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实名俱乐部

其他

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石药集团等六家化药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财报,比较六家化药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和人效。按2023年总营收,复星医药排第一,复星医药的药品收入302亿,占比73%,其次是医疗器械和医疗健康业务。排名第二的华东医药,药品收入占比较小,更主要的是医药商业占比66%,医美业务占比6%。人福医药,药品收入占比77%,其次是医疗器械。按纯制药业务排名,前四名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石药集团、恒瑞医药。1、员工变化2023年,员工最多的是复星医药,目前4万人,去年增员1772人。增员最多的有华东医药,增员2908人,其次是人福医药增员1606人。减员最多的石药集团,减员1337人,其次是恒瑞医药减员1025人。2、营收情况对比2022年,复星医药,唯一一家营收下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复星医药新冠相关产品(复必泰、捷倍安等)的收入大幅下降。保持连续增长的是人福医药、石药集团,分别增长9.8%和2%。恒瑞医药属于恢复性增长,之前2020-2022年连续下滑,2023年算是回血。下图是恒瑞医药最近四年收入变化。3、利润情况先看净利润增长。复星医药和人福医药,明显下降,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明显提升。再看净利润率。石药集团、中国生物、恒瑞医药最高,净利润率19%左右。净利润率19%左右,在医药行业算什么水平?如果跟医疗器械对比,迈瑞医疗是33%,还追不上,略微超过联影医疗和威高股份。4、员工人效先看人均营收。排第一的是华东医药,人均营收239万。制药四强(复星、石药、恒瑞、中国生物)100-130万左右。再看人均利润。排第一的是石药集团,人均利润是25.8万,其次是恒瑞医药22万,中国生物是20万。5、研发与销售从研发费用占比来看。恒瑞医药占比最高达21.7%,其次是中国生物和石药集团是15-16%。从销售和分销费用占比来看。中国生物投入占比最高,一年投入91.9亿,占比35%。恒瑞医药销售的投入也是非常大,占比33%,其次是石药集团占比29%。6、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排第一档,人均成本是25-30万之间。其次是华东医药和石药集团,人均成本是20-23万左右。7、员工薪酬先看研发薪酬。中国生物和石药集团在港股上市,没有披露研发人员薪酬,以其他四家为主。从数据来看,最高是复星医药,其次恒瑞医药。这里面的“研发员工薪酬、销售员工薪酬”,都没有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相关费用。再看销售人员薪酬。依然是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排前两名。最后,看全员薪酬。这里的“全员薪酬”已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恒瑞医药人均薪酬23万,复星医药20.9万。华东医药和石药集团16-18万,中国生物和人福医药13-14万。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珠宝:周大福
2024年5月17日
其他

北方华创、中微、盛美、至纯等六家半导体设备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半导体行业,细分包括半导体制造(中芯国际)、半导体设计(韦尔股份),半导体封装(长电科技),半导体材料(雅克科技)、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等。根据财报,比较六家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和人效。基本结论,这个行业属于高质量增长——增速高、利润高、人效高。1、员工情况2023年,没有一家公司减员,其中,北方华创增员最多,增加2000人。从员工变化,侧面说明行业保持增长、各公司产能持续增加。2、营收情况2023年,六家公司中,除了至纯科技,其他都属于高增长。超过50%增长,有三家,超过30%增长的,有两家。通常来说,企业能超过营收两位数(10%+)属于快速增长,超过20-30%属于高增长。3、利润情况净利润也都是大幅增长,全部超过30%,其中,超过60%,有北方华创和拓荆科技。再看净利润率,最高是华海清科是29%,其次是拓荆科技25%。惊人的是,六家半导体设备的利润率,均超过半导体制造大厂。4、员工人效先看人均营收,中微公司最高363万,其次是拓荆科技253万。再看人均利润,最低都是20万,最高是中微公司69万。人均营收300万,人均利润50万,在行业是什么水平?继续跟半导体制造大厂比,六家基本都处于领先位置。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人均成本最高是中微公司,超过60.9万,其次是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拓荆科技34-35万。至纯科技和华海清科,在22-26万之间。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薪酬。薪酬数据从哪里来?很多科技公司都主动披露。下图是中微公司的研发薪酬明细。2023年是63.28万,2022年是64.98万。下图是盛美上海的研发薪酬明细。2023年是38.84万,2022年是43.8万。汇总六家公司研发人均薪酬。中微公司最高63万,其次是盛美上海和拓荆科技38万左右,然后是北方华创和华海清科的25-32万。至纯科技可能是“研发费用”统计口径不同,数据偏低。最后,看全员薪酬。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人均薪酬最高是中微公司50万,其次盛美上海30万,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北方华创在20-27万之间。对比2022年,六家人均薪酬都有上调,上涨超过10%就有四家。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激光:大族激光
2024年5月16日
其他

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中国黄金等六家珠宝头部2023员工薪酬与店效

根据财报,比较六家珠宝头部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人效和店效。基本结论,在逆周期,珠宝行业高速发展。1、营收情况对比2022年,除了周大福下滑2%、六福集团增长2%。其他四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周大生,同比增长46.5%。2、门店情况2023年,六家都在疯狂开店。其中,周大福,一年净增加1753家,截止2023财年,共有7655门店,同比增长30%。从门店披露的信息来看,老凤祥、中国黄金、周大生完全是以加盟店为主。而周大福、周生生以自营店为主。3、利润情况先看净利润增长。除了周大福和六福集团,其他四家都有大幅增长,周生生增长最高,124%。再看净利润率。六福集团反而净利润率最高,达10%,其次是周大生8%。4、店效情况从单店营收来看。2023年,周生生平均单店营收2423万,中国黄金、老凤祥、周大福则是1200-1300万左右。从单店利润来看。2023年,周生生平均单店利润98万,增长最快。周大福在2022年单店利润116万,然而,2023年下降到72万,可能是开店数量太快。5、员工情况看看员工变化。老凤祥是上海国企,中国黄金是央企,员工以总部全日制员工为主,不包括非全日制员工、加盟店员工。周大福和周生生员工分别是2.89万人、1.2万人,包括了直营门店员工。6、员工人效老凤祥和中国黄金,不包括子公司员工,人均营收超过天际。包含门店员工的周大福和周生生,人均营收分别是327万、205万。再看人均利润。不算门店员工的老凤祥和中国黄金,人均利润分别是58万、94万,两家也有明显差距。包含门店员工的周大福是19万,周生生是9.3万,两家也差一倍多。7、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老凤祥和中国黄金人均成本最高,分别是46万、20万。周大福、周生生、六福集团差距不大,都在18万左右。对比营收和利润。三家(周大福、中国黄金、六福集团)人工总成本属于低增长。三家(老凤祥、周生生、周大生)人工总成本属于快速增长,不过,没超过收入和利润增速。8、员工薪酬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含有门店员工的周大福和周生生,人均薪酬15万左右。老凤祥人均薪酬是38万,不代表是员工收入,因为财报只列支母公司的全日制员工,不包括外包员工、加盟门店员工。备注:周大福、周生生、六福集团,货币单位是港元,没有换算人民币;另外,周大福财年和六福集团财年是3月底,不是自然年。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激光:大族激光
2024年5月16日
其他

稳健医疗、英科医疗、蓝帆医疗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财报,对比四家医疗用品(医疗耗材)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情况。稳健医疗,除了医疗耗材,还有一部分是“纯棉时代”的消费品业务。1、员工情况2023年,稳健医疗减员1928人,目前员工人数是13014人。相比之下,英科医疗增员最多,增员2115人,目前是10939人。2、营收情况2023年,稳健医疗和奥美医疗营收大幅下降。蓝帆医疗基本不增长,只有英科医疗增长4.6%。从净利润率来看,四家都大幅下降,蓝帆最惨,亏损至5.68亿。从净利润率来看,稳健医疗有消费品业务,最高7%。跟腰部的同行对比,以医疗器械为主乐普和鱼跃医疗,利润率不错,15-30%。3、员工人效从人均营收来看,四家都没有超过100万。从人均利润来看,四家都没有超过5万。对比一下腰部四家。国科恒泰主要做医疗器械分销,没有生产员工,人效最高。新华医疗和鱼跃医疗都人均营收都超过100万。对比人均利润,除了制药装备的楚天科技,人均利润都超过5万。4、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稳健医疗最高,13.8万,英科医疗最低,8.9万,其他两家将近12万。5、员工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稳健医疗人均薪酬11.5万,英科最低7.5万,其他两家9万左右。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学:舜宇光学
2024年5月14日
其他

海南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属于央企,下面四家按最大股东来看,属于民企。根据财报,比较四家航空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情况。1、员工情况2023年,随着商旅市场回暖,航司陆续增员,增员最多的是吉祥航空,增加946人。四家公司中,海航员工目前人数最多,3.5万人。2、营收情况从营收规模来看,2023年,海南航空营业收入586亿,四家最高,同比增速156%。其他三家基本也是翻倍的回血。再看看利润变化。2023年,净利润最多的是春秋航空,22.57亿。其次是吉祥航空,7.51亿。海航从亏损200多亿,到盈利3.1亿,实属不易。华夏航空从亏损20亿,也减损到9个亿。看净利润率,春秋航空是12.6%,四家最高。这个利润率跟其他行业比,算什么水平?如果跟酒店行业三个头部公司比,都属于重资产、周期性行业,航司略差一点。3、成本对比对于航司来说,最大的成本是航空燃料,占航司营业成本30%以上。还有一个较大的成本,是起降成本,包括停靠各大机场的廊桥、使用摆渡车费用。人工成本大概占比是17-19%。航食成本其实很小,占比1%左右。因此,造成公司亏损,主要跟燃料价格、起降费用有关。下图就是春秋航空提到成本管理。单位成本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场复苏,如果拓展国际市场,成本压力很大。下图是海航控股的降本活动,2023年通过堵塞“跑冒滴漏”活动,一年实现降本创效36亿,叹为观止。4、员工人效先看人均营收。2023年,吉祥航空人均营收195万,四家最高,其次是春秋航空,183万。再看人均利润。春秋航空人均利润23万,吉祥航空是7.3万。人均营收200万、人均利润20万,算什么水平呢?再跟酒店三个头部对比,春秋航空略略领先。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都是34万左右,海航是29.6万。对比2022年。四家航司的人工总成本增速均低于营收与利润增长。6、员工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人均薪酬是26-27万。海南航空22.9万,华夏航空14.8万。对比2022年,随着航线和营收恢复,海南人均薪酬增加35%。其次增加较多的是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同比增加25%左右。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机场:上海机场
2024年5月13日
其他

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常说的四通一达,是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韵达快递。后来,百世汇通改名百世快递,2021年,百世集团将快递业务出售给极兔速运。比三通一达靠前的快递公司,主要是四家:顺丰速运
2024年5月13日
其他

华勤技术、闻泰科技、龙旗科技、歌尔股份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很多人都关心员工薪酬,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享几个观察:1.如果是基层员工薪酬,跟当地最低工资、社平工资有关。简单的说,普通员工属于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除非企业招不到人、当地政府上调最低工资,否则,大部分企业不会主动去抬高基层员工薪酬。给大家分享一张图,来自华勤技术的招股书。以2021年为例,全国各地的生产员工薪酬,上海最高9.6万,东莞7.5万,南昌5.93万。各地基层员工薪酬的差异,并不是由企业一家所能决定的。比如说,还有劳动力市场的服务方、劳动者本身等。2.如果是高管薪酬,跟监管政策、企业利润有关。高管薪酬的决定性因素,一是监管政策,二是企业利润率。像国有企业、金融类企业,直接受到监管部门”限薪令”影响,我们之前提到,茅台人均利润230万,高管100万年薪
2024年5月11日
其他

为什么湖南台是凤凰卫视、TVB收入5到6倍?

