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得益于一河两山之护佑,地处西北,却又胜似江南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
六盘山和贺兰山分别矗立在它的南北两端,宁夏南部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它的北部同时被3片沙漠包围,穿境而过的黄河,孕育出了富庶的塞上江南。
黄河为什么偏爱宁夏?
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大西北都是缺水的。然而,宁夏平原绝非如此。
黄河宁夏段以黑山峡为起点,流经宁夏397公里,是我国唯一一个全境都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
黄河穿过黑山峡进入宁夏境内,流速陡然放缓,先是照常向东流经卫宁平原——黄河中上游的第一个自流灌溉区,而后北折穿过青铜峡,进入平坦宽阔的银川平原,四散漫延开来,像叶脉之于叶片般滋润了整片土地。
古渠流润,千年一脉。引黄灌溉把母亲河的这份馈赠化为了无穷的财富,织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传奇。正所谓,黄河径流,浸润“塞上江南”;引黄灌溉,九渠福泽万家。
黄河平罗红崖子段 摄影/田满潮
宁夏平原,黄河在这里的河道基本与农田持平,简单挖开河道就可以灌溉。宁夏引黄古灌区始建于秦汉时期,2000多年以来,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七星渠等秦汉至明清开凿的14条千年古渠系至今仍汩汩流淌,记录着宁夏水利沧海桑田的历史。
宁夏引黄古灌区(唐正闸)
元朝初年,郭守敬奉命巡视宁夏平原的河渠,记录下了宁夏的诸多古渠:“一名唐来,长四百里;一名汉渠,长二百五十里……又有古渠十,长各二百里,支渠大小共六十八,计溉田九万余顷。”
现在宁夏引黄古灌区范围达8600平方公里,引黄干渠25条,总灌溉面积982万亩,为中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
唐徕渠青铜峡段 摄/李鹏
登上黄沙古渡观日台,鸟瞰黄河湿地全貌,浩瀚无垠的沙漠、沙丘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千里平畴的田地,阡陌纵横,古老黄河孕育的宁夏平原尽收眼底。
黄沙古渡 摄/泉声摄
黄河岸边,风光如画。黄河与宁夏邂逅的第一个村庄南长滩村;沙漠黄河绿洲和谐共处的沙坡头;素有“黄河小三峡”之誉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明清时期列为“宁夏八景”之一的黄沙古渡;一汪碧水(黄河水)从天降,瀚海沙漠起平湖的沙湖都是欣赏黄河美丽风光、了解黄河故事的绝佳之地。
沙坡头
沙湖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得益于黄河,银川市人均湿地面积236平方米,是全国的6倍,2018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的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历史上银川“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西部地区和黄河流域首家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湿地公园”“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等美誉。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平原的富饶,为农耕民族在此落地生根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农牧交错,成为宁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色。
宁夏在母亲河的“偏爱”下,成为了风光秀美、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没有贺兰山,中国将会怎样?
没有贺兰山,中国就没有银川平原这一方塞上江南。
宁夏以北,大漠无垠,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漫无边际的黄沙对银川平原“虎视眈眈”。而贺兰山的存在,阻止了西北沙漠对土地的侵蚀,也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贺兰山仿佛一个父亲的胸膛,温暖着宁夏这片土地。
这巍巍山脉,还是中国极为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贺兰山是中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是河流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
贺兰山脉位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周边地区皆是荒漠与半荒漠,它是兀立干旱背景中的一个“湿岛”,既是蒙宁两省区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贺兰雄风》摄/徐文祥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奇美秀丽、古松立于峭壁之间,残雪留存高山之巅,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是珍贵稀有树种和马鹿、岩羊、马麝等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
岩羊
贺兰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也是历朝历代的移民地区,造就了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贺兰山岩画,凿刻年代从石器时代到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线条简洁的牛羊、表情各异的人面像、最著名的太阳神……承载着古代贺兰山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体记忆,是各民族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到“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始物证。
没有贺兰山,或许中国也不会收获一个最佳葡萄酒产区。
暖湿的东南季风吹到贺兰山脚下已是强弩之末,反倒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更为活跃。干燥少雨的气候,以及位于北纬37-39度的最佳葡萄种植带,使得宁夏贺兰山东麓全年日照达到3000小时,砂石土壤利于葡萄扎根,葡萄不易霉化,也少有虫害……种种优渥条件,已使贺兰山东麓的产区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一张王牌。
贺兰山东麓葡萄可谓种植历史悠久,隋唐之时,“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是对当时宁夏河套平原风光的真实写照。而诗人贯休“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的著名诗句,则是对唐代宁夏地区已经大量栽培葡萄的佐证。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葡萄品种和酿造技术,经新疆、甘肃河西走廊至宁夏,让宁夏成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
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面积55万亩,200余家风格迥异的酒庄,星罗棋布在绵延的贺兰山下,近10年来,先后有50多家酒庄的上千款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斩获顶级大奖。葡萄酒更是远销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全球2013年“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之一,入选理由是“在宁夏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
六盘山给了宁夏什么?
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貌似长缨,逶迤壮观。
与贺兰山不同,六盘山凉爽湿润,山林葱郁,是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等黄河支流即发源于此。山里的气候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自己身在西北,转身时空气还是一片清朗,一回头就已经是雾气环绕。
六盘山是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线,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在干旱的陕甘宁交界部起着不可或缺的气候调节作用。特殊的水土环境也造就了宁夏南部璀璨的文化。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航拍
宁夏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是固原,这里自古是军事重镇,关中的屏障。所谓“关中”是指“四关之中”,其中西部的关口萧关就在今固原境内。
不仅固原,整个宁夏都是边关重镇。宁夏境内保存了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堪称“长城博物馆”。
战国秦长城彭阳白草坬段 摄/蔺建斌
宁夏还是长城和长征结合的地方,毛泽东主席带领红军沿长城翻越六盘山,留下了辉煌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情怀,已经成为了宁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的长城是历史的见证,曾经的烽火狼烟早已消散于历史深处,而历史缔造的苍凉雄伟之感却依然汇聚于长城内外,仰望一砖一石,浑厚与沧桑交织。
战国秦长城遗址(原州区官厅镇明庄梁)摄/祁学斌
位于宁夏固原市境内的战国时期秦国长城,是最早的长城之一,战国秦长城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时称原州)也扮演丝绸之路东段北线上中转站的角色。各国商旅往来不绝,同时有很多外国人就定居于此。固原境内发掘的隋唐粟特史氏家族墓群中有大量中亚色彩的文物,甚至还有波斯银币、拜占庭金币,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
拂过厚重的历史,穿过清凉的天地,走进市井的街巷,今天的固原,历史烟尘与沸腾生活交相辉映。
这片被六盘山和陇东高原塑造的土地,如今是气候宜人的世外桃源,漫步林荫小道,荡舟清波之上,让山风吹走烦恼。
宁夏,以一河两山为基本底色,勾勒出最精彩、最特殊的故事。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