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实名俱乐部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腾讯减3019人,百度减1500人,阿里减20480人!

最近,大厂陆续发布2023年财报,给大家更新BAT最新员工变化。强调一下,减员不等于裁员。通常情况下,经营正常的大厂,当业务调整、小幅裁员的同时,依然会保持批量校招、紧缺岗位社招。减员数量=年底员工总人数
3月21日 下午 9:44
其他

百度员工人均营收328万,在行业属什么水平?

2月28日,百度发布2023年财报,有什么亮点?1、收入和利润创新高。合并爱奇艺,百度总收入1346亿,利润203亿。要知道,京东2023年收入10840亿,才有240亿利润。2、AI成为百度新故事。文心一言用户规模突破1亿,约有2.6万家企业调用文心大模型。不过,AI收入规模不算大,去年四季度,大模型为云业务带来约6.6亿增量收入。先看市值。截止3月7日,腾讯遥遥领先,市值2.3万亿,网易不到五千亿,腾讯市值差不多是百度10倍。在电商赛道,阿里巴巴1.3万亿,拼多多是1.1万亿,京东是2800亿,跟百度差不太多。再看人效。如果算整个百度集团,人均营收328万,如果百度单独算,人均营收是287万。跟腾讯、字节跳动比人效,百度收入规模太小,不太占优势。不过,如果比起研发强度,百度依然有战斗力。2022年,百度投入研发233亿,2023年投入242亿,占营收比重19%。百度研发工程师数量也是北京第二,2.36万人。最后,简单比较一下网易和百度。凑巧的是,2023年,网易跟百度(不含爱奇艺)营业收入都是1035亿。算小数点的话,网易是1034.68亿,百度是1034.65亿,网易比百度还多三百万。先看公司历史和创始人。网易和百度两位创始人只差三岁,一直坚守CEO岗位,算是行业劳模。两家公司差距较大的是市值,网易比百度多一倍。从收入结构来看,两家公司对核心业务依赖度非常高,百度在线营销收入占比73%,网易的游戏占比79%。再看看研发与销售费用比。不得不说,百度比网易,在研发和营销上,都非常用力,只是效果似乎不太好。从利润来看,网易的游戏利润真无敌,当然,跟任何实体行业比,百度利润也是富得流油。想进一步了解拼多多/理想汽车等大厂研发、销售等多维度的人效分析、人工成本分析,推荐参加我们的人效改进分享活动。相关文章:蔚来人均营收208万爱奇艺人均营收640万
3月7日 下午 11:24
其他

实操分享|HR人效改进ABC三步法

一、人效为什么越来越重要?主要有三个原因:1、经济周期因素近几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全球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像电商的拼多多,不仅在国内大杀四方,旗下Temu在美国和欧洲都很香。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消费降级。就像香港,每周几十万人组团跑到深圳买菜,他们不是在香港买不起,而是深圳商品和服务更有性价比。当所有人都关注性价比,势必就会迫使企业,加大力度降本增效(包括且不限于减成本、降费用,提产能、增人效等措施)。2、企业竞争因素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人效国内互联网第一,实质上是拼多多的经营效率、组织能力,要比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更能打。无论是国内电商、本地生活,还是海外电商,拼多多屡战屡胜,从组织的角度,关键是靠“day
3月6日 下午 10:40
其他

蔚来人均产出仅208万,会被极氪和赛力斯追上吗?

3月5日,蔚来发布2023年财报,数据不太乐观。1、亏损比较严重。尽管特斯拉、亚马逊、京东都是亏了十几年,然后才逐渐盈利,但是,同行理想汽车只亏7年,直接翻身了。不是每家企业都有亚马逊和京东的命。2、降本增效效果并不明显。去年底,蔚来裁员3000人,砍掉一些不挣钱的项目,一年大概省20亿,但是,对于一个年消耗资金超过700亿的公司来说,杯水车薪。值得肯定的是,蔚来融资能力很强,去年从中东拉到200亿多现金。3、销量有点拉胯。这可能是蔚来最需要解围的问题。蔚来在造车新势力的生态位,目前什么样?从规模和增速来看,理想汽车已脱离
3月6日 下午 10:40
其他

爱奇艺员工人均营收640万,到底有多高?

2月28日,爱奇艺发布2023年业绩,营业收入319亿,利润19亿,员工人均营收640万,三大指标均创新高。直接看人效。跟国内几家流媒体同行对比,从收入来看,只有腾讯音乐跟爱奇艺收入接近,300亿左右。单看人均营收,只有网易云音乐接近爱奇艺,爱奇艺2022年是582万,2023年员工变化不大的话,2023年人均营收达640万。爱奇艺人均营收640万,到底有多高?爱奇艺这个人效,跟国内互联网大厂对比,也是极为优秀的。第二梯队,爱奇艺控股公司百度、网易、快手,三家收入规模1000亿左右,人效300-350万。第一梯队,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不含高鑫零售),三家收入规模6000-8000亿,人效在500-600万。因此,爱奇艺人效突破600万,的确是一种奇迹。不过,爱奇艺如果跟全球流媒体同行对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像奈飞人均营收1866万,不仅在流媒体行业,跟全球科技公司比也是排第一,谷歌、苹果、Meta都追不上。爱奇艺人效为什么那么高?很多人应该都能猜到——降本增效。客观的讲,不仅仅爱奇艺,全球的科技公司,最近几年,几乎无一例外都在瘦身(裁员)。从2018年到2023年,爱奇艺收入249-300亿,增幅不算特别大,但是,爱奇艺的员工数量从8500人,减少不足5000人。对比2019-2022年员工变化,爱奇艺对研发部门、销售部门基本都是50%的缩编、减员,力度非常大,像2021年爱奇艺裁员2000人,当时算比较震撼的。当然,爱奇艺的降本,不仅仅是单纯减员,还包括降费用、做业务收缩,比如砍掉VR、随刻等探索性业务,不再追求包括视频、小说、漫画、游戏等内容生态的“苹果园模式”。简单的说,爱奇艺更聚焦在长视频领域,内部叫“高质量发展”。来看一下爱奇艺的利润。爱奇艺从2015到2022年,长达7年都是亏损的,所以,爱奇艺2023年利润转正,非常不容易。略感意外的是,芒果TV的利润也出奇高,2023年业绩预告,利润大约36亿,搞综艺+做电商,不少挣钱。再看看几家流媒体的用户质量。论月活用户,肯定是腾讯音乐最多,5.9亿人;论付费用户,爱奇艺最多,1亿多人。而且,月度ARPU(爱奇艺叫ARM会员月平均收入),爱奇艺高达15.9元。不过,换成用户的角度来看,爱奇艺每月会员费越来越贵。最后,分享国内视频平台的几组数据。调研结果和图源均来自QuestMobile。1、2023年视频用户前五名——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B站、优酷优酷已经排在芒果和B站之后,怪不得阿里大文娱在阿里集团也得不到器重。红果和星芽是新兴的微短剧平台。2、2023的大爆款——爱奇艺的狂飙,腾讯视频的长相思。《狂飙》播出期间,爱奇艺日活跃用户规模峰值达1.3亿,爆款带来的流量无敌。3、2023播放总量占比——芒果是综艺之王,B站是电影之王。根据云合数据,2023年芒果
3月4日 下午 9:39
其他

携程业绩翻番,旅游业是不是复苏了?员工人均营收140万,什么水平?

