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通总量】出口的区域和行业分化——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现象3(荀玉根、吴信坤、刘颖)

海通总量 股市荀策 2023-09-26

【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从未以荀玉根个人姓名开通过任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今年国际贸易环境整体形势较差,但我国今年1-5月出口数据明显相对更好,其背后源于区域和产业的结构性亮点。②区域:新兴经济体对我国出口支撑作用上升,未来我国应利用RCEP红利扩大区域贸易合作,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新市场。③产业:产业升级背景下我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高端产业出口竞争力上升,未来我国应打造新兴优势产业,针对新兴市场需求巩固传统优势产业。



出口的区域和行业分化

——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现象3


首席经济学家 荀玉根
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 吴信坤
策略联系人 刘颖


我们此前提出系列报告对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一些新的“背离”现象进行剖析,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三篇,将剖析今年以来我国出口整体表现与国际贸易环境的背离。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外需整体下行的影响,市场对我国出口走势较为担忧。尽管5月出口数据有所回落,但在严峻的外贸环境下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相对较好,这离不开结构性亮点的支撑。本文将分析这些结构性差异背后所反映的我国出口长期竞争力,并对我国外贸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今年我国出口数据好于国际外贸环境


今年以来国际贸易环境整体处在“冬天”。我们常用发达经济体景气度、航运情况等指标来刻画当前外贸环境的温度,今年以来相关指标均显示外部贸易环境正在持续恶化,各国出口形势均面临严峻的考验。从全球经济景气度来看,当前以发达经济体为代表的海外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最新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放缓或尤为明显,预计23年经济增速仅为1.3%。从PMI数据看,5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6%,保持在荣枯线以下,其中欧盟PMI由今年年初的高点48.8%回落至44.8%、美国由高点47.7%回落至46.9%,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景气度维持下行态势。


在外需整体走弱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受到显著影响。今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量指数同比增速在低位徘徊,最低同比增速跌至-2.5%,若不考虑20年受疫情影响的时期,已经低于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低点(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下全球贸易迅速降温,全球货物贸易量指数同比增速最低达-1.9%),可见全球贸易环境温度已低。从航运情况来看,海运热度受全球贸易景气度影响较大,截至2023/06/09,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DX)年初以来跌幅达到50%,反映全球海运市场受贸易需求恶化影响降温明显,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年初以来跌幅也达38%,其中欧洲、美东航线降幅较大,分别为55%、61%。

在严峻的贸易形势下,今年我国出口数据相比而言较好。受外贸环境降温的影响,与我国出口产品大类结构类似的韩国、越南出口持续低迷,但我国出口在外需降温的压力下整体经受住了考验,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出口国家的韧性,1-5月我国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0.3%,明显高于韩国(1-5月累计同比为-13.5%)、越南(-11.6%)。从出口的走势看,我国出口增速在今年3-4月一度实现逆势转正,其中3月我国出口增速更是大超Wind一致预期的-5.0%,实现了14.8%的高增长。尽管5月我国出口增速已由正转负,同比增速为-7.5%,但主要受到了高基数的影响,去年同期受疫情政策逐步优化影响,5-7月出口增速明显抬升,如果剔除高基数影响,从两年年化平均来看,5月出口增速依然有3.8%。


从出口的后续走势看,外需下行叠加高基数效应影响下我国出口或仍承压,但全年看不必过于悲观,下半年出口增速或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展望未来,外部贸易环境恶化下我国出口仍面对较大下行压力, 5月PMI为47.2%,从历史数据看PMI出口订单往往领先出口增速1-3个月,因此短期看出口仍具有较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高基数效应或在6-7月进一步显现,22年6-7月我国出口金额中枢较8-12月高8%。但从全年看,随着6-7月高基数效应过去,叠加美国库存周期有望在年末见底,全年维度看我国出口有望维持韧性。



2. 区域视角:西边不亮东边亮

面对出口的下行压力,出口结构分化或将加大,那么哪些结构性亮点值得期待呢?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区域和产品的视角对出口结构进行拆分,探讨我国出口亮点的可持续性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长期竞争力,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对我国出口韧性的支撑作用正在上升。今年以来我国出口温度明显高于全球贸易环境主要源于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关系推动的出口结构调整,以及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阶段性景气度错位,两者共同带来我国出口表现相对大环境更优。从我国对不同区域的出口份额看,近年来受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正积极开拓新市场,推动以一带一路为主导的新型国际战略关系建立,这也促使沿线国家成为我国出口拉动的新兴力量。我国出口结构正在发生调整,过去美国和欧盟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但近年来已出现明显下滑,两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比重由18年的35.8%降至今年前5个月的29.7%,其中,美国比重同期由19.3%降至14.3%,欧盟同期由16.5%降至15.4%。与此同时,东盟、俄罗斯、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占我国出口份额逐年提升,合计份额同期由19.1%上升至24.5%,其中东盟比重由18年的9.1%提升至23年1-5月的16.2%,非洲同期由4.2%提升至5.3%,俄罗斯同期由1.9%提升至3.1%。


当前新兴经济体相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景气度更优,进一步放大了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从区域景气度看,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内需转弱,而俄罗斯、非洲等部分资源相对富裕的新兴经济体受益于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当前经济景气度仍在,例如5月俄罗斯制造业PMI为53.5%,沙特为58.5%。在此背景下俄罗斯(5月出口累计增速114.32%,累计拉动我国出口增速2.3个百分点,下同)、非洲(12.9%,1.3个百分点)等新兴经济体是最重要的出口拉动部门,而美国(-18.2%,-2.1个百分点)、欧盟(-7.0%,-0.7个百分点)等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出口拖累则进一步加大,未来出口的分化或仍将加剧。

