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了后,我才知道…”|26位妈妈的硬核生育故事和29种影响生育观的作品

有爱的读者和雅君 雅君的好用分享 2021-02-10

Hi,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Photo by Simon Rae


雅君说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来聊一聊怀孕生娃当妈妈这件事》,当时在文章留言区,我有请大家来分享,“自己当了妈之后才知道的事,以及对你生育观有影响的书籍、电影”。


后台收到了几百条留言,其中有不少条含金量都很高,但因为微信有只能放出一百条留言的限制,于是我决定把大家的留言编辑整理成这期推送。


它有两部分构成,一是“亲历者说”——26位女性从多个角度讲述了生育后对自我对世界甚至对命运新认知:有人庆幸生了,也有人后悔;有人是二宝、三宝的妈,有人刚经历过流产;有人分享日常甜蜜的相处细节,也有人被产后抑郁困扰,还有人正陪着孩子,与自闭症做斗争…


二是“思考资料”——大家聊了对自身生育观有启发的书、诗歌、文章、纪录片、电影、短片,电视剧,甚至还有相应的网课,内容hin丰富,涵盖了生理知识、心理健康、亲密关系、女性权益多个方面。


我在文末也推荐了一个深深触动我的讨论女性生育权利的ted演讲


关于生育、带娃你不知道的事



- 1 -


@郭涵:我现在是2岁半女儿的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自认为会是个非常温柔体贴有耐心的妈妈,但是孩子出生后的一系列事情让我一度认为单身时我可以通过努力改善境遇,而婚后特别是有孩子后感觉力不从心,哭过很多次,现在回想应该是体内激素变化又或是产后抑郁的表现。


孩子1岁半之后我才觉得明显有了好转,之前都是披星戴月,恨不得脚踩风火轮,没有了系列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现在当有人问我有孩子的变化时,我都会说结婚后不要着急要孩子,好好享受或者说充分感受二人世界的生活品质,逐步逐步再想到孩子的问题,不要因为长辈催促或世俗认定就不问自己的内心。有孩子后,孩子像神奇的画笔,给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同时也带了很多问题,处在现阶段,我们作为绑定的一家三口,一起面对,一起欢乐,作为母亲我还有太多需要进步的地方,无论是观念还是方法,但是作为我自己,我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继续描绘我成为母亲前心中拥有的高山大川。



- 2 -


@孟孟:当了妈妈后最大的体会是,成长养育是一个漫长的体验,不要过于纠结一城一池。剖或者顺,母乳或者奶粉,早教或者不,平脑壳或者尖头,早出牙还是晚说话,甚至孩子够不够活泼外向还是沉静自制,某阶段也许有优or次优的小差别,但都不如一个尽可能不烦闷不抑郁的妈妈来得重要


当妈之后很怕不能给孩子最好的,可是,真没那么多一考定终身的timing,随之而来消化不了的负罪感,很多是消费主义制造的焦虑,如果还在意三姑六婆的blablabla,那简直自找罪受。孩子是变化的,人生也是流动的。



- 3 -


@268 Koselig:生娃之后我才知道,乳房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以前的乳房的形状那么美,而现在我自己都不忍直视如果结婚后怀孕前有人告诉我,我想我会推迟生娃或者说不生。


孕期的各种不舒服,生孩子的痛,喂奶,睡眠时间的减少,都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越来越可爱让你忘记的。
但是身体的变化却永远回不去。


- 4 -


@李甜:孩子三岁三个月母亲发言:我的孩子三岁以后逐渐流露出的问题令我百口莫辩,比如着急了会咆哮,比如吃东西喜欢架着脚,比如喜欢用手偷夹菜吃,比如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这次举的例子都是比较反面的,因为我自己几乎看不见我这些缺点


当然优点孩子也效仿了很多,比如不浪费水,爱干净,有礼貌,大方分享等。但是我不得不说,孩子对我的影射,在外人看来,真的是缺点更容易被看见。所以我有了孩子以后会很深入的思考,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人性、沟通、基因等等有关方面知识。因为是上班狗,上班产生的很多惯性思维也会因为孩子而打破,因为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每天都在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我对她的期许,总结下来就是,孩子确实完整了我。


- 5 -


@GJ:一个五岁儿子和一岁儿子妈妈的独白:第一次当妈像是在学习,孩子多大也意味着你进母亲大学多久,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你要不停学习新技能;以为养第二个娃可以闭着眼睛上,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就好像玩网游第一次练了一个物理系人物,现在换了个法术系人物。整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自己也学会了许多,懂得欣赏生活中细微的美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不断晋级的自己加油!