2月22日,携程公布2023年业绩,营业收入445亿元,跟去年比增长122%,非常不容易。来看一下携程最近六年的业绩。受疫情影响,2020-2022连续三年,携程业绩都在谷底。正是这几年,携程同步开展"降本增效",员工从高峰4.4万人,骤降到3.2万人,三年内减员12098人。携程各部门的减员比例相差不大。其中,产品研发减员绝对数量最多,这部分员工,除了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有一大部分是供应商的管理员工和技术支持。携程总部员工主要在上海,客户服务中心员工主要在南通。最近几年,旅行平台裁员比例最夸张的是途牛,2018年途牛高峰期有7300多人,2022年只剩下800多人。途牛裁员,除了外部因素,也有自身产品和业绩原因。2015-2017年高峰期,途牛年收入20多个亿,最近三年,每年只有3-4个亿。接下来,看看携程人效。携程按2023年业绩,员工变化不大的话,人均营收大概140万。跟同程旅行比,2023年同程预计营收105-110亿,人均营收大概170万。同程要比携程的人效高。换个角度来看,携程的员工或许还有“优化空间”。如果携程跟美团比,比较吃亏,美团流量大,收入规模高,人效自然也高。2021年美团披露的到店酒店旅游收入,当时达325亿,而2020年-2022年携程整体收入才200亿。不过,无论是美团、携程、同程,跟全球知名的旅行平台对比,人效差距比较大。比如Airbnb爱彼迎,因水土不服不久前撤出中国,但其他区域做得风生水起,2023年收入99.17亿美元(约714亿人民币),员工规模跟同程差不多,人效高达1033万人民币。收入规模最高的是Booking,2023年收入213.65亿美元(约1538亿人民币),人均营收高达651万人民币。海外这几家公司,以及携程、同程之间关系异常微妙,如果再搬出来艺龙、去哪儿网,简直就是互联网巨头的一场又一场的大戏。携程是妥妥的男一号,比如,携程跟Booking有很多资本层面的合作,能避免自身被海外资本恶性收购。最委屈的可能是艺龙和去哪儿。艺龙的控股股东最早是Expedia,后来,Expedia将艺龙的股份卖给携程,携程成为艺龙大股东。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跟百度李彦宏是校友,后来,去哪儿被百度控股,再后来,去哪儿被百度卖给携程。同程走位最骚,创始人吴志祥出身阿里巴巴,先拿腾讯系投资出圈,后来合并艺龙,再引入携程作为股东。现在,百度是携程的大股东,腾讯和携程是同程的大股东,美团大股东是腾讯,途牛的大股东是京东,京东的大股东是腾讯。如果携程是线上旅行平台的男一号,腾讯简直就是导演。它们微妙之处是,大股东不等于控股股东。最后,携程业绩翻番,是不是代表旅游行业整体复苏了呢?先看宏观数据。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跟2019年比,国内出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81.38%、85.69%。出入境旅游方面,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入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9亿人次,较去年增长2.8倍以上。再来看看企业数据。以2023年上半年业绩为例,旅游相关公司基本都是大幅增长、高速复原。从线上平台到线下实体(景点+购物中兴+免税店),再到旅行供应商(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业绩全线飘红。利润方面,除了机场、航空公司,因资本开支大、固定资产折旧高有亏损外,大部分公司都开始扭亏。简言之,2024年,旅游行业全面恢复指日可待。相关文章:海底捞人均营收53万
3月2日 下午 11:15
其他

网易营收突破1000亿,追上百度!员工人均营收330万!

巧的是,百度昨天刚发完2023年财报,今天网易紧接着发财报,最凑巧的是,两家公司2023年营收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1035亿!算小数点的话,网易是1034.68亿,百度核心收入是1034.65亿(不含爱奇艺),网易比百度还多三百万。这意味着什么?1、对网易来说,意义重大,创立26年,终于突破1000亿了。2、对百度来说,被初代互联网公司追上,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先看国内大厂1000亿突破时间表。昨天,我们谈到理想汽车炸裂的增长,用过这张图,现在补上网易。突破1000亿、超越百度,对网易来说,还有两层意义:一互联网公司也是能穿越行业周期的。第一代互联网的公司中,新浪、搜狐收入停留在100-200亿规模,只有网易熬过多个行业周期,追上第二代互联网公司百度。二网易尝试打破风口论、DNA论。总有很多人说,公司要不断的去追风口,网易似乎错了很多风口;很多人也觉得一家公司有DNA的,非常难跨界的,然而,网易最早是做电子邮箱的,后来转到新闻、游戏、音乐、教育、电商,DNA其实是可以进化的。接下来,简单比较一下网易和百度。先看公司历史和创始人。两位创始人只差三岁,一直坚守CEO岗位,也算是行业劳模。两家公司营收拉平了,差距最大是美股市值,网易比百度多一倍。从收入结构来看,两家公司对核心业务依赖度非常高,百度在线营销收入占比73%,网易的游戏占比79%。再看看研发与销售费用比例。不得不说,百度比网易,在研发和营销上,的确都用力,但是效果似乎不太好。最后,看看人效。很明显,网易员工少,人效自然比百度高。从利润来看,网易的游戏利润真无敌,当然,跟任何实体行业比,百度利润也是富得流油。看看理想汽车营业收入是1238亿,但是也只有117亿的利润。很多人问苹果为什么不造车了,这就是答案之一。相关文章:互联网20强人效对比
2月29日 下午 11:59
其他

理想汽车人均营收392万,到底有多炸裂?

前两天,理想汽车率先发布2023年财报,股价飞涨,一天涨了1个小鹏。这份财报主要有三个炸裂点:1、中国所有车企,最快速度突破1000亿营收!2、中国所有车企,人效最高,人均营收392万!3、中国所有车企,单车利润最高,每卖一台车纯利润3万!先看看理想汽车的增长。收入突破1000亿到底有多难?娃哈哈创立了37年,2014年最高峰收入700多亿,如今保持500亿左右。跟娃哈哈同一年成立的华为,成功拓展全球业务后,突破1000亿用时21年。借用网络规模,互联网大厂突破1000亿开始加速,百度18年,腾讯17年,阿里和京东16年。到了移动互联网,小米、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突破1000亿只用了7年。难以想象的是,汽车行业新势力——理想汽车,突破1000亿,仅仅花了8年。国内自主品牌的车企,突破1000亿,平均用时都是20年以上。蔚来和小鹏现在还处于400-600亿区间,短期内,基本是追不上理想汽车。比亚迪看起来用了21年,如果剔除比亚迪电子代工业务,比亚迪汽车业务2021年才突破1000亿。再来看看理想汽车的人效。对比五大自主品牌的2022年数据,理想汽车2023年人均营收达392万,排第一。比亚迪销量和营收最高,但因员工数量最多,排名靠后,即使按照2023年比亚迪最新预估的收入,人效差不多在110万左右,依然比较靠后。理想汽车的人效,即使跟全球老牌巨无霸车企,也有机会“掰手腕”的。比方说,理想汽车人效就超过了德国大众、韩国现代汽车。德国的大众汽车销量全球排第二,收入全球最高,2.1万亿人民币,然而员工比重大,人均营收300多万。韩国的现代汽车合并起亚汽车,汽车销量暂排第三,不过员工规模巨大,人均营收300万以下。为什么理想汽车的人效高?是因为理想汽车的生产制造都采用了外包吗?当然不是。看看三家公司员工结构对比。你会发现,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的生产员工占比的确比较高,因为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的车型比较多,工厂多,产线没有理想汽车那么灵活。而且车型多,总销量也非常可观的,2023年,比亚迪销量301万辆,长城是123万辆,理想只有37万辆。既然理想汽车车型少,销量相对少,就意味着理想利润非常高。来看看理想汽车的利润。大部分车企没发布2023年的财报,简单对比一下2022年数据。2023年,理想汽车一年挣了117亿净利润,等于一口气把过去亏的赚回来了,之前2022年亏20亿,2021年亏3亿,2020年亏1.5亿,2019年亏24亿,反正都是亏的。横向跟比亚迪等几个车企比,目前理想汽车的利润率9.5%,非常可观。比较一下单车利润。2023年,特斯拉平均卖一辆车,纯赚6万人民币,因此还有降价的空间。理想单车利润大概是特斯拉一半,每卖一辆车,赚3.2万人民币。比亚迪和长城汽车,根据2023年业绩预告和全年销量,平均每辆车利润是1万元左右。最后,看看理想汽车的研发情况。跟几个自主品牌车企对比,理想汽车在研发投入上,的确是比较舍得的。研发费用上,摊到每个研发人员,理想汽车跟其他车企比,也是“遥遥领先”。一般来说,研发费用大概40%是员工薪酬,换句话说,理想汽车的研发人员薪酬也是绝对是高分位、高竞争力的。理想汽车,到底靠什么逆袭的?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理想汽车CEO李想最近发了很多微博,有几条很有启发性。比如说,李想说如何学习华为——企业要舍得分钱。又比如,说除了学习华为,李想说——产品要学苹果,商业要学特斯拉,制造要学丰田,总之,主动跟巨无霸取经,不要自我设限。最后,如何成为好公司,李想认为——战略要聚焦,组织要理性,人才要成长,三个关键词,高增长、高效率、高回报。大家可以先品一品,有机会再展开跟大家聊聊。相关文章:千亿级的理想汽车组织大图
2月28日 下午 11:22
其他

海底捞员工人均营收53万,在行业什么水平?

