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薪酬变革的两点看法
1月18日,字节跳动发布新版薪酬政策(全文附后),主要有四个变化:
变化一:年终奖改革。
总包不变,年终奖大于3个月,统一调整为 3 个月。
这个变化的正向理解,提高薪酬的确定性,固定薪酬固浮比,让员工每月到手的收入上升,落袋为安。
反向理解,年终奖“一刀切“,企业不想画大饼了,也建议员工少摸点鱼。
变化二:加大激励力度。
邮件开头有一句话“让绩效好的员工获得更好的回报”。
这一句话潜台词就是:公司开始要进入淘汰赛了,跑在前面的马儿有草吃,跑在后面的员工“自求多福”吧。
邮件强调,绩效优秀的员工,除了保底3个月年终奖,还有更多的绩效期权。
不过,“绩效期权”水很深。
变化三:重新定义绩效
邮件说,2025年1月起,字节跳动年度激励=全年奖+绩效期权。
全年奖=3个月薪酬,很容易理解,绩效期权计算非常复杂。
原文说“从基数上看,绩效期权以月薪酬总包取代月薪来计算,不仅包括月薪还包含了薪酬总包中的期权。从股数上看,绩效期权会在当期价格基础上,额外增发一定比例(约10%)。”
估计80%HR都搞不清楚,这里提到“绩效、薪酬、期权、股数”的真实含义和相互关系。
总的意思是说,大家以后少打听字节员工的薪酬(因为谁不清)。
变化四:期权归属加快。
所谓期权归属,大白话,是员工将公司发放的期权变现成自己的财产。
邮件说,从2024年起,期权归属从「按年归属」调整为「按季度归属」,员工获得的绩效期权,会按月匀速归属,最长不超过 2 年。
需要注意一点,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强调,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因此,期权归属员工,且经过行权,这理论上属于经营性收入,不算工资性收入。
既然是经营性收入,这个收入到底有多少,跟公司上市之后的市值、当时行权的股票价格息息相关。
关于字节跳动这个薪酬福利变革,说两点理解:
1、降本增效2.0
从2022年开始,全行业都在降本增效,字节跳动不可能独善其身。
2022-2023年,国内的腾讯和阿里减员超过5万人,2024年一开年,国外的谷歌带头大裁员,苹果,花旗等前后脚跟着裁员。
降本增效1.0,侧重“降本”,主要体现在裁员、降费用,砍掉不盈利或收入占比不高的业务。对字节跳动来说,过去的两年,直接挥刀关停地产、教育、游戏相关业务。
降本增效2.0,侧重“提效”,主要动作是精兵简政,快马加鞭,加速成熟业务”变现“。
比如最近字节跳动将懂车帝独立——盯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爆炸性的增长;全力提升TikTok权重,加速将国内TikTok员工转移到海外——盯紧海外电商市场的高增长。
前面的薪酬变革,只是降本增效2.0大背景,一个支线任务。
2、上市前的困境
字节跳动是全行业未上市的估值最高的独角兽。
而且,从外媒披露的收入,字节跳动2023年收入7800多亿,不仅仅超过腾讯,也超过华为。
但是,字节跳动面临的困境,有点像当年的蚂蚁集团,蚂蚁当时也是如日中天,估值高、收入高、市场呼声高、员工士气高。
现在字节跳动在上市前,面临的典型困境是:
一要不要打包TikTok?
希音为了海外上市,搬到新加坡,注销了南京公司,淡化广州运营公司,现在上市还磕磕绊绊。
TikTok如果单独上市,尽管海外用户多,增长高,但目前营收规模不及希音,TikTok在字节跳动的整体收入占比也不足20%。
字节跳动如果要整体上市,迟早是绕不开“TikTok”的身份问题,TikTok到底是谁的?
一在哪里上市?
如果想在美国上市,字节跳动势必遭受最严苛的合规、数据安全、青少年保护等方方面面的“照顾”,毕竟TikTok在美国月活用户已超1.5亿,接近其总人口的45%。
别忘了,2020年特朗普时代,TikTok差点就被“肢解”,影响力实在太大。
如果想在香港上市,字节跳动题材缺乏新鲜感,前有腾讯,后有快手、美团,它们在港股最近两三年跌宕起伏,字节跳动能讲更好故事吗?
如果想在国内上市,不如想看看蚂蚁什么时候上市。
字节跳动上市跟什么此次薪酬变革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上市的,用不着那么费劲巴拉在新版薪酬政策多次强调“绩效期权、期权归属”。
或者说,这次薪酬变革,正是字节跳动上市前一次“压力测试”,看看外界和员工的反应。
字节跳动能不能不上市?
不能,字节跳动不是华为。
最后,附字节跳动薪酬新政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