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深读】中国创新卡在了哪儿?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开始结构性放缓。中国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只有通过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在未来继续快速增长。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魏尚进等人的论文From“Made in China” to “Innovated in China”: Necessity, Prospect, and Challenges(即将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另两位作者是谢专和张晓波)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进行细致的研究。CF40研究部撰文介绍了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
文章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发现中国具备一定的内在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和科研人员快速增加,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高。尽管进步较快,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显著,需要保持较快的进步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中国的研发创新活动中存在资源错配的现象,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较低的国企相对私企获得了太多的资源,如果能够改善这一错配现象,中国还将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潜力。
从1980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均每年8.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累计增加了1759%。然而,现在中国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6%-7%。这里有周期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是结构性的。过去中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市场化改革、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是关键因素,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已经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魏尚进、谢专和张晓波的论文From“Made in China” to “Innovated in China”: Necessity, Prospect, and Challenges(即将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进行细致的研究。本文接下来介绍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
我们常听到中国企业不尊重知识产权的消息,“山寨”一词更是屡见不鲜。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常被批评为只能培养会考试的学生,却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微信的风靡,人们对腾讯的创新能力刮目相看,华为的强势崛起也引起广泛讨论。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究竟如何呢?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创新现状的如下事实:
第一,中国的创新研发投入快速增加。创新研发离不开资金投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2014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会将国民生产总值的1.9%投入到研发中,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数字仅有0.9%左右。1991年时中国研发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而到2010年时,中国研发投入占比已经达到了经合国家的中位数,并且在2012年赶上了经合国家的均值1.88,而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经合国家的五分之一。201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2.05%。
第二,中国科研人员和用于每位科研人员的经费快速增长。1996年,中国每100万人中仅有443名研究人员,当时美国的这一数字是3122,日本是4947,韩国是2211。到2014年时,中国每100万人中的科研人员达到了1113人,增速慢于同时期中国科研投入,科研投入增长地更快意味着平均每位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也在增加。
第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高。我们可以用专利来衡量研发的产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的中国专利数量从1995年的83045项飞涨到2014年的230万项,平均每年增长19%。2011年,中国的专利数量超过了美国。再看专利的质量,中国专利申请通过率最近在30%-40%,在各国中处于中等水平,比印度和巴西的20%高,但低于美国和韩国50%-60%的水平。专利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发明被认为是技术最为密集的一类。中国专利中发明占比从1995年的8%上升到了2014年的18%。2005年到2014年,中国通过的专利中,外国申请占比从20%下降到7%。从1995年到2014年,被发达国家授予专利的中国专利数平均每年增长28%,比国内通过的专利增速还高。美国专利和商标管理局授予中国公司的专利从1995年的62项上升到了2014年的7236项,增速比德国、韩国和日本还要快,在金砖国家中也只有印度能跟中国一比。我们还可以看看外国对我国专利的引用情况,1995年到2005年,中国发明专利引用数每年增长33%,2005到2014年,增速上升到了51%。
总之,中国的研发投入、科研人员,专利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改进,并且在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缩小,我们不应对中国的内在创新能力感到悲观。
那么,应该怎样进一步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呢?结合工业企业的数据,可以看看中国创新的一些特征,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有利于创新的因素。
第一,1998到2009年间,私企获得的专利平均每年增加35%,要快于国企。私企是中国创新的引擎。
第二,文献中一般认为市场规模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自从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数据也显示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创新能力更强。从2003年起,中国的实际工资每年以快于10%的速度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专利占比从1998年的55%增长到了2009年的66%,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更多地用创新来替代劳动。
第三,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根据1998-2007年间没有专利,有1-4项专利和多于4项专利将企业分为3类,发现专利数量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说明,更多的企业参与创新和更大的创新力度将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尽管中国的创新取得了快速的进步,然而在绝对水平上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2015年汤森路透公布的全球100家创新企业中,日本和美国企业占据了众多席位,而中国企业无一上榜。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是中国企业的两倍多。由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差距也属正常,然而由于资源错配而导致的差距还却值得引起注意。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占比已经从1995年的24%下降到2014年的3%,然而,国企规模相对较大并主要位于上游和战略重要性行业,面对的竞争比私企要小很多,并且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贷款和研发补贴。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而国企从中获得了相对更多的资金。这不仅降低了国企的投资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还为无效的僵尸企业输了血。国企相对私企有更低的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却流入了更多的资源,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虽然国企中掌握专利的企业比例比私企更高,但是由于国企往往具有更大的规模,并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这种简单的比较没有说服力。利用2005-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可以发现,每1000万元研发投入可以为国企、私企以及外资企业分别带来7.6、6.5以及2.2项专利。进一步将企业按照规模和所有权进行分类,发现在绝大多数规模下,私企和外资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和获得的专利都要显著多于国企。在创新上,获得更多政府补贴的国企表现要弱于私企。
理论上,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应该多研发,而效率低的企业应该多模仿,而中国相对效率更低的国企却做了太多研发,效率更高的私企却研发不足。有研究认为,如果能够纠正这一资源错配的现状,中国2001-2007年间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速能够增加33%-50%,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如果研发补贴能够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更加均匀地分配,中国整体的创新能力会更高。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更加合理的研发资源配置,对于中国未来能否在不利的结构性因素下保持高速增长至为关键。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