- 6 -


@不羁的风:怀孕了,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头三个月,肚子都会好胀,就像吃撑了一样,别人看不出,但是自己知道肚子已经凸出来了。怀孕了,才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吃不下东西是这么难受的……未怀孩子之前,会期待,怀了之后又会恍惚:啊!十个月之后就有自己的娃了?好多东西不能做不能吃,连旅游都受限制……啊!自由真好!


后来宝宝走了,又会很伤心。TA是自然流产走的,据说这样走的宝宝是心痛妈妈,不想她受太多苦。谢谢你爱过我哦!我永远无法忘记你在我手中动了两下,像在和我告别。



- 7 -


@小幺:又到了冬天,我才有了宝宝,每天呆在家里,虽然温暖,但丝毫不轻松。我孕期经历工作变动,出国开会,答辩搬家,入职工作。坚持运动学习孕育知识,似乎准备好了。其实,从心底里,我完全没有准备好做妈妈。


顺产超乎意外的顺利,但是生活从不缺少挑战,哺乳疼痛,身体虚弱,月子发热,敏感极端,大发脾气,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然而家人的小心翼翼又让我压抑和内疚。baby blue 这帽子还是没有逃掉。有了宝宝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身体会变得不堪一击,在熬夜和疼痛的折磨里,再加上情绪低落,心情不佳真的会引起乳腺炎,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绷着的神经终于像拉长变形的弹簧一般要断掉了。有了宝宝之后,我才知道父母养育的不易,我也才知道自己和爱人之间有很多不熟悉的暗区,在这个容易迸发矛盾的时刻,这些不一样和不知道都成为导火索引爆了不计其数的争吵。才知道妈妈不是没了自我,而是不得不,因为要喂奶,要照顾,谁都能离开能缺席,但是妈妈不能,或者妈妈也不忍心吧。


当然也有快乐,看她一天天长大变化,get新技能,慢慢从睡渣变成乖宝,但是这些无法抵消为人母初的疼痛和绝望,这些快乐也就是目前聊以慰藉的小花,为了让这漫漫一生不那么难,给自己的鼓励吧。也因此和爱人以即他家人有了更多的朝夕相处,打破了我之前的焦虑和担心,感恩吧,感恩努力扛过来的自己还有家人,还有宝宝。


- 8 -


@桃美人:面对孕期,每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二胎孕期时,6个月孕期前一直慢跑,8个月孕期前隔天做一次keep的核心训练,整个孕期都在学习芭蕾,预产期前五天去参加考试,基本上对生活工作学习没有任何影响,一胎孕期也是类似的。



- 9 -


@刘莹٩(❛ัᴗ❛ั⁎):当了妈之后你才知道有一种痛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你才知道能一觉睡到天亮是一种多么美好珍贵的体验;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崩溃和绝望;你才知道你原来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对生活妥协,把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降的那么低;你才知道你可以如此盼望周一的到来,如此盼望去上班。


但也是当了妈之后你才知道,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小生命如此无条件的爱着你,只要看到你回来就咯咯咯的笑个不停,会紧紧抱着你,仿佛你就是她的全世界;你才知道你真的会为了她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以前从未有过的热情和动力。当了妈之后你的生活就是充满了对从前生活的无限渴望,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无限感动,每天在这些感受之中不断挣扎,最后获得一个平衡点。我想说,当妈真的极其痛苦,好在我还没有后悔~



- 10 -


@一梦千寻:那种“不自由”的感觉,其实是打碎一切重新创造异次元的取舍。职场爸爸妈妈+下班全职爸爸妈妈的生活,通过孩子的眼睛重新发现世界,也通过孩子的嘴里感悟出天然的诗。创造亲子出游夜,坐坐小火车旋转木马;亲子共读日,怀念小时候耽于童话故事的自己;亲子绘画日,脑洞大开不受约束;亲子收纳清洁日,亲子厨艺日,每一天都是慢生活的童话故事,前提就是前三年真心地拨出时间高质量地陪孩子。也教我学会了上班提升效率,下班全身心远离手机影视剧应酬。有孩子不远游不看电影不能想看演出就看演出,但跟无与伦比的亲子体验比,我选后者。(庆幸26岁生娃,明年可以开始带娃去旅游了,已经开始一起看儿童舞台剧了。)



- 11 -


@何小白:有了孩子以后,我才知道自己这么怕死,是的,就是那种怕死的意思,怕自己突然不在这个世界,留下他们怎么生存。我还怕听到虐童弃童的消息,跟书里的感受一样,同理心同情心泛滥。如果没有作好认真肩负起孩子责任的准备,那为什么要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


同时,我也发现,原来自己的能量可以无限大,有了娃以后克服了很多以前自己觉得根本没办法突破的事情,例如在很多人面前讲故事、表演节目。我甚至为了教孩子学英语,自己打卡半年英语流利说赢回学费我不是全职妈妈,但我竟然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简直是过去懒散的我不可想象的,果真是让我既有了软肋,又有了铠甲,坚不可摧。