聊聊海底捞和国内餐饮头部公司的人效。从门店来看,2021-2022年,海底捞国内有1300多家店,到2024年1月,大概是1400多家,海底捞海外有110多家店,海外业务于2022年7月拆分独立上市。截止2022年底,海底捞国内有10.7万员工,海底捞海外有1万多员工,两边的员工单独核算。2021-2022年,海底捞也经历降本增效,内部叫啄木鸟计划和啃骨头计划,整体员工人数精减2-3万人。对比海底捞最近几年人工成本,人均薪酬成本明显上升,但是,总人工成本得到控制。如果进一步扣除高管薪酬、员工福利和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员工人均月工资6000元左右。再来看海底捞的员工人均营收,按2022年收入和所有员工数量算,人均营收32.5万。海底捞人均营收32.5万,在餐饮行业什么水平呢?对比行业头部公司,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作为中国餐饮一哥,按全职员工14.5万人算,人均营收47.2万。需要注意的是,百胜中国除了全职员工,还有26.1万的兼职员工(小时工)。从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1400家,百胜中国合计门店14000家,单单肯德基,2022年国内就突破10000家。补充一下,国内有不少大牌餐饮公司不上市,暂缺少营收数据,比如麦当劳中国,在国内有近6000多家店,营收预计300-400亿。如果把百胜中国、麦当劳的海量的兼职员工,按工作小时折算成比例的员工数量,跟海底捞对比,人效就不一定有领先优势。其实,海底捞也使用大量兼职员工。不过,海底捞核算员工总数时,通常都把兼职员工+全职员工,算成员工总数。以2022年为例,海底捞国内+海底捞海外共有11.7万员工,兼职员工有4.3万,全职员工7.3万。如果按7.3万全职员工算,海底捞国内+海底捞海外合计收入387亿,人均营收53万,明显要超过百胜中国。再来看看传统餐饮公司人效。几家老字号共同的特点是:门店较少,营收不高,但基础员工较多,人效自然不太高。最后看看中式快餐三兄弟。很明显,采用全国连锁、中央厨房、持续开店的新快餐公司,人效有显著提升。而且,他们几家都果断的使用兼职工(非全日制、劳务工),比如2022年乡村基有兼职员工有1800人,老乡鸡有约劳务用工3000人,2021年老娘舅有4900多非全日制用工。总之,无论怎么比,海底捞的确是国内餐饮的翘楚,值得学习。相关文章:互联网20强人效
2月27日 上午 12:02
其他

宗庆后身后的娃哈哈帝国,到底有多牛?

2月25日上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因病逝世,享年79岁,作为传奇的一代企业家,他留下的“娃哈哈帝国”,到底有多牛?很多人可能觉得,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应该是行业头牌,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也经常被刷到。其实,娃哈哈是名副其实的国内饮料一哥。一、先看营收排名。2022年娃哈哈年营收是512亿,因为娃哈哈没上市,这个数据出自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营收数据属企业自愿披露,在这个榜单,娃哈哈排名第227,第一名、第二名分别是京东、阿里巴巴。跟娃哈哈同城的农夫山泉,2022年营收是332亿元,民企500强排名第374,中国饮料排名第四名。中国饮料排名第二名是康师傅,2022年营收483亿,主要因为康师傅还代工百事可乐。康师傅品牌饮料大概收入310亿,百事可乐170亿左右。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业务,分别有中粮可口可乐、太古可口可乐组成,合并收入449亿,名列第三。网红饮料元气森林,还没有上市,根据自愿披露,2022年收入大概80亿,在10强门槛。二、再看员工人数和人效。根据娃哈哈官网披露,娃哈哈在全国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按3万人算,2022年人均营业收入170万。2022年农夫山泉营收332万人,员工2万人,人均营业收入166万。中粮旗下的可口可乐业务,2022收入209亿,员工总数1.9万,人均营业收入110万。康师傅含方便面在内,2022年共收入787亿,员工总数6.4万,人均营业收入123万。跟同行对比,娃哈哈的人效也是行业领先的。三、再看供应商和销售终端在快消行业,有一个说法,得终端得天下。我们曾经整理国元气森林和农夫山泉的渠道数据。全国可覆盖饮料销售的终端(超市、便利店、批发店等)约有800万,娃哈哈和可口可乐属于第一梯队,覆盖大概300-350万,农夫山泉约
2月25日 下午 9:27
其他

英伟达员工人均营收1481万,是什么水平?

这两天,英伟达发布2024最新一季的财报,业绩超预期,股价飞涨,最新市值超过谷歌、亚马逊,进入全球第三名。最夸张的是,2月22日,英伟达单日最高涨约2770亿美元,差不多2万亿人民币,相当涨出来一个工商银行,创下美股史上单日最高增幅。为什么英伟达涨那么凶猛?核心的原因是,最近两年,所有科技大厂(包括苹果、谷歌、Meta等)都在抢英伟达的显卡去搞AI大模型。因此,英伟达被称为全球AI行业的“最强卖铲人”。如果从员工人均营收的角度,英伟达也是一步跨进全球第三名。2023年员工人均产出达1481万人民币,超过Meta、谷歌。全球科技公司“人效”第一名是奈飞,应该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主要原因是奈飞员工非常少。奈飞跟拼多多员工差不多,1.3万左右,因此,拼多多2022年人效达到惊人1005万。腾讯和阿里营收比拼多多高,但是员工人数都是10-20几万,人均营收大概是500万左右。英伟达人效为什么那么高?首先,收入最近翻倍的涨,按人民币算,23财年是1900多亿,24财年达4300亿。其次,员工不到3万人,3万人里面,2.2万多人是研发,7400多人是销售、运营和行政,生产主要由台积电等代工,跟苹果一样。英伟达会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公司吗?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美国大公司演变图”(1960-2023)。IBM是最典型的能穿越多个周期的公司,毕竟是一个110多年的老牌公司;其次就是微软和沃尔玛,最近二十年,基本都在榜单上。很多公司,比如通讯大厂思科,AT&T,汽车大厂通用等,肉眼可见的消失在前排。英伟达刚“崛起”,能走多远,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英伟达是一个厉害的公司吗?再看一个美国最佳雇主榜单(2020-2024),英伟达口碑还是不错的,最近四年名列前五。最近5年排名TOP3的,橙色的是贝恩咨询,有点出乎意料,贝恩的同行BCG排在7-8名左右。Google的排位起起伏伏,估计跟这几年管理混乱、缺少“杀手级”产品有关,苹果、亚马逊等尽管营收高、全球影响力大,但似乎也不算是美国职场“最佳的工作场所”。英伟达,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晒一下英伟达一个HRBP岗位介绍,HR们可以借鉴一下。普通HRBP岗位年薪大概71-124万人民币,高级HRBP年薪100万-200万人民币。相关文章:中国互联网20强人效对比
2月23日 下午 10:58
其他

京东/顺丰/菜鸟的薪酬与员工成本对比

前一段,京东官方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布一则新闻:其实,这个百万收入有水分。首先,这个百万收入分三年算,相当于年薪33万,月薪约2.7万。其次,京东配送员工30万人,能达到三年百万收入的,按100人算,万分之三,属极少数人,1万快递小哥,才有3个人达到这个收入。第三,根据京东物流内部人士披露,三年百万收入的快递小哥,不是靠配送,主要靠揽收,甚至还要雇人帮忙,相当于团队收入。先看一波业内人士的看法(来自澎湃新闻)。有通达系快递公司的内部人士指出,在上海地区,快递小哥做得好一个月到手(不缴纳五险一金)可达1.5万元,旺季约2万元,一年18万元至20万左右。一位京东物流内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三年超百万为税前收入,有薪资达到该水平的快递小哥,收入主要来自揽收业务……其服务的市场是全国最主要的女装批发市场之一。由于客户较多,他还专门雇了两个人帮忙,一起服务档口的客户。该人士坦言,如果没有揽收业务,纯靠送快递的收入,月收入一般最高只能达到万余元,距离百万元收入仍有较大差距。接下来,给大家拆解一下头部大厂的财报。1、京东物流。下图京东物流2020-2022年员工分布,2022年总人数39万人,快递小哥主要分布运营职能。根据2019-2020年数据,营业成本中,有35%-39%属于运营员人员的薪酬开支。2020年,运营24.6万人,员工总开支260.6亿,即人均薪酬约11万/年。2022年,运营37万人
2月2日 下午 12:55
其他

谷歌大裁员,员工吐槽“谷歌文化变了”

年时间里,这种感觉越来越深切。他们只是指出个大致的方向,剩下的发挥空间都交给下属。员工们则聚在一起交换意见,很多让人上瘾且非常酷炫的功能就这样出现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在谷歌工作长达
1月25日 下午 9:0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4年,科技公司还大裁员吗?

