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子旸:美国的种族配额制和国家整合

李子旸 铅笔经济学 2022-05-18

本文共计2232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美国大学里的种族配额制,一直都很有争议。2018年,特朗普政府下令,大学无须继续遵守奥巴马政府规定的种族配额制。据说,特朗普此举,让他得到很多华人的拥护。不过,种族配额制可不是那么容易废除的。事实上,现在的美国大学,仍然有种族配额制。

 

所谓种族配额制,是指大学在招生时,要考虑多种族之间的平衡,而不能只看考试成绩。显然,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照顾成绩不那么好的黑人学生。而成绩比较好的华人学生就成了受害者。所以,华人一般都反对种族配额制。

 

那么,种族配额制到底对不对呢?

 

如果从人人平等或者公平考试的角度看,种族配额制并不合理。大家都参加考试,为什么不按照考试成绩招生呢?凭什么特别照顾黑人呢?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那么,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求大学实行种族配额制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有人会说,这理由还用说么?奥巴马是个黑人。黑人总统当然偏袒黑人。而且华人在美国势单力薄,没什么政治势力,可不就被人欺负么。

 

这种说法呢,未免太情绪化。大学的招生制度可是国家大事。奥巴马虽然是个黑人,但毕竟是总统,不至于如此赤裸裸偏袒黑人吧。

 

而且,种族配额制在美国由来已久,始于1960年代的“平权法案”。最初只是针对政府部门的招聘,后来渐渐扩展到大学招生。如此长时间持续的制度,肯定有其作用和意义,不会就是个阴谋或骗局。

 

有人可能认为,美国大学中的种族配额制,和中国科举中“南北榜”作用差不多。隋唐以来,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明显领先于北方。科举考试因此对北方考生有所照顾,故意减少了南方人考中的数量,为的就是维持国家南北地区之间的平衡——免得考中做官的全是南方人。

 

美国大学的种族配额制,看来用意也差不多。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黑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白人和亚裔。如果没有人为调节,大学里的黑人要少得多,黑人上大学的数量会少得多。这不利于国家内部的平衡。

 

这方面的考虑,肯定会有,但是,对美国来说,大学招生中的种族配额制有更重要的理由。这个理由,奥巴马政府在公开的文件中说得很清楚:

 

(种族配额制)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源的种族“多元化”。这种多样性能让所有学生受益——因为当今的学生要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和全球化的工作环境。他们必须有所准备。

 

乍看上去,这段话的意思不太明确,好像只是在唱高调说空话。我来解释一下。

 


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充分和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能大大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有效化解彼此之间的敌意。

 

某种人,如果你从来没有直接接触过,只是在媒体或者各种传说中听说过,你对他们的印象很可能是刻板和片面的。比如,很多人认为上海人如何如何,或者河南人如何如何,或者东北人如何如何。

 

如果能真正密切接触甚至熟悉上海人、河南人、东北人,比如和他们同学、同事几年,你对他们的印象就会丰富得多、具体得多、准确得多,而不会那么刻板片面。有了丰富具体的印象,你也就不会支持那些简单粗暴的政策。

 

也就是说,面对面的长期接触和沟通,有作用不可替代。它可以让不同人群之间建立起全面的互相了解和认知,进而有了理解和同情。从来没有“同”过,又怎么会有“同情”呢?

 

美国大学的种族配额制,目的就在于让国家未来的精英,在大学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能充分接触和熟悉国家中各个种族的人,对多元化社会“有所准备”。既然美国已经是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国家,国家的精英就应该对本种族的人和其他种族的人,都有充分而具体的理解,而不能对某个种族一直保持刻板和片面的印象。

 

黑人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够好,但黑人毕竟已经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这已不可改变。那么,黑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和我们到底有多大不同?有多大相同?怎么和他们打交道?怎么和他们建立合作关系……

 

类似这些问题,只有在长期面对面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果你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黑人,或者和黑人只是泛泛而交,你怎么可能准确理解他们呢?你对他们的感受,只能是刻板和片面的。

 

给大学生创造出和社会类似的“多元化”生活环境,让他们之间有机会深入了解,建立起理解和同情,才是种族配额制最主要的作用。

 


当然,种族配额制的某些规定是否合适,配额是否需要做出调整,条件是否得当,这都有改进的空间,但种族配额制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对美国这样的多种族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合理性。仅仅因为自身利益可能受影响,而反对这种制度,是自私自利、头脑狭隘的表现。

 

这其中的重点在于:

 

各国在设定制度时,会有多方面的考虑。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内部平衡,保持国家“不散摊”,是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内容。为此,往往要付出效率和平等的代价。人与人的整合,聚而为一个国家,绝不是没有成本的。有时,这个成本还会非常大。

 

而且,不仅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用力颇多,其他国家同样也会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投入资源。是的,即使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自由,把“小政府”挂在嘴边的美国人,在这方面也非常努力,不惜投入巨额资源,甚至不惜为此流血牺牲,否则,不会有美国这么大的国家。

 

事实上,国家越大,在对抗分裂、维护完整上所需要的投入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国国民是要有情怀的,要甘于奉献和牺牲。大国的国民,如果只知道自己的私利,只从自己个人的小视角来看待公共政策,那这个国家很难长久维持。

 

当然,大国国民有情怀,愿意奉献和牺牲,其收获也是巨大的。生活在强大的国家中,不但更安全,更有尊严,而且有更大的平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小国寡民,虽然不用照顾“穷亲戚”,不用自我克制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其他人群,自顾自即可,但小国的难处和苦处,只会更多。

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或“在看”吧。


李子暘为铅笔经济研究社主编,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以下二维码是作者的个人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李子旸:用中国历史经验预测2020后的美国

李子旸:2020美国大选,民意调查以及选票制度的滑铁卢

李子旸:真正的穷人是什么样的?

李子旸:不应削足适履地看中国历史

李子旸:历史悠久的代价是什么?

李子旸: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为什么难以复制(之一)

李子旸: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为什么难以复制(之二)

 李子旸:美国人怎样抢夺国际话语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