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炸!广州2人撕掉隔离封条,买烟拿快递,危及千万人!本轮疫情有重大发现,事关每个人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2021-06-24


广州的疫情,还在持续发酵——


6月10日0-24时,全省新增9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为广州报告。

至今,广州疫情感染链已经增至140

随之而来的,是近几日更高的风险防控——

  • 据广州南沙发布6月11日凌晨消息,南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知:做好重点场所人员申报和排查工作。


    凡5月25日以来,曾到过以下重点场所的人员,自通知发出之日起,务必立即主动向所在村(社区)进行申报。


    南沙区病例风险场所地址(截至2021年6月10日12时)↓↓↓


图源/广州南沙发布公众号


  • 6月9日起,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北联村新南大街、新南三巷、联南巷、新联路所包围区域上升为中风险。


  • 全市密闭娱乐场所暂停营业,海珠、番禺、天河、越秀、白云、黄埔……相继暂停堂食。


  • 6月10日0时起,海珠、罗冲围客运站、夏茅招呼站和从化汽车站将暂停公路客运业务经营,具体恢复运行时间待定。


另外,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广州本轮疫情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对此大家必须足够重视。

广州疫情重型危重型患者比例偏高

据医疗救治组专家介绍,从目前临床接收到的患者情况来看,广州本轮疫情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①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病人都是发病3-4天就转重症了,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而且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约为10%-12%,比以往偏高;

 

②发烧症状的病人多,约80%的病人都发烧;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降低的速度很慢。


图源/网络

此外,近日广州市疾控中心还有一个重大发现......

广州市疾控:梳理近期病例流调报告后,有一个重大发现......


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风险评估小组对本轮疫情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梳理后,有一个重大发现——


近6成以上确诊病例在出现发热、干咳、头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完全忽略了身边疫情的发生,以为自己只是得了普通感冒,自服感冒药,没有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开展核酸检测,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总之,广州疫情仍在发酵,波及佛山、湛江

虽说连日来的多轮核酸检测,全城不断升级的风险防控措施,让大家心安不少,但对本轮疫情,仍有一些疑问亟待解开。 

为何多轮核酸检测仍有阳性感染者?
深圳一病例11次检测为何都阴性?
 
目前,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有效检测手段。


但是,广州进行多轮核酸检测仍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还有病例经过多次检测才被确认感染。

  • 广州荔湾首发病例郭阿婆的丈夫,3次核酸检测才被确认感染。

  • 更让人震惊的是,深圳一病例确诊前,11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直到第12次才呈阳性。


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我们目前无法“掌控”了?还是病毒变聪明了变高级了?

实际上,任何一次核酸检测(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的检出率,都不可能是百分百。

当一个人体内的病毒浓度很低,是无法检出来的;只有后续体内的病毒浓度增加到试剂盒的检测限值,才会呈现阳性。

正是如此,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才没被早发现。


有些感染者虽有症状,为何检测结果还是阴性?这可能与采样有关。

比如口咽拭子采样,因为会干呕,或者采样前有喝水、吃东西等行为,都会影响检出率。

所以说,反复多次的核酸筛查非常有必要,大家要做的就是配合检测

众所周知,广州、深圳本轮疫情的“凶手”分别是变异病毒Delta病毒(B.1.617.2)、Alpha病毒(B.1.1.7),那我们目前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能行吗?

莫得问题,可以!

据悉,达安基因研发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67)核酸检测试剂盒”,可针对基因序列点突变进行精准识别,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好。
 
万孚生物运用新冠流感三联检和新冠变异株多联检试剂,可检测出Delta株、Alpha株、Beta株等多种新冠变异株样本。


虽说多轮核酸检测,能相继打捞“漏网之鱼”,但“零号病例”的找出才是关键。

就像我们一直在救中毒者,却一直找不到放毒者一样。找不到他,很多谜团解不开;找不到他,危险还将持续。

广州疫情“零号病例”究竟是谁?

