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妙之城2》获评中国年度十大纪录片,导演是他🤩

欢迎关注 浙江工业大学 2024-05-20

编者按:


他是中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浙江工业大学纪录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做过电视台主持人、戏剧制作人,39岁开始拍摄纪录片,非科班出身却创作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出圈”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一百年很长吗》......他就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萧寒。最近,他的作品《奇妙之城》第二季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用镜头讲好中国故事的“斜杠中年”——萧寒。




“当五六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二三十岁的那个火苗是很珍贵的,我对自己内心每一次燃起来的火苗都比较珍惜,我会正视它。”刚熬了3个大夜结束拍摄的萧寒老师嗓音沙哑,连日通宵虽略显疲惫,但谈论起自己热爱的纪录片事业,也难掩眼中的熠熠闪光。39岁是萧寒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心中小火苗燃起的时刻,他开始拍摄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丽江·拉夫斯基》。萧寒创作的源泉就是去发现特别鲜活的、有感染力的个体生命的故事,“我一定要拍让我自己感动的东西,我的作品首先要能感动我自己,才能感动大众。”


萧寒在新疆拍摄《一百年很长吗》


投身纪录片行业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其背后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喜马拉雅天梯》前期拍摄历时4年,期间卖过房子,对抗过高原反应;《我在故宫修文物》拍摄团队与文物修复师们一起生活了4个月,调查资料近10万字;《一百年很长》拍了13个月,跑了10万公里。 



但以上这些,萧寒并不觉得是所谓的艰辛与困难,能将热爱的事业作为工作,他直言自己是幸运的。“通过纪录片,我体验和浓缩了很多人的一生,我生命的宽度和时间的长度也得以拉长延伸,变得充盈起来。”萧寒希望每个人都能守护好自己心中燃起的火苗,以热爱为原动力,“‘躺’和‘卷’是大众认知的裹挟,在权衡好得失之后,你一定可以去做一部分选择,年轻人千万不要放弃那一点火苗。”


萧寒在新疆阿勒泰拍摄《一百年很长吗》,走入马鞍匠阿合提的生活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市场来源于全国的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萧寒作品“出圈”的流量密码。他热衷于将镜头对准身边的人,又总能从这些个体身上挖掘出引发大众共鸣的故事,“中国这么大,角角落落里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这是我们的题材富矿啊,动人的故事太多太多。”‍



《奇妙之城》萧寒邀请了周深、肖战、吴磊等明星加入,以每座城市“1位明星+2位素人”的组合记录了不同人群在城市中的坚守与体验,唤起大量年轻人的城市记忆和情感共鸣。萧寒在节目中把艺人当素人,把普通人拍出人生的光芒,他直言邀请明星有一些“功利”的目的,想要吸引更多受众来了解和关注纪录片这个小众题材,“奇妙之城”相关话题在微博阅读总量突破70亿次,全网视频播放量近10亿次。《文汇报》评论,“拥抱流量,但不让渡纪录片的内核,《奇妙之城》探索的是流量正向引流的一种策略”。



萧寒希望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影响他们,为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年轻人就是未来,如果能把我认同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用我的教学、用我的作品,去影响年轻人,那就是在影响未来,这是我觉得还挺开心、挺有意义的事情。”


《奇妙之城》还担负起国际传播的使命,其国际版正片在海外Discovery+流媒体平台播出,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近2亿收视订阅,《奇妙之城》纪录片在海外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国度的认同,萧寒通过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了国际传播叙事的优秀范本



自2001年来到浙工大任教至今,萧寒已经执教22年。每年暑假,萧寒都会联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开设暑期纪录片拍摄实践课程。他会带着学生们深入基层进行田野调查,寻找创作素材。“我们需要特别认真地做田野调查,真正走近那些人。纪录片是真实生活的呈现,它首先是真实的,但是同时它又需要我们去记录和探寻,呈现它在真实生活当中特殊的部分。”从选题到审片,萧寒都会严格把关指导。正是这样的悉心斟酌、精心打磨,实践团队中佳作频出,7年来不少学生的作品在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获奖。其中一些学生甚至在毕业后也追随萧寒的脚步,从事纪录片等影视相关工作,就好像工作坊种下的一颗颗传承的种子慢慢发芽了。


“他是一个‘严厉’又温和的老师”,人文学院2020届校友季通辉曾在萧寒的团队中工作,“严厉是对待作品的态度,我想正是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才让萧老师的作品不断出圈,获得大众喜爱。温和是对待人的态度,他的温和可以快速和拍摄对象打成一片,取得信任;对我来说,他愿意给予我创作的机会,给我足够的空间,是导师又是前辈,教我专业知识,带领我前进。很怀念和萧老师一起创作的日子!”



“不光是我在教学生,在和学生的碰撞中,我也被这个时代散发出的年轻气息感染,我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纪录片播出后,弹幕作为一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成为最直观的观影反馈。萧寒有时候也会读这些弹幕,弹幕上的“泪目”表明此时有人也在感同身受,这对创作者来说是十分开心的事。当看到有工大学子发弹幕留言“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时,萧寒发自内心地高兴,“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感动大家,无论是文科的学生还是理工科的学生都能对这个世界保留一些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多孕育一些人文情怀,或许能让我们更有勇气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即日起至12月26日

参与活动者将有机会获得

萧寒老师亲笔签名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


参与方式:关注“浙江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点赞、在看并转发本条推送至朋友圈,保留至开奖日,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抽奖。


温馨提示:12月26日抽奖结果公布后,24小时内请加入兑奖QQ群,逾期视为放弃领奖资格;奖品仅限校内领取,领取时间和方式将在群内公布,推送转发记录须保留至兑奖时才能成功领取哦~



 往期回顾 

文字记者 / 包晗 陈汶钰编辑 / 全媒体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孙思懿
校对 / 余明月责任编辑 / 徐铖铖 包晗终审 / 周杰投稿邮箱 / officialzjut@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