最近,湖南卫视《歌手》新赛季启动,热搜开始霸榜。比较好奇,芒果台一年有多少收入和利润,员工薪酬情况?通过财报,跟凤凰卫视、TVB对比一下。1、收入利润对比芒果超媒,目前是A股唯一国有控股的长视频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46.28亿,同比增长4.66%,净利润35.6亿。2023年,凤凰卫视收入是24.6亿港元,换算人民币约22.7亿,处于亏损中。2023年,TVB
2024年5月11日
其他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最新财报,简单说说两家的营收与利润、员工薪酬与人效。基本结论:净利润率差不多,薪酬差距有点大。1、股东情况微众银行的大股东是腾讯,持股比例32.73%。网商银行大股东是蚂蚁集团,持股比例30%。2、营收情况从营收规模,微众银行大概比网商银行大一倍。2023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394亿,网商银行是187亿。从净利润来看。2023,微众银行净利润108亿,网商银行是42亿。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两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看看净利润率。微众银行是净利润率27%,网商银行是22%,跟传统行业比,非常优秀。当然,如果跟白酒行业大厂比,还差不少。如果跟医疗器械比,比迈瑞医疗低一些,比联影医疗高一点。3、业务差异微众银行有点像以前微信支付“包抄”支付宝的逻辑类似,都是从C端用户开始高举高打。下图是微众银行的用户数据。2023年,微众银行有效个人客户数3.99亿人,比2022年增加3700万人。网商银行,明显侧重To
2024年5月10日
其他

埃斯顿、新松机器人、新时达等五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菜鸟-想深入讨论大厂的薪酬与人效,5月,杭州和北京有一场
2024年5月10日
其他

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等五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民航局公报,按旅客吞吐量(进港人数+出港人数),2023年,国内前五大机场分别是:白云、浦东、首都、宝安、天府。如果按照货物吞吐量,排位略有变化,前四名分别是:浦东、白云、宝安、首都。第五名是杭州萧山,毕竟是电商之都和物流公司大总部;第六名是郑州新郑机场,应该跟富士康相关。如果按照机场公司的营收排名,估计出乎你的意料。第一名是上海机场(浦东+虹桥),海南机场排第二,白云机场排第三,首都机场排第四名。按净利润排名,海南机场甚至排第一,是所有机场公司中最挣钱的,而首都机场是亏损最严重的。海南机场为什么能排第一、第二?主要原因,海南机场的非机场收入占比略大,除了飞机起落费+机场商业本身收入,全岛还有5家免税店的收入,以及30亿的地产业务。首都机场为什么亏损严重?主要原因,大兴机场启用后,客流明显分散,后面叠加疫情因素,加上首都机场本身运营成本过高。下图就是首都机场的利润表。2023年,总收入45.6亿,经营费用高达59.1亿,直接亏损十几个亿。1、员工情况2023年,海南机场增人最多,其次是上海机场,深圳机场增170人。白云机场、首都机场略有减员。上表中,首都机场员工规模最少。主要原因是,“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只是作为首都机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没有合并集团和其他子公司的员工。2、员工人效剔除首都机场例外情况,对比其余四家公司的人效。2023年,上海机场和深圳机场,人均营收最高,80万左右。2023年,海南机场人均利润最高,9.2万。从数据来看,机场行业显然不是高利润、高人效的行业。3、员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人均成本最高,33-36万。其次是白云和宝安,23-29万,海南机场最低。4、员工薪酬扣除公司要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费用。2023年,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员工薪酬大约22-23万;白云机场和宝安机场是15万,海南机场是10.4万。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一:隆基绿能
2024年5月10日
其他

恒生电子、广联达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两家的明显差异是,恒生电子服务金融业,广联达服务建筑业。共同点是,营业规模和员工规模差不多,简单对比两家的员工薪酬与人效情况。1、员工情况2023年,恒生电子减员158人,广联达减员334人。2、营收情况从营收来看,2022年,广联达略微超过恒生电子。2023年,恒生电子增长12%,广联达几乎不增长,开始被反超。再看看利润。2023年,恒生电子净利润增长14%,广联达从9.67亿下降到1.15亿。广联达营收不增长原因,是受到建筑业开工不足的影响,而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和折旧摊销。如果对比2022年的净利润率。恒生电子是17%,广联达是15%,差距不算大。3、业务结构下图是广联达的业务结构。核心收入是数字成本,占比79%,同比有8%的增长,数字施工、数字设计则有超过30%的下降,两项占比14%左右。下图是恒生电子业务结构。三项核心业务,合并占比在66%左右,分别有5-15%的增长。4、员工人效先看人均营收。2023年,广联达人均营收63万,恒生电子是55万,差距不大。人均营收60万,算什么水平呢?如果跟用友和金蝶比,优势明显;跟浪潮数字企业和金山办公比,略有差距。再看人均利润。如果只对比2022,人均利润在8-9万,两家差不太多。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恒生电子人工总成本比广联达高,恒生电子47亿,广联达42亿。对比人均成本,广联达比恒生电子要高,广联达40万,恒生电子35.5万。再看人工成本两年的变化。2023年,恒生电子的人工成本增速,跟营收增速持平,低于利润增速。广联达人工总成本增长,均超过营收和利润的增速。人工成本,会直接影响公司利润吗?当然会。比如在广联达财报就提到,公司利润下降幅度较大,跟人力成本增长、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有关。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这里的“研发员工薪酬”,包含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恒生电子研发薪酬高一点,人均32.7万,广联达是31万。对比2022年,两家研发薪酬都有10%左右的上调。最后,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两家公司员工人均薪酬都是30万左右。区别是,恒生电子同比涨薪11.4%,广联达只涨3%。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一:隆基绿能
2024年5月9日
其他

均胜电子、宁波华翔、继峰股份三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宁波有三家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大厂,均胜电子、宁波华翔和继峰股份。三家各有专长,均胜主营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宁波华翔和继峰股份专长是汽车内饰。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三家营收与利润、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受汽车行业景气影响,三家公司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均胜电子收入最高557亿,同比增长16%;宁波华翔收入232亿,同比增长18%。继峰股份同比增长20%,突破200亿。2、员工规模2023年,均胜电子员工最多,目前43914人,比2022年减426人。宁波华翔新增1866人,目前是20711人。继峰股份新增274人,目前是18991人。3、业务结构下图是均胜电子业务结构。汽车安全收入385亿,占比70%,汽车电子收入167亿,占比30%。汽车安全,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方向盘等产品。汽车电子,主要是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均胜电子国外收入420亿,占比75%,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下图是宁波华翔业务结构。汽车内饰是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0%,其次是金属件和汽车外饰合计38%。汽车电子收入23亿,占比10%.宁波华翔的国外收入占比20%。从产品结构到市场结构,宁波华翔跟均胜电子有明显差异。下图是继峰股份的业务结构。继峰股份核心产品包括汽车内饰、商用车座椅、头枕和座椅扶手。从行业地位来看,继峰股份是属于商用车座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2024年5月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迈瑞医疗、威高股份、联影医疗三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营收过百亿的,主要有四家。四家都各有专长,比如说迈瑞的监控仪、联影的诊断影像、威高的骨科耗材、新华医疗的手术器械。新华医疗
2024年5月8日
其他

苏泊尔、九阳、小熊电器三小家电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三个小家电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九阳是三家唯一营收下降的。小熊电器和苏泊尔,分别增长14%和5.6%。2、业务结构下图是小熊的业务结构。主力产品是锅煲类,保持20%增长,线上销售是主要渠道占82%,增长10%。下图是九阳的业务结构。跟小熊不一样的是,九阳的营养煲、食品加工机同比没有增长。线上销售占比54%,同比下降15%。下图是苏泊尔的业务结构。苏泊尔主力的炊具类产品,增长也比较慢,增长较快的是食物料理机,但占比只有16%。苏泊尔业务规模比较大,代工的收入超过了小熊的整体收入。销售模式主要是直销和分销模式,分销依赖商超和其他KA渠道。3、利润情况2023年,苏泊尔和小熊电器的利润都有增长。九阳利润下滑明显,财报披露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来看看净利润率,苏泊尔和小熊都是10%左右。跟其他行业比,这个利润率算什么水平?跟老牌家电大厂比,差距不算大。跟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比,明显就有差距了。4、员工人效先看员工变化。2023年,九阳减员255人,苏泊尔和小熊分别增加529、227人。基于现有的员工计算人均营收、人均利润。2023年,九阳人均营收373万,排第一,其次是苏泊尔198万。九阳的人效之所以高,部分产品应该是委托生产的,或采用较多的劳务外包。对比三家的一线员工,苏泊尔生产员工6305人,小熊有3074人,九阳只有480人。再看人均利润。尽管九阳人员结构更轻,但人均利润还是苏泊尔领先。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人均成本”就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开支。2023年,小熊人工成本最低,九阳人工成本最高,两者之间差一倍多,有点惊人。看人工成本两年的变化。2023年,九阳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都在吃紧,因此,人工总成本也在同比减少。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这里的“研发员工薪酬”,包含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九阳研发薪酬最高,人均37万,其次是小熊,人均19万。对比2022年,九阳研发总薪酬和人均薪酬都略有下降,小熊略有上浮。最后,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九阳股份人均薪酬23万,其余两家在10-15万之间。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一:隆基绿能
2024年5月7日
其他

