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108人接种新冠试验疫苗:向全国人民报恩

珞珞珈珈 2022-12-02

点上方蓝色小字“珞珞珈珈”,选关注,即可关注本号



任超接种试验疫苗

3月16日,由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次日,武汉大学保卫部36岁的任超报名成为首批试验志愿者。
3月20日14时许,任超接种了新冠疫苗,并被安排到指定医学观察酒店,隔离14
天。

3月21日14时30分,离接种新冠疫苗已过去24小时,任超说,一切良好,没有任何不适。

像任超一样,武汉共有108名市民报名参加了这次疫苗临床试验,他们年龄在18-60周岁,基本上都是武昌区、洪山区和东湖风景区常住居民。

任超是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前几年参军入伍,去新疆服役两年,复员回到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一直留守学校,负责维护校园秩序。闲暇时,他开着自己的车,接送在一线拼命的医护人员。

任超生活照

知道儿子准备报名疫苗试验志愿者,妈妈还是不太情愿,毕竟疫苗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有效性都不确定。
“你还没结婚,会不会对你有影响?”妈妈提出疑虑。

任超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定。他告诉妈妈,他始终记得一首在部队时唱的歌: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武汉疫情暴发后,数万名医护人员在一线为武汉人拼命,而作为武汉人,也应该做点什么。妈妈最终被任超说服。
3月20日14时许,经过了严格体检的任超来到了接种点。望着和自己一起接种的志愿者,任超还是有点紧张,毕竟疫苗到底可不可靠,他心里没底。但轮到他时,他还是勇敢地露出了左臂膀。

任超是中剂量试验志愿者,这一针,从扎进去到注射完毕,花了一分多钟。望着疫苗液体一点点被注入自己臂膀,他起初的紧张,慢慢消失。

任超接种完留影

3月20日16时15分,任超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把自己接受疫苗试验的全过程,用视频形式做了分享。16时18分,这则短视频转发至朋友圈。转发时,任超写道:“那就做一件可以让自己骄傲的事吧!”
任超带了几本书到酒店隔离,其中一本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说,隔离期间,还会填写一份试验记录表。同时,他还会继续拍短视频,把这次经历记录下来。
“这次疫情全国都来帮我们,救我们,医护人员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在那里工作,女孩子把头发都给剃了,脸上勒出印了,看得揪心 。所以看到招募试验志愿者,我就想来做点什么,报答全国人民援助武汉的恩情。”任超说。

任超介绍,108名参加试验的志愿者,有私人老板,有在校大学生,各行各业的都有。不能被选中的人都很沮丧。”有些年纪大的志愿者就说,能不能让我们先来,让年轻人少承担点风险,这让人非常感动。”

渔具店店主陈凯也是108名志愿者之一。3月19日中午11点54分,编号为“011”的志愿者陈凯注射了疫苗。


陈凯注射疫苗


经过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等轻微反应后,陈凯的身体状况已经恢复正常。接受采访时,爱好跑步的他正在隔离酒店房间里绕圈跑步。谈及报名参加试验的初衷,陈凯说,就是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武汉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凯介绍,志愿者们有一个群,这两天大家在群里互相交流各自的情况,群里的志愿者大多数在30岁以上,最大的是58岁的“海峰”大哥。男性志愿者多一点,女性志愿者稍微少一点,所以科研组希望有一些20多岁年轻一点的女性志愿者报名,因为这样试验起来比较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陈凯说,很多网友觉得疫苗还没上市,可能有风险,所以对我们冒着风险做志愿者比较敬佩。其实报名参加志愿者,我们自己都了解风险,都是经过考虑的。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必要担心,个人感觉也就是相当于普通的志愿活动。


疫苗,被看作抑制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终极武器。


新冠病毒疫苗


前期,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疫苗研发者陈薇院士团队等7人已应急接种该疫苗,目前各类指标特征良好,未观测到需要处置的不良反应。


据了解,本次招募的108名合格志愿者被分成3个研究组,即低剂量疫苗组、中剂量疫苗组、高剂量疫苗组,每组36人。本研究只需接种1次疫苗,其中:低剂量疫苗组和中剂量疫苗组接种1针,高剂量疫苗组接种2针(左右胳膊同时接种各1针)。


接种后,试验团队将对接种者进行7次血液样本采集,主要用于抗体检测,分别在接种前7天内、接种当天和接种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


来源:综合新京报、封面新闻等

身居珞珈山,心忧天下事。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联系作者请发邮件至99039522@qq.com。


更多武汉封城记录>>>


疫情“就过了”,别忘了这些关键时“搭把手”的武汉伢


武汉!武汉!他在烟盒上写下遗书就跑来了


三个和新冠病毒赛跑的新武汉人


武汉封城生活:肉贵也好,菜坏也好,活着就好


武汉封城一月记:在禁足的日子里感慨余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