- 12 -


@子予:09年,大学毕业四年,来到北京开始北漂。在医药企业从产品专员开始,一路做到市场总监。我以为我的职业生涯就要这样无聊的划水下去,现在孩子1岁10个月,诊断为自闭症。


在一次一次寻找康复机构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的康复行业有多落后,现在我已经辞职,打算照顾孩子的同时,认真考虑职业转型的问题,真正的沉下心来投入到康复行业中去。对于而言,成为母亲是一种宿命,孩子在帮我关闭一扇窗的时候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 13 -


@舍*予:生娃才知道娃不会自己在床上睡觉,要抱着睡,俗称落地醒;

生娃才知道娃只认识妈妈,其他人都不要抱;

生娃才知道付出最多,脾气最差的时候都是给妈妈;
生娃才知道,早上不能早起,晚上不能晚睡,闻不到娘的味道转眼就醒;
生娃才知道,蹲个厕所还是休息;
生娃才知道,
能自己独自做会家务都觉得世界很美好;
生娃才知道,娘说累了,还想睡会,她真的就在床头安安静静的玩;
生娃才知道,她能很快捕捉到你的位置,并且立马出现在你眼前;
生娃才知道,
娘很生气想把她扔掉的时候,问她爱不爱妈妈,她还是笑着大声的说:爱!


- 14 -


@julie zhu:三娃妈,绝对支持妈妈们的个人意识,别把“我都是为了孩子怎样怎样”挂在嘴上,也别对孩子们情感绑架,毕竟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对孩子们的这样明确表达。所以即使作为三娃妈,我也依然没有放弃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定时要安排自己的独处时间,孩子们也都很以为常。养娃的鸡零狗碎确实把单身或二人生活中的浪漫主义洗刷殆尽,但生养孩子确实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尤其对于母亲而言。那些没娃之前的高傲和任性,当妈之后可以基本say byebye 了。情绪控制,时间管理,生活热情,各种积极向上的优良品德都要被迫一一习得。所以养了三个娃后,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养娃这件事,收益最大的不一定是孩子,还有可能是父母,他们被逼着成了更好的人。



- 15 -


@云云:其实,我发现,人生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以前的我,是不喜欢小孩子的,但现在却觉得陪伴孩子学习、带他一起玩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不生一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及城市周边有多少个游乐场可以玩,不知道有多少种水果可以采摘,多少种动物可以say hi,不知道有多少未知的知识你还没有学习接触过……


感谢他,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新鲜、好玩、我没有发掘过的地方,让我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好奇和热情;感谢他,正是他那闪闪发光、永远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知识是我所不知的,让我阅读、思考,加紧学习新知识,阻止着我、不让我坠入中年的油腻与虚无。


- 16 -


@py.yuan:生孩子才知道另一半是不是真的爱你心疼你,我开两指的时候就 痛到不行,我老公就喊着要医生赶紧给我上无痛,打完无痛,他就坐我旁边看了我一宿。


喂奶的时候很难受又发烧,他就让我别喂奶,他说我已经给孩子做得够多了。我觉得产后抑郁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喂奶,喂奶比生孩子痛多了。幸好家人没有逼着我,也没说那些伤人的话,老公和妈妈都是以我为主。


其实生产方式和喂养方式,量力而行,这些对于宝宝漫长的人生来讲,影响几乎很少,人出生总有一些地方会比较弱,要接受它。



- 17 -


@吕小蒙:生完女儿快两年了,目前为止觉得对我最大的三个影响是:


1、真切地明白了要去爱自己的家人。也许年轻的时候会觉得爱家人是一句很老套很不酷的话,但这两年如同大树般站在身后支撑着我的就是永不缺席的家人。也因为养女儿,成年后第一次长时间和家人一起生活,朝夕相处中渐渐找到了许多自己深受其苦的拧巴之处的根源。比如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摩擦中发现我对父母亲不满的地方,正是我最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正因为我和父母那么像,所以会被刺痛。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开始接纳自己,接纳父母,也尝试不让自己的缺陷去影响到女儿。


2、第一次被一个人这样完整地、毫无保留地、赤诚地爱着,感觉我最后一片破碎的灵魂也被治愈了,当然这个人就是我的女儿啦。同时也体会到爱人比被爱更幸福。


3、有女儿后时间被压缩,但反而会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想明白了不要等,有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就要立刻去做。最近开始在微博上发穿搭,尝试去做一个时尚博主,也许不会成功,但为自己感兴趣的事付出精力的感觉真棒。希望用身体力行去告诉女儿,人不应该是被动地去完成大众的期待,而是应该主动去追寻自己的内心。