三七互娱、完美世界、世纪华通、巨人网络等六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几个A股游戏公司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游戏公司头部是腾讯、网易和米哈游,营收在300-1800亿之间。以下六家属于腰部公司,营收在30-200亿之间。六家游戏公司中,完美世界有一小部分业务是影视与综艺。世纪华通,除了游戏业务,还有汽车零部件和IDC业务。昆仑万维,游戏业务占比最小,更主要的是Opera浏览器、社交娱乐、游戏发行等业务。1、营收情况2023年,除了吉比特,其他五家都有增长。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增长最慢,只有1%左右的增长。世纪华通、巨人网络增长最快,分别增长16%和43%。看一下利润情况。2023年,只有昆仑万维和巨人网络增长,其他四家利润下降。世纪华通2022年亏损70亿属于资产减值处理,不是业务本身亏损。再看看净利润率,巨人网络净利润率最高的,达37%。跟其他行业比,游戏公司的利润率算什么水平?以巨人网络为例,跟白酒茅台比,还差一点意思,但基本能秒很多传统公司。3、员工人效2023年,完美世界减员307人,三七互娱减105人、世纪华通减259人。昆仑万维和吉比特则增员311和193人。基于现有的员工计算人均营收、人均利润。2023年,三七互娱人均营收480万,排第一,其次是吉比特289万。完美世界和世纪华通人效略低,主要是影视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人员占比过大。再看人均利润。三七互娱、吉比特、巨人网络以游戏业务为主营业务,人均利润均超过70万。人均利润70万,跟其他行业比,什么水平?对比三个互联网大厂,游戏中厂的人均利润有绝对优势。4、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人均成本”就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开支。2023年,世纪华通人工成本最低,因为有1700多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员工。吉比特人均成本最高,达72.6万,其他几家在45-57万之间。看人工成本两年的变化。2023年,三七互娱和世纪华通的人工总成本在减少,或跟减员保持一致。完美世界同样减员,但是人工总成本在增加。5、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这里谈到的“研发员工薪酬”,没有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相关成本,没特定说明的,不包括股权薪酬。2023年,吉比特研发薪酬最高,人均73万,其次是巨人网络,人均63万。其他四家在40-55万之间。对比2022年,世纪华通、吉比特的下降比例较大,原因不明。再看销售人员的薪酬。在游戏公司,销售主要是涉及游戏的宣传与发行。2023年,三七互娱、昆仑万维的销售人均薪酬50万以上,世纪华通是40万左右。对比2022年,涨薪明显的是昆仑万维,降薪明显的是世纪华通。最后,来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三七互娱、世纪华通人均薪酬30-37万。完美世界、昆仑万维、巨人网络是40-45之间,吉比特最高,60.6万。对比两年薪酬数据来看,游戏行业的薪酬水平跟其他行业比,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最后,看一下游戏高管总薪酬的占比,基本在0.1%以下,对整体员工薪酬影响有限。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一:隆基绿能
2024年5月7日
其他

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家电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三个家电大厂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三家公司都保持8%左右增长。从营收规模来看,美的集团3720亿处于第一名,海尔排第二,格力历史性的突破2000亿。这里的营收,以上市公司的业绩为主,每家公司都有一些没有上市的业务。在家电行业,能跟格力竞争第三名的是TCL。2023年,TCL电子(电视为主)营收729亿,奥马电器(冰箱洗衣机)152亿,TCL科技1744亿(华星光电+新能源),合计营收2600多亿。只不过,华星光电的显示业务、TCL中环的光伏业务,很难归类到家电行业。2、利润情况2023年,三家公司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再看净利润率,格力净利润是三家中最高的,达14.2%。3、员工变化2023年,美的集团员工增加最多,增加3.2万人,即将突破20万。其次是海尔,增员2872人。格力最近几年,员工其实是一个减少的趋势。2019年,格力员工总数高达8.8万人,2020年减少到8.3万,2021年又减少到8.1万。2022年,格力减员力度是最大,减少到9500多人,最近两年保持7.2万人。4、员工人效经过持续瘦身后,格力的人效要比美的和海尔高。2022年,格力人均营收260万,2023年则是280万。格力人均营收280万,跟其他行业比,什么水平?如果跟重工行业比较,比如三一重工,几乎持平。从人均利润来看。格力的人均利润40万,在传统行业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其实,三家人均利润跟热门的光伏行业比,不落下风。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人均成本”就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开支。2023年,海尔人均成本25万,美的是19万。格力净利润和人效都是最高的,然而,人工成本是最低的,你可以想一想背后的原因。对比营收和利润增长。2023年,三家公司的人工成本增速跟营收增长差不多,但是,人工成本增长是低于利润增长的。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这三家公司只披露研发费用,没有披露研发费用中的薪酬比例等。下图是美的集团的研发费用:因此,我们只能统计“人均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研发人数)”。2023年,美的人均研发费用第一名,海尔跟格力看起来也不差钱。三家公司的研发人员薪酬大概是多少?我们来做一个合理的比例推算。根据行业经验,美的研发费用大概有65%比例属于研发员工薪酬,海尔和格力则是75%。而且,这个“研发员工薪酬”,没有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下面就是这三家的研发人均薪酬,仅供参考。最后,来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美的员工人均薪酬16万,海尔则是18.6万,格力12.5万。对比2022年,格力人均薪酬略有增长,美的和海尔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安防:海康威视
2024年5月6日
其他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六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光伏行业六强的营收与利润、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按营收排名,2023年通威股份排第一,总营收1391亿,同比下滑2.33%。隆基绿能排第二,1295亿,同比增长0.39%。增长最快的是晶科能源,从826亿提升到1186亿,同比增长44%。通威股份,如果扣除农牧业务收入,光伏大厂按营收前四名分别是: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下图是通威股份的业务结构。2023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收入是1028亿,农牧业务收入355亿。2、员工情况我们经常说“大厂”,既要关注一家公司的营收规模,也会关注员工规模。2023年,隆基绿能员工人数继续领跑光伏行业,员工总数突破7.5万人,2023一年新增1.4万人。天合光能人员增加最多,一年新增19954人。其他几家的员工增量也都是非常可观的。相比地产大厂、互联网大厂的大规模裁员,光伏大厂年增1-2万人,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社会责任直接拉满。3、利润情况按净利润排名,通威股份以135亿排第一,隆基绿能排名第二。不过,相比2022年,两个大厂净利润明显有下滑。净利润增长最高的是阳光电源,从35亿提升到94亿,成绩极为优秀。其余几家的利润增长也是惊人。再看净利润率,阳光电源以13%处于领跑位置。光伏大厂的净利润率,跟其他行业比,什么水平?跟重工行业比,比如徐工、三一重工,略占优势。跟风电行业比,比如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各有千秋。4、人效情况2023年,阳光电源人均营收527万,排第一。人均营收突破200万的,还有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再看人均利润,阳光电源继续排第一。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人均成本”就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开支。换句话说,人均成本越高,代表公司越舍得给员工投入。2023年,阳光电源人均成本28.6万,排第一,跟其他同行拉开差距。从阳光电源的例子,应该能看到,当一家公司快速增长、净利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时,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一般都会同步拉高。接着,这个公司的人均成本、人均薪酬也都有保持高分位状态。说到底,人效的本质,都是每一家公司背后的人在竞争,无论是堆技术、抢客户,还是拓市场、拼产能。5、研发员工薪酬薪酬数据都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源自公司财报主动披露的,或拆解“研发费用”的员工薪酬部分。下图是天合光能披露的研发薪酬。下图是晶科能源披露的研发薪酬。通威股份因研发费用统计口径差异,给大家汇总其他几家公司的研发薪酬:再对比2022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研发薪酬明显增加,而阳光电源、晶科能源略有下降。为什么研发人员薪酬出现波动?主要跟研发人员增加过快有关。2023年,光伏大厂都在扩充"技术人才库",研发新人增加过快,除非研发费用超前投入,否则难免会稀释原有的薪酬水平。最后,来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所有员工一起计算。2023年,阳光电源员工人均薪酬24.4万,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是12-13万。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9万左右。对比2022年,隆基绿能、晶科能源薪酬有明显增长,说明之前薪酬太低。阳光电源、天合光能薪酬略有下降,说明增员太快。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安防:海康威视
2024年5月6日
其他

古井贡酒、舍得酒、口子窖、老白干等6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菜鸟-想深入讨论大厂的薪酬与人效,5月,杭州和北京有一场
2024年5月5日
其他

科沃斯、石头科技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属于扫地机器人两个头部。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两家的业绩情况、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科沃斯增长缓慢,同比增长1%,营收155亿。石头科技则增长31%,营收87亿,缩小跟科沃斯的营收差距。看一下业务结构和销售情况。下图是科沃斯的业务结构。两大品牌收入占比50%左右,也有ODM代工收入4亿,目前占比很小。从销量来看,2023年,科沃斯品牌销量284万台,比2022年下降9%。下图是石头科技的销量。2023年,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销售增长16%,销量259万台,两家主力产品销量差距不算大。2、利润情况2023年,科沃斯利润大幅下降,从17亿变成6亿,下降64%。下降原因是什么?科沃斯财报解释原因,一是行业竞争加剧,二是公司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中低价格段降本款产品布局有所缺失,三公司对新业务领域投入显著增加,从而压低公司整体利润。2023年,石头科技净利润增长74%,达20.51亿,净利润反超科沃斯。石头科技净利润率23%,在行业是什么水平?如果跟传统大家电公司比较,成绩也都是不错的。石头科技净利润率,为什么比科沃斯高?主要生产模式不太一样。科沃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建,有自己的工厂,生产能力不仅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能帮助其他品牌代工。自建的好处像比亚迪,产能可控,也容易做大营收规模,坏处是对成本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相比之下,石头科技之前基本都是委外加工,2023年才开始自建工厂,生产模式后续会调整为自主生产为主、委外加工为辅。下图就是2023年石头科技的委外加工费用图。3、员工变化2023年,两家公司增员六七百人。从员工规模,大体能感受到两家公司模式的差别。比如说,石头科技2023年,生产人员295人,而科沃斯是3591人。又比如说,石头科技2023年,销售人员314人,而科沃斯有3315人。4、员工人效2023年,石头科技人均营收543万,2022年是696万。石头科技人效之所以那么高,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因,两家从生产到组织都有明显区别。从石头科技的人效来看,不太像传统家电,更像安克创新一样的消费电子。从人均利润来看。石头科技也能秒杀大部分的互联网科技公司。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人均成本”就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开支。2023年,石头科技人均成本是36.8万,科沃斯则是24.1万。对比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目前,这两个公司的人工成本增速都是高于营收和利润增长的。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薪酬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很多大厂都是主动披露的,比如,石头科技在财报主动披露,2023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是53.48万,2022年则是59.58万。汇总两家公司的研发人员薪酬。科沃斯比传统家电薪酬高不少,相比,石头科技还是挺舍得投入。再看销售人员薪酬。同样是,石头科技的薪酬比科沃斯高一截。最后看全员薪酬。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石头科技人均薪酬28.8万,科沃斯是20.6万。对比2022年,因员工增加因素,石头科技整体薪酬下降9.5%,科沃斯则从18.8万提升到20.6万。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白酒:茅台
2024年5月5日
其他

