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入口、新的社交方式 这些零售“新常态”可能出现
撰文 | 李华
实名添加微信shangyegcj加入商业观察家交流群
中国零售业可能正处于一个革命性变化的前夜。这是一场由多领域技术进步、资金推动的变化,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有可能形成裂变式的融合反应,进而,整合融合出新的零售模型。
比如,5G时代马上就要来了,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会改写现有VR、AR的玩法,交互性体验可能会有关键性突破。5G还能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则会产生大量数据,实现过去门店所不能实现的数据获取能力。这些数据又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需要数据大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更大价值产生。等等。
在这样一个多领域齐突破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必将发生改变。人口“流动方式”的改变也必将重塑零售业的“表现形态”。
只是很难去预测、准确把握。所以,当下零售市场,太多不确定性下,产生了很多焦虑。
《商业观察家》认为,获得内心宁静,去准确把握趋势、方向,就需要采用排除法来缩小范围——变革局面下,哪些是不会改变的。
《商业观察家》尝试作六点预测,抛砖引玉。
新“购买入口”可能持续出现。
原先,人们购物只能去实体商店,后来有了线上商店购物方式。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购物入口出现。
比如,消费者家里的冰箱会成为一个购物入口。
随着通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持续进步,“冰箱”可能会告诉消费者,冰箱内的某个商品快用完需要再次购买,哪几家零售商、供货商有促销,价格怎样,成为会员又会有怎样折扣。甚至,你的冰箱还有可能告诉你,附近那块农田种植的蔬菜快要成熟了,要不要预订。是选择预约时间配送到家,还是让你的无人驾驶汽车前去拉货等等。
游戏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购物入口。几年前,单是一款PC端游戏一年所产生的实物商品零售额就已经过亿了。
什么业务形式呢?以淘宝店的形式销售。
游戏中玩得好的玩家,通过拍摄游戏视频,或者游戏直播,来吸引用户观看,进而推销商品,将用户引流到其开的淘宝店上。他们主要销售3C、服装和零食。
这是一种“间接”销售方式,未来,如果有更好的交互性体验,为什么不能直接在游戏中销售呢?在玩游戏中,游戏就会设置实物商品销售场景,玩家可以即时购买。看游戏视频也能交互购买。如果这些能实现,相比过去引流淘宝店的方式,他的转化效果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
还有汽车。无人驾驶未来如成熟、大范围应用,那么,私家汽车就不仅是一个载人交通工具,还是一个买货、拉货平台。
等等。
办公商圈依然会存在。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商业观察家》相信,人们未来还是会集中办公的。
分散的办公方式——让员工在家里办公,效率实在是低,不可控,人的精神也不好。缺乏人与人面对面的“碰撞”,或者“闲谈”,很多创意都可能不会萌芽,对执行力、流程效率也是一大挑战。
未来的技术会更便捷,赋予个体更强大的选择权,以及生存、活动能力。但若要让生产更有效率,集中办公的方式依然难以改变。
所以,围绕办公商圈的零售经营,《商业观察家》认为,仍会有生命力,比如便利店仍然可能存在,但形态可能会有改变。
三、社交需求会更强烈。
人是群体类动物,没有社交活动,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比如,有研究显示,一辈子过单身生活的老人与结婚的人相比,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高出42%。丧偶老人比有配偶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高出20%。
越来越便利的技术可能会让人们感觉更加孤独。因为“便利”会让人散失与外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就好像明明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一年却也见不了几面。从东城跑到西城好像很累、很费时间。
所以,越来越孤独的人们会对更有趣的社交方式有更大的需求。
《商业观察家》相信,这是现在的微信所无法满足的,需要一个新的产品,一个有趣、能够激发人们不那么尴尬进行面对面接触、可以进行群体兴趣划分,以及能让人们愉快走出户外的产品。
而这个新的产品又将可能培育出一个新商业生态。
现金
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责任心、效率、应变能力都会下降。
如果一场变革来临,大量初创企业会拔地而起,即便是当下最受追捧的企业,也很难说会完全“安全”。
所以,变革是时代的产物,但又要如何去拥抱时代呢?
现金。资金获取能力很关键。
拥有充沛现金流,你可以去更好去迎接“时代”,去参与、去推动、去跟上时代。
去投资技术、应用、人才及时改造既有业务流程,去获得“最后一张船票”。
规上企业需要对资金能力做中期规划。
人力成本优化是方向
通过智能、自动化技术对人力成本优化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当下零售市场,大量实体零售企业的人力成本占门店成本的比重,都达到了6成。
而未来趋势也不乐观,因为“人力供给”正持续下降,中国老年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所以,变革一定会基于最大“瓶颈”展开,否则称不上变革。
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是探索方向之一,也存在一些问题。不管他们未来会否成为主流,从中找优化空间是不会变的。
没有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也会有其他零售形态出现。
供应链效率竞争是不变的
购物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完全掌控。
此背景下,就需要对商品供应链能力持续培育、形成更好效率与竞争门槛,以降低零售终端的“不可捉摸风险”。
归根结底,卖得还是商品。
但这一块有难度,供应链效率提升需要前后台匹配。如脱离前台渠道,做后台提效,缺乏支点,风险很大。
做商品差异化,比如自有品牌,则是投入大、回报期长。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库存、现金,还有周转率。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添加微信shangyegcj实名加入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