进入2024年,全球科技大厂裁员消息不断,涉及科技、芯片、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巨头。基本结论是:2024年,大厂裁员进入“常态化”。根据Layoffs.fyi最新汇总,2024年以来,全球科技大厂有61家公司,累计有9500名员工被裁。2023年,累计有1186家公司,裁员26.2万,比202年整整多了10万人。2022年,累计1064家公司,累计16.5员工被裁。2020年则是8万人,2021年是1.5万人。再分享几张图。图一,疫情开始的裁员趋势图,2020-2021全球疫情都比较严重的,大部分国家都限制人员往来,但科技公司的大裁员从2022年上半年才开始的。图二,从2022年1月到2024年1月的裁员趋势,明显的看到,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裁员的力度是最高的,2023年下半年略有减缓。图三,主要是裁员的主要行业和裁员的主要岗位,劳动密集型的零售行业、快消行业连续3年裁员;其次是硬件制造、金融、快递物流行业。值得关注的,在裁员岗位中,裁员排名靠前是销售岗、市场营销、HR也名列其中。最后,看看国内的情况。根据公司的财报,我们整理互联网大厂裁员和增员情况(截止2023年9月份),基本结论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裁员情况,过段时间等公司披露年报就知道了。相关文章:美国科技公司100强裁员排名
1月22日 下午 1:37
其他

互联网大厂20强的人效对比

来看看互联网20强大厂人均产出哪家强。1、电商你是不是觉得上海的拼多多最强?不,广州有两个电商公司值得你关注。一是唯品会,二是希音,这两家人均收入都超过阿里和京东。希音还没上市,收入按汇率折算,员工人数是预估。假如阿里和京东,减去旗下的零售员工、物流员工,京东人均收入能排到第二,阿里跟希音相差不大。2、手机这四家严格的说都不算互联网,不过,小米和华为有线上门店,且在互联网影响力惊人。小米营收不足华为一半,但人均产出第一,赢在员工人数少。荣耀、oppo、vivo没有上市,缺少相关数据。3、互联网这四家恰好包括三代互联网,网易属于门户时代,百度和腾讯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字节跳动属于视频时代。字节跳动还没上市,2022年收入852亿美元,2023年收入1100亿美元,收入均有外媒披露,按汇率算,字节去年已经是互联网第一。从收入来看,字节逆袭了腾讯,网易也逆袭了百度(百度减去爱奇艺收入,百度核心收入947亿)。从人均营收来看,字节跳动人数较多,2022年排名第二,2023年估计能排第一。4、垂直服务这三家暂时归类垂直服务,都有本地生活、金融相关服务。美团收入最高,但员工数量非常庞大,人均产出排名第三。5、娱乐按收入规模,快手其实跟百度,网易属于一个梯队的,爱奇艺和B站只相当于快手的1/3。按人均产出来看,因爱奇艺员工较少,人均排第一。6、社交
1月18日 下午 7:09
其他

美国科技公司裁员100强明细

根据Layoffs.fyi报道,在2022年,美国科技公司有超过164969名员工被解雇。2020年则是8万人,2021年是1.5万人,显然,2021年是科技行业“旺年”。进入2023年,截止12月,目前超过1179家科技公司,累计261847名员工被裁,比2022年多了约10万人。以下是美国科技100强裁员排名,排名主要按一次性裁员数量,有的公司有多轮裁员,因此多次上榜,时间跨度2022-2023年。这里提到的美国科技公司,主要包括在美国分支机构员工的公司,比如芬兰的诺基亚、中国的字节跳动都有提到。附最近的裁员新闻汇总,主要按时间倒叙:↓2023年12月12日:孩之宝宣布裁员1100人玩具和游戏巨头孩之宝将裁员近20%,理由是在关键的假日购物季销售额下降。首席执行官Chris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千亿级的理想汽车组织架构与岗位地图

上两周,我们在上海组织线下活动,有1/3来自新能源汽车,包括特斯拉、理想汽车相关公司的伙伴,他们分享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说,特斯拉、理想汽车,都不是传统意义的车企,它们比互联网公司还互联网。图为截止2023年4月份的理想汽车架构图:为什么说特斯拉、理想汽车,更像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传统车企?它们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发展速度。无论特斯拉还是理想,在上升通道,业绩倍数级增长,比如理想,2021年收入270亿,2022年是452亿,23年突破1000亿。互联网公司业绩翻番很常见,因为是虚拟经济和平台经济、有网络放大效应,但是在汽车制造业行业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制造业会涉及大量上下游实体公司、供应链和相关配套公司。比如说吉利汽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2005年香港上市,2018年营收才突破1000亿,花了20年。2019-2020又掉到1000亿以下,2022年营收1480多亿。另一个自主品牌,长城汽车,1984年成立,2003年香港上市,2017年营收突破1000亿,花了33年。2018-2019又掉到1000亿以下,2022年营收是1373多亿。理想汽车2015年成立,2020-2021年纽约香港先后上市,2023年将突破1000亿,突破千亿只需8年。按照理想目前增长势头,2024-2025年,理想有较大概率追上或超过二三十年发展历史的长城、吉利,以及国资背景的广汽、长安、东风等传统车企。这就是互联网速度。二是老板作风。无论是特斯拉的马斯克,还是理想的李想,他们都是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是极有影响力的大v,经常在网上直接跟车评人、消费者、友商喊话和怼线,有时候也评论社会事件。这两人,像不像互联网行业的阿里巴巴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小米的雷军,360的周鸿祎?相反,你很少能看到长城汽车的老板、吉利汽车的老板冲在互联网第一线。老板冲在互联网第一线,当然有翻车的概率,也容易被媒体误解。不过,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省去海量的品牌推广费、公关费,二是降低沟通成本,老板内部讲话公开化,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直接信息同步,避免无谓的猜疑。这就是互联网企业。三是迭代速度。主要体现在高增长带来的员工自驱,由外到内的组织创新和迭代。我们问,特斯拉、理想汽车相关的伙伴,你们到底有多卷吗?他们说,如果非常卷是五颗星,我们是七颗星!首先,交付压力大。理想月销量从去年8月低谷期的4571台,今年飞速攀升,1-3月均销1-2万辆,4-6月是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HR三支柱和HRBP要升级,将有什么变化?

根据IBM、Gartner等机构最近几年的调研发现,HR三支柱模式(尤里奇HRBP1.0模型),已越来越不适应新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所有企业都在强调数字化能力,比如说HRBP要升级为2.0,除了要懂业务,开始强调要有数字素养。COE同样要升级为COE2.0,从分离走向整合,组成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中心,这样才能更快速的响应。面对HR行业最新变革趋势,你要不要提前了解一下,未雨绸缪?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三支柱和HRBP的升级。推荐你参加我们的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理想蔚来极氪5家造车公司人效对比

搞懂人效,只需三步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搞懂人效,只需三步

如何做人效?给大家分享三步:第一步,找准数据如果你要写长篇报告,可能需要用到一些行业级的宏观数据,就要去找相关机构行业报告,比如如各地人社发布的人工成本报告(反映区域薪酬差异),招聘和人才机构的薪酬报告(反应人才市场的薪酬需求)等等。如果跨公司,跟头部公司做人效对比,关键数据来源是公司财报,主要包括公司收入、全员人工成本、高薪薪酬等。我们全网独家整理十几个行业,涉及上百头部公司的薪酬/人工成本2022年数据。比如造车新势力员工薪酬,AI和半导体行业员工薪酬,家电行业员工薪酬,游戏行业员工薪酬
2023年11月11日
其他

HR三支柱将升级为四支柱,你做好准备了吗?

