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为什么古人会说“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生姜是厨房常用的一种烹饪辅料,同时它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姜的俗语并不少,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
为什么会有“秋天不能吃姜”的说法
中医认为,生姜虽具有驱寒暖身的功效,但由于它属于辛辣刺激食物,性质较热,多吃容易上火。
加上秋季主收,风高物燥,如果吃太多生姜,辛燥之邪就容易侵犯人体,伤津耗液,导致疾病。所以“秋不食姜”的说法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秋天里一点生姜都不能摄入,其实只要我们控制好摄入生姜的量,是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影响的。如果秋天因受凉感染了风寒感冒,可以服用生姜汤,还能起到暖胃止呕、祛寒止咳的作用。
食用海产品时,多搭配姜末、姜丝
因为海鲜多属寒腥之品,加姜既可中和寒腥,又防寒伤胃,避免消化不良。
气虚寒咳,夜间尤甚者,吃姜能缓解
古方“小青龙汤”用到了干姜,可温肺化饮,祛邪止咳。红糖姜水有驱寒止咳之效,可治疗或缓解轻微感冒及其并发症,如咳嗽、咽干咽痒等症状。
食欲不佳,吃姜增饭量
“饭不香,吃生姜”,吃上一两片生姜或菜里放上一点嫩姜,能增进食欲,增加饭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体质的人群,用姜的量及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时令的差异合理用姜。
姜撞奶是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广东传统特色的甜点小吃,其口感滑嫩,风味独特。
中医学认为,乳汁(奶制品)是由机体气血化生而来,性平微寒,味甘,归心肺胃经,可补五脏,润肌肤,养气血,生津止渴。
姜撞奶所用的奶源多为牛乳类制品,《千金食疗》提出:其性味较寒,而姜性辛微温,正好中和牛奶的寒性,散寒暖胃,祛痰下气。
秋天吃姜的注意事项
■ 何时食姜比较适合
“一日之内 , 夜不食姜”,一般来讲早上吃一点姜 , 对健康有利;晚上阴气较盛 , 经过一天奔忙 , 晚上需要休息,阴气内敛 , 生姜为发散之品 , 晚上吃姜容易耗气。
■ 生姜皮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其中的生姜皮还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含有生姜皮经典的方剂当属“五皮饮”,由姜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组成,此方行气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强。
■ 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有的人说什么“烂姜不烂味”,其实是不对的。生姜在腐烂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叫黄樟素,是毒性很强的有机物,它能诱发肝癌、食道癌等发生,所以不能吃腐烂的生姜。
这3类人,最好少吃生姜
风热感冒者
生姜是可以治感冒,但它治的是风寒感冒,对于风热感冒者并不适合。
阴虚内热者
阴虚内热者也应慎用姜。阴虚内热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导致的。
体内积热者
生姜因性辛辣而热,故不可久食多食。《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意思是说:如若姜吃久了,则会眼睛积热并得眼疾;若患有痔疮的人多吃姜并同时喝酒,痔疮会立即发作。而如果患有痈疮的人常吃姜,则会皮肤更加溃烂。这主要是由于痔疮和痈疮在中医看来都是由于体内积热而导致的,而姜又是温热性的,热上加热,则会使病情加重。
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所谓“夜不食姜”,则主要是因为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
很多人不理解,平常晚餐的菜肴中有不少是用姜做调料的,会伤身体么?
中医认为,人体到了晚上,阳气开始收敛,阴气上升。生姜为发散之品,晚上吃姜,容易耗气,所以自古民间便有“夜不食姜”的说法。因此,一般情况下,晚上不宜吃生姜,偶尔要吃的话,也不宜多吃。
不过,这个问题也需要客观对待。
当有病需要用姜时应照常用,如秋季治风寒咳嗽经常用姜。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
另外,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一次吃太多。
来源:广东中医药
编辑:徐如梦、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健康】过敏总是反反复复不知原因?过敏原筛查帮你找到“罪魁祸首”!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