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策略对话行业:数字经济的逻辑和亮点(海通策略+行业)

海通策略+行业 股市荀策 2023-03-02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从未以荀玉根个人姓名开通过任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数字经济支持政策频频出台,市场关注度高,但市场仍有以下疑问:数字经济行情因何展开?哪些领域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②问题1,策略的回答: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催化数字经济行情展开。③问题2,行业的回答:计算机中信创,通信中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电子中半导体、新型显示,相关标的请见正文。


策略对话行业:数字经济的逻辑和亮点


22年1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战略。此后无论是二十大,以及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表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年初至今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已有不错表现,本篇专题从策略角度出发,分析数字经济行情展开的关键因素,并联合行业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加速背景下,TMT行业将有哪些投资机会。




1. 数字经济市场关注度高


什么是数字经济?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代表性的数字技术正快速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全球经济正逐步进入数据驱动、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数字经济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根据托夫勒的“三次浪潮理论”,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经历第三次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也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历次革命的经验证实,全球治权的更迭与大国崛起的关键在于把握变革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在影响全球进程的技术和产业中占据制高点,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者。从宏观上看,数字经济时代新兴技术的应用从提高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数量和质量、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路径推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从微观上看,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产生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对大规模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能够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更为完善的价格机制,由此提高经济的均衡水平。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宏观经济结构从大到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突破,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支撑。


数字经济景气度较高,市场关注度高。近期数字经济相关支持政策频频出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今年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我们预计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发展将提速。因此,市场对数字经济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年初至今(截至2023/2/6,下同)计算机行业涨幅为18.7%、电子为11.2%、通信为11.0%,同期沪深300涨幅为5.6%。对于数字经济,市场仍有以下疑问:一是为何市场当前开始重视数字经济,其行情因何展开?二是数字经济涉及领域相当庞大,哪些领域直接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本文分别从策略和行业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2. 当前为何重视数字经济,行情因何展开?


策略的回答: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或将催化数字经济行情展开。我们在年度策略《旭日初升——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21203》中提出目前中国经济正从衰退后期走向复苏早期,A股盈利增速已经达到底部区域。从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资金面等维度来看,A股底部已过,进入牛市初期的向上通道。对于23年的行业配置,结合二十大产业导向以及技术进展,我们认为大类行业中科技或将更优。政策+技术双驱动下,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高景气成长将是23年主线。


数字经济是扩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的结合点,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我们认为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正是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具备供给创造需求的特质。随着23年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低存量、高增长的数字经济基建或成为23年财政发力的重点,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投入或将不断加大。当前支持数字经济相关的顶层政策不断推出,国务院22年12月印发了“数据二十条”。根据中国网,23年1月1日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正式启动,我们认为这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我国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等技术落地行业,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新一轮科技周期持续演进,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正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18年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比重达23%、高于美国的21%,预计25年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比重将继续上升至28%。随着数字经济基础不断扎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落地应用。当前人工智能已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技术和应用开始在各个行业落地,根据36Kr,基于AIGC技术的ChatGPT将在智能客服、虚拟人、游戏等领域得到更大落地应用;商汤科技的“元萝卜”下棋机器人的上市,也标志着产业级AI技术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车联网方面,政策已在健全法律法规和产业标准、支持底层技术创新发展、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逐步完善,各地应用试点逐渐铺开,车联网终端层的感知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网络层的5G、云计算等或将受益。


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将催化低估低配的TMT行情展开。当前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均已低估低配,TMT行业目前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基金配置比例也较低。具体来看,截至2023/2/6,电子PE(TTM)为31.9倍,处13年以来从低到高18%分位;计算机为57.3倍,处58%分位;通信为26.7倍,处3%分位;22Q4公募基金持仓中计算机市值占比相对于沪深300超配0.4个百分点(处13年以来13%分位)、电子超配1.6个百分点(处5%分位)、通信低配0.5个百分点(处13年以来26%分位)。数字经济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多产业,政策+技术驱动下TMT行业成长将加速,我们预计TMT板块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细分领域来看,我们预计22/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30%、电子归母净利增速达-10%/20%、通信归母净利增速达10%/15%。往后看,政策+技术驱动有望催化数字经济行情展开。


(策略研究团队 分析师 荀玉根,SAC:S0850511040006;吴信坤,SAC:S0850521070001;联系人 杨锦)



3. 哪些领域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


行业的回答:数字经济辐射软硬件等多行业,计算机中的信创,通信中的运营商/设备商、工业互联网,电子中的半导体等领域将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具体来看:


计算机:信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去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在“下一步工作安排”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可以看出,“自主可控”得到的重视正在与日俱增。而信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正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通信:数字经济发展正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提升,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等将受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根据澎湃新闻援引中国信通院数据,2025年数字化转型空间达15.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CAGR达28%。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连接+算力+能力”逐渐成为支撑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基石。首先,国家力推下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提供核心通信能力的运营商及相关通信企业将受益。其次,信息化水平提升,将进一步促进下游行业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赋能行业生产效率提升,正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电子:半导体是数字经济发展基石。数字经济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而生,其本质在于信息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使得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存储和传输成为可能,使得原本孤立的数字世界和实体经济产生交集,因此,半导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我国半导体产业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根据SIA,2021年我国半导体消费占全球比重达34.6%,但我国半导体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不高,21年仅为7%。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也将提速。除半导体外,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新型显示也在智慧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分行业对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细分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3.1 计算机


计算机方面,信创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为何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


行业的回答:信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去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在“下一步工作安排”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可以看出,“自主可控”得到的重视正在与日俱增。而信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正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那么信创产业中,哪些细分领域空间更大、发展更快?


