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若恩: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不是一回事

2016-07-26 任若恩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文丨任若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原创声明:本文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独家约稿,原标题为《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厘清。国内外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不是特别清楚。而这两个概念背后存在不同经济学派的思路。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外文献中,通常只使用潜在经济增长率,同时强调对于这个概念的不同经济学解释。而我们将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加以区分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我们认为这样区分可能是更好的阐述方法。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一种传统的观点,把潜在产出定义为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这里要假定就业是充分就业。这种观点认为总供给的变化比总需求的变化迟缓。当资本、劳动投入要素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就造成了一国经济产出水平偏离其最大生产能力的产出水平。在这样的经济产出水平上计算的增长率就是潜在经济增长率。

后来出现的经济增长趋势(很多文献中也称为潜在经济增长)的观点,认为需要研究的是实际产出的趋势,并且假设实际产出总是围绕产出趋势波动,但是并不会存在较大的或者长期性的偏差。造成实际产出围绕产出趋势随机波动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般考虑的失业、通货膨胀等因素外,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使实际产出的发展偏离产出趋势的轨迹。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时也使用潜在产出的概念,但实际不是估计前面所述意义下的潜在产出。他们并不关注于如何将影响实际产出波动的各个因素逐一分离,而是运用统计学的工具,从实际产出一个相对长期的时间序列中,消除暂时性、周期性的波动,挖掘其长期趋势。

简单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看法虽然有时都使用潜在产出的概念,但经济学意义的区别十分明显。可以将第二种定义下的产出称为产出趋势。根据产出趋势计算的增长率则是经济增长趋势。从研究政策的角度来观察,第一种定义下的潜在产出估计更有价值。

由于上述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经济学解释,也就衍生出很多估计的方法,大概可以归纳为四类估计方法。

第一类方法是生产函数法,针对传统潜在产出的定义,这类方法最符合潜在产出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原始定义。在资源的充分使用下实现的增长率就是潜在增长率。但是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使用这种方法估计潜在产出时,需要估计一个特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再分别估计潜在的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在其中应用较多的经济学假设和原理,最终实现对潜在产出的估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经济计量学的角度看,生产函数估计不是单方程的估计问题,有内生性(endogeneity)问题,需要研究特殊的方法估计参数。Artus于1977年发表的论文是IMF采用生产函数法估计潜在产出的首例研究。

第二类方法是滤波的方法,或称趋势分离技术。主要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长期的趋势和短期的波动区分开。最常使用的方法是Hodrick-Prescott滤波(简称HP滤波),它可以从一国的产出增长的长期运动趋势中分离出低频率的成分。滤波的方法很好用,现在很多软件都能够实现HP滤波。但是这种方法的结果只能看作是产出趋势,而不是原始定义下的潜在产出,政策分析的价值也要小一些。

第三类方法回避了对潜在产出的直接估计,而是把它作为一个不可观测变量(unobservable variable),然后用可观察变量的信息进行估计。这类方法统称为不可观测变量方法(unobservable components method),其中包括很多种变形的方法,这里不再继续详述,相关文献很多。

第四种方法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简称SVAR),该方法将经济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在一起。SVAR方法的假设是认为产出的波动是由经济的总量生产能力的波动和总需求发展而产生的周期性波动共同造成的。因此,构成向量的变量同时都受到这两方面的冲击。因此在长期下采用移动平均形式,向量序列可以表达为当前和过去的各种冲击的线性组合。

可以看出第二类和第三类方法所估计的结果都是经济增长趋势,而不是前述严格定义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所以其估计结果对于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说意义也要小一些。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从方法论上比生产函数方法易于实现,而在经济学意义上更接近原始定义下的潜在产出,因此经济政策分析上也更有价值。

实证研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用这四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差别不大。我们曾经做过2005年以前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趋势的估计,四种方法算下来结果都差不多,都是9%左右。这从四种方法的原理来分析,结果相似也应该是合理的。但是在经济下行时期,不同方法的估计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经济下行时期经济增长趋势会随之降低,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未必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近期文章精选:

高占军:货币政策最后的禁区——直升机撒钱

CF40学术顾问朱民卸任IMF副总裁:“庙堂”渐远,求索依然

剥离不良、扩大赤字——中国债务处置的两条必经之路

债务风险、产能过剩、民间投资下滑……中国这些顽疾怎么治?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