广州疫情持续了20天了,疫情的源头在荔湾首发病例郭阿婆那里戛然而止,真正的“零号病例”还未找到。

这是极其危险的,想想广州这一座城市,上千万人口,密集、交往频繁......


但对零号病人的溯源,需要时间,需要花大力气的分析和汇总各渠道信息,可以说是一项极其“花精力”的事情。

只能等!争分夺秒地去追踪!

好在,目前广州所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病毒基因测序显示基因相似度在98%以上。

至少,目前所有报告的阳性检测者,都处于同一传播链条上。

这还可以让人松一口气。

对于“零号病例”,广州接下来确实要打一场“硬仗”。

形式严峻,各方都在努力,但有人还是是非不分、轻重不分!

继确诊病例瞒报后
广州海珠2人无视隔离私自外出

当你危及他人,就会有热心群众出手。

广州海珠警方6月10日通报:6月8日,接到群众报警,称洪德路某小区一个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定需全员居家隔离的房间内,有人私自外出。

燕某为了买烟,私自撕开居家隔离封条;肖某为了取快递,也是私自撕开居家隔离封条。



疫情当前,两人小区所在的洪德路,离中风险地区滨江街道仅通过一条街相连,已经是全员居家隔离的“等级”。

图源/截图

两个人竟然为了这点小事要去冒险,真是无语!万一出事,置千万人于危险之中!真的有被气到!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前两天还发生过一次。

6月7日上午,广州荔湾3名男子在海南村2队鱼塘钓鱼,被民警发现违反“严格居家,足不出户,执行封闭管理”的防疫要求。

要知道,现在的荔湾区已经有2个高风险地区,2个中风险地区,疫情已经非常紧张了。


在这个防疫的关键时候,竟然还出去钓鱼?想啥呢?!

疫情期间,除了有龌龊人干龌龊事,最不缺的还有谣言。

谣言热帖:
蚊子传播新冠比人传人更可怕?
 
近日,一篇称“蚊虫将是新冠病毒的第三传播者”的帖子在网上热传。

帖子大意是,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石正丽教授发出警告:蚊虫将是新冠病毒的第三传播者,蚊虫叮咬传播比人传人更可怕。

图源/网络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帖子在网上流传。

唉,谣言一传传千里,辟谣得磨破嘴皮子。

人家石正丽是武汉病毒所研究员,不是所长;人家石正丽也从来没有发出过“蚊冠病毒”警告。

汗!真不知道这些人传谣言怎么传得这么起劲?不乱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尤其面对疫情这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情,千万不可乱信、乱发、乱说

这帖子能火,确实占据了“天时地利”,因为夏天嘛,蚊虫多,又有新冠病毒,蚊子向来也是传病毒的。
 

有的人知道是谣言,但看了帖子也会心里问:蚊子能不能传播新冠病毒?

早在去年夏天,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对新冠病毒在三种常见蚊子中的感染和复制能力进行测试后发现:
 
即使在极端条件下,新冠病毒也无法在蚊子中复制,吸食了含病毒血液的蚊子是无法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蚊子不会成为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虽然蚊子不能传播新冠病毒,但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却是能传的。

所以,要干啥你懂的。
 


端午小长假快来了
广州人还能出去玩吗?
 
啊,前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就这么黄了......

很多人真的会按捺不住,还想跃跃欲试出去浪,请记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提醒:

建议广东省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城市的居民暂不外出旅游,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其他区域群众非必要不离穗、不出省,确实需要离开广州市或者出省的,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从5月31日以来,广州市已经劝返各类不符合出行条件人员1.8万人。

不过,大家想想刚过去的“五一”出行人从众场面,呆在家不舒服吗?

再想想给郭阿婆只是送了餐的“又一间茶点轩”的服务员,想想南沙一家六口人只因去荔湾鹅公村吃了个饭,就......

真的,拜托,千万别乱跑了~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您点一个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violet、鸽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