行业的回答:基础软硬件、网络安全与国防信息化又是信创的底座,可以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中的基础,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2022年11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指出要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可以看出基础软硬件的发展正在持续提速。在网络安全方面,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助力行业发展,《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国家标准已发布,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项标准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提升保护能力、构建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防安全也是一直得到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就提到“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前,我国军队处于信息化转型阶段,国家纲要指出信息化为军队现代化的建设发展方向,国防信息化将成为军队建设的关键领域。


信创带动的是计算机行业整体的机会,除了基础软硬件、网络安全与国防信息化等底座外,与替代后的基础软硬件相配套的行业应用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同样面临国产化替代需求,金融、能源、运营商、教育、政府、工业等行业应用软件公司也面临广阔机遇。根据华经情报网,行业信创正加速落地,2021年信创产业整体市场规模6886.3亿元,近五年CAGR为35.7%,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354.6亿元。以金融信创为例,根据艾融软件2022年11月18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布局方向,金融信创势在必行。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都在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速推进信创改造工作。艾融软件预计2023年信创业务会进入“快车道”,并且形成长期趋势。我们认为,随着信创底座的逐渐稳固,各行业信创发展都在稳步推进,发展较快的行业,例如金融领域,或在23年迎来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的代表性公司:恒生电子、商汤、金山办公、科大讯飞、云从科技。


(计算机研究团队 分析师 郑宏达,SAC: S0850516050002)


3.2 通信


通信方面,从资本开支角度看,运营商、云厂商23年哪些领域投入更大?


行业的回答:运营商发力产业数字化,资本开支侧重云网。2021年,三大运营商合计资本开支为3393亿元,同比+2%,其中中国移动1836亿元(同比+1.7%)、中国电信867亿元(同比2.3%)、中国联通690亿元(同比+2.1%)。无线网络投资1740亿元,同比-7%;有线网络投资965亿元,同比+15%,自2015年来首次转为正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产业数字化业务占比分别达9.81%、24.56%、18.50%,产业数字化相关业务收入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7%、52%、59%。


2022Q3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环比继续提升,云产业链发展+流量增长的赛道长期趋势不变。22Q3,北美主要云厂商(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合计资本开支为381.18亿美元,同比+19.42%、环比+7.24%;其中META增长最为突出,资本开支为95.18亿美元,同比+110%、环比+23%。


为何说工业互联网正在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行业的回答: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具天时、地利、人和,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天时:每年一策、新一个三年规划定量发展蓝图:政策密集出台,定位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高度,且内容不断细化、量化。随着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工业互联网三年计划跨过起步阶段,2021-2023年新一个三年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地利:国内已具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链基础:标识解析实现了0到1的重要突破,平台数量不断壮大,5G、边缘计算、工业AI、工业AR等关键支撑技术走向成熟。人和: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升级获得共识:国内机械、电子、交通装备等两化融合水平较高的行业,率先布局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典型应用案例逐年显著增加。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著)数据,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中商情报网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4.79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7.6%。


相关的代表性公司:锐捷网络、华工科技、光库科技、四方光电、长光华芯。


合规提示:根据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海通证券创新子公司持有【688665 四方光电】超过总股本1%。


(通信研究团队 分析师 余伟民,SAC:S0850517090006)


3.3 电子


半导体是数字经济基石,哪些领域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行业的回答: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将推动我国数字产业生产。根据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数字经济下一步发展需要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因此需要加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供给水平,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依托于中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以及半导体产业链逐渐完善,预计未来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市场将持续保持较高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商情报网百家号数据,预计2022年我国晶圆代工市场规模达3412亿元,较2021年增长16%。


除半导体外,还可关注哪些领域?


行业的回答:新型显示与数字经济的各类技术交互影响,加速拓展应用场景。当前显示屏幕成为信息交互的第一触点和重要端口,通过显示技术这面“镜子”,能够真实地看到和使用各项数字技术为生产和生活赋能。多种显示技术路线“全面开花”,赋能千行百业。通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融合,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文博、智慧零售、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领域。结合“元宇宙”构建的新兴概念,屏显时代加速来临,VR/AR等穿戴式智能设备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到2026年中国Mini LED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2020-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50%。


相关的代表性公司:北方华创、盛美上海、京东方、TCL科技、利亚德。


(电子研究团队 分析师 郑宏达,SAC: S0850516050002)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低于预期。


附录-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1、对比历史看本轮上涨空间及结构-20230115》
2、《车联网:终端和网络先行——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2-20221229》
3、《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共振——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1-20221208》
4、《疫情后哪些消费复苏更强?——后“疫”时代报告系列1-20221220》
5、《旭日初升——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21203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股市荀策)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