- 18 -


@魏王木木:生了孩子才知道,母爱并不是天生的。我有足够的理由不喜欢我的小孩,因为她以极其蛮横的方式入侵甚至占领了“我”。但后来看着她在我的照顾下渐渐成长,开始学会频繁地对世界展露微笑,会用目光追着我的身影移动,会有一种骄傲感油然而生——这个对世界毫无认知的小东西,是在我的照顾下愿意展露微笑的,一定是因为我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


现在的感觉是,母爱不是天生的,这才正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同时,虽然已经生了小孩,但是想对所有宣称“生了孩子生命才完整”的人说,生了孩子只是多了一种生命体验和一生的责任,没有谁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不需要靠生孩子来完整。生孩子这件事,是完完全全独属于女性自己的私人选择,千万不要被其他因素干扰。但是如果你决定要生,或者生了,请一定对生命负责。



- 19 -

@Cher:生娃之后才理解有娃的朋友们为何如此热衷于晒娃,看着他睡熟的小脸儿心里无比甜蜜,看也看不够,看着他被逗得咧嘴笑的样子忍不住和他一起笑,手机里不知不觉全是娃的照片视频,经常被提醒微信容量不足已无法使用。


生娃之后才知道如何反驳“养娃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这句话——养娃的过程本身就是回报呀,他让我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幸福,也让我更好地活在当下,
陪伴他长大就是最好的回报,并不求其他。


生娃之后才知道怀孕如此辛苦,生孩子如此痛苦,母乳喂养是如此不易,带娃又是如此疲惫(上一次这么缺觉还是考大学的时候……)。


养娃是个大挑战,在这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学习用眼睛用心看到这个小生命,学习为了他重现审视、处理身边的关系。他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享受这个过程。



- 20 -


@景深:孕期26周+4天的时候我做了引产手术,原因是胎儿染色体异常,47xxx。咨询医生,查询医学资料,很想要证明她是可以来到这个世上的,挣扎过,彷徨过,崩溃过……但是还是做出理智的决定,我要对她负责,希望她有完整,正常,健康的人生,而不是一出生就在不公平,不完整的生活中煎熬。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九个月了,想想那个时候,我还是会做那个选择,不是因为不爱,是因为我爱她。


- 21 -


@素糖清欢🐾:婚前从未怀疑过生孩子这件事,婚后很努力的要孩子,过了好几年终于有孩子了,却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孩子。为什么曾经认为自己必须要生孩子?身边至少有一半的女性朋友给出的答案是:无知。我们曾经以为这是女生完整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将要面临什么。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母亲要面临着自我的失去,这种失去不仅仅是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还有心灵的部分。产后有段时间有些抑郁,跟孩子爸爸吵架,哭着说:我是孩子妈妈,可是我也是我自己啊。作为妈妈的厚重责任感浸润着生活的每一秒,那个曾经自由的自己,越来越微小,甚至小到自己都忘记了。当然,我爱我的孩子,同时我认为母亲的所有付出都是自愿的,付出感这种东西不该投射到孩子身上。但是,在某些时候,我还是会怀念有孩子之前那个自由的说走就走的自己。



- 22 -


@陈若鱼🌸:现在宝宝一岁两个月。从满月开始就自己带,从崩溃到茫然失措,再到现在应对自如。成为妈妈以后才会去想,自己也是这样被父母仔细养大的,在我们还没有记忆的人生最开始的那几年,我们究竟是怎么成长的?仔细一想,就更加爱父母了。



- 23 -


@小咸鱼:生娃之后才知道,宝宝哭不是因为他闹,是因为他除了哭,没有别的方法跟这个世界沟通,他哭是因为害怕,他哭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陌生不知所措。好好抱抱他,其实能抱孩子的日子真的很少很少,很快他就长大了,就不需要你了。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长,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你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每个孩子都有他的路,好好珍惜他是孩子的时光。


生了孩子才知道自己能变成更有耐心的人,自己变得更宽广,接受度也更高了,我也越来越爱自己,爱身边的人,感谢孩子带给我的一切。感谢他无条件的爱我,感谢他不嫌弃我找了我当妈妈。他给我的比我能给他的多多了。给我家娃比心心,哈哈哈。


- 24 -


@Hedonistlxj:女儿五岁,很乖。当上母亲才了解情侣新婚夫妻的恩爱是因为没有被屎尿屁包围,当上母亲才明白从此没有周末至少五年没有整夜觉,当上母亲才知道有一个人这样无条件地爱着你依赖你……然而你还是那么那么爱她,刚刚加班到家跟女儿说妈妈嗓子痛不能讲故事,她伸出小手来揉揉,百病消除。