万辰集团、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等五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几家零食头部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万辰集团算是零食行业的新面孔,原来的公司是做食用菌的,2022年8月,公司开始在南京做零食连锁业务,后来一并将旗下“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多个品牌整合成“好想来品牌零食”。截至2023年底,万辰集团在全国有4726家零食店,零食主营业务突破87亿,成为行业头部。“零食很忙”公司还没有上市,暂时缺少准确的数据。1、营收变化对比上一年,因万辰属于业务整合,增长数据较恐怖。2023年,增长最高的是盐津铺子,同比增长42%,从28亿增长到41亿。其他三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拉长四年时间来看看几个公司收入。三只松鼠下降最多,2020年营收接近100亿,2023年只剩71亿。再看一下净利润。2023年,万辰集团还在跑马圈地,需要在供应链、仓储物流、品牌建设、
2024年5月4日
其他

新华医疗、鱼跃医疗、乐普医疗等5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菜鸟-想深入讨论大厂的薪酬与人效,5月,杭州和北京有一场
2024年5月4日
其他

海澜之家、森马服饰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比较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的经营业绩、员工人效。从营收来看,两家算是行业头部,收入规模处于150-200亿左右。1、经营情况2022年,受疫情和行业影响,两家都出现明显下滑。2023年,两家都在陆续“回血”,海澜之家同比增长16%,森马增长2.5%。净利润快速的修复中,海澜之家利润同比提升37%,森马提升76%。从净利润率来看,两家都处于8-13%之间。跟隔壁的家居行业的两家头部对比,差不太多。2、业务情况先看门店情况。2023年,海澜之家直营和加盟合计门店6800多家,2023年关闭2300多家,新开895家。2023年,森马直营和加盟合计7800多家店,同样,关闭的比新开的门店多。再看线上情况。2023年,海澜之家,线上销售占比提升到15%。2023年,森马线上销售占比提升45%,2022年则是38%。森马还披露到,抖音收入占比是天猫66%,两个平台退货率均是46%左右。再看看线下经营。森马有较详细的信息披露,值得关注的是,比如营收排名前五的门店经营。2022年,营收前两名门店,坪效是3000多元。2023年,营收前两名的门店,坪效增长到6000多元。最后看一下品类的贡献。海澜之家,定位为“男人衣柜”,裤子、T恤、衬衫、羽绒服,占比居高不下。森马的总营收,儿童品牌贡献68%。3、员工情况2023年,海澜之家减392人,总员工23979人。森马减员104人,总员工3097人。很明显,两家公司的员工结构差异比较大。森马财报披露到,公司产品全部外包生产,公司主要负责业务品牌运营、设计研发、生产组织与成衣采购、零售管理、仓储物流。除了生产外包,实际上,森马门店销售等职能也采用大量的劳务外包。按劳务外包总报酬和总工时折算,大约有7000-8000非全日制用工。海澜之家,从生产制造到门店销售都有大量的员工。下图是海澜之家员工结构图。因此,人员结构不一样,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可比性比较差。不过,依然可以简单对比,生产外包模式和全自营模式的人效差异。2023年,海澜之家人均营收90万,的确不算高。森马采用外包模式后,人均营收则是441万。可对比一下,体育品牌大厂的人效。2023年,安踏和特步自生产自经营,人均营收100-150万。李宁采取外包模式后,人均营收570万。4、员工薪酬来看一个可比薪酬。2022-2023年,海澜之家研发人员963人,人均薪酬15.7万。同期,森马研发人员811人,人均薪酬16万左右。上述“研发人员薪酬“,是根据公司披露“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计算。下图是海澜之家的研发人员薪酬明细。再看销售员工薪酬。下图是海澜之家的销售人员薪酬明细。2023年,海澜之家销售人员总薪酬14.42亿,总员工12668人,人均薪酬11.4万。上述的“职工薪酬”没有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的。补充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半导体:韦尔股份
2024年5月3日
其他

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等白酒大厂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按营收超过300亿来排名,茅台是行业老大,其次是五粮液、洋河股份、汾酒和泸州老窖。另外,这里只是统计上市公司的收入,比如茅台集团,合并未上市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1、收入增长2023年,白酒行业头部大厂,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20%左右的是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和茅台。2、利润情况除了洋河股份,其他四家也是保持两位数的利润增长。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增长高达27-28%。茅台增长19%。白酒头部大厂的净利润,十分惊人。茅台净利润率是50%,营收1400多亿,净利润700多亿。前五强净利润率最低都是30%。净利润率30%,有哪些行业可以相提并论?先看饮料行业。农夫山泉,2023年营收420亿,净利润120亿,净利润率28%。再看医疗器械。迈瑞医疗,2023年营收349亿,净利润115,净利润率33%。3、员工人效2023年,茅台员工增加1907人,洋河股份增加903人。五粮液和山西汾酒减员200-300人。直接对比人均营收。2023年,茅台人均营收是443万,这人均产出要很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都高。比如,百度和网易人均营收330多万,快手人均营收414万万万没想到的是,白酒人效最高的是泸州老窖,人均营收801万。对比2022-2023人均营收,泸州老窖的人效非常出色。再看人均利润。2023年,茅台人均利润224万,泸州老窖351万,五粮液120万。对比两年白酒大厂人均利润变化,两个字:服气。4、销售管理投产比指标解读,“XX百元营业收入”,指公司XX投入100元,带来多少元营业收入。以往大家最关心“XX费用率”,关注的是公司对XX投入的重视,而“百元XX营业收入”,关注的重点是看XX投入的产出效率。从销售投产比来看。2023年,茅台销售费用比例最低,百元销售营业收入3100多元。相比之下,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销售费用投入比例过高了。不过,如果看管理投产比,茅台的管理投入比是五家中最低,原因不明。5、人工成本这里“人工成本”,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相当于,公司平均养一个员工的总开支。2023年,茅台人工成本是42.4万,其次是泸州老窖34.2万、五粮液31.6万。对比总人工成本、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化情况。除了茅台,其余四家人工成本均增长低于营收、利润的增长。意味着,白酒行业也在推动“降本增效”。6、员工薪酬先看全员薪酬。这里的“员工薪酬”,已初步扣减了公司承担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但没有扣税。2023年,茅台人均薪酬领跑行业,其次是泸州老窖。再看销售人员薪酬。部分公司披露销售人员的员工薪酬,发现薪酬差距较大。2023年,五粮液销售人均薪酬62万,汾酒和泸州老窖是30万左右。最后看看生产人员薪酬。根据制造成本计算生产人员的薪酬,注意,这里的“生产人员的薪酬“并没有扣除相应的费用。2023年,茅台和其他三个大厂,生产员工人均薪酬13-16万之间。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半导体:韦尔股份
2024年5月2日
其他

金风科技、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等风电大厂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风电行业,按市场占有率,金风科技全球第一,其次是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作为国家队,主要生产包含风电在内的大型发电装备,总营收较高,一起比较员工薪酬和人效。从员工来看,东方电气员工超过1.7万人,排第一,排第二名是明阳智能,2023年新增2025人。2023年,金风科技减员549人。1、营收情况相比上一年,2023年唯一营收下降的是明阳智能,下降9.4%。东方电气和金风科技保持9%左右的增长。增长较高的是三一重能,从123亿增长149亿,增长21%。2、利润情况除了东方电气和三一重能,其余三家利润都有明显下降。3、业务情况下图是东方电气的产品结构。汽轮发电机和电站汽轮机是东方电气的主力产品,风力发电机组销量高,但收入占比还不算大。下图是金风科技的产品结构。从机型来看,4MW以下销量下降明显,6MW以上保持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3年,金风科技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5.67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0%,连续十三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6.4GW,全球市场份额13.90%,全球排名蝉联第一。4、人效情况先看人均营收。运达股份人均营收712万,人均营收超过金凤科技,名列行业第一。其余三家都是200-300万之间。为什么运达股份人效那么高呢?对比一下员工结构,从生产到行政,人员比例差不多。再对比一下劳务外包费用情况,金风科技劳务外包4.5亿元,运达股份则是1.5亿元,符合相关比例。因此,运达股份人效高,更像是收入和利润高增长的溢出效应。而且,运达股份两年的人效都在700万以上。再看人均利润。2023年,三一重能和东风电气的人均利润最高,处于20-35区间。运达股份人均利润是15.8万。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相当于,公司要养一个员工的年平均成本。2023年,金风科技人工成本是37.5万,其次是东方电气32.2万。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薪酬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很多科技大厂都是主动披露的,比如,三一重能在财报主动披露,2023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是40.92万,2022年则是43.51万。汇总四家的研发人员薪酬。相比之下,三一重的确比其他三家薪酬高。这里说的研发和销售的人均薪酬,除了员工薪酬外,没有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的。再看销售人员薪酬。相比之下,东方电气比其他三家更高一些。最后看员工薪酬。这里的“人工薪酬”,已扣减了公司承担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从人均薪酬水平来看,金风科技领跑行业。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半导体:韦尔股份
2024年5月2日
其他

韦尔股份、华虹半导体和中芯国际2023年员工薪酬

根据2023年公司财报,整理三个半导体大厂的营收和员工薪酬。1、营业收入受行业整体影响,2023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收入分别下降8.6%和3.3%。韦尔股份算是逆势增长,收入从200亿增长210亿,增长4.69%。从收入结构来看,韦尔股份收入主要驱动因素:智能手机增长44%,汽车电子增长25%。不过,从净利润来看,三家公司都是大幅下滑。下降最大的是中芯国际,净利从120亿下降到48亿。3、员工变化2023年,中芯国际减员1396人,韦尔股份减员180人。华虹半导体增员103人。4、人效情况按4月汇率算,台积电作为全球头部,人均营收666元。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则是220-240之间。对比一下韦尔股份。2022,韦尔股份人均营收403万,2023年则是438万,成绩十分优秀。再看一下人均利润。受行业影响,三家人均利润明显下降。中芯国际从56万下降23万,华虹半导体从45万下降到28万。韦尔股份从20万下降到12万。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根据人工总成本、员工总数计算,2023年,中芯国际人均成本31.6万,华虹半导体是37.4万,韦尔股份是51.2万。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韦尔股份的单个人工成本略“贵”。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2023年,三家大厂的研发人均薪酬都是46-48万之间,比较接近。这里的“人均薪酬”,是包含股权薪酬、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薪酬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很多科技大厂都是主动披露的,比如,中芯国际在财报主动披露,2023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是46.9万,2022年则是44.8万。半导体行业,员工薪酬都那么高吗?也不是。以华虹半导体销售人员为例,最近两年,人均薪酬在37万左右。以华虹半导体生产人员为例,最近两年,人均薪酬在8-11万之间。高管薪酬,会不会拉低人均薪酬?高管薪酬的确不算低,不过,高管整体薪酬占比一般都在0.1%以下,对员工整体薪酬影响有限。下图是中芯国际披露的高管总薪酬。2023年,中芯国际高管总薪酬7470.02万,占员工总薪酬0.012%。韦尔股份高管总薪酬是883万,总包最低,占比0.004%。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半导体:中芯国际
2024年5月1日
其他

