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眼科专家50强
点亮光明之路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预估全球范围内视力受损或失明的人数高达22亿人以上,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已成为社会广泛“流行”的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难以逆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影响,眼部疾病成为了常见疾病,而与之对应的眼科行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国民健康生活质量,也成为一个成长空间大、创新能力足,并受到政策扶持和鼓励的行业。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就从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眼健康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措施和要求。例如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推动白内障复明手术向县一级医疗机构下沉,提升眼部疾病的发现、预防能力,结合前沿技术强化眼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等。
不过,眼科行业的治疗与服务可以说是个精细活,在垂直径23mm的眼球上,已知的眼部疾病达到500余种,因而眼科医生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从设备、药品到技术,中国眼科的发展逐渐从初级到先进,由资源短缺到蓬勃发展一步一步迈进至今。
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白内障手术为例,整体手术例数而言,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提升至3143例,30年间上涨了近38倍;医疗资源逐步下沉,白内障手术渗透率持续提升。从手术材料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上来说,白内障手术从切口大、并发症概率高的囊内摘除术发展到切口缩小、更加精细的囊外摘除,改进到现在,是被验证更为安全有效和稳定的超声乳化技术,人工晶体材料也更轻巧安全。对于患者而言,手术时间短、愈合快,手术效果能得到良好保持。
基础研究不断突破,材料和设备逐步升级,诊断技术实现创新,眼科科研工作者和眼科医生的探索,合力提高了中国眼科行业的水平,拉近了与国际前沿水平的距离,使得更多患者从中受益,点亮了一条光明之路。
专业力量,绘就眼健康事业新蓝图
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眼科医生群体持之以恒的贡献与引领创新的专家团队力量,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突破性的创新疗法,共同赋能中国眼健康事业的升级。
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全国共有4.48万名眼科医生,“十四五”末,这一数字预计超过5万名。
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由于我国地域间发展差距较大,技术资源配置不均衡,依托现有人才资源,基层眼科振兴事业受到重视,像东部沿海地区的专家医生通过现场培训、远程问诊教学等方式,发挥出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眼科医务人员的培养,从而提升我国眼科的整体服务能力。
这其中,眼科专家以学术研究成果、新药研发、临床治疗方式改良等创新性成就发挥了领导者作用,使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更加精准,对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方式更加明晰,加快了国内学术研究、临床试验和应用的进程。
例如眼科学专家王宁利经过长期的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阐明国人闭角青光眼“多种机制共存”发病机制,建立了中国方案,解决了我国闭角青光眼防治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推广应用,使致盲率降低了35%;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姚克致力于白内障发病机制与精准防治研究,成功使多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率先在国内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使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幅缩小,创新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技术,引领了行业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眼科学领域资助项目不断增加,中国眼科医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逐年增长。依靠一众眼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科学发现、临床经验与学术成果,促成了眼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突破,克服临床上的难点,使眼科学学术与技术得到丰富和发展。
“普遍的眼健康”
眼科学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人看得见的权利”,它既包括治疗和消除不同程度的可避免的眼部疾病,关注眼部健康,也包含着跨越地域的、跨越年龄段的,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让所有人都舒适地享受健康生活。
当前,不仅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儿童青少年眼部患病率大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造成的视力损害也在加剧,虽然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部分感染性的眼部疾病对人类的影响,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生活模式的改变也使得眼健康问题又面临着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
对于眼科行业来说,一方面要继续推进眼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均衡性发展,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差异,下沉医疗资源,使眼健康的医疗服务规模化、普遍化,更可及。继续加强对眼科从业者的培训、补贴力度,充实眼科医生群体力量,提升其质量,完善眼科医学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提高对眼病预防的重视程度有助于从源头上推进眼健康事业的进步,尽早采取科普宣传、定期筛查等干预措施,提升早期的诊断和防控能力,减缓和避免眼部疾病的发展,尤其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这类易受影响的人群,做好视力健康的预警工作。此时的眼健康问题不仅是医疗服务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结语
今天的健康观念已与往日不同,过去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健康的要求可能停留在“没有疾病”上,今天民众的健康意识随着经济发展提升,更加注重自身身体状况和健康保护。眼健康管理同样如此,实现从免受视觉损伤到拥有良好视觉质量的跨越,背后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逐步落实,也是民众对幸福生活指数提出的更高要求。
(文/莱布)
e-Mail:lab@enet16.com
TEL:010-6528385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