- 25 -


@小线:俩男孩妈,教育工作者,热爱孩童,喜欢自己的孩子,喜欢养孩子,预料到了一切困难不堪与痛苦。孩子特别好带,两个都是三五个月开始睡整觉,没有老人帮忙,家里井井有条。老大刚上一年级的今年,我生了老二,老大因为爱读书,跳级到了二年级,放学用小洗衣机帮我洗老二的衣服,给我端茶递水,不然就是自己看书。爸爸给力,晚上带全程。家门口就是一家特别好的婴幼儿日托。目前我自己还能兼顾工作。美国这个社会,对在职的妈妈们已经算是满友好的了。


想说的是,预料到了一切困难不堪与痛苦,没有预料到在医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人类竟然对乳腺炎束手无策。生老大之后乳腺炎入院开刀引流,是比剖腹产还要可怕的手术。刀口不仅不缝合还要每天塞纱布吸脓。整整两个月没有尝到好好抱一抱新生儿的甜蜜,精神创伤巨大。生老二之后想立刻断奶没舍得,老二两个月的时候我带老大出差去外地,爸爸在家带老二。带着孩子转机奔波、准备会议报告、加上时不时的涨奶和泵奶,终于让我再度崩溃,回家就断奶了。


想说的是,与一家人的健康、安定、祥和相比,那一点所谓的母乳营养对我来说不值一提。在所有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面前,母亲的取舍,所作出的决定,太重要了。


- 26 -


@大脸猫:偷吃了一包女儿最爱吃的薯片 
她说要找我拼命
我说 你的命都是我给的 拿什么拼

她想了想说 那我去告妈妈
我说 你要是去了 我跟你拼命
她说 你的命都给我了 拿什么拼


书籍



- 1 -


豆瓣评分:8.6


@是茶楼也是八市:对我理解为人父母这件事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那种即使知道以后有了孩子会进入永无休息的7*24待命状态,知道很多自我的牺牲,知道有逃不掉的伤害心碎烦恼担心生气……甚至像主人公一样预料到有天会失去孩子,但仍然选择期待一个生命迎接一个生命陪伴一个生命,那真的就是爱了。又因爱而被激励、无惧怕,可能无论多少的准备都不能使我们成为完美妈妈,但爱却成就了最大的动力。虽然我还没有结婚,但当我拿去对成为母亲的恐惧担忧时,就好期待和男友结婚生宝宝啊。


- 2 -


豆瓣评分:7.7


@猫头小鹰:对我生育观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宋涵的《生育对话录》。作者现身说法,剖析了自己从“任何生孩子的理由我都能否定掉”到成为俩娃宝妈的心路历程。书中还有对亲密关系的阐述,对于未婚未育有固定伴侣的我来说,从婚姻观到生育观,都是一次洗礼。作为女性,很期待自己成为母亲的那一刻,但在这之前又时时恐慌和怀疑。期待能够尽早看到这本书,也希望所以人无论男女,都能对生育,对婚姻,对亲密关系,有更深层的认识。


- 3 -


豆瓣评分:7.1


@嘉莉:对我生育观有影响的一本书是角田光代的《我是纱有美》,书里有很多对话都很触动人,比如“所谓热爱,是孩子生下来后才能给予的。孩子从生下来就和我们拥有不同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什么是幸福的,我们是不知道的。”总觉得儿童的世界是充满很多未知和不确定的,所以对于生育一直持谨慎态度。不过很想了解孩子的世界,所以也喜欢这方面的书(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和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


- 4 -


豆瓣评分:7.9


@莫愁:宝宝的睡眠问题,恐怕是新手父母最大的挑战。能想出“婴儿般的睡眠”广告语的人,肯定没有孩子,所谓婴儿般的睡眠就是睡一会儿起来哭一会儿,频繁夜醒,早醒,入睡困难,依赖抱睡奶睡……严重的睡眠缺乏会击垮一个正常的母亲。《婴幼儿睡眠全书》孕期必备。


- 5 -


豆瓣评分:8.0


@Meng:《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在奔三的年龄一直未婚,对恋爱婚姻抱有些许向往些许恐惧,这本书是专门找来看的,虽然无法解答所有的疑惑,但是从那么长的时间纬度来看婚姻的起源演变,会对自己多一份宽容吧。


- 6 -



豆瓣评分:8.3


@洪昕想发呆:我妈为了我,放弃了自己,放弃了所有自己的娱乐和独处而奉献整个家庭,并且,甘之如饴。我直接问过我妈:“你不觉得你为了我和这个家放弃了你自己吗?”她说:“我知道啊,但是我很愿意很开心。” 然而我真切地为此感到悲伤,并且对于育儿充满抗拒和恐慌。


小时候看黑柳彻子的妈妈写的《阿朝来了》的时候,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她对孩子、以及更多的孩子之外的生活的热爱,真的被感染,觉得很轻松很开心。那时候觉得,做个妈妈也没有什么不同呢,生活依然有很多温暖快乐和自由。


