文领导。

坎贝尔曾与沙利文合作撰写过一篇文章,该文章认为,为了与中国竞争,美国需要在亚洲和全球其他地区重新建立起密集的关系和机构网络。

拜登的中国政策团队:

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克里

克里,图片摄于1月27日。图片来源:STEFANI REYNOLDS/PRESS POOL

这位77岁的前国务卿起草一份国际气候协议的努力需要中国的合作,这导致批评者担心他对北京方面的态度会过于软弱。之前克里与拜登一起担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长达24年,两人关系紧密。

国务卿布林肯

布林肯,图片摄于1月27日。图片来源:CARLOS BARRIA/PRESS POOL

这位现年58岁的外交官长期担任拜登的助手,包括在拜登担任副总统期间任国家安全顾问。他表示,美国必须赢得“技术独裁”和 “技术民主”之间的战争。

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布林肯,图片摄于2020年11月24日。图片来源:CAROLYN KASTER/ASSOCIATED PRESS

现年44岁的沙利文是最年轻的国家安全顾问之一,他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不同观点和利益凝聚成一项统一政策。沙利文曾在拜登任副总统时期担任国家安全顾问,他对中国的态度已变得越来越强硬。

印太协调员坎贝尔

坎贝尔,图片摄于2013年1月17日。图片来源:KAZUHIRO NOGI/AFP/GETTY IMAGES

现年64岁的坎贝尔自克林顿时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政策的研究工作,这使得他在华盛顿和北京都有广泛的人脉。他认为,要想在对华问题上取得成功,结盟至关重要,但一些华盛顿内部人士对他能否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持怀疑态度。

白宫国内政策委员会主任赖斯

赖斯,图片摄于1月26日。图片来源:YURI GRIPAS/BLOOMBERG NEWS

这位现年56岁的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顾问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外交政策角色。一些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曾希望她能够倡导对中国采取强硬的人权政策,以这样一种身份参与进来。

商务部长提名人雷蒙多

雷蒙多,图片摄于1月8日。图片来源:SUSAN WALSH/ASSOCIATED PRESS

现年49岁的雷蒙多曾是一名风险投资家,现任罗德岛州州长。近日,在她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她不愿承诺将华为继续留在美国的实体清单上,听证会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美国商务部在科技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贸易代表提名人凯瑟琳·戴(Katherine Tai,中文名:戴琦)

凯瑟琳·戴,图片摄于2020年12月11日。图片来源:CHANDAN KHANNA/AFP/GETTY IMAGES

现年46岁的凯瑟琳·戴会讲普通话,曾负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中国执法部门,她知道让中国取消贸易壁垒的难度。她缺乏与拜登共事的长期经验,这可能会妨碍她影响政策的能力。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耶伦,图片摄于2020年12月1日。图片来源:CHANDAN KHANNA/AFP/GETTY IMAGES

现年74岁的耶伦曾担任专注于亚洲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San Francisco Fed)的行长,在评估中国经济方面经验丰富。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她曾与中国央行的改革者合作,不过她称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Bob Davis / Lingling Wei

注: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更多阅读: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创建于1882年,旗下有道琼斯指数, Barron's, WSJ, MarketWatch, Factiva, Risk& Compliance等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是全球风险管理和合规治理品牌,由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团队运营。欢迎关注公众号或联系:Johnson.Ma@dowjone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