欧派家居、顾家家居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欧派、顾家是国内头部定制家居公司。根据2023年财报,给大家整理两家的营收和员工薪酬。1、业绩情况受行业环境影响,这两年两家收入增长都不高。2023年,欧派家居年收入228亿,增长1.34%,顾家家居年收入192亿,增长6.7%。相比营收,净利润增长较稳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从利润率来看,定制家居两家头部,似乎比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健康。2、业务结构下图是欧派业务结构,衣柜和配套收入占比最高。下图是顾家的业务结构,沙发和床收入占比较高。3、员工情况2023年,欧派减员483人,现有24044人。顾家增员1512人,目前是21088人。两家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人员占比都超过60%。下图是欧派家居的员工结构。4、员工人效两家的人均收入非常接近,90万左右。从人均利润来看,欧派略高于顾家。家居行业头部人效90万,跟哪些行业差不多?似乎跟酒店行业较接近,2023年,华住集团人均收入也是90万。5、研发与销售投产比所谓“XX占收入比”,主要看公司对XX的重视度,“百元XX营业收入”,主要就是看XX投入的产出效率。比如说,从研发来看,欧派投入11亿,顾家只购入2.6亿,明显欧派更舍得投入。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顾家用更少的研发带来更多的营收。从销售费用来看,两家又反过来。顾家更舍得投入销售,一年投入33亿,欧派只投入20亿。6、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2023年,两家人均人工成本都在15-16万之间。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欧派的人工成本控制更“强”一点。两家的人工成本增长都低于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欧派甚至还出现负增长。7、员工薪酬直接看全员薪酬。扣除公司要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成本。2023,欧派和顾家员工人均薪酬都是13.5万左右,差异非常小。再看销售人员的薪酬。2023年,欧派家居的销售人均薪酬是35.3万,顾家家居则是41.3万。顾家家居销售薪酬高,或许跟公司对销售投入更重视有关系。另,这里的销售人均薪酬,是没有扣减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的。说明:本文“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半导体:中芯国际
2024年5月1日
其他

华住、锦江和首旅酒店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华住、锦江、首旅是国内三大酒店集团。按营收来看,华住排第一;按酒店和房间数量,似乎是锦江的最多。
2024年4月30日
其他

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两家头部。来对比一下两家的营收、员工薪酬与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两个大厂的收入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联影医疗增长更高,同比增长23.5%,首次突破100亿。两家的利润增长非常健康,同比增长都是20%左右。让人羡慕的是,迈瑞的净利润率。2023年,迈瑞一年营收349亿,净利润116亿,净利润率33%。或许只有头部的游戏公司、白酒公司,才能赶上这个。2、收入结构下图是迈瑞业务结构。迈瑞有两大产品线,生命支持类和体外诊断类,收入占比79%。医学影像类70亿多,占比是20%。值得关注的是,迈瑞医疗收入有39%来自境外,联影医疗境外收入占比14%左右。意味着,迈瑞的全球化能力更强一下。下图是联影医疗的业务结构。联影主要产品是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设备,收入占比86%。其他收入是提供维修服务和软件,收入占比10%左右。3、员工情况2023年,迈瑞增加员工1945人,目前总员工是18044人。联影医疗增加138人,目前总员工是7440人。4、人效情况从人均营收来看,迈瑞要比联影高,迈瑞是190万,联影是150多万。从人均营收的增长来看,联影增幅更大,同比增长21%。再看人均利润。迈瑞人均利润是联影的一倍多。联影的人均利润增长也保持两位数增长。很显然,联影的人效大幅提升,跟公司营收、利润是增长都同步的。5、人工成本这里谈的“人工成本”,是指公司要承担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成本。略感意外的是,两家公司的人均成本非常接近。2023年,迈瑞人均成本36.3万,联影是36.9万。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和联影的人工成本的增长,似乎高过营收和利润增长。6、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的薪酬。2023年,迈瑞的研发人均薪酬53.3万,联影是44.5万,迈瑞的更高一些。这里的研发人均薪酬,是包括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成本的。如果看薪酬增幅。联影增幅更可观,2022年研发人均薪酬是34万,2023年涨到44万。上述的薪酬数据源自公司主动披露,下图就是联影医疗公开的研发平均薪酬。最后,看看其他员工薪酬。扣除公司要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费用。2023年,迈瑞医疗人均薪酬是34万,联影医疗的人均薪酬是30万。注:本文的“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主动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进行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化妆品:珀莱雅
2024年4月30日
其他

美团、小米和快手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29日,美团发布2023年财报,跟小米、快手比较一下员工薪酬和人效。这三家业务完全不一样,唯一共同点,是北京的互联网大厂。既然是大厂,一起晒晒可比数据,看有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期。1、营业收入按营业收入,在北京互联网大厂排位中,除了京东,排名第二的就是美团。2023年,美团营收是2764亿,超过小米50多亿,小米从第二下降到第三名。小米连续两年业务下滑,美团则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北京互联网大厂排名第四是滴滴,营收1900多亿,第五是百度集团,百度合并爱奇艺的收入1300多亿。收入1100亿的快手在北京互联网大厂,目前排在第六名。2、员工变化按员工规模,北京互联网大厂,第一名必然是京东,总员工60万左右。排名第二的是贝壳,2023年,贝壳正式员工116344人(不包括经纪小哥),美团则排名第三,总员工114860人(不包括外卖小哥)。2023年,美团新增2.2万人,算是互联网大厂“创造就业”典范。对比2023年,阿里巴巴减2万人,百度减1500人,腾讯减3019人,字节跳动飞书裁1000人算兼职人员的话,2023年,小米也有861人的减员。3、员工人效比较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小米比较“亮眼”,远超过快手和美团。为什么小米的人效那么高?主要的原因:一是小米员工结构相对较轻,不用自己生产手机和硬件,小米员工中,技术人员占总员工一半。二是业务布局不一样,小米手机业务是面向全球的,互联网业务和IoT业务形成闭环后,自带平台效应,不需持续增加员工。美团跟小米,不一样的地方。一是战线长,且不停的打战。从餐饮外卖到酒店旅游,从社区团购到即时零售,面对的都是抖音、拼多多、阿里巴巴等满级的对手。美团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兵力驻守一线,根本无法震慑对手。二是美团和京东类似,属于“勤行”。一天不给消费者、商家和外卖小哥“补贴”,餐饮外卖业务很容易停止增长。下图是美团的成本结构。“配送成本”就是给500万外卖小哥的配送费,一年需要支出900多亿,“雇员薪酬开支”就是11万员工的薪酬,2023年,一年支出430亿。“交易成本”是给几十万商家的激励,后面还有”用户激励“等等,每年都是非常庞大的支出。4、研发销售投产比“研发占收入比”,主要看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而“百元研发营业收入”,主要就是看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看研发投产比,小米研发投入100元,带来的营收是1497元,比美团和快手高。看销售投产比,小米则也是高于美团和快手。5、人工成本2023年,美团员工总成本是430.94亿。这跟小米和快手比,是一个什么水平?三家人工成本汇总如下。2023年,美团人均人工成本是37万左右,小米是54万,快手则高达69万。这里说的“人工成本”,从指公司要承担的员工薪酬、养老金、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的总和。从这个角度,估计你就能理解了,为什么美团可以一年新增2.2万人?因为人工成本比小米和快手低。在互联网,经常听人说,美团是“开水团”,来看看三个大厂的“员工福利”。2023年,美团员工人均福利6.57万,的确要比快手和小米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员工福利",不是狭义的吃吃喝喝的费用,实际上是指社保、医保、公积金、养老金等成本。6、员工薪酬根据美团财报披露的股权薪酬、高管薪酬等数据,逐层拆解之后,员工薪酬明细如下:以2023年薪酬为例,共有四个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37.52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属于单人人工成本,包含所有费用。b.人均薪酬30.22万,这是扣除股份薪酬后,里面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其他费用。c.人均薪酬30.95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里面包括股份薪酬的。d.人均薪酬23.2万,这是扣除股份薪酬、高管薪酬、社保、公积金等全部费用的。对比一下小米。如果扣除所有费用,员工薪酬大概是36万,明显要比美团高。主营业务是短视频+电商的快手,员工平均薪酬比小米更高。说明一下,美团因没有详细披露研发、销售等部门的人员结构,暂时拆解不了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的薪酬。因此,直接按全员测算,数据难免有所失真。最后,看三家股权薪酬的比例。你能看出来这三家股权激励变化吗?注:上面的“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主动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进行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老车企:上汽
2024年4月29日
其他

小米卖10万辆车,需要招多少人?什么薪酬?

