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抓虫】抓到一只奖励8元!广大市民请提防这2种致命虫!
ning话你知
要说广州近期最红的虫子
当然非它莫属!
是的!你没看错!
捉到还会悬赏8元每只!
究竟什么虫子这么“值钱”?
广卫君提醒:
除了这种虫子
近期全国各地还有一种
咬人致死的蜱虫!
夏季蚊虫高发
出门记得多加提防!
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广东发布、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7月5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全!城!抓!虫!
广州疾控中心呼吁市民找锥蝽、捉锥蝽,每只虫奖励8元,同时寻找被这些虫咬伤的人。
什么是
锥蝽?
据了解
锥蝽能传播一种名为
“锥虫病”的疾病
隐匿期可达20-30年不说
急性期可引发脑栓塞甚至猝死
锥蝽长这样
▼
看得不够清楚?再来!
▼
不同品种,全面了解
牢记这张,是特征
▼
头部似锥
这就是锥蝽,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
锥蝽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因为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所以也被称为“接吻虫”。
锥蝽会传
“新型艾滋”?
2016年,广东顺德发生一起锥蝽咬人事件,经调查,这是在顺德首次发现并记录红带锥蝽。
锥蝽传播的美洲锥虫病,又名克氏锥虫病、恰加斯病。该病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
该病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这种病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人的方式传播;另一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
目前,至少有40种已知的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
美洲锥虫病确诊率低,无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
BUT
请大家淡定
尽管有学者
把美洲锥虫病比作
“新型艾滋病”
但其与艾滋病完全是两回事
第一,传染途径不同。
艾滋病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主要通过性传播,而恰加斯病主要是通过锥蝽传播的。不过二者又都可以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
第二,病原体不同。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而恰加斯病的病原体是锥虫,一种原生生物。
因此,实际上恰加斯病并没有那么可怕。锥蝽叮咬可能会引起类似蚊虫叮咬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锥蝽只是锥虫病的传播媒介,但并不代表所有锥蝽都携带锥虫,只有在该病流行区才有部分携带,在非流行区被它咬一口也不一定有问题。
锥蝽从若虫到成虫
在有锥蝽分布的地区,锥虫病可经各种途径传播,出入过拉美地区的人员均有可能被感染。该负责人透露,锥虫病传染源一旦输入,极有可能造成本地传播。
因此,广州市疾控中心呼吁“要赶紧找虫找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锥蝽通常
藏在哪里?
它们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在夜间外出活动。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鸡窝等处,易于发现它们的踪影。
也有人说曾在旧木屋、自家花盆旁以及在农家乐的木堆旁发现它。
看到锥蝽
该怎么做?
如果你看到锥蝽,请拍照后用矿泉水瓶或其它带盖容器装好,记好采集时间和地点(如:20180626,22:00,海珠区海幢街30号608房),联系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如若确定为锥蝽, 疾控部门将提供每只8元的奖励金和健康咨询服务。
为什么要发动居民一起寻虫?7日,广州市疾病预防中心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原来,这是一项由中国疾控中心主持的调查工作,而广州市是广东省的其中一个调查点,找锥蝽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本地锥蝽是否携带有病原体锥虫,全面调查可以为科学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意
事项
找虫之前,请先了解以下几点:
1.本次调查工作限定在广州地区,只接受广州市11个区的样品;需具体记录采集到虫子的日期、时间、地点。
2.本次捕捉锥蝽及检测工作,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31日;
3.为了便于确认是否锥蝽,需要活捉或保留“全尸”。但要注意,发现锥蝽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用手直接捕捉,用矿泉水瓶或其它带盖容器装好;
4.为方便市民,此项工作咨询电话现统一为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即:12320转1,服务时间为每天9:00-17:00(节假日无休)
如何预防
锥虫病?
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给出的建议,锥虫病的主要预防手段如下:
1.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如在建筑物的墙面涂敷石灰等涂料,修复和更换屋顶等,或室内喷洒杀虫剂,可防止锥蝽在室内孳生和栖息。
2.尽可能消灭动物储存宿主。旅游者应避免在简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帐或杀虫剂。
3.为避免输血传播,血库应进行血液的克氏锥虫血清学检查,另外,对献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妇应及时行血清学检查。
4.急性期应及早进行抗锥虫治疗,用于治疗的药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除了锥虫
提防蜱虫!