根据IBM、Gartner等机构最近几年的调研发现,HR三支柱模式(尤里奇HRBP1.0模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所有企业都在强调数字化能力,比如说HRBP要升级为2.0,要走到业务深处、跟员工发展更紧密,比如像苹果人才BP、员工BP等。COE同样要升级为COE2.0,从分离走向整合,组成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中心,这样能更快速的响应。面对HR行业最新变革趋势,你要不要提前了解一下,未雨绸缪?推荐你参加我们的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北京深圳广州杭州2022年人力资源薪酬对比

最近读了四份官方版薪酬报告,源自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四地人社局。报告由政府组织调研当地三四千家企业,涉及数百万人薪酬数据,报告用来指导当地企业工资、人工成本管理,有较强的权威性。先说几个结论:1、行业变化:实体行业薪酬在提升,特别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但金融行业薪酬依然偏高,互联网始终保持高位。2、城市差距:杭州涨薪很猛,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金融业,杭州均超过深圳、广州。3、职位差距:倒三角结构,高管最高->中层其次->员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有待提高。高管与员工薪酬倍数相对稳定。4、学历因素:卷学历还是有必要的。以深圳和杭州为例,研究生学历的员工薪酬比其他人薪酬几乎翻番。5、年龄因素:橄榄型结构,30-40年龄段整体薪酬最高,25岁以下和40岁以上薪酬收紧。接下来说说,各地重点行业的区间薪酬、人力资源岗位的薪酬。1、重点行业薪酬可以重点关注,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制造业(计算机与电子设备)行业。基本结论:1、杭州互联网红利优势明显,带动软硬件行业,薪酬起飞中。2、有点没想到,软件和硬件制造,广州薪酬区间整体比深圳高。2、人力岗位薪酬作为人力资源公众号,以人力资源相关岗位做一个参照,看看差异。基本结论:1、深圳的人事经理薪酬,整体比广州、杭州高一些。2、广州是三个城市中,人事薪酬整体偏低。*北京报告没有披露人力资源岗位相关数据,数据暂缺。3、分行业人力薪酬深圳的高科技行业(软件与信息技术)的HR薪酬,相比其他行业,是薪酬最高的。没想到,广州的房地产行业HR薪酬,2022年是薪酬依然是最高的,其次是金融和软件行业,旗鼓相当。4、热招岗位薪酬最后,来看看行业目前比较热的其他岗位薪酬。以北京为例,不算年终奖、股权等收入,可见,部分热招岗,基本年薪30万起步,不愧是北京。想进一步了解最新行业变化,HR趋势,欢迎参加线下活动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想了解2024年工作重点,看这里!

2023年快过去了,你是不是想了解:--当行业下行/公司陷入低增长,HR要做那些过冬工作?--哪些业务和行业在高增长?想赶上风口,要提前做什么准备?--从HR小白如何进阶,处于职场尴尬期,怎么办?--工作久了,难免有些迷茫和焦虑,有什么解困方法?再进一步,你想不想成为HR界的T型人才,立不败之势?你想不想领先一步,洞察HR行业最新变革趋势,未雨绸缪?推荐你参加我们的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HR未来训练营深圳站/北京站,准备开营!

11月18-19深圳,11月24-25北京,即将开营了!早鸟学费799元,管吃管住管学习,一天一夜!一、HR未来训练营简介十年前,我们组织HRBP训练营的时候赶在移动互联网+4G爆发前夜,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高速增长,源自外企的HRBP模式,也伴随着互联网和科技大厂影响力,基本渗透到传统行业。十年后,时代变了,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和全球震荡在企业层面,以阿里为代表的全球互联网大厂进入低增长时代,以华为代表的国产高科技大厂还在被制裁,很多传统行业步履蹒跚,于此同时,全球的AI产业,国内的新能源+5G产业眼看新一轮爆发。作为HR群体,如何理解近期的行业变化,如何把握最新趋势和机会点?再具体一点:作为HR管理者,如何抢先一步,了解HRBP1.0如何升级为2.0,HR部门将有什么变化?作为HR个体,未来的HR岗位需要什么的新技能,要提前做那些准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带着大家的期许和使命,我们推出全新“HR未来训练营”,训练营主要目的:1、我们提供路线图,汇集行业大咖们的思考与洞察,结合我们的理解,帮助大家去把握最新趋势变化。2、我们负责搭场子,聚一群高驱动力的HR伙伴集中学习,抱团取暖,群策群力,为HR转型找最优解。二、我们是谁HR实名俱乐部创立于2012年12月当初,由一群爱学习爱分享的HR线上伙伴组成,2013年7月,我们走到线下,陆续在全国各城市,组织大量“HR试讲会、HR大讲堂、HR走进校园、HR走进企业”等深受HR喜欢的活动。10年来,我们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独家:国内AI和半导体大厂员工薪酬

今年是AI大模型元年,整理若干AI公司、芯片公司人员的员工薪酬数据。注意:人均薪酬,是公司薪酬成本摊到每个员工身上,不是员工到手工资。先说结论:一AI公司比较有钱;二半导体上下游之间差距较大。先看几家传统的AI公司。包括商汤、寒武纪、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一、商汤,研发人均薪酬57.9万1、收入情况21年,年收入47亿,22年是38亿,收入规模还不算大,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2、员工情况22年,商汤有5098员工,流失率9.7%,跟互联网比,商汤留人做得好一些。3、人工成本22年,员工总成本40.1亿,人均成本78.6万。的确成本不低。进一步拆分,总薪酬是29.5亿(扣掉股票、社保、公积金等),人均薪酬57.9万。二、寒武纪,人均薪酬72.38万。1、收入情况21-22年收入大概都是7个亿左右,还处于亏损状况。2、员工情况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盘点2023年大厂最新裁员和增员情况

2023年,还有50多天就结束了,看看截止11月,国内哪些大厂裁员、哪些大厂增员。说明一下,本文数据均来源官方财报或正式通告。另,员工数量的减少,除了公司业务裁减造成,亦包含员工自动离职。先看裁员情况。1、蔚来11月裁员10%,约3000人蔚来老板李斌11月3日发内部邮件,通报11月裁员10%,23年蔚来员工突破30000人,预计裁3000人。2、阿里巴巴1-6月裁员11065人根据阿里今年一、二季度财报披露,累计上半年,阿里裁员11065人。一季度(1-3月份)裁员4524人。二季度(4-6月份)裁员6541人。相关链接:阿里2022全年裁员19576人3、腾讯1-6月裁员3933人根据腾讯二季度财报,23年6月员工104503人,对比22年12月108436人,即今年上半年,腾讯裁员3933人。相关链接:腾讯2022全年裁员7777人4、联想6个月裁员5000人5月份,联想集团宣布裁员5%。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蔚来裁员3000人!你想知道的几个事…

今年6月份,财经杂志一份文章《蔚来为何不裁员》,采访了蔚来老板李斌。当组织膨胀过快,人效降低,削减人员是多数公司降本增效的手段,效果立竿见影。李斌当时说,“我们不裁员,不是一提效率就要减人。我们还是希望现有团队能够有更多产出,有些产出今年可以看到,有一些产出明年可以看到。”然而,李斌昨天发内部通告:李斌宣布,蔚来在今年11月,减少10%左右的岗位,还说这是“不得不做的艰难决定。”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独家:蔚来/理想/蔚来2022年员工薪酬情况

分享蔚来、理想、汽车造车新势力2022年员工增员、薪酬情况,仅供参考。1、蔚来2022年员工情况蔚来22年增员11559人,是新势力三家增员力度最大的。员工总数达2.6万。简单算一下蔚来的研发费用中的员工薪酬。22年,蔚来研发薪酬66.8亿,研发总人数10025,即人均薪酬66.6万。2、理想汽车2022年员工情况22年,理想增员8000多人,达到1.9万人。22年,理想汽车新招13000多人,流失6200多人,大部分流失的是蓝领工人。根据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可以算一下理想的人均薪酬。21年,理想研发人员3415人,人均薪酬是60.8万。22年,理想研发人员4838人,人均薪酬是78.5万。3、小鹏汽车2022员工情况22年小鹏新增1851人,目前1.5万人。简单算一下小鹏的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2年小鹏研发员工薪酬总包31.3亿,人均薪酬约50万,比理想和蔚来都低一些。再强调一下,人均薪酬不是人均工资,即使人均工资也不是到手工资。相关文章小鹏2022最新员工情况理想2022最新员工情况蔚来2021年员工管理体系特斯拉2022年战略与文化手册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数字时代,HRBP的9项新能力!