- 7 -


豆瓣评分:8.3


@周泥泥:没还没当妈,但还是推荐有计划怀孕当妈的姐妹,可以去看下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给一位未出生孩子的信》(写给一个堕胎的婴孩),是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和想象力天然受孕的结果,展示了她这位战地记者,身为母亲性格中的温柔脆弱,更有她对生与死,爱与自由的追问,痛苦的思索。


“如果你生为一个男人,我希望你成为那种我经常梦想的男子汉:对弱者赋予同情,对傲慢者给予轻蔑,对那些爱你的人报以宽宏大量的气度 ,与那些想支配你的人作殊死的斗争”。


“我不会后悔。一个女人,只有自重,才能要求别人的尊重;只有自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 8 -


豆瓣评分:8.2


@唐晚词:获取幸福的道路有很多,养一个孩子只是其中一条。当妈之后常常会有无力感带来的焦灼,所以推荐一本有效消除焦虑的书:《教养的迷思》,作者的意思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没有用哒!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 9 -


豆瓣评分:9.1


@斯巴拉西:书的话应该是《第二性》,波伏娃从哲学历史宗教等角度阐释了妇女的处境和权利的实际情况,和生育没有直接联系,但让我清楚了一点的是,女性如何走到现今这个视作移动子宫的地位的,女性选择生产与不生产,不应该是被环境裹挟所做出的决定。


- 10 -


豆瓣评分:8.2


@beatrice:推荐《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坚定了我丁克的想法。我的父母一直很爱我甚至是宠溺,把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我身上。但我成年后,他们对我的期望渐渐和我对自己的期望分道扬镳,暂时还没能得到和解。我和老公感情很好,但我从小就从未渴望过以做母亲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家。身边有些同龄人渴望或已经做了母亲,而我想到生养孩子更多的是排斥和厌恶。很多时候最亲近的人对家、对亲密关系的理念和行为可以如同天地那样不曾交接,我始终觉得生养孩子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我选择了其他的生活方式,觉得很幸福,这对我的父母来说不就够了?如果父母坚持认为你必须有子女他们才能放心,这与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绑架你的人生有什么区别。


- 11 -


豆瓣评分:8.7


@徐天骄:应该算是《乔布斯传》吧,里面乔布斯和他父亲,以及乔布斯和他自己孩子的故事很打动我。乔布斯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个性突出被老师厌烦,他的养父把他带到老师面前说,我的儿子是个天才,如果他没懂,是你教的有问题,让我感受到了父母有同理心的力量和感动。被遗弃带来的伤害由乔布斯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让我明白合理又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是多么重要。


最近看很多心理方面的书籍,觉得很多性格都是家庭的影响,有些委屈,借着情绪向父母发了火。挂了电话又后悔,又重新拨回去,虽然沟通后父母还是不知道怎么和我聊天合适,但是我释然了,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只要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感受爱,传递爱就好,不要为难他们、期待着他们去做其他父母做的事情,因为我也不是那样的孩子。


- 12 -



@写出出:推荐一本以定性研究方式写的书,promises I can keep,主要讲美国的未婚妈妈(其实应该是the less privileged甚至在未成年时为什么会“很愿意”生孩子),怀孕生子这些人生事件也有很明显的阶级差异,例如雅君你推荐的书的作者在promise一书里会被形容为their middle-class counterparts,也是看完这本书是我理解为什么不能够单纯地指责别人“越穷越生”。


- 13 -


豆瓣评分:9.2


@平新:觉得有孩子之后的体验,未婚未育是很难理解的。人类的悲欢并不想通。亲身经历不一样,体内激素水平完全不一样,认知与意义怎么可能一样。就像人在恋爱之前,自以为懂得再多,在爱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后,认知可能早已沧海桑田。所以我觉得,比起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对未来自己状态/认知的幻想,有两件事倒是更实际的:准备好你的时间、准备好你的理性知识储备。比起变迁起伏的情感,自备干货,总是不会错的。


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依恋》、《分离》、《丧失》),为我带孩子的基本三观奠定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也让我再思考什么是爱。爱,就是依恋的需要。她有需要依恋我的本能,而我在满足这个需求——有了这样的认知,许多乱七八糟的感想,也就随风而逝了。


- 14 -


豆瓣评分:8.5


@郭婷婷:怀孕7个多月了,内心既有满满的期待与感激,感谢选择我当妈妈,同时也对周围人说的有了孩子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隐约的担心,不过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耐心陪他/她一起走过最需要我的那几年,之前看美剧This is Us感同身受,再完美的父母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那份没有被照顾到的部分也许就是孩子需要独立去面对的人生课题。最近也在看《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希望能尽力给孩子一个健康有爱的家庭环境。


