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关注:中美经贸谈判将迎关键时刻
从明天(2月11日)开始,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将在北京展开,为期一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新华社2月9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在此之前,美方工作团队将于2月11日提前抵京。根据美国白宫消息,美国副贸易代表格里什等人将提前来京,先举行副部级磋商,为周四周五举行的高级别会谈铺路。
消息显示,(中美)双方将在不久前华盛顿磋商基础上,就共同关注问题进一步深入讨论。
1月30-31日,刘鹤率领中方谈判团队赴华盛顿,与莱特希泽、姆努钦等人展开贸易磋商。1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白宫办公室会见了刘鹤。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当时中美发表的声明来看,在1月底的谈判中,双方重点讨论了贸易平衡、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机制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
但当时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说明中美之间在一些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对于此次谈判,莱特希泽此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确定能否达成协议。
2月27日、28日,特朗普将前往亚洲,并在越南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有记者在本周四提问特朗普,是否会在3月1日前与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特朗普摇了摇头,回答说,“不太可能。”
虽然中美两国领导人本月会面的可能性较低,但对于中美达成协议的前景,特朗普此前表示,“很有可能”达成协议。
北京时间3月2日零点,是中美贸易“停战”的最后期限。如果中美无法在最后日期前达成协议,届时,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提高到25%。
如今,中美贸易谈判团队正在抓紧磋商。相比去年进行的四轮谈判,今年1月以来,中美进行的两轮贸易谈判规格较高,且谈判涉及到许多实质内容和具体事项,双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也拿出了最大诚意,争取在截止日期前达成有利于双方的协议。
但任何的协议达成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当前摆在中美谈判代表团桌上的主要有三大议题:中美贸易顺差、结构性问题、可执行的实施机制。
对于前两者,通过多轮谈判,中美之间的关切也逐渐得到回应。在上一轮谈判结束后,中方提出,将“有力度地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产品进口”,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此外,中国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也在更大程度地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更多外资进入国内市场。
从最新的两次谈判来看,美方关切的重点之一还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双向实施机制,以确保两国达成的承诺能够落实。这在2018年进行的几轮谈判中,较少涉及。
根据此前中方发布的声明,双方已就实施机制的框架和基本要点达成了原则共识,将继续细化。而此次中美谈判,势必会涉及承诺如何落实的问题。
此外,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2月8日公布了美方此行名单,除了莱特希泽、姆努钦、格里什,美方代表团成员还包括:美国贸易代表署首席农业谈判代表杜德(Gregg Doud)、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农业部负责贸易和对外农业事务的副部长麦金尼(Ted McKinney)、商务部主管国际贸易的副部长卡普兰(Gilbert Kaplan)、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副助理克莱特·威廉斯(Clete Willems)以及美国能源部负责化石能源事务的助理部长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inberg)。
从上述名单中,可以看出,农业、能源仍旧是中美谈判的突破口。中美“休战”的截止日期能否再次被拉长,下周的中美谈判,尤为关键。
(封面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