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若英的第一份“学生作业”,承受得起10亿票房的成绩单吗?

Ivy 金牌经纪人 2018-11-30


电影《后来的我们》在上映短短几天内破了10亿大关,与电影院里哭成一片的现实状况不同,在网络上,一部本该是套路式宣传明星首当导演执导的爱情片,却被预售票事件推上风口浪尖,从影片内容到导演本人都遭到不小的质疑。不仅豆瓣评分跌至5.9,在微博上还被点名调查批评。


然而,《后来的我们》是否真的如此糟糕?抛去场外因素,小编依然想尽力以纯粹的角度,去靠近这部电影本身。



这是一部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的片子。


跨界女导演的处女作,在完成上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拍电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导演只是其中一颗螺丝,成熟导演尚且做不到顾全方方面面,更何况是首次执导影片的刘若英。但好在刘若英力所能及地用真诚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故事发生在两个从东北老家去北京打拼的年轻人身上,两个人从相知、相识、相恋再到分开,最后终于重逢再分开。细腻、敏感、感受力强是刘若英的特点,因此影片中的细节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小晓坚持想要的沙发象征着杂乱生活中依然努力追求的美好;失去小晓的见清绝望又愤怒地砸坏了家里的东西,转头却看见窗台上雨后新冒出来一簇绿芽;跨年夜群租房的众生相,以及片尾父亲娓娓道来的信。



小晓很真实,以往许多讲北漂的故事,大抵都是女孩一开始很单纯,结果最后在城市中迷失自我,与喜欢的人分开也是因为对方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即土又俗。


而小晓不同,她一上来就大大咧咧表示自己想嫁给一个北京人,和我们想象中美好理想化身的女主大相径庭。可当她真的面对爱情时,以前的那些条件和要求都无所谓,与见清在一起的那个小出租屋就很快乐,就已经满足她对家的一切幻想。


可惜见清依然以为,小晓想要的是大房子,是北京户口,是衣锦繁花。二人在分开多年后意外重逢,坐在床上闲聊的时候,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当时会分开。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已经错过了最合适的时间,就不会再重头来过。




尽管影片全程没有狗血的情节和刻意的煽情、没有试图引起观众集体记忆的时代大事件,但并不代表影片就可以像一杯清茶一样隽永,相反,却有可能成为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


除去一些细腻的小场面,大多数片段都过于冗长,前后断裂的风格让观众无所适从,这部片长120分钟的电影完全可以缩短至90分钟。



大部分戏剧情境都是不断的重复与重复,没有升华。例如片中几次饭桌戏,纵然砍去其中几场,也不会对人物的变化产生影响。最致命的是,片中两条情节戏的比例由于分布不均,导致一部爱情电影最终的情感高潮却落在了亲情上。



在内容方面,《后来的我们》被diss最多的,却是现在时中男女主角的重逢极其“三观不正”。


见清和小晓再见面时,见清已经成家,二人依然在一起回忆过往,甚至拥抱拉手。有网友表示愤怒:有没有人想过见清现在妻子的感受?在丈夫眼里现在的生活是灰色的,都有了儿子还跟前任开房,不喜欢还跟妻子结什么婚?



乍一看,见清确实是个渣男,小晓确实矫情。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起码电影里不是这样。二人并不是主动开房,而是由于航班停飞、标间不够凑在了一间房里。二人在房间里从头至尾都没有做什么,影片甚至对二人重逢后的感情表现得很克制和简洁。


见清和小晓见到同事以后的反应很值得回味,他们从重逢的生疏到逐渐找回过去的感觉,但仅仅是一个同事,就能把他们打回原形,原来分开就是分开,再也回不到过去。



有观众质疑,二人之所以没有越界,只是因为冲上楼的途中碰见了同事而已。然而,同事只是个象征,象征着现实,即使没有前同事,也会有其他现实里的元素击碎他们的幻境,让他们从梦里清醒。


这个片子有很多不足和缺憾,但唯独没有三观不正。三观首先是建立在人的思维之上,可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如果小晓趁虚而入,或者利用过往的感情让见清给自己买房子,那才是真正的三观不正。然而目前的故事,我看到更多的却是成长中面对过往和现实的挣扎思考与豁然开朗。 



一部影片,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甚至有人因为讨厌导演给电影打负分,这正是独立个体的可贵之处。然而当下的观影风向,逐渐开始以三观来作为标准线衡量,三观不正,便直接钉入耻辱柱上。


然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从来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人不是机器,没有出厂设置成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正确或者错误。人也终究是情感动物,会在理智和冲动中挣扎,影像正是将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呈现出来,给观众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比如我不喜欢人人叫好的《头号玩家》,可是我不会以三观是否正确来评价它好不好。



如果两个人重逢的时候都是单身,这个故事依然成立,但是那样又缺少了一些现实的残酷。有趣的是,刘若英的原作《过年,回家》发生在台湾,是一个类似于舞台剧《收信快乐》的小短篇,简单、质朴、令人感动。主人公的老家在屏东,那是台湾靠近海的小城,比《后来的我们》多了更纯粹和潮湿的诗意。


我更愿意相信,这才是真正属于刘若英的东西。然而,商业电影不是小说,不是个人化的表达,将一个想法搬上荧幕、走向市场的过程,就是不断妥协和舍弃的过程。



这部片子里有张一白、张艾嘉、田壮壮等各种大导演的风格,然而独独属于刘若英自己的那一部分,很少很少。


刘若英毕竟没有做过北漂,老家也不在东北,这部作品显然也没有拥有创作上的绝对话语权。她抱着学习的态度拍这部影片,筹备时有许多专业人士与她一起打磨剧本,听取了各方的意见,这样的认真踏实值得鼓励,但反而也导致了《后来的我们》导演风格的缺失与模糊。



许多观众仅仅是看了梗概,便拒绝观看这部三观不正的片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片子的本质问题。刘若英过于细腻的表达,创作者情绪先行,使得影片无从概括。观众出了电影院,会发现整部影片都是碎片化的内容,非要绞尽脑汁概括出来,便成了一对前男女友重新相遇,回忆过去的故事,可是这种概括又与这部片子本身要表达的内容大相径庭。


因此,如果要说这部片子最大的缺点,就是由于表达上的问题和瑕疵,导致观众无法融入到人物和故事中,因此才会对所谓三观上的“不正”感到观影不适。



刘若英表示,《后来的我们》是她交的一部作业,因此她也会接受所有的意见。作为处女作,影片有许多不足,但创作者付出的心血和真诚,也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这也是为什么在观看这部片子时明白它问题重重,但又竟然能沉得下心看完120分钟的原因吧。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影评



明月几时有


悟空传


绣春刀2

摔跤吧爸爸


闪光少女

羞羞的铁拳
春娇救志明

 战狼Ⅱ

二十二

敦刻尔克

天才枪手

杀破狼·贪狼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