个季度的业务活动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70.34%的业务活动可以用员工数量来解释,且员工数量与业务活动之间强关联,R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HRBP与业务建立关系之4C模型

4C模型,是英国BP小姐姐在《HRBP如何与业务部门建立关系》P3视频提出来。4C指contact、contract、conversation、conclusion,内容如下:如果是老HRBP,如何跟业务部门建立关系,小姐姐建议视频如下:P1-P2小编笔记如下:如果是新手HRBP,如何跟业务部门建立关系,小姐姐视频如下:关于这位英国HRBP小姐姐,她的主要背景,请阅读:高级HRBP日常工作,沉浸式介绍。最后,补充一张跟今天主题相关HRBP的图,文章链接:HRBP与业务的五个关键对话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高阶HRBP日常工作,沉浸式了解一下?

高阶HRBP一天做什么?给大家推荐一个英国BP小姐姐几个视频,听听她的观点。1、她作为HRBP的一天典型工作。小姐姐叫Sanja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实用版】2024年HR应该怎么干?

本周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讲HR未来的发展趋势:2024年HR最新趋势,了解一下?很多粉丝反馈,希望能再讲讲如何应用,那我就来写一个「实用版」。看看这些趋势对我们明年的工作有哪些影响,到底应该怎么干。接下来按照实用性给大家排序解读觉得有帮助,点赞,点在看,分享出去趋势一:解决劳动力悖论这一条是大趋势很重要,他会影响后面N条先解释一下名词「劳动力悖论」它既包括劳动力数量的短缺(没有人喜欢上班),也包括劳动力质量不高(摸鱼情况明显),解决这个问题是HR领域的重大课题。不用说大家都深有感触,尤其疫情之后,HR经常会说士气不高,不愿意加班,怎么激励都没用,「躺平」变成了常态,就是这一条的表现,本质上是职场人对健康和生活重新思考的结果。HR如何解决目前有两种思路:①努力挣扎组:认为是暂时的,是HR的策略不够好,延续做「精神+物质+梦想」套餐,让员工更努力②顺势而为组:认为是长期趋势,顺应尝试提高效率,比如观察数据,找到员工生产力最高的时间,专门提供工作支持,或者减少组织内部无用会议,又或者启用AI新技术等提高生产率。总之,解决劳动力悖论,作为第一条,是HR长期解决的问题。趋势二:职能大整合这一条影响所有的HR同学,重点看HR职能模块将持续整合,从长远来看,尤里奇模式(HRBP+HR三支柱)更适合组织的商业战略。曾经担心HR三支柱能走多远的同学放宽心了,还有很久的路。不过24年开依然有一些新变化①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HRBP新手60天计划、五个关键对话

HRBP刚上手,要对接一个新的业务团队,有那些趁手的方法和工具?给大家分享5张图。1、会跟业务leader开展对话。这五组对话的逻辑基本上是循序渐进的,比如要先与对方建立共识,确认对方对你的预期,然后,基于你的问题诊断去寻找资源支持,最后,建立高度信任后,寻求个人发展的建议。注意,对话不是工作汇报,是尽可能1v1的、面对面的、坐下来沟通交流。2、找一顶合适的角色帽子。不同团队业务leader对HRBP预期是不一样,作为HRBP,也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行业背景,结合对方需求+个人专长找准角色,是比较科学的。另外,需求总是多变,HRBP既然被称之为多面手,意味着每个BP头上都有多顶帽子。3、熟悉工作开展的经典方法所谓经典方法,就是HRBP从年度长周期的工作到日常切片式的工作,总有一些不过时的工具和方法论。工具和方法好不好用,主要看人。4、会问题导向开展工作“问题清单”不只适用HRBP刚上手,半年度和年度review或许也用得上。问题清单核心的是提供的一个结构化框架。通常来说,过去和现在的问题大多是障碍性的(目标差距、历史遗留)的问题,聊起来会不太痛快,而未来的问题多是探索性的(趋于乐观的),聊起来很过瘾。5、HRBP新手60天工作计划最后,分享一份HRBP新手工作计划,从HRBP上手前到上手后60天的工作清单。这个计划借鉴“管理者90天转身计划”。结合前面的5个关键对话,你会发现,HRBP从上手到60天,到年复一年的工作,HRBP总要跟业务leader、员工们持续的访谈和对话,然后不断的更新你的问题假设。因此,会关键对话、带着问题出发、熟悉经典方法、找对角色帽子,属于HRBP新手基本功了。月底,我在上海有一个线下活动,主讲“HR新趋势、HRBP2.0”,包括发布以上PPT内容,欢迎新老朋友过来交流,阅读原文有活动介绍。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HR未来训练营上海站,月底开营!

省流版:HR趋势知识盛宴,一天一夜管吃管住,早鸟价799元最后一天,阅读原文马上下单✌️一、HR未来训练营简介十年前,我们组织HRBP训练营之时赶在移动互联网+4G爆发前夜,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高速增长,源自外企的HRBP模式,也伴随着互联网和科技大厂影响力,基本渗透到传统行业。十年后,时代变了,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和全球震荡在企业层面,以阿里为代表的全球互联网大厂进入低增长时代,以华为代表的国产高科技大厂的被制裁,很多传统行业步履蹒跚,于此同时,全球的AI产业,国内的新能源+5G产业眼看新一轮爆发。作为企业HR群体,如何去理解这些行业变化,如何去把握最新趋势和机会点?再具体一点:作为HR管理者,HRBP要不要从1.0升级为2.0,HR数字化转型从哪里开始?作为HR个体,要不要转岗TD、OD,未来的HR岗位需要什么的新技能?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带着大家的期许和使命,我们推出全新的“HR未来训练营”,训练营主要目的:1、我们提供路线图,汇集业内大咖们的最新洞察,结合我们的理解,帮助大家去把握最新趋势变化。2、我们负责搭场子,聚一群高驱动力的HR伙伴集中学习,通过群策群力,为HR再次转型找到最优解。二、我们是谁HR实名俱乐部创立于2012年12月当初,由一群爱学习爱分享的HR线上伙伴组成,2013年7月,我们走到线下,陆续在全国各城市,组织大量“HR试讲会、HR大讲堂、HR走进校园、HR走进企业”等深受HR喜欢的活动。很幸运,10年来,我们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2024年HR最新趋势,了解一下?

根据AIHR的研究,2024年,HR行业有11个新变化,按我们理解,这些变化共有三层意思:HR要调整优先事项,适用外部环境的要求,比如ESG多元化。HR要继续重塑运营,聚焦业务创造价值,比如HRBP2.0升级。HR要管理向善,帮员工找到工作意义,比如用AI赋能员工。2023年HR最新趋势大图如下:视频解读如下:趋势一:解决劳动力悖论劳动力悖论,既包括劳动力短缺(大家不愿意上班),也包括劳动力质量不高(摸鱼情况严重),如何提高劳动力产出,做技能更新,这是HR重大课题。HR能做什么?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微软为例,在工作高峰时间,微软发现下午6点和8点的生产力最高,从而为选择在下班后工作的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另一个例子是Shopify的会议成本计算器,该计算器旨在通过显示每一次会议的财务成本,改项举措明显减少会议次数。此外,研究发现,ChatGPT在商务文案中的使用GAI,能使生产力提高了37%,质量提高了20%。具体例子,某财富500强软件公司,有5179名客户支持代理中使用GAI,GAI将入职时间从10个月减少到仅2个月(减少了500%!),同时将他们的工作质量提高了约30%。趋势二:利用隐藏劳动力隐藏劳动力,也被称为“被遗忘的劳动力”,比如说,美国的隐藏劳动力有14-17%,包括想要返岗的退休人员、护理人员、有长期健康问题的人(包括长期新冠肺炎患者),犯罪释放人员、没有学位的人。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沉浸式讲解HRBP一天工作

根据小编的理解,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业务生产力(要求HRBP能基于业务需求,比如提高员工敬业度)。二是提高管理者能力(要求HRBP有过硬的沟通能力,能辅导管理者)。你觉得怎样?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未来5年,部分HR做好失业准备!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行业大佬的趋势判断之一。最近在看全球30多位行业大咖的访谈,包括企业CEO、HR高管、著名教授,因为年底我在全国搞一场“HR未来训练营”(799一天一夜/文尾有链接),希望能带HR伙伴们展望行业未来,需要全球化的视角。视频链接在这里:行业大佬看2025年HR趋势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关于HR趋势,看了这些视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像戴维尤里奇,就明显属于保守乐观派。从1997年提出HRBP1.0,到2021年提出HRBP2.0,一直站HR这边的立场。他老人家始终相信HR部门能够在人才、组织、领导力方面有所作为。不过,在前几年,在HR要不要关门大论战中,尤里奇也认为,“HR部门当然可以随时关门,如果HR一直无法帮助业务创造价值的话”。很显然,有部分行业专家和高管,对HR没有多信心,从中立派到悲观派都有。比如下面这位名叫Stela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时代变了,HRBP怎么变?尤里奇这么说…

很多小伙伴问,最近有没有HRBP线下课,暂时没有。主要原因:一是全力在准备月底上海“HR未来训练营(超低价799/一天一夜管吃住),精力有限。二是跟十年前比,甚至跟五年前比,目前企业的大环境变了,管理需求变了,HRBP底层假设也在变化,我们都要重新去理解HRBP。什么是HRBP的底层假设?就像尤里奇在视频说的,HRBP2.0,最大的变化是假设在变。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HR未来训练营上海站,准备开营!