昨天,雷军在北京车展公开招人,这属于直接上手跟其他车企“抢人”。根据小米和新势力财报,我们来帮大家算几个数:1、小米要交付10万辆车,需要新招多少人?2、小米员工平均薪酬是多少,跟新势力有多大差距?一周前,雷军宣布小米锁单量7.57万辆,年交付目标是10万辆。小米年交付量10万辆,跟新势力比,算什么水平?直接看图。2023年,新势力销量最高是理想汽车,37万辆,其次是蔚来16万,再次是小鹏和理想都是14万左右,极氪是11.8万。也就是说,假如小米下半年产能和交付不拉胯,从销量来看,小米大概率会追上2023年的极氪和小鹏。再来看看新势力造车的单价。根据销量和营收换算,理想蔚来的单车平均价格都在30万出头,极氪最高,43.8万。小鹏是21.8万,零跑汽车略低,11.6万。按小米su7标准版价格21.59万,单车平均价格比较接近小鹏。换句话说,小米汽车跟小鹏汽车可比性比较强。小米卖10万辆车,一年多少营收,什么时候盈利?先看新势力收入趋势。2023年,极氪和蔚来500亿左右,零跑是167亿。如果小米汽车交付量10万+,跟小鹏绿色的收入曲线比较接近,200-300亿之间。如果小米汽车一年收入200-300亿,意味着,给小米集团补齐”第四大板块“。2023年,小米集团总收入2710亿,同比下降3%,最大的收入来源手机业务,但是,手机业务也同比下降5.8%。因此,汽车业务,将是小米集团未来增收的“全村的希望”。再看新势力的造车成本。除了理想汽车是盈利的,其他四家目前都是亏损的,理想汽车单车盈利1.9万。蔚来亏损比较大,单车亏损12万,极氪单车亏损7.2万。如果小米汽车跟小鹏汽车成本控制差不多,大概每辆车也要亏8万。从上图可见,新势力的造车成本、研发、销售费用都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蔚来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不同,单车销售和研发投入偏高,对现金流要求非常强。又比如,小鹏和零跑目前造车成本高,单车毛利非常薄,短期盈利难度极高。总的来讲,小米汽车最近几年,即使增长如同理想和特斯拉,也要过几年后再考虑盈利。小米汽车,今年大概要新增多少员工?如果小米直接抄“小鹏作业”,小鹏2022年1.3万人,2023年1.5万人。考虑小米汽车已经有3400多人,2024年,小米汽车大概要新增10000人。如果小米抄“理想作业”,按理想汽车2022年1.9万人高配,小米汽车大概要新增1.5万人。小米集团,现有多少员工?根据小米最新2023年财报。2023年,小米全职员工33627人,加上兼职人员1489人,总员工是35116人,比2022年的总员工,减员881人。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小米新进1.7万人,2022年新进9643人,2023年新进7257人。新人增速逐年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小米手机收入从2021年开始下滑。因此,小米汽车交付量如果在预期范围,考虑小米人员流失率12%,以及一部分员工活水。2024年小米汽车新增人员,比较稳妥估计在10000人左右。小米集团,现有员工的薪酬是什么水平?先看研发人员。2023年,小米研发总投入190亿,其中,属于研发人员的薪酬费用是118.46亿,研发人员17800人。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下面就是逐层拆解的薪酬明细。以2023年薪酬数据为例,共有四个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66.55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属于研发单人人工成本,包含所有费用。b.人均薪酬59.00万,这是扣除股份费用后,里面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其他费用。c.人均薪酬56.38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里面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d.人均薪酬48.82万,这是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的。如果小米跟蔚来比,小米研发薪酬略低一点。之前有蔚来的人补充,说蔚来有多个海外研发中心,海外研发拉高了整体薪酬成本。如果小米跟小鹏比,差距不大。最后看小米的全员薪酬。财报披露到,2023年,小米员工总成本是189.35亿,如果扣除股权费用、社保、公积金等,员工总薪酬大概119.81亿。根据我们统计,最近三年,小米的股份薪酬占员工总薪酬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跟字节跳动和快手等互联网大厂的薪酬新政,似乎是反着来的。此外,小米高管薪酬和高薪人士中的股份薪酬较高,2023年,公司股份薪酬33.78亿,高管和高薪人士股份薪酬7.8亿,占23%。因此,在计算员工薪酬,要适当扣减这部分。扣减高管股份薪酬影响后,小米员工薪酬明细如下:以2023年薪酬数据为例,有四个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53.9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包含所有费用,属于单人人工成本概念。b.人均薪酬46.5万,扣除股份费用后,里面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等费用。c.人均薪酬43.7万,扣除社保、公积金,里面还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d.人均薪酬36.4万,扣除股权激励、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的。从全员薪酬水平来看,小米抢老车企的人才,难度不高。小米要抢新势力的人才,还得看小米汽车后续的销量和交付量。注:上面的“人均薪酬”属于财务概念,根据财报主动披露的员工人数、人工成本等进行测算,不代表个体员工的真实收入。【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老车企:上汽
2024年4月28日
其他

理想、蔚来、小鹏三家2023年员工薪酬汇总

汇总三家公司的2023年员工薪酬,供参考。薪酬基础数据均来自公司财报。强调一下,这里的"员工薪酬"是一个财务概念,不是到手工资。比如说,一家公司的年终奖,一般都体现在公司年底财报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每家公司会根据经营业绩,会准备一笔钱,俗称“年终奖”。当然,年底“应付薪酬”除了年终奖,一般还包括12月的应付工资。2023年底,小鹏“应付雇员薪酬”9.39亿,年底员工1.3万人,即人均年终奖6.9万(含12月工资),2022年是4.6万。2023年底,理想“应付薪金与福利”22.04亿,年底员工3.1万人,即人均年终奖7万(含12月工资)。2022年则是3万,涨幅明显,跟业绩正相关。2023年底,蔚来“应付薪金与福利”19.02亿,年底员工3.2万,即人均年终奖5.8万(含12月工资),2022年则是5.7万,涨幅不高。一个小结。从财报,我们大体能看出一家公司的人工成本总量、薪酬结构,但是,具体每个部门的“年终奖”如何发放,具体到个别岗位的薪酬水平,这就超出财报披露的范围。下面是三家公司的研发和销售薪酬明细。1、蔚来汽车在财报中,要读懂一家公司的薪酬,不能只看员工总薪酬(员工雇佣总成本),还要了解股权激励费用(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股份费用),以及搞明白员工福利到底包含什么。以2023年蔚来研发薪酬为例,主要有四种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80.2万,这是从公司角度,人均总人工成本,这也是各种媒体报道的,直接薪酬总开支/研发人数。b.人均薪酬66.7万,这是扣除股权激励后,实际上,股权激励在劳动法的角度,不属于工资报酬。c.人均薪酬73万,这是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没有扣减股权激励的。d.人均薪酬59.5万,这是扣除股权激励+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的,但是,也还没有扣税的。后面a、b、c就不重复了。基本规律:金额越高,包含的费用多,水分大;金额少的,就是拆减之后的。具体拆解过程:蔚来2023年最新员工薪酬2、理想汽车具体拆解过程:理想2023年最新员工薪酬3、小鹏汽车小鹏财报没详细披露薪酬费用占比结构,我们根据蔚来和理想的比例做两个版本的推算。所谓“费用比”,比如理想研发费用中,有56%归属员工薪酬,蔚来则是67%。(1)小鹏研发薪酬(费用比56%)(2)小鹏研发薪酬(费用比67%)(3)小鹏销售薪酬(费用占比51%)(4)小鹏销售薪酬(费用占比46%)具体拆解过程:小鹏2023年最新员工薪酬【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晶科能源
2024年4月26日
其他

天合光能、TCL中环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形成了较大的经营压力,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亏损环比扩大。基于谨慎原则,公司对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2024年4月26日
其他

科大讯飞与安克创新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科大讯飞跟AI公司比,比如商汤,有点大。安克创新跟消费电子公司比,比如小米和传音,又有点小。从收入规模来看,它们两家其实差不多大,一起看看人效与员工薪酬吧。1、营收情况。2023年,安克创新收入175亿,同比增长22.86%。2023年,科大讯飞收入196.5亿,同比只增长4.41%。从业务增速来看,安克创新比科大讯飞增长更快。再看利润。归母净利润的话,2023年,安克创新是16.15亿,同比增长41%。科大讯飞则是6.57亿,同比增长17%。如果是扣非净利润,安克创新保持72%的增长,2023年是3.43亿。2023年,科大讯飞扣非净利润是1.18亿,同比下降71.77%。科大讯飞与安克创新,为什么净利润差别那么大?主要是两家的业务属性不同。2、业务结构安克创新主要产品属于to
2024年4月25日
其他

小米与传音控股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23日,传音控股发布2023年财报,跟小米比较一下营收和员工薪酬。从手机出货量来说,这两家在全球都算是手机头部。从营收来看,2023年,传音手机收入623亿,同比增长70.22%。2023年,小米手机业务1574.61亿,同比下滑5.83%,小米集团营收2709亿,同比下滑3.38%。1、员工变化2023年,小米员工33627人,比2022年增加1084人,传音控股增加了1095人。在互联网大厂普遍降本瘦身的背景下,两大厂保持增员,实属难得。2、人工成本都在谈降本,两家公司的人工总成本有什么变化?2023年,传音营收增长70%,传音人工总成本下降1.48%。2023年,小米营收下降6%,小米人工总成本反而增加14%。这里的差异是,小米战略中心转移新能源汽车,有持续投入的需求,而传音还在手机行业,手机行业本身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从人工成本占比来看,两家差距不大,在6-7%左右。3、人效情况对比一下两家人效。2023年,小米人均营收805万,人均利润52万。从数据来看,小米人效在国内互联网和科技行业都是非常能打的。比如说,腾讯字节跳动人均营收578万,中兴通讯人均营收172万。对比传音,小米人效为什么那么高?两个明显差异:一是小米并不负责手机制造,小米员工主要分技术类和非技术类员工,2023年,小米技术人员17800人,占比53%。二是业务不一样,小米除了手机业务,还有互联网、IoT等业务等,平台效应明显,传音也有“其他”业务,但收入占比很小。下图是小米的业务结构:下图是传音的业务结构:4、研发销售投产比“研发占收入比”,主要看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度,“百元研发营业收入”,主要就是看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看研发投产比,传音研发投入100元,营收是2761元,比小米高。看销售投产比,小米则高于传音。5、员工薪酬传音控股直接披露研发人员薪酬。2023年,传音的研发平均薪酬44.82万,2022年是38.55万。这里的“平均薪酬”,包含股份支付费用,也包括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另外,传音2023年研发人员减少100多人。再看传音全员薪酬。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传音员工总薪酬29.64亿,人均薪酬17.1万。2022年,传音员工总薪酬30.85亿,人均薪酬19万。传音全员薪酬略低,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员工占比偏大。小米2023年正式财报还没发布,根据2021-2022年财报,小米的员工薪酬明细如下:以2022年数据为例,有三个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46.2万,这是包括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股权激励等全部成本。b.人均薪酬33.1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但包含股权激励费用的。c.人均薪酬26.1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股权激励费用。【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光伏:晶科能源
2024年4月24日
其他

华润饮料、农夫山泉和东鹏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23日,华润饮料提交招股书准备上市,根据招股书,一并对比农夫山泉和东鹏的员工薪酬和人效。1、营收情况2023年,华润饮料整体收入135亿,同比增长7%,增速要比农夫山泉、东鹏饮料低。从收入结构来看。2023年,华润饮料主营包装饮用水,收入124亿,占比92%。2、员工情况农夫山财还没有公布2023年员工,简单对比一下东鹏饮料和华润饮料。2023年,华润饮料员工是10970,同比增员86人,东鹏则增加1300多人。从员工结构来看。华润的销售人员要比东鹏多2600多人。华润的管理与行政比东鹏少1000多人。3、人效情况三家饮料大厂对比。无论是人均营收还是人均利润,农夫山泉保持领先。这三大饮料厂的净利润,让很多行业都羡慕。比如说,跟四家啤酒公司对比,三家都保持领先。4、销售与管理投产比所谓“百元销售营业收入”,指公司销售投入100元,能带来多少元营业收入。看销售投产比,东鹏销售投入100元,营收是576元,投产比两家略高。看管理投产比,华润高于其他两家。这里主要看各项费用投入的产出比,不代表是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5、员工成本先看销售人员薪酬。销售人员薪酬,到底是如何获得的?通常来说,主要拆解一个公司的“销售费用”里面的“员工成本、职工薪酬”。比如,华润饮料招股书对“经销及销售费用”的解释:(i)员工成本,主要指与我们的销售和营销人员有关的工资、奖金、养老金费用和其他社会保险费用等;
2024年4月24日
其他