广卫君提醒:除了这种锥蝽,近期全国各地还出现蜱虫咬人致死案例!
蜱虫到底有多可怕?最近,江苏盱眙的一家,陆续有三人被蜱虫咬伤。结果两人不治身亡,一人抢救了半个多月才出院。今年5月份以来,家住江苏盱眙的宋先生一家可谓是祸不单行。
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因为在当地医院迟迟未能确诊,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
可谁知宋先生在为岳母办丧事的过程中,自己也遭了蜱虫的毒手。6月9日,宋先生右小臂被虫子叮咬,留下一个小伤口, 由于没有看到虫子,他便到当地卫生所简单处理了下。
三天后,宋先生身体开始出现异样。担心自己也是被蜱虫叮咬感染了病毒,他立即赶到南京鼓楼医院。
到医院后,宋先生已经有些神志不清楚,而且还有咳血、呕血的情况。感染科主治医师吴卫华介绍,宋先生的病情十分严重,属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里面比较重症的病人。
在医护人员半个多月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下,宋先生终于脱离了危险,康复出院。
今年4月份以来,仅南京鼓楼医院就已经接诊17例被蜱虫叮咬的病人。
2岁女孩脚趾间多了颗“黑痣”
被蜱虫叮咬的事件并不罕见……
前段时间,家住浙江杭州滨江的陈女士(化名)依然惊魂未定。6月30日,她无意间看到2岁的女儿脚趾间有一个黑点,远看像颗黑痣。
可是,女儿的脚趾间原本没有黑痣呀?一开始陈女士以为是女儿脚上黏上了脏东西,凑近仔细一看,吓得腿都软了——女儿脚趾间的黑点,竟然是蜱虫!
6月30日下午1点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医生郑磊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完整拔出一只蜱虫不容易,酒精闷不翻,还是利多卡因管用。看来不光野外有蜱虫,小朋友在家不穿袜子也有风险啊!”
当天上午,郑磊接诊了今夏第一例被蜱虫咬伤的小患者,也就是陈女士的女儿楚楚(化名)。
来就诊的时候,陈女士和丈夫抱着女儿,心里非常焦急。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虫,想拿纸巾把它弄下来,碰了碰,竟然一动不动,叮得很牢,我一下子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怎么办?陈女士打电话给老公,电话那头,老公叫她千万别硬来,赶紧从单位赶回家,夫妻俩一起抱着女儿往浙大儿院赶。
到了医院后,急忙挂了皮肤科的号子,接诊的郑磊医生定眼一看,楚楚脚趾间的黑点,竟然是一只蜱虫。
“估计蜱虫咬伤孩子的时间不久,脚还露在外面,身子已嵌入脚趾中。”郑医生边替楚楚检查,边表扬了楚楚爸爸行动果断,“很多人发现被蜱虫及叮咬后,第一反应是立即摘除。
殊不知,蜱虫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有倒刺,摘除不当,很可能使它的口器折断并留在皮肤里,从而引发感染。所以被蜱虫咬伤后,及时送医是最保险的做法。”
郑医生先用酒精试图闷倒蜱虫,然而过去了半小时,蜱虫依旧没有从楚楚脚上松口,最后只能配了麻药(利多卡因),将蜱虫麻翻,大约过了十多分钟蜱虫终于松口。
蜱虫取下的时候,有绿豆那么大,虽然用了麻药,但依旧到处乱爬。陈女士看到取下的蜱虫,吓得惊声尖叫。
广卫君早前也报道过相关案例 ↓↓
为什么蜱虫叮咬后会生病呢?
原来,一部分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也称新型布尼亚病毒)。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轻则表现为发热乏力,重则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死率为15%。
广东高温潮湿,更适合虫类滋生,蜱虫不能忽视。
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曾在受访时告诉记者,人被受感染的蜱虫叮咬之后,很有可能导致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被蜱虫咬伤后这样处理!
千万不要硬扯出来!!!
↓↓
太吓人了!
夏季蚊虫活跃
人极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种疾病
严重的可致死亡!
转发扩散!提醒更多人!
编辑:谢韵宁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切记】81899120,一条生死热线!已救近5千人!记者医生为它写歌打call!
【揪心】普吉沉船事故多名中国游客失踪!出门旅游这些点千万要注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点个❤出门记得多加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