省流版:HR趋势知识盛宴,上海班早鸟价799元一天一夜管吃管住,阅读原文马上下单✌️一、HR未来训练营简介十年前,我们组织HRBP训练营之时赶在移动互联网+4G爆发前夜,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高速增长,源自外企的HRBP模式,也伴随着互联网和科技大厂影响力,基本渗透到传统行业。十年后,时代变了,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和全球震荡在企业层面,以阿里为代表的全球互联网大厂进入低增长时代,以华为代表的国产高科技大厂的被制裁,很多传统行业步履蹒跚,于此同时,全球的AI产业,国内的新能源+5G产业眼看新一轮爆发。作为企业HR群体,如何去理解这些行业变化,如何去把握最新趋势和机会点?再具体一点:作为HR管理者,HRBP要不要从1.0升级为2.0,HR数字化转型从哪里开始?作为HR个体,要不要转岗TD、OD,未来的HR岗位需要什么的新技能?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带着大家的期许和使命,我们推出全新的“HR未来训练营”,训练营主要目的:1、我们提供路线图,汇集业内大咖们的最新洞察,结合我们的理解,帮助大家去把握最新趋势变化。2、我们负责搭场子,聚一群高驱动力的HR伙伴集中学习,通过群策群力,为HR再次转型找到最优解。二、我们是谁HR实名俱乐部创立于2012年12月当初,由一群爱学习爱分享的HR线上伙伴组成,2013年7月,我们走到线下,陆续在全国各城市,组织大量“HR试讲会、HR大讲堂、HR走进校园、HR走进企业”等深受HR喜欢的活动。很幸运,10年来,我们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行业大佬谈2025年HR趋势-3

第二期这个系列视频,是海外播客myHRfuture博主David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行业大佬谈2025年HR趋势-2

昨天「行业大佬谈2025年的HR变化」不少人在看,今天再增加几个嘉宾的视频。下面,小编会用一句话,概述大佬们对“2025年,人力资源的趋势判断”。不过,还是推荐大家看视频,很多大佬话里有话。比如下面这位女CEO说,2025年,HR要发挥领导作用而不只是服务职能,当然,前提是你得把人才和组织的基建搭好。这位CEO强调,2025年,HR要通过新技术,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员工躺平、职业倦怠等问题。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行业大佬谈2025年的HR变化

国庆假期,小编在追一个海外播客myHRfuture,博主David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谷歌裁员,为什么最先裁HR?

上周三,CNBC报道,谷歌决定裁掉招聘HR数百人。这个事情一出来,谷歌内外的人都在领英纷纷吐槽。比如还在面试谷歌的人说,面试还在进行中,结果负责面试的HR被裁掉了,不知道后面的面试流程怎么安排了。还有人说,都已经面试完了,正在等通知,结果负责的HR被裁了,HR的同事和领导也被裁了,接下来怎么办,一脸懵逼。一位谷歌负责招聘HR在领英写道:“在谷歌大裁员中,我一直希望出于某种原因,我能以某种方式保持安全,遗憾的是,今天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一位谷歌云的招聘HR写得很简洁:今天我被干掉了。另一位在谷歌公共部门的招聘HR表示,他受到了裁员的打击,他说:“我喜欢谷歌的每一刻,周围都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我对这一切结束感到难过,但我乐观地展望未来。”谷歌为什么优先裁招聘HR?在谷歌今年7月电话财报会议上,谷歌CEO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腾讯半年,减员3933人!

昨天,腾讯发布23年二季度财报,直接看员工变化。(来源:腾讯季度财报)23年6月底,员工总数是104503人,22年12月底,是108436人,即6个月内,累计减员3933人!对比一下,腾讯22年减7777人,腾讯23年一季度减2215人。显然,腾讯今年减人减编的趋势不变。另一个大厂,阿里巴巴22年减1.9万人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阿里半年,裁减11065员工!

8月1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3年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披露,90天内,员工减少6541人。(数据来源:阿里二季度财报)如果加上一季度已减少的4524人。(数据来源:阿里23财年报)即,23年1-6月份,阿里已裁减11065员工。可以看连续10个季度,阿里巴巴员工变化情况,人数最高是21年12月,25.9万人,22-23年一路裁减、瘦身。(数据来源:阿里各季财报,HR实名俱乐部整理)二季度,阿里集团的业绩表现如何?直接看二季度报表。最大的亮点,蒋凡的国际业务集团增长势头最猛,同比猛增60%,合并收入221亿,跟云智能(251亿)、菜鸟(231亿)几乎打平手,这也是蒋凡重回阿里合伙人名单的原因。最大的看点,张勇的云智能集团只增长4%,连续多个季度属于低增长(一季度增2%),看看张勇接下来到底怎么破局。需要注意的事,官方提供的是同比报表,即22年二季度跟23年二季度对比,数据似乎还不错。众所周知的原因,22年上半年,部分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几乎处于停滞,23年与之对比,如果不恢复性大幅增长,反而异常。再看一季度报表。可以手动环比(一二季度比较)看一下各业务的增长情况,尤其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难说乐观。其他。马云回来之后,极为重视淘宝,在二季度财报也有所体现,“淘宝app成为核心策略,淘宝DAU同比增长6.5%”。另外。最近线下演艺市场强劲复苏,一票难求,阿里旗下的大文娱(大麦网)等业务随之增长,大文娱单季收入54亿(增长36%),可喜可贺,但对集团贡献还比较小。相关文章阿里巴巴22年,全年裁减19576人阿里巴巴23年一季度,裁减4524人阿里组织变革三个挑战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2022年互联网大厂纳税排行

一般来说,好公司有三个评价维度。一是客户维度。产品行不行,服务好不好,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口碑怎么样。二是员工维度。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员工有没有安全感(别总动不动裁员),愿不愿给员工分钱(尊重员工付出)。我们整理过近百家大厂2022实发薪酬明细,大家可以往回搜,或点文尾的链接。三是社会维度。企业去大西北种树、建希望小学当然值得鼓励,但是,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是实打实给国家缴了多少税。来看看国内互联网大厂2022年纳税排名。是不是超出你的预期?数据说明:1.以各公司对外发布、已被审计的财报为准,没上市的(比如字节跳动)无法获取数据。2.以企业所得税支出为核算主体,增值税一般都不披露,或过于复杂。下面是各公司2022年收入和所得税支出列表。用倒序排列。10、滴滴20年,滴滴纳税3.03亿,21年是1.6亿,22年就减少到391万,属于骤降。20年,滴滴收入1417亿,21年是高点,达1738亿,22年是1408亿,一直亏损。9、美团22年,美团大幅增长,21年收入1791亿,22年是2200亿,不过也还处于亏损中。21年所得税是3027万,22年是7019万。8、快手21年,快手收入810亿,22年是942亿,保持增长,不过,也还处于亏损。21年,所得税支出10.25亿,22年是11.58亿。7、小米21年,小米收入3283亿,22年收入2800亿,下降非常明显。21年,小米税费51亿,22年是14亿,下降同样明显。小米跟前三家不一样,是盈利的。6、百度21年,百度收入是1245亿,22年是1237亿,基本保持不变。21年,百度税费是32亿,22年是26亿。5、京东21年,京东是9516亿,22年是10462亿,京东是唯一过万亿的大厂。不过,京东的利润薄如纸片,这样也导致其纳税不高。21年,京东税费19亿,22年是42亿。4、拼多多有点出乎意料,拼多多纳税挺高的。21年,拼多多收入939亿,22年是1306亿。21年,拼多多纳税19亿,22年是47亿。3、网易网易杀进纳税榜前三,也挺意外的。21年,网易收入876亿,22年是965亿,保持增长21年,网易纳税41亿,22年是50亿。2、阿里巴巴22财年,阿里巴巴收入8530亿,23财年是8687亿,略微增长。22财年,阿里巴巴纳税268亿,23财年是155亿。1、腾讯21年,腾讯收入5601亿,22年是5546亿,基本保持不变。21年,腾讯纳税203亿,22年是215亿。关于互联网大厂纳税排名,你怎么看?薪酬相关文章说明:“人均薪酬”以研发人员为主,少部分是全员。-软件行业-广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理想CEO晒华为书单

