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新书发布,肖钢:智能金融已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以5G、人工智能为主的科技革命正带来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8月1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第20期浦山讲坛暨第15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暨《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新书发布会上给出答案:智能金融。
肖钢指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智能金融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当前我国智能金融的应用仍处于较浅层的初期发展阶段,其发展面临着治理原则和伦理等问题。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金融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到底什么是智能金融?它和金融科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研究发展智能金融?如何监管智能金融?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怎么解决?新书《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就上述问题展开系统分析,对我国智能金融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及现存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智能金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为CF40课题项目《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年的研究成果。2019年12月22日,这份国内首个系统梳理并探讨中国智能金融发展问题的报告在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发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课题组对原有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修改,完善后的课题报告最终于7月出版。
会上,肖钢就智能金融领域一系列关键问题给出了回答。此次新书发布会由CF40秘书长王海明主持,交流嘉宾包括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和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01
什么是智能金融?
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智能金融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02
智能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关系是什么?
03
为什么要研究发展智能金融?
一是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智能客服大大减轻人工服务的压力;智能信贷的审批时效缩短至1分钟,完全不需人工干预;智能理赔的自动理赔率在95%以上,理赔时效从人工的3天缩短至3分钟。
二是有利于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灵活性、适应性与普惠性。
灵活性:充分结合用户信息,提供个性和定制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适应性:智能金融适应各类场景金融需求。
普惠性:智能金融提供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产品和服务。
三是有利于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异常交易识别模型,基本杜绝了异常交易行为,资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四是有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04
目前我国智能金融的应用情况如何?
总体看,智能金融在我国仍处于“浅应用”的初级发展阶段,从金融业务外围向核心渗透的过渡阶段。
前台——智能身份识别、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投顾;
中台——智能投资、智能信用评估、智能风控;
后台——智能运营管理、智能平台建设。
05
如何将智能金融监管落实到位?
出台智能金融隐私保护、数据安全、责任主体认定、投资者保护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条件成熟时逐步上升至法律法规。
2. 创新监管模式
在监管机构内部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智能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运用监管沙盒等机制有效管理金融创新风险,并根据技术、市场变化等因素,及时进行评估、反馈和调整。
3. 大力发展监管科技
增强事前预判风险的能力,强调智能金融应用的特殊披露信息,包括算法模型及使用第三方数据情况。
构建事中监管评价的指标体系,开展智能金融风险评级。
4. 加强消费者保护
强化金融机构“卖者有责”义务,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强化经营者的取证责任,明确电子证据提供义务、效力、留存年限、留存范围,尝试举证责任倒置。
构建知情权、更正权、使用权等个人信息权体系,规范智能金融经营者获取数据的途径和方式。
06
如何切实加强数据隐私保护?
其次,制定专门的金融信息保护法规。
再次,建立数据隐私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
最后,通过“联邦学习”等新技术解决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07
如何做好智能金融的消费者保护?
二是平衡好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尽快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个人信息权的内涵,厘定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问题。
三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供给。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同时金融机构要尽到卖者的义务。
会上,肖钢、李东荣、黄益平还共同探讨了中国智能金融发展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8月16日(周日)晚八时,本场精彩内容将上线播出。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哔哩哔哩直播间,第一时间收看本期节目~
嘉宾简介
肖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1981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92—1996年,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1996—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1998—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3—2004年,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兼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2004—2013年,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2016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2018年任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
著有《百年中行新变革:市场化与人本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中国资本市场变革》等著作。
李东荣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党委委员。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禁毒委员会委员。
黄益平
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浦山奖”学术委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改革与数字金融。2018年10月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任命为监督事务外部顾问小组成员,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目前还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理事、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
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讲师、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经济与金融国际访问教授、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以及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和网商银行的独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