展望未来,我国应扩大区域贸易合作,积极拓展新市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域贸易协定红利,与此同时,也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的贸易伙伴,推动出口对象和出口方式的多元化并进。


一方面,充分利用区域贸易红利,加深贸易区域内供应链合作关系。RCEP是以东盟为核心,5个东盟自贸伙伴(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与的亚太地区自贸安排,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性贸易协定,21年RCEP在人口规模上覆盖全球人口的30%,在GDP规模上占全球比重为29.3%,在贸易规模上占比为27.4%,均超越欧盟与北美自贸区。从协定内容上,RECP在货物贸易方面,约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促进东亚地区贸易合作。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加快建立RCEP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外贸企业适应RCEP新环境和新规则,引导更多的企业结合RCEP成员的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利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市场,推动以我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新型国家关系建立。自13年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持续扩大,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出口贸易额由13年的0.57 万亿美元增长至22年的1.72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远高于同期我国整体货物贸易出口额复合增长率为5.6%。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13年的25%显著提升到22年的32.9%,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产业转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双边产业合作和互惠共生的重要载体,未来我国应积极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建厂提供便利和支持,发挥投资积聚化效应,在当地做好产业链配套。





3. 产业视角:中高端制造崛起

产业结构视角下我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业出海空间广阔。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我国中高端制造业竞争实力上升,尤其是在新兴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与此同时,对于新兴产业的海外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期,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链出海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从而扩大新兴产业对出口的支撑作用。


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来看,00年以来我国中高端制造业的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占总出口增加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增加值中该行业出口增加值所占份额的比值)不断提升,由00年的0.8(处在相对劣势水平)提升至21年的1.6(处相对优势)。若我们进一步看我国主要产品的出口份额的变化,过去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份额占比正在下降,例如中低端制造中纺织制品由18年的10.7%降至22年的8.9%,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高端制造产品中电子、计算机集成制造产品由6.5%上升至8.1%。当前我国中高端制造已逐渐崛起,尤其是在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已取得一定技术和规模优势,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由1%上升至当前5%左右。以动力电池为例,22年宁德时代在市场份额达到37.1%,为全球第一,新能源产业已在全球领先。


结合需求侧看,当前海外需求支撑下新能源产品出口有望保持高增,或成为我国出口的全年结构性亮点。当前海外能源转型需求仍高,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因此有望支撑新能源产业链出口保持高增。以新能源车为例,新能源车出海有望成为今年重要的增量,根据乘联会秘书长预测,今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达到400万辆。综合来看,在海外需求支撑下,我国优势产业出口或迎来机遇,新能源产品已成为当前出口的结构性亮点,今年以来“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太阳能电池)出口保持高增,23年1-4月“新三样”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2.2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应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打造和巩固我国优势产业。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分析的,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出口的重要亮点,尽管新能源产品在整体出口占比在5%左右,但今年在严峻的贸易形势下1-5月对我出口拉动2个百分点左右,可见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国出口拉动的主要力量。


往后看,打造和巩固优势产业是我国形成长期出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周期中,全球价值链有望迎来重构,而当前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仍有待提升,为了实现价值链地位的赶超,我国就必须抓住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遇,在新兴产业领域打造“名片产业”,推动高附加值产业集群的形成。以韩国经验为例,90年代其凭借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半导体对出口拉动明显。当前我国在新能源、信息技术部分领域已取得一定优势,我们根据OECD行业分类测算我国在不同行业的出口直接竞争优势,可以发现我国在电气设备、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已具备极强的直接出口优势。而产业链长板的锻造仍需政策支持,包括创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建设等。此外,我国也应积极推动优势产业链出海,比如,当前欧美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规模化产业链,其发展势必会对我国锂电池及其材料产生新需求,这将给我国新能源企业进入欧洲创造条件,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有望形成更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为出口的长期韧性打下坚实基础。


部分传统制造业仍有较大的海外市场,我国仍应巩固相应的传统产业优势发展和巩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对保持和扩大出口优势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制造业凭借着产业集群优势在多项制造业传统领域成为全球供应大国,例如,我国在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我国全球份额为37.3%,下同)、化学制品(27.5%)等行业中全球份额排名第一。而相关传统工业产品正迎合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需求,具有较大的海外市场空间。因此,随着新兴经济体成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我国仍应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出口优势。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衰退幅度超预期


附录-总量类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1、《为何狭义财政支出增速高,但投资未及目标?——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2-20230610》

2、《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20230608》

3、《中国消费的韧性:没有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20230506》

4、《行稳致远——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及对股债的影响-20230429》

5、《冬已去,春已来——23Q1经济数据点评及大类资产启示-20230418》

6、《关注海外风险的扰动——23年二季度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30409》

7、《总量对话有色:黄金走强的逻辑-20230315》
8、《“两会”报告解读及对股债的影响-20230306》9、《内强外弱,权益更优——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30104》10、《经济提信心,股市迎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2022121711、《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机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体会-20221017》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名称“股市荀策”,微信号“ht_strategy”)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须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对本订阅号(名称“股市荀策”,微信号“ht_strategy”)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