汇川技术与中控技术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22日,汇川技术发布2023年财报,跟中控技术比较一下营收和员工薪酬。这两家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头部。1、营收情况2023年,汇川技术营收304.2亿,同比增长32%。净利润是47.4亿,同比增长10%。2023年,中控技术营收86.2亿,同比增长30%。净利润11亿,同比增长38%。2、员工变化2023年,两家大厂都在增员,汇川增员3429多人,中控增加了356人。下图是汇川技术的员工结构。跟很多公司不一样,汇川技术特定标注人力资源以及行政有900多人。看一下人效情况。无论是汇川还是中控,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指标健康,但不算高。如果跟安防大厂比较一下,略略差一点。4、业务结构下图是汇川技术的业务结构。传统的通用自动化业务占比50%,保持24%增长。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增长78%,即将突破100亿营收,占总收入30%。据NE时代数据,2023年,汇川技术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10.2%,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是比亚迪,第三名是特斯拉。下图是中控技术的业务结构。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比超过58%,目前还保持13.5%的增长。5、研发销售投产比所谓“百元研发营业收入”,指公司研发投入100元,带来多少元营业收入。“研发占收入比”,主要看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度,“百元研发营业收入”,主要就是看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看研发投产比,汇川技术投入100元,营收是2552元,投产比比中控技术高。看销售投产比,汇川技术也略高于中控技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控技术的研发投入比重高于汇川技术。6、人工成本两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人工成本会不会超过营收增长?这里说的“人工成本”,包括公司所要承担的员工薪酬、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所有支出。2023年,汇川技术人工总成本49.02亿,同比增长23%。2023年,中控技术人工总成本19.07亿,同比增长26%。两家的人工成本增长均低于营收增长,说明人工成本“管控”给力。7、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2023年,汇川技术和中控技术研发人均薪酬都是34万。2022年,汇川技术研发人均薪酬是35万,中控技术则是28万。再看销售人员薪酬。2022-2023年,汇川技术销售人均薪酬是26-29万之间。略有意外的是。2023年,中控技术销售人均薪酬是48万,2022年则是28.5万,调整较大。再看全员薪酬。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只计算员工工资和奖金。2023年,汇川技术员工人均薪酬是17万,中控技术则是23.6万。汇川技术的全员薪酬为什么偏低?或许跟汇川技术的生产人员占比偏大有关,一线生产人员占全员比49%。下面是汇川技术生产员工的人均薪酬。2022-2023年,生产员工的人均薪酬6-7万左右。【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网安:深信服
2024年4月23日
其他

晶科能源与阳光电源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最近,晶科能源和阳光电源发布2023年报,比较一下两家的员工薪酬与人效情况。这两家属于光伏行业头部大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同行还没发财报,望周知。1、营业收入2023年,晶科能源突破1000亿,达1186.81亿,同比增长43.5%。净利润增长153%,达到74.4亿。2023年,阳光电源收入增长更高,达79%,营业收入722.5亿。净利润增长162%,达94.39亿,比晶科能源还高。2、员工情况2023年,晶科能源增员10881人,增员比例23%。2023年,阳光电源增员4458人,增员比例48%。增员比重最高的是生产人员,其次是技术人员。下图就是阳光电源的员工结构:3、人效情况2022年,阳光电源人均创收是435万,2023年则是527万,这在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都是非常高的。比如说,宁德时代2023年人均创收是345万,理想汽车人均营收是392万。从人均利润的角度来看,成绩非常出色。为什么,阳光电源人效如此高?熟悉行业的伙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4、业务构成下图是阳光电源的业务结构。从产品来看,光伏逆变器等设备占阳光电源收入38%,其次是新能源投资34%,储能系统25%,增长最高的是新能源投资开发。从市场来看,国内收入贡献53%,海外收入贡献46%。下图是晶科能源的业务结构。从产品来看,晶科能源主要收入来源光伏组件。从市场来看,国内收入占比39%,海外收入贡献60%。5、研发销售投产比所谓“百元研发营业收入”,指公司研发投入100元,带来多少元营业收入。“研发占收入比”,主要看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度,“百元研发营业收入”,主要就是看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从数据来看,无论研发投产比,还是销售投产比,晶科能源要高过阳光电源。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阳光电源投入比重高于晶科能源。6、人工成本两家营收增长40-80%,人工成本会不会同步增长?这里说的“人工成本”,包括公司所要承担的员工薪酬、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所有支出。2023年,晶科能源人工总成本81.5亿,同比增长54%,低于营收增长。2023年,阳光电源人工总成本39.19亿,同比增长35%,也低于营收增长。7、员工薪酬先看研发人员薪酬。晶科能源财报直接披露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022年是20.3万,2023年是17.7万,明显下降。2022年,阳光电源研发人均薪酬25.9万,2023年是26.3万,也略有下降。研发薪酬信息汇总如下:再看销售人员薪酬。下图是晶科能源财报的销售费用,载明的“销售职工薪酬”。汇总两家销售人员薪酬。2022-2023年,晶科能源销售人员人均薪酬是46-52万。2022-2023年,阳光电源销售人均薪酬60-67万。最后是员工薪酬。扣除公司要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晶科能源人均薪酬是11.9万。2023年,阳光电源人均薪酬24.4万。【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网安:深信服
2024年4月23日
其他

快手2023年最新员工薪酬

4月22日,快手发布2023年财报,结合之前资料,整理一下快手最新的营收和员工薪酬。1、营业收入2023年,快手是互联网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大厂,从2022年942亿增长到1134亿。没有线下业务,能突破1000亿,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厂。按收入规模,快手已经追上百度、网易。2、经营指标快手是互联网大厂中,还坚持公布GMV的公司。2023年,快手GMV突破1.1万亿,尽管这个GMV跟阿里、拼多多、京东有不少距离,但是,快手GMV货币化能力强。快手有三项核心业务,目前增长最快就是电商。3、员工人效2023年,快手员工比2022年增员1000人,人均营收突破430万。人均营收突破430万,在行业属于什么水平呢?按纯互联网公司来比较,超过百度和网易,仅次于腾讯和字节跳动。4、员工薪酬根据快手财报,汇总快手员工的薪酬情况。以2023年数据为例,有三个统计口径:a.人均薪酬69.4万,这是站公司角度,包括员工薪酬、社保、公积金、股权激励等全部成本。b.人均薪酬59.3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但包含股权激励费用的。c.人均薪酬45.8万,这是扣除社保、公积金、股权激励费用。强调一下,上面的薪酬数据源自快手财报的拆解。比如,下图就是2023-2023年快手员工薪酬。最后看一下,快手股权薪酬占比。2021年占比是35%,2023年下降到19%。明显的趋势是,正如之前的字节跳动的薪酬改革,互联网高速增长的“画饼“故事告一段落。【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互联网:字节跳动
2024年4月22日
其他

迪安诊断、华大基因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最新财报,整理几家体外诊断大厂营收、员工薪酬和人效情况。显然,受疫情政策调整影响,体外诊断的大部分公司,犹如过山车。如图所示。2023年,迪安诊断业绩下降33%,华大基因下降38%。达安基因,营收直接从120亿下降到12亿,下降90%。收入大幅下降,净利润基本也没法看了。不过,依然有些腰部的体外检测公司值得关注。像新产业生物,安图生物,收入和利润还算坚挺,逆势成长中。金域医学、万孚生物还没发财报,望周知。1、收入结构下图是新产业生物的收入结构。新产业生物,全称“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属于老牌的体外诊断公司。2023年,所有产品同比高速增长。下图是迪安诊断的收入结构。2023年,诊断服务和自产产品大幅下降超过60-73%。下图是华大基因的收入结构。2023年,感染防控服务、医学检测服务占收入近一半,下降了43-78%。肿瘤与慢病防控服务收入增长30%,目前收入贡献只有12%。2、员工变化受行业形势转变,体外检测大厂们几乎都在“搜身”。迪安诊断减员17%,华大基因减员16%,达安基因减员45%。3、员工人效按人均营收,排名靠前是新产业生物和迪安诊断。按人均利润,排在前面的是新产业生物和安图生物。4、研发销售人工投产比指标解释,比如“百元研发营业收入”,指公司研发投入100元,带来多少元营业收入。以往大家关心“研发占收入比”,关注的是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而“百元研发营业收入”,关注的重点是看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因达安基因部分数据异常,下面不列表统计。看研发投产比,迪安诊断高于其他三家。看销售投产比,迪安诊断,依然是领跑者。看人工投产比,新产业生物优于其他三家。5、人工成本这里的“人工成本”,主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包括全员工资、员工福利、奖金、社保、公积金等全部费用。按人均成本来看,华大基因高过三家,2023年,人均成本超过35万。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养老金等公司承担的成本后。基本上,就属于员工薪酬。按人均薪酬来看,华大基因还保持领先,员工人均薪酬26.8万。说明一下,本文的薪酬数据,均来自各公司的财报。下图就是迪安诊断员工薪酬明细。比如说,2023年,员工总薪酬是22.05亿,如果加上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就是24.53亿,再加上养老金等就是26.38亿。最后,看看四大体外诊断公司的研发人均薪酬。迪安诊断和华大基因人均薪酬33万,新产业生物人均薪酬29万,安图生物20万。以上员工薪酬是否贴切实际?欢迎留言补充信息。【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安防:海康威视
2024年4月21日
其他

深信服、360安全等四家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2023年财报,对比几家网络安全大厂营收、员工薪酬和人效。按总营收,三六零在行业算是靠前的,即使最近两年收入持续下滑。排第二名的深信服,算是“华为系”,创始人何朝曦1998-2000在华为从事研发工作。启明星辰,目前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移动。天融信,成立1995年,是中国最早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是另一家网络安全大厂,目前还没发财报。1、收入结构如果按照“网络安全业务”收入占比,三六零属于互联网公司,主营收入是广告、智能硬件、互联网增值服务(游戏),合计收入占比80%。下图是三六零收入结构。2023年的“安全业务”收入只有17.6,占总收入20%。按“网络安全”收入占比汇总,网络安全收入最高的是启明星辰。深信服除了50%的网络安全业务,还有40%属于云计算和IT基础业务,9%属于物联网业务。下图是深信服的收入结构。从行业来看,深信服To
2024年4月21日
其他