诗歌&短篇



- 1 -



@易小柚:对我冲击最大的一个现代短篇——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初次读到的时候还在青春妙龄,当时那种悲痛愤怒无奈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如今自己做了母亲,还是会在每年的母亲节下意识翻出来看看。推荐给雅君和大家。虽然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仍是一个非常值得女性一读的故事。


- 2 -


@纠结分子的东拉西扯:“因为我无法忍受,一件事情,我要做的理由仅仅是大多数人都在做。我的一个人生态度是:理所当然地质疑大众觉得理所当然的事。”


亲爱的雅君,这点我和你完全一样,可是在面对身边人指责我“反对一切传统,甚至为了反对而反对”时,我又很难坦诚面对,总感觉我认为的和他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谢谢你给我坚持的力量。另外,推荐荞麦写的一篇文,《不生小孩的人生,当然是最好的》。我挺喜欢里面关于生育的态度。


- 3 -


@苏:嗯,完全能理解摘要,因为刚生下孩子那会儿,真的没有所谓的母爱的连接与感动,更多的是惶惑不安、迷茫痛苦。连接更像是在后面屎尿屁,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甜蜜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生完孩子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是最容易的,因为它是你的完全所属物。2岁之前分分钟想把她塞回自己肚子里,后来看到纪伯伦的诗,触动很大,也努力学习父母这门课。孩子是最好的老师。贴出这首小诗,用以共勉吧: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1002921015


@@Wency Li:之前雅君推荐过《生门》这部纪录片,于是我就去看了。果不其然,很让我触动!纪录片主要是挑选了一些背景比较特殊,有代表性的产妇。我其实是一个很想做妈妈的人,从小就会幻想孕育和养育小生命的体验。所以我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关注。


如果有想了解更专业的妇产科知识,可以上中国大学MOOC武汉大学开设的《妇产科学》网课,里面的有几位老师也是纪录片里的医生。


短片




@Aries:侄子3岁,姐姐说已经4年没有化妆、看电影了,成为妈妈意味着一天24小时无休。推荐韩国一个催泪短篇《妈妈的日常》。现在的已婚女孩更多的是观念是早晚都要生,早生比晚生好,所以赶着怀孕。我个人觉得心智、经济能力和足够多时间陪伴与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同等重要,所以会慢慢准备,不急于一时。


电影



- 1 -


豆瓣评分:9.5


@海绵GiaoGiao:《生门》,通过真实的案例感受到现在女性生育的诸多不易。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于男权社会。除了自己做妈妈的情况,在选择伴侣时是否有性别平等意识应该成为重要的指标。另一方面是养育孩子本身的辛苦。就好像是戴着枷锁跳舞。所以做决定之前仔细考虑,生了之后尽量保持乐观,在另外一种人生中不断升级打怪。


- 2 -


豆瓣评分:7.6


@六悦:之前看了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叫做塔利,看完之后感觉如鲠在喉,心里特别堵得慌。电影讲述的是女主生了第三个孩子之后的生活,整个写的是大写的绝望。最关键的是,女主的丈夫,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没有人对女主不好或者有什么出轨的抓马情节。然而生活本身,就让人筋疲力尽了。感觉做了母亲之后怎么保留自己的自由生活可能天然无解,尤其是对新妈妈而言。


- 3 -


豆瓣评分:6.6


@曹艺凡:之前看过一部叫做《麻烦妈妈》的美国电影,恐怕从那时就埋下了恐婚恐孕的种子,整个剧情一地鸡毛,因为孩子,身为自由撰稿人的女主角无法写作,丈夫虽然不渣,但力所能及的分担也很有限。


后来读一个台湾女作家的散文,是席慕蓉或者张晓风吧,我忘记了,她说翻看母亲的旧衣物,找到一件色彩艳丽,明媚动人的裙装,可是她从没见母亲穿过。作者最后说,成为母亲,就是仙女下凡的过程。虽然她是向母亲表达感谢,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却觉得非常辛酸。


- 4 -


豆瓣评分:7.9


@蓝莓蛋挞:备孕两个月多,我跟老公从来没觉得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做爱。但是身边总有好心人说,哎呀,你们结婚一年多了,是时候要该要小孩了。虽然内心翻着大大的白眼说这这干你什么事儿,面子上只能笑呵呵的对他点点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和老公都有点没心没肺。他们说什么就随他们去吧。


推荐一部电影《一件幸福的事》,法国电影一如即往的浪漫,童话故事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他们婚后的生活如何呢,这部电影告诉你。孩子毁了你的生活,但也治愈了你。


电视剧



- 1 -


豆瓣评分:9.7


@Tian🍀:没有娃的我也想跟你分享韩剧《请回答1988》,最打动我的是女猪脚父亲跟他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们一直以为无所不能的父母,其实也是在努力适应自己新的角色,对他们除了多沟通也要多体谅吧。


