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权威解读:促进居民储蓄“入市”不是让储蓄直接转投股市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刷屏,但一些普通百姓并不太理解《意见》中关于“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提法。
今天下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等人就《意见》进行权威解读,同时也回应了上述问题。
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
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肖远企表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培育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不是让居民储蓄资金直接投资股市,对于资金持有者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可以投资于理财产品、也可以委托给机构投资,也可以自己直接购买股票,如何配置资产是居民自己的选择。”
肖远企称,以美国为例,有养老金等机构来配置资产,我们的思路也是这个,这些机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资金来自于居民,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也能间接促进储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过去居民将资金储蓄在银行,主要是间接融资,将来会更多的是通过养老金等方式发展直接融资,发展会更加平衡一些。”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表示。
严格规范股权管理
加强“三会一层”建设
《意见》提出对于问题股东,必须依法采取惩处措施,包括限制股东权利、责令转让股权、没收违法所得等;限制股东既提名股权董事,又提名独立董事,确保独立董事真正“独立”,依法履职。
肖远企介绍称,近年来银行保险机构股东整治规范效果比较明显,不少隐形股东露出水面,当前仍是银保监会监管的重点,“这是《意见》的核心内容。”
肖远企举例称,比如恒丰银行、包商银行,依法合规处理,不负责任的股东进行缩股,违法股东要承担一定损失,违法所得要没收、追回,“当然这些处置不是拍脑袋,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来解决。”
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
肖远企介绍称,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至少减少了16万亿,国际上评级也非常高,有效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对于影子银行要辩证的看,不是都不好,里面也有合规的,有按照规划发展的,一保监会治理也有重点,主要是治理高风险、不合规、加通道、隐藏风险、加链条的业务,比如同业理财。”
惠誉评级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政府遏制影子银行风险规模的决心超乎预期,银行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潜在传染风险因为整体资产下降而有所缓和,长期而言将构成整体系统正面的信用因素。
惠誉还预测称,中国政府将继续对监管较为宽松、透明度低的非银金融机构的信贷中介活动进行有序调控。“这是肯定的。”肖远企表示。
风险机构7种处置方式
《意见》提出,要多措并举深化高风险中小机构改革和风险化解,采取不良资产处置、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设立处置基金、设立过桥银行、引进新投资者以及市场退出等方式,这也是监管首次提出高风险机构的7种处置方式。
“设立过桥银行是国际通行做法,把问题机构拿出来,找一个投资者(临时或者潜在)进行管理,类似托管人,把好资产拿出来维持正常运营,先稳定下来,期间找新的银行来进行并购,再重组。”肖远企解读称。
不过,肖远企同时表示,高风险机构的处置没有一个标准化流程,目前仍然是探索的过程,今后要一边完善、一边规范,“当然也不是机械的采取某一个处置方式,按实际需要,可能同时多种处置方式,处置过程必须果断、快速。”
依法合规创新资本补充工具
《意见》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多渠道补充资本,依法合规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同时加强资本管理,发挥资本对资产扩张约束和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
肖远企表示,这和目前中国版系统重要性银行有一定关系,但同时强调称,即使不是重要性银行也需要补充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分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细则也在制定中,会有附加监管要求。”
“总体来看,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今后还会研究的资本补充工具。”肖远企称。
肖远企强调,新的资本资本补充工具,一定要把减记条款、触发条件等严厉执行起来,“不能掩耳盗铃,银行不能过度消耗资本,要有利于业务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