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19日,海康威视发布2023年报,跟大华股份对比一下员工薪酬和人效。千方科技里面有宇视科技,也算是安防行业,一起对比。宇视科技2022年曾出过圈,在电影《流浪地球2》里面,MOSS以及很多监控都是宇视科技的产品。宇视科技的前身是杭州华三通信公司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2011年开始独立运营,2017年被千方科技收购。1、营业收入2023年,海康威视收入893.4亿,同比增长7.42%。净利润141亿,同比增长9.89%。无论是总收入、还是净利润,还是产品市场占有率,海康都是安防领域最强。2023年,大华股份收入322.18亿,同比增长5.41%。净利润73.6亿,同比增长216.7%。如果按净利润增长、净利润率来看,大华要比海康高。2023年,千方科技收入78亿,同比增长11.28%。2023年刚扭亏为盈。2、员工情况先看看三家公司的员工变化。2023年,海康威视增员260人,大华股份减员135人,千方科技减少515人。从人均营收来看,海康威视保持行业领先。如果看人均利润,大华股份人均利润31万,超过海康。3、收入结构再回过来看看三家公司的业务结构。下图是海康威视的收入结构。主业产品占比77%,同比增长4%,属于增长缓慢。其他创新业务,包括机器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新业务,目前都处于高速增长。大华股份情况跟海康差不多,主业占比82.7%,目前增长5.8%。其他创新业务都有快速增长,但占比还处于15%以下。可以留意一下大华
2024年4月20日
其他

舜宇光学与欧菲光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舜宇光学和欧菲光,是国内光学头部大厂。根据2023年财报,对比两家的营收和员工薪酬情况。1、营业收入2023年,欧菲光营收168.63亿,同比增长13.7%,净利润也扭亏转正。2023年,舜宇光学营收316.81亿,同比下降4.6%。净利润从24亿下降到11亿。2、产品结构下图是欧菲光的收入结构。手机业务占比72%,但是只增长6.69%,增长比较高是汽车产品和新领域产品,但是占比合计25%左右。欧菲光主要产品,除了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也陆续拓展到指纹识别、3D
2024年4月20日
其他

亿纬锂能与欣旺达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宁德时代属于动力电池之王,营收4000多亿,妥妥的天花板。下面几家属于腰部电池公司,以消费电池业务为主,陆续扩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它们营收都是100亿、员工人数10000人以上。主要差别是,天能电池主要生产轻型车的动力电池,德赛电池主要做电池管理系统和封装业务。下面以亿纬锂能、欣旺达、天能电池为主线,梳理营收和员工人效情况。1、营收情况2023年,亿纬锂能营收487.83亿,同比增长34%,逆袭成为腰部电池大厂第一。如果按2022年收入的话,欣旺达排第一,当时营收521亿。2023年,欣旺达营收是478亿,同比下降8%,被亿纬锂能追上了。2023年,天能电池收入477亿,同比增长14%,差一点也追上欣旺达。综合来看,三家腰部电池公司营收在470-500亿区间,处于你追我赶的局面。从净利润来看,亿纬锂能40亿排第一,天能电池23亿排第二,欣旺达10个亿左右。2、业务结构下图是亿纬锂能的收入结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占比超过82%,保持高增长;消费电池占比17%,负增长。下图是欣旺达的收入结构。消费电池占比60%,同比下滑11%;动力电池占比23%,也是负增长,这应该是总营收下滑的主因。储能业务增长144%,但占比还非常小。下图是天能电池的收入结构。主营业务还是铅蓄电池,锂电池业务波动不影响主营收入。3、员工情况直接给大家汇总一张员工变化图。2023年,只有天能电池和德赛电池,分别有1207人和135人减员。4、员工人效从人均营收来看,天能电池目前最高,亿纬锂能、德赛电池,人效有机会接近200万。人效200万,意味着,可以跟家电大厂对齐。从人均利润来看,亿纬锂能最高,欣旺达和冠宇电池靠后。不妨也跟家电大厂比一比,差距不大。
2024年4月19日
其他

珀莱雅与上海家化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19日,珀莱雅发布2023年报,收入超过国内化妆品老大哥上海家化,逆袭成为行业第一。简单来对比两家的营收和员工薪酬情况。1、收入情况2023年,珀莱雅营收89.05亿,同比增长39%。2023年,上海家化营收65.98亿,同比下降7%。再看一下净利润。2023年,珀莱雅是11.9亿,同比增长46%,上海家化两年净利润是5个亿左右。2022年,上海家化的营收还领先珀莱雅,不过,当时的利润已经被珀莱雅超过。2、产品情况珀莱雅主力是护肤产品“珀莱雅”,保持30%以上的增长,收入贡献超过80%。彩妆和洗护类产品,增长很高,但收入占比还在10%以下。珀莱雅四大品牌:(1)珀莱雅:专注科技护肤,针对年轻白领女性群体,价格区间200-500元。(2)悦芙媞:定位“油皮护肤专家”,针对大学生等年轻女性群体,价格区间50-200元。
2024年4月19日
其他

独家:小鹏2023年最新员工薪酬

4月17日,小鹏发布2023年正式年报,给大家拆一下员工薪酬。之前已拆解
2024年4月18日
其他

长安汽车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4月17日,长安汽车发布2023年财报,梳理一下营收和员工薪酬,并跟同行对比。1、营收情况2023年,长安汽车营收1513亿,比2022年增长24.7%。2023年净利润是113亿,同比增长45%。这个营收和利润,长安汽车在同行算什么水平呢?按车企上市公司披露口径(单位:亿元),长安汽车按营收排第六名。按照归母净利润来看,长安汽车可以排车企第三名。可以留意一下,在大国企中,长安汽车是唯一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利润下降都超过50%。奇瑞汽车和一汽集团,前者营收大概3000亿,后者是5000多亿,因没有上市财报,缺少利润准确数据。2、汽车销售为什么长安汽车排名那么靠前?根据产销快报,2023年,长安汽车销量2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8%。当然,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两大合资品牌也有明显下降。长安汽车目前的新能源车(阿维塔、深蓝、启源)合并销量超过40多万。按汽车总销量排名,长安汽车在国内十大车企中,排在第4。3、员工情况2023年,长安汽车增员6223人,目前有4.9万人。单看员工人数,长安汽车排名第七。在八大企业中,2023年,只有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保持增员。按人均营收来计算,长安汽车则可以排进前三。4、薪酬情况最后看一下薪酬情况。站在公司的角度,计算公司承担的总人工成本(员工薪酬+社保+公积等费用)。2023年,在车企里面,长安汽车人工成本目前排第一(单位:万元)。站在员工的角度。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长安汽车员工总薪酬85.02亿,人均薪酬17.3万。【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啤酒:华润
2024年4月18日
其他

东鹏饮料和农夫山泉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东鹏饮料和农夫山泉2023年财报,简单梳理两家头部饮料公司的薪酬与人效。也简单跟啤酒同行对比一下。1、营业收入2023年,东鹏饮料收入112.6亿,同比增长32%,增速惊人。2023年,农夫山泉收入426.7亿,2022年是332.4亿,增速同样惊人。对比一下净利润率,没想到,两家饮料公司利润率那么高。对比两家的销售费用,东鹏投入不算多,不过,百元销售营业收入达576万,也挺厉害的。2、员工人效直接看人效。2023,农夫山泉人均营收189万,在传统行业算非常优秀。跟五家啤酒公司对比一下。无论是人均营收还是人均利润,都属于优秀。3、员工薪酬先看东鹏饮料。2023年,东鹏饮料员工有9460人,比2022增长小1000人。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东鹏饮料员工总薪酬是10.82亿,人均薪酬11.4万。2022年,东鹏饮料员工总薪酬是9.05亿,人均薪酬10.7万。农夫山泉还没披露2023年员工薪酬具体情况,以2022年为例。2022年,员工总薪酬27.08亿,人均薪酬12万。总的来看,跟东鹏饮料差别不大。跟啤酒公司比较一下。外资背景的重庆啤酒人均薪酬更高一些,其他三家也都是12-13万左右。燕京啤酒目前最低。【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啤酒:华润
2024年4月17日
其他

大华股份和海康萤石2023年员工薪酬

前几天,大华股份发布2023年财报,给大家简单拆解一下。海康威视还发布,不过,海康的子公司萤石网络已发布,先简单做个对比。1、营收情况2023年,大华股份收入322.18亿,比2022年增长5.41%。2023年,萤石网络收入48.4亿,比2022年增长12.39%。2、员工情况2023,大华股份员工23452人,跟2022年增加135人。2023,萤石网络员工4233人,比2022年增加242人。3、研发情况2023年,萤石网络,直接披露研发平均薪酬42.4万,2022是39.4万。这里的平均薪酬,是包括企业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全部人工成本。大华股份没有直接披露研发人员薪酬,需要从研发费用拆解。2023年,大华股份研发费用是39.67亿。2023年的研发费用中,有35.43亿属于研发人员薪酬。2023年,大华股份研发人员12372人,即研发人均薪酬28.6万,2022年则是28.1万。这里的人均薪酬,同样也是包含员工福利、社保、公积等全部费用。4、员工薪酬最后看一下全员薪酬,先看大华股份。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大华股份员工总薪酬是58.04亿,人均薪酬24.7万。2022年,大华股份员工总薪酬是62.83亿,人均薪酬26.6万,同比略有下降。扣除公司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2023年,萤石网络员工总薪酬是8.14亿,人均薪酬19.2万。2022年,萤石网络员工总薪酬是7.56亿,人均薪酬18.9万,同比差距不大。【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啤酒:华润
2024年4月17日
其他

雅迪和爱玛电动车2023年员工薪酬与人效

根据雅迪和爱玛2023年财报,梳理两家头部电动车公司的薪酬与人效。两家每年都销售1000多万台电动自行车,放眼全球,无敌存在。1、收入情况2023年,雅迪收入是347.6亿,行业第一名,比2022年增长11%。2023年,净利润是26.4亿。2023年,爱玛收入210.36亿,比2022年只增长1.12%。爱玛的净利润是18.8亿,净利润率比雅迪高一点。2、销量情况2023年,爱玛销售了1073万台电动车,销量略有下降。相比之下,雅迪2023年销售了1600万台电动车,比爱玛多卖500多万台。3、员工情况两家公司2022-2023年员工情况,都有正增长。整理两家人效情况。人均收入在220-281,这个人效在制造业算是比较优秀的。比如说,可以跟海信家电、美的等老牌大厂掰一掰手腕。也可以跟电动汽车横向比较一下,毫不逊色。再看一下两家的人均利润。同样,也看看老牌家电企业人均利润,几乎完胜。新势力目前除了理想汽车都是亏损的。4、薪酬情况先看爱玛。2023年,爱玛员工总成本12.97亿,人均成本13.7万。这里谈的“人均成本”,指站在公司角度,平均一个员工,公司要承担的所有人力开支。如果进一步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费用。2023年,爱玛员工总薪酬是10.47亿,员工9479人,人均薪酬11万。这里谈“人均薪酬”,主要扣除企业承担的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等成本,不等于人均收入。雅迪还没发布2023年正式版年报,按2022数据测算一下。扣除员工福利、社保、公积金、股份支出等费用。2022年,雅迪员工总薪酬16.76亿,员工1.1万人,人均薪酬是14.2万。【2023年大厂薪酬与人效合集】食品:肯德基
202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