@Amber:我未婚未育。我能说近期影响我生育观的是《请回答1988》么。看着剧中孩子们在青春期的生活,父母们操碎了心,生活有幸福有争吵,我竟然觉得那样生活也不错,可能我觉得孩子们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希望,生命的延续,成为母亲的我们必将老去,可是看着孩子们,我似乎也不害怕时间了,他们会长大,希望我以后和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相处,相伴到老。


- 2 -



豆瓣评分:9.4


@erer:对我生育观影响最大的大概就是生活大爆炸吧。伯纳黛特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孩子的职场女性。和所有人一样,伯纳黛特也会累,也会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但看到孩子可爱的样子又难以掩饰自己的喜爱。对于生完孩子后的事业家庭问题,她也会有迷茫,但最终发现事业和家庭都是她无法抛弃的。她曾说,她这样可以给哈雷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女性可以既有家庭,又有事业。她也给我树立了榜样,爱孩子,不是放弃自我的事无巨细,而是用自己丰富的人生告诉孩子该如何生活。


- 3 -


豆瓣评分:8.6


@泉眼无声:对我影响巨大的是一部电视剧《荼靡》。女主分饰两个角色,一个选择了事业,一个选择了家庭。选择家庭的那个,做了家庭主妇,每天面对公婆的质疑,还要照顾孩子,还要面临丈夫出轨的危机。选择事业的那个,每天虽然穿着华服,纵横职场,却错失了寻找真爱的时间,同时压力巨大。虽然电视结局是圆满的选择家庭的享受天伦之乐,选择事业的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我觉得,如果让我来选,我还是会选择职业女性的女主,因为独立,因为自由,因为被别人认可的满足感。家庭的女主被孩子牵绊着,还要被丈夫嫌弃,太累了。那一刻我大概对于孩子和家庭产生了恐惧。


- 4 -


豆瓣评分:8.5


@孟孟:真的当了妈妈之后,渐渐意识到两件事:第一,生娃前其实没怎么想过,基本上是别人也做了所以我也应该做吧,备孕不成功时甚至有种怎么别人都可以我却不行的挫败感。有幸地,终于还是顺利生下来了。那之后,反而在考虑如何教育她的时候,决定先过好自己。所以,养育孩子变成了重新面对甚至养育自我的过程。从这一点上,生孩子真的不亏。它竟然令得自己更有勇气了。


第二,太多的文艺作品说母爱是天性,但有些事件让我反思,这会不会是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会不会母爱本身是一种习得,是我们从母亲乃至更多长辈那里点滴吸取的记忆与经验,也需要经受思考和再教育的过程。不然,怎么也会有不知如何去当父母的成年人,与孩子难以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甚至成为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


对了,推荐雅君一部韩剧《mother》,李宝英主演。是基于日剧改编的,但我个人反而因为看起来普通的小演员,更中意韩版。剧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母性和爱,信息量很大,值得一看呢。


- 5 -


豆瓣评分:9.6


@心晴。:很喜欢看《This is us》,里面讲三胞胎和他们父母的故事,对我的育儿观影响很大。做一个好的自己,好的伴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等不来:在追this is us第三季了,kate要做母亲了!但是印象也特别深的是Rebecca对kate说以后kate和她的狗狗,Toby以及她们未来的孩子,会面对无数个选择,但是她也只需要深呼吸,做出选择,然后期盼没有把事情搞得太糟糕,就像她自己当初一样。大概做母亲的时候,不会在每次问题出现时都有人给出主意,只能自己做出抉择哇。



雅君说



这是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TED视频👆。演讲者Christen Reighter讲述了她想做节育手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规劝,并分享了她对于生育权的看法


“我总相信,孩子是女人的延伸,而非定义。我相信女人的价值永远不该以她有没有孩子来决定,因为那会将她从她的整个身分夺走,那个身为成人的她自己。女人有这项创造生命的美好能力。但是当我们说,这是她的目的,那就是说她整个存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她说,“我想让女性知道, 你决定拥抱或放弃为人母,和你的价值、 做为配偶、成人或女性的身分毫不相干。” 


“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往幸福美满。每条路看起来都很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自我决定的权利去铺设这条路。“这也是我想说的话。


愿你我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充分的决定权。


PS:我的播客“雅君的灵感笔记”今天有更新一期,欢迎戳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去听。


- END -


edited by Lucia


猜你想看

来聊一聊怀孕生娃当妈妈这件事吧

精油洗发水、羊毛/羊绒衫、负离子梳、顺滑钢笔、高分综艺和赠书|读者分享第216期

保暖Bra背心、元气腮红、轻便吸尘器、电热护膝、游戏APP以及冬日好书|读者分享第215期



商务合作 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或 微信:wuweiquai


👇欢迎收听我的播客,今天讲的是99.3%的人都不知道的爱情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