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玉玉去世一周年,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

2017-08-25 央视网

昨天,备受社会关注的“徐玉玉案”终于尘埃落定。2016年8月21日,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图为庭审现场


“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致死案”的关联案件昨天一审宣判,出售徐玉玉信息的黑客杜天禹被指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万元。


今年7月19日上午,该案在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6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临沂市中院消息,目前,徐玉玉案一审7名被告人中,第一被告人陈文辉、第三被告人黄进春和第五被告人陈宝生已提出上诉,理由均为“量刑过重”。其余四名被告人未上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428wvzv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案情回顾


2016年8月19日下午4点30分,刚刚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徐玉玉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教育局的人,有一笔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可她并没有想到,这通来电是从江西九江一间出租屋里打出的。随后,徐玉玉拨打了“教育局”提供的“财政局”电话,按照对方以“激活账户”的指令,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

 

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在报案后回家的途中,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徐玉玉的个人信息是怎样被泄露的?


图为庭审现场


根据公诉方山东临沂罗庄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杜天禹在2016年9月3日被山东临沂公安局罗庄分局刑事拘留,当月30日被批准逮捕。案件侦查终结后,杜天禹在2017年2月28日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移送到罗庄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随后检察机关依法询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意见。在今天的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2016年4月初,杜天禹从发现招生网站漏洞开始实施了非法获取信息的行为:


“被告人杜天禹通过植入木马的方式,取得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网站管理权限,非法获取2016年山东省高考考生个人信息64万余条,并对外出售。


在法庭辩论阶段,杜天禹案是否造成恶劣影响成为辩论焦点。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杜天禹把“黑”来的个人信息,比喻成“战利品”,每当将战利品收入囊中,他都会很兴奋。有一次他在网上的一篇文章中得知这些信息还可以卖钱,于是开始在网上贩卖这些考生的信息。去年暑期接近尾声的时候,陈文辉与他取得了联系。在和陈文辉的交易过程中,杜天禹贩卖了十万余条高考考生信息,获利共计一万四千余元,

  

由于陈文辉购买的个人信息主要是山东省高考学生信息,这导致受骗者绝大部分是徐玉玉这样的山东籍高考学生。


杜天禹通过腾讯QQ、支付宝等工具向陈文辉出售上述信息10万余条,获利14100余元。后陈文辉等人使用该信息实施电信诈骗,骗取他人钱款20余万元。造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考考生徐玉玉死亡。


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天禹说:“我喜欢乱花钱,工资不够花,无意中发现个人信息可以‘卖钱’。但万万没有想到,却因为自己一时贪图利益的行为,夺走了与自己同龄的徐玉玉的生命。”


窃卖信息的19岁"黑客"一审被判6年


在50分钟的休庭后,法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当庭宣判:


“被告人杜天禹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没收违法做得14100元,作案工具移动硬盘两个、手机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台,上缴国库。”


记者看到,本案审理过程中,法庭充分保障了控辩双方的诉讼权利,公诉人当庭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充分发表了辩解、辩护意见。19岁的“黑客”被告人杜天禹当庭自愿认罪:


“对此我感到非常后悔,对徐玉玉的事情一直以来我也感到非常愧疚,感觉特别对不起徐玉玉的家人,在看守所这一年多时间里,我经常反思和思考自己的行为,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服刑的时候我一定积极改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今年7月19日,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被告人陈文辉以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六名被告人以诈骗罪,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破了,警示和思考没有结束


“徐玉玉案”虽然结束了,但带给我们的警示和思考却没有结束。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建立了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通知制度。如果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运营者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规定及时告知受影响的个人并报告有关部门。此外,今年3月正式通过的《民法总则》也为个人信息安装了一道“防火墙”。若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受到侵犯,可根据《民法总则》第111条起诉。


除了法律层面的保护,对于我们每个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尽可能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当被索要个人信息时,要多留意、多防范、多询问,如果一定要提供个人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与对方形成约定,强调个人信息不得用于他用。


此外,公共网络设备要谨慎使用。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手机短信中附带的不明链接尽量不要点击。快递单、机票、车票、购物小票等这些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也一定要妥善处理。


更多热文



责任编辑:肖潇

来源:央视网综合本台视频、央广新闻、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56 27646 56 15534 0 0 3328 0 0:00:08 0:00:04 0:00:04 33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