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通策略】互联网有望撬动数字经济产业化(荀玉根、王正鹤)

海通策略 股市荀策 2023-03-28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中国互联网平台是建设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中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是两大落地方向。②互联网企业凭借在云计算领域的技术积淀,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撬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③互联网企业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解决方案并推动产业商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互联网有望撬动数字经济产业化


近期平台经济政策定调明显转向积极,尤其是对“绿灯”的提法引发市场关注。目前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互联网企业也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方,本篇报告将就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的机遇和角色进行探讨。



  1. 1.     互联网是建设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


数字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们在《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哪些领域值得关注?-20220218》中分析过,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从05年的13.9%上升至21年的39.8%。但是,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达15.3万亿美元,高于我国的7.1万亿美元。


为此,政策大力支持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2022/1/15《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国家战略,将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22/1/12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11个专项工程,其中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要提升至10%。根据我们估算,若2021-2025年间我国名义GDP保持7.5%左右的增长,则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从20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5年的15.3万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达14.1%。因此,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互联网平台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得到政策的高度重视。2022/7/28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那么,未来互联网支持政策会往哪里发力?互联网投资“绿灯”会有哪些?


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有望成为互联网企业的“绿灯”,其中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是互联网企业的重点发力方向。去年以来,国家多次提出互联网企业应把握数字经济的时代机遇,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例如2022/1/28网信办等四部门召开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大有可为,互联网企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要更加注重创新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深化模式创新,提升全球化发展水平。2022/5/17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提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22/8/5科技部和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加强硬科技创新。结合政策导向和技术优势,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是互联网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两个发力点。例如2022/1/12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0/2/10发改委、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发展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1. 2.     互联网企业撬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上文我们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迎来历史机遇,互联网企业扮演重要角色并得到政策支持,其中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互联网企业大有可为。那么,我们再进一步具体分析互联网企业是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产业链发展的。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优势显著。随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其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229亿元,同比增长54.4%。预计“十四五”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1-25年期间年复合增速将高达32.7%。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深耕云计算十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的流量洪峰考验,建立了很强的技术壁垒,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最高。阿里巴巴于2009年成立阿里云,目前已经形成以云为基础的软硬件技术体系,主要布局新零售、金融、数字政府、地产园区、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能够应对多元丰富用户场景与需求。2021年阿里云在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达到34.3%,牢牢占据中国云计算第一把交椅;2021年阿里云在全球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上升到9.5%,成为仅次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全球第三大公有云服务商。


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积淀撬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在上述深厚的技术积淀之上,互联网企业推动着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2022/1/12《“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目前中国企业大都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未来空间还很广阔,工业互联网有望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经破万亿,中商情报网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1.1万亿。


工业互联网作为万亿级别的产业链,涉及诸多细分环节和相关公司,互联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发挥着中枢性作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提供传感环境、网络等基础保障,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工业级芯片、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网络等。工业互联网发展对上游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例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将达到540亿元,2027年将超过1800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速达28.2%。上游环节中,结合海通行业分析师的观点,奥普特、工业富联、长盈精密等公司竞争力较强。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开发环境、运营环境、软件应用等,互联网企业就位于这一中心环节,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平台将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带动各个环节协同发展。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就位于平台层,能够提供工业大数据平台,云计算龙头阿里云、腾讯云位于IaaS层,主要提供云基础设施和服务。中游环节中,结合海通行业分析师的观点,赛意信息、中控技术、宝信软件等公司值得关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在工业设备企业中应用的典型工业互联网场景,如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高价值设备等全面系统性优化场景。




  1. 3.     互联网企业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


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并推动产业商业化。中国互联网企业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其中百度是国内的“领头羊”,2013年开启无人驾驶项目,2017年发布Apollo计划,于自动驾驶、智慧交通、车联网三大解决方案领域全方位布局,目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多年来,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量3115件,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同时,百度逐步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运营规模持续扩大。2021/11/25百度Apollo率先取得北京商业化服务试点许可,“萝卜快跑”迎来商业化完成首单付费,标志着自动驾驶迎来“下半场”——商业化运营阶段。2022/8/8重庆、武汉两地政府部门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目前,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座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2Q1萝卜快跑提供了19.6万次乘车服务,坐稳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互联网企业带动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先试先行,一方面为其自身创造了新的业务,“萝卜快跑”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另一方有助于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根据IHS Markit预测,未来中国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2025年L2以上的新车渗透率至少达到45%,2030年将达到80%以上。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358亿元,同比增长38.5%,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2894亿元。


互联网企业主要处于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中游,负责提供自动驾驶的方案,掌握产业链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上游包括感知层、定位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形象得说,这些环节相当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大脑”和“手脚”。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上游各环节都迎来需求的增加。例如,感知层这一环节,2021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达到86亿元,同比增长48.8%,ICV Tank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亿元。此外,2021年中国高精地图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50.0%,预计2025年将达到65亿元。A股相关公司多集中在上游,感知层环节中,结合海通行业分析师的观点,可以关注激光雷达行业的永新光学、炬光科技、长光华芯,芯片领域的韦尔股份、天岳先进,车载镜头行业的长盈精密;定位层环节中,重点关注车载导航行业的华测导航,高精地图行业的四维图新;决策层环节中,重点关注ADAS算法领域的经纬恒润,控制方案整合领域的德赛西威。互联网公司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中游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提供自动驾驶的综合解决方案,将上游的部件在汽车的车身上进行有机结合并提供技术服务,国内互联网龙头百度和华为均掌握较为成熟的技术。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下游便是整车制造商,尽管互联网公司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但缺乏汽车制造经验和能力,因此需要与整车厂商合作,例如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均有布局自动驾驶,2021年百度也与吉利汽车合作成立汽车机器人公司“集度”。




风险提示:互联网监管政策再次趋严;数字经济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附录-相关报告(点击文字可查看原文):

一、市场拐点类

1、提示22年风险:《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11》《展望22年:我们的三个特别判断-20211219》

2、判断底部:对比历史,这次可能是浅V底-20220605》、《反弹到反转需要啥条件?-20220504》《借鉴前五次,看底部第一波修复-20220612

3、提示阶段性调整:《休整等待基本面-20220710《调整的性质:倒春寒-20220717


二、行业配置类

1、21/12阶段性推银行地产:《风格:大盘与价值略优——2022年A股展望系列1-20211210》《历史上金融地产的高光时刻-20220223》

2、22/4下旬起首推成长:《行业钟摆行至何处?-20220419》《科技基建很迫切-20220507》《看好成长的三个理由-20220515》


三、研究框架类

1、《知轻重,懂取舍——十五年策略研究心得-20220716》

2、《证券研究路上陪伴的书籍-20220730》

3、《管理欲望——<荀玉根讲策略:少即是多>自序-20211030》

4、《隔壁小"荀彧"——海通研究销售眼中的荀玉根-20220813》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股市荀策)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