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九大后的首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点不一样(附图解)

2017-12-21 CF4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12月18日-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先用一张图快速了解会议要点:

可以看到,作为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个重磅经济会议,此次经济工作会出现了不少新表述。例如,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将“高质量发展”放在了一个提纲挈领的高度,提出“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明确细致地指出了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方向等等。这些表述都透露出哪些政策新内涵?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宏大,我们不妨先看看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表述,大体为“要遵循十九大报告的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可以看出,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归根到底是民生导向,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接受CF40编辑部访谈时认为,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微观层面看是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宏观层面看则应体现为可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已经给出答案,即做好8项重点工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对这8项工作之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破”——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立”——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降”——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联系此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难看出,所谓破”“立”“降”,就是要通过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信息等各要素全面发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由此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衡量,但却很难覆盖公平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所以我们也看到,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为什么没提“去杠杆”?

会议指出——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这一表述与不久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在目标与逻辑上大体类似,但细节却有明显不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而中央经济工作会并未明确提出“去杠杆”。

对此,联讯证券李奇霖、张德礼认为,未来实体经济去杠杆节奏上可能会有所放缓,可能是考虑到居民部门杠杆率近两年有较快上升、地方债务严监管,可以转移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的主体,加杠杆的能力与意愿有所降低。

但他们也同时认为,在趋势上预计会持续强化杠杆控制。对于金融监管的基调并没有放松。这一判断从“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尤其是“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的表述中也能得到印证。“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意味着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控制杠杆率、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并且,此次会议还明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3年要打的一场硬仗,光大固收团队预计,金融强监管冲击最大的阶段还没有到来。

实际上,此次会议并非未提“去杠杆”。新华社发布的新闻通稿显示,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已包含在其中。

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告诉CF40编辑部,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中国过剩产能正在加速出清、房地产市场基本完成去存货,这些都为去杠杆创造了较好的宏观环境,此时抓紧去杠杆恰逢其时。“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将此前中央关于去杠杆的种种部署坚定地推进下去。”高善文说。

目前,业界对于中国的居民杠杆问题既存分歧也存共识。分歧主要集中在居民部门加杠杆的空间问题上,共识则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快速攀升值得警惕。不过彭文生认为,我国居民杠杆的结构问题更值得注意。尽管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月度按揭贷款增速也从年初的36%降至10月的25%,但1-10月的居民总贷款却增加1.03万亿元,短期消费贷款暴增是主因,偿债能力较差的年轻人成为加杠杆的主要人群,极有可能成为风险来源之一。

货币政策会收紧吗?

会议指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美联储在今年年内进行了三次加息,市场普遍预计明年还将有三至四次加息,全球金融市场随之掀起一轮货币紧缩的热潮,包括加拿大、英国、韩国已进行了加息。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也释放了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对于货币政策虽然仍定调为“稳健中性”,但具体表述有一些变化。

与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节好货币闸门”相比,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变成了“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同时,“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也变成了“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意味着2018年的货币政策相对于2017年要更“紧”一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认为,明年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防风险、促增长和金融去杠杆,预计明年会采取“隐性加息+扩表+严监管”的操作手段。中金团队也认为,明年可能意味着“紧货币、宽财政”的组合。要落实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货币政策虽然表面上是中性,但估计是中性略偏紧。

另外,财政政策方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财政政策具有更强的结构性特征,预计在扶贫、环保领域的财政支出力度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房地产长效机制”长啥样?

会议指出——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则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不难看出,从“研究建立”转变为“完善促进”,表明“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由理论层面进入到了实践层面。另外,分析指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住房市场租赁市场的表述之细、指导方向之明确,是前所未有的。结合2017年全年各地房地产政策的一系列举措——从今年年初提出的差异化供地政策,到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公共住房建设的持续推进,再到十九大重申“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呼之欲出。

不过,高善文指出,无论是多主体供应、租购并举还是发展长期租赁,目前还没有看出这些方案最终落地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政府的隐性补贴恐怕在所难免。他认为,如何减少隐性补贴,让这一体系运行的更加有效率,是接下来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闭幕当天,财政部部长肖捷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刷爆了整个社交媒体。肖捷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将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这篇文章还写道,按照党中央审议通过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新开征税种一律由法律进行规范;将现行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的税种上升为由法律规范,同时废止有关税收条例。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

可以说,对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关键一环——房地产税的开征,肖捷在这篇文章中明确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尤其对于征收办法等问题有了正面回应,这或许标志着房地产税的改革正在加快。

(本文亦有参考新华社、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华尔街见闻等)


近期文章精选:

银监会官员提金融监管四原则:数据是核心金融资源,要防止垄断

张斌:外汇储备还汇于民与管理改革

谁绑架了货币政策?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