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读书会| 昨晚,交行董事长聊了聊商业银行转型的那些事儿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近一两年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存款利率上限放宽、存贷比监管取消等多重因素叠加,部分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放缓,资产质量压力持续,资产负债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金融领域向非国有资本的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骤增,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推陈出新,互联网金融甚为活跃,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深,使得整个金融系统竞争加剧且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日渐多元化。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转变的“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依靠资产业务推动盈利增长的传统业务模式已不可持续。
此背景下,9月22日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的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举办读书会,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结合其编著的《创新超越——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与转型》一书,介绍了交通银行转型发展的实践,并与现场200余位听众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经营机制改革、经营模式创新等战略性问题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魏革军也在现场就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读书会由CF40秘书长王海明主持。
今天,小编摘取本次读书会的部分精彩观点与您分享。更多现场实录将在整理完毕并经嘉宾审核后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牛锡明
牛锡明介绍,从交通银行的实践来看,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委、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探索党委领导核心和现代公司治理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一方面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公司治理的基石,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统领全局的作用,将国家战略意图和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建立相互制衡、授权经营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坚持国有控股地位的基础上,适度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绩效考核、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并给予管理层充分的授权,实行经营管理的行长负责制。
二是推动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首先是用人薪酬机制的改革,在高级管理人员层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契约化管理。在经营单位员工层面,推行全员、全产品计价考核,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打破大锅饭,激发竞争活力,提升业绩水平。其次是建立发展责任制,完善对经营单位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结合市场需要和同业对比,下达考核指标。在子公司和事业部利润中心推行市场化聘任制,依市场原则实行聘任,辞聘和解聘,完善总行部门的考核机制,提升总行控制风险能力以及办事审批效率。此外,还包括完善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和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启动交通银行改革,加大总行经营力度,重点建设公司客户、同业客户、个人客户、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五大板块,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营运管理、绩效考核、用人薪酬考核、授权经营五大体系。分行定位于管理与经营并重,让分行成为营销的主力军和新的盈利增长点。在总行、分行实行大客户集中营销,在网点实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在客户经理和员工中推行全员、全产品计价考核。
魏革军
对于交通银行的改革实践,魏革军认为,交行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上的探索和试验所得到的经验结论对于行业都具有普遍意义。
“商业银行改革的决定性突破点应该是在出资人结构上,我们是否有可能在国有绝对控股地位上做出突破?”王松奇向牛锡明现场发问。
王松奇
牛锡明认为,上述问题的实质就是国有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事实上,在交通银行的改革路径探索过程中,曾经考虑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出于种种原因,最后确定为现在的内部经营机制深化改革方案。“如果真的走到混合所有制那一步,接下来的改革模式还需要重新设计。”牛锡明说。
此外,牛锡明还回答了有关在操作债转股及投贷联动时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牛锡明认为,债转股过程中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的防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对其规定一个统一模式,投贷联动也是如此。至于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牛锡明表示,具体还是要观察未来经济增长以及融资平台债务的增长,目前来看,这方面的总体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