最近,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发了几篇长文,读起来有几个感触。第一个感触,是真实。李想有三篇长微博(后附全文),既有干货,也有鲜明的态度,不像60-70后的企业家,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感。第1篇:理想汽车的驱动力是什么?以往大家谈企业驱动,比如国外管理大师一般谈战略驱动,马云谈的是价值观/使命驱动,李彦宏谈的是技术/创新驱动,马化腾谈产品/用户价值驱动,李想谈理想汽车的驱动,既不是技术驱动,也不是产品驱动,而是成长驱动。什么是成长驱动?李想用几千字,讲到理想汽车曾败给华为问界,如何从进攻侧、防守侧跟友商低姿态的学习,李想重新定义了学习与成长,角度很新颖。第2篇:理想是如何学华为的?理想学习华为,的确是认真的。李想把公司学习华为的书单晒了出来,将近20多本书,从战略到研发,从财经到人力资源,估计相关出版社可能又要加印了。年初,理想公司引入华为HRBP部长入职理想汽车,当时倍受行业关注。有一种感觉,理想学习华为,如同当初华为学习IBM、思科一样。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总之,踏踏实实跟高手学习,理想态度值得肯定。第3篇:理想为什么大胆使用本土供应商?这是李想前段时间“手撕”自媒体写的系列文章之一。李想主要强调两点:一是理想使用国内供应商,感到很自豪,而且一一点名了芯片,存储器、雷达,电池等本土供应商,而且直接写供应商品牌,非常自信。既给供应商长脸,也用理想品牌给背书,相互绑定,这可能也是“成长驱动”吧。二是理想选择供应商也有严格要求,比如细分小龙头,创始人还坚持工作,现金储备要健康。从这三篇小博文,你能看得出来,李想作为80后的企业家:自信、敢为。读李想微博还有一个感触,稀缺。现在国内企业家能冲在一线“口无遮拦”的说实话,非常难得,哪怕是说口水话都不多见了。想一想十多年前,京东刘强东、当当李国庆,在微博直接喊话,亲临一线,开始初代的电商大战,主动更新战况,玩法非常高级,当时,卷入战火的还有如日中天的国美和苏宁。随着苏宁国美近年相继深陷困境,李国庆从当当“暴走”,刘强东“明州事件”后,企业家公开喊话时代,已被尘封。后来移动互联网,团购大战,O2O大战,手机大战,不同风格企业家轮番登场,也一度热闹非凡,只是随着行业红利见顶,垄断大局初定,企业家们纷纷退居幕后。新生代的企业家,比如字节跳动张一鸣、美团王兴、拼多多黄铮等,在社交平台,你几乎很难看到他们的公开发声。现在一线经常能刷到企业家,恐怕就剩雷军在卖手机、新势力CEO卖汽车了。当然,今年是GPT元年,有一些企业家重回舞台卖大模型,只不过还停留在PPT阶段,观众似乎并不兴奋。后面是三篇李想的博文,小编做了图文解读。相关文章理想汽车,有点像8年前的特斯拉理想汽车2022年员工薪酬与管理体系谈谈华为HRBP部长入职理想汽车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腾讯,为什么大家学不会?

省流版小结:1、腾讯赛道的独特性。当年的QQ,没人觉得是大生意,腾讯也一直找不到变现路径,直到QQ秀(增值服务),后来是游戏爆发,再后来是微信,现在是游戏+广告+企业服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从QQ到微信,这种商业机会是不可逆的,无法重复推演。2、腾讯人才的依赖性。腾讯跟京东、阿里、美团不一样,他们仨像舞台搭建者,让商家和消费者狂欢,核心资产是商家资源、供应链与货源,然后是消费者心智。腾讯更像是一个话剧社,靠精品剧目(产品)取胜,核心资产就是一群市场嗅觉好、用户敏感度的演职人员(产品经理)。简言之,腾讯对核心人才真金白金的投入,是从第一天就开始的。更新2011年-2022年,腾讯收入、利润、员工投入与薪酬相关数据。1、人均产出首先,来看一下,平均每个员工给腾讯创造多少收入?12年以前,人均200万以内,15年突破300万,17年突破500万,19年最高达600万。2、人均利润13年之前,腾讯员工人均利润50万左右,16年突破100万,21年接近200万。3、员工成本13年之前,腾讯平均每个员工成本是30万左右,15年突破60万,19年突破80万,22年突破100万。这个员工成本,是包括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股票开支等全部开支。累计12年来看,腾讯的员工总支出,总额4868亿!4、员工薪酬这里薪酬是不包含股票、社保和福利费,主要指员工的工资、奖金。13年之前,腾讯员工平均薪酬20多万,15年涨到40多万,17年涨到50多万。5、员工股票14年之前,每人几万块股票,17年之后人均十几万。而且,这只算公司当年支出的股票成本,并不算股票升值带来的溢价。6、员工福利员工福利主要算是“公摊费用”,比如日常的零食、各种节日的大礼包,年会和团建费等。办公电脑,体育馆,健身房算公司固定资产,不属于员工福利费。员工福利费用列支有一定的强制性,13年之前,每年人均1-2万,后面基本是人均5-6万。小结:腾讯员工人均60多万薪酬,加股票总包80-90万,是建立在人均产出500万,人均利润150-200万的基础上。当有人羡慕腾讯员工工资高的同时,同样要明白一个事实,腾讯员工人均贡献也非常高。薪酬系列文章说明:“人均薪酬”以研发人员为主,少部分是全员。-游戏行业-米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深信服研发人均薪酬51万,全员人均40万

深信服,属于企业网络安全大厂,总部在深圳。1、收入情况22年,收入74亿,21年是68亿,增长约9%。从收入结构来看,网络安全收入占53%,云计算39%,政府客户49%,企业客户39%。2、员工情况22年员工总数9156人,相比21年净增加259人,变化不大。研发人员3500多人,22年和21年相比,变化也不大。3、薪酬情况先看销售人员。22年,销售费用中,有16.4亿属于销售人员薪酬,销售人均薪酬50.7万。再看研发人员。22年,研发费用中,有18.4亿属于研发人员薪酬,研发人均薪酬51.5万。加上股份,总薪酬19.8亿,研发人均薪酬55万。最后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费、社保、公积金等杂项费用,22年薪酬总包36.3亿,全员人均薪酬39.6万。综上,深信服跟360公司,人均薪酬40-60万,差距不算大。这两家主打的都是网络安全,不过,360主要收入是互联网广告+游戏,网络安全收入占比19%,而深信服安全服务占比53%。薪酬系列文章说明:“人均薪酬”以研发人员为主,少部分是全员。-软件行业-中软国际,人均薪酬19万软通动力,人均薪酬18万金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广联达新招2971人,人均薪酬29万

广联达,建筑业数字化服务大厂,总部在北京。1、收入情况22年,收入66亿,21年是56亿,增长17.8%。综合资产,利润等三年分项指标,公司业务发展稳健。从产品结构来看,数字造价和数字施工比重较大,还持续增长中。2、员工情况22年,员工总数10683人,比21年净增加1197人。考虑有人员流失,22年总共招聘新人2971人。员工结构中,男女比6:4,骨干员工5700,占比53%。人员流失情况怎样?22年,员工流失比例18%,属正常水平,30岁以下员工流失比较大。3、研发情况22年,研发投入19亿,占营收比28%。相比21年,22年研发人员增加了416人,达4338人。4、薪酬情况先看销售人员。22年,销售费用中,有11.65亿属于销售人员薪酬,销售人员4664人,人均薪酬25万。再看研发人员。22年,研发费用中,有12.25亿属于研发人员薪酬,研发人均薪酬28.2万。最后看全员。扣除员工福利、社保等杂项,22年总薪酬包31.1亿,人均薪酬是29.1万。公司资料显示,广联达的薪酬体系由“基础薪酬包+中长期激励包”组成。基础薪酬包,主要由年薪与其他短期激励构成,属于短期激励范畴。中长期激励包,主要由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