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党同行】夏飞:风雨兼程,穷其一生,为国家海防事业骑鲸踏浪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交通大学与中国共产党休戚与共、同向同行的100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从建党百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特联动相关部门、学院、校友组织等,推出“共祝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追寻红色足迹、传递红色声音、重拾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等活动,彰显交大人“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的时代风采。


今天推出我校1967届船舶制造船舶流体力学专业本科校友夏飞,风雨兼程,穷其一生,为国家海防事业骑鲸踏浪的故事,学习其为祖国海军装备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


海面上时常波涛汹涌——无论是一叶扁舟,还是万吨巨轮,要么任凭风浪摆布,要么藏身在避风的港口。但深潜水下的钢铁蛟龙,无论海面如何奔涌,都要安然前行。与常规潜艇相伴一生的夏飞,血液中也凝结着与潜艇一样的品格:几十年来默默无声,风雨兼程,穷其一生,为国家海防事业骑鲸踏浪。花白的头发,温和的笑容,光看外表,人们很难想象,这位77岁的老先生背后竟藏着如此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他是夏飞,上海交通大学1967届船舶制造船舶流体力学专业本科校友,我国舰船研究设计领域的知名专家、我国新型常规潜艇的开拓者,曾任两型常规潜艇总设计师。一生奉献给海防事业的他,军功章无数——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其他奖励多项,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重大贡献金质奖章,如此这般不知凡几。


志坚行苦,孜孜不倦

九月的上海,依旧残留着盛夏的暑气。一名高瘦的青年拾阶而上,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学府——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额角微沁的汗水昭示着一路上的长途跋涉,而背包里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录取通知书却依旧如新。

入学报到的青年夏飞手里紧紧攥着一份随户口迁来的粮油证明——3个月13斤原粮。这份罕见的证明让老师们深感震惊:原粮变成口粮还要折损一大半,平均每天不到1两的口粮,不要说坚持学业考入名牌大学,光是健康活下来都是奇迹。

老师们怎么也想象不到眼前这名青年是如何熬过来的——高中时的夏飞正赶上困难时期,每天只能靠数得清米花的清粥过活,实在饿极了就猛灌冷水,有时甚至连冷水都没有,就生生忍着肠胃绞痛。原本高瘦的他,几乎可以用“形销骨立”来形容。几年来的个中艰辛旁人难以想象,而夏飞展现出的远超同龄人的毅力更是令人钦佩。

生活中总是有着不期而遇的幸运与温暖。母校决定把夏飞作为特殊学生予以照顾,供应他1个月26斤口粮,并给他每月13元助学金。得知这一消息,倔强的夏飞眼中浸满热泪。生活条件虽然得到改善,然而初来乍到的夏飞仍深感自己格格不入——他发现自己与城市里的同学相比,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也远远不足。此时的夏飞没有自怨自艾或自暴自弃,而是选择更广博地阅读、更广泛地学习,从浩瀚的书海中汲取养分,从五湖四海的朋友中取长补短,这也使他养成了心胸开阔、为人谦逊、刻苦钻研等影响他一生的诸多品质。


学成归国,拳拳之心

1986年7月20日17时,北京。天空下着小雨,一架银白色的737客机冲破积云,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旅客鱼贯而出,夏飞迈着大步走向出站口,一边热切地看着这天、这地,一边喃喃自语:祖国,我回来了。

时光倒流到三年前的2月5日,夏飞作为国家教委派遣的访问学者,在春节前的五天与家人依依惜别,前往瑞典恰尔默斯技术大学。为了使国外的学习工作与国内科研生产相结合,夏飞此行选择了难度巨大的计算船舶水动力学作为研究方向。“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1984年初,在征得国家教委和701所同意后,经导师推荐及资格审查,夏飞在恰尔默斯技术大学造船系注册,开始攻读船舶水动力学博士课程,近四十岁的夏飞开始了学业上的又一次拼搏。

读书、研究、编制程序,都是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而对于夏飞,这些都可以使他废寝忘食。凭借着这股毅力,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完成了“船舶兴波非线性问题的数值解法”等多项课题研究,撰写近10篇研究报告,在国际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其中《带偏航角的自由表面势流计算方法》被选入第十六届国际船舶流体力学学术交流会。

当夏飞学成即将回国时,拉尔松教授以优厚的报酬和待遇盛情挽留了他。面对突然降临的诱惑,夏飞回国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他说:“我可以有很多理由留在国外,但学成归国无需任何理由。”


碌碌劳力,铮铮有声

2010年1月1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里暖意融融。这一天,国家高级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盛大召开。夏飞再次整理了一下挺括的西装,拾步走上了那个象征着无限荣光的领奖台。“我知道你是夏飞同志。感谢你们为装备发展做出的贡献,祝贺你们获奖!” 国家领导人温暖有力的鼓励萦绕在夏飞的耳畔,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常规潜艇事业的花甲老人,双手接过了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状,激动的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湿润的眼波里流转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不息、拼搏不已。

1986年,学成归国的夏飞回到701所,并开始主持我国某常规潜艇总体设计工作。此后数年,夏飞任该潜艇操艇系统主任设计师,积极推广新技术,编制了一系列计算程序,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主持建立潜艇空间运动数学模型,首次实现我国潜艇的集中显示、集中控制和自动操纵。由于在该潜艇研制中的突出贡献,夏飞荣获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不胜枚举。

在完成繁忙的科研工作同时,1993年,夏飞由国防科工委任命,担任国军标《舰船通用规范》副总编,历时六年,终于编制完成我国第一部舰船通用规范,该规范至今影响深远。

领跑,这个让人引以为傲的字眼,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想都不敢想。1998年起,夏飞任技术负责人,开展我国某常规潜艇的研制论证。当时很多人对我国的研制能力提出质疑。夏飞振臂一呼:“外国能行,我们也能行!” 

2000年,夏飞作为总设计师全面负责型号技术工作。他积极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将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传统的继承、赶超的思想贯穿于研制全过程,首创多个第一,突破9大关键技术,取得5项重大创新,潜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实现了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跻身世界潜艇研制先进国家之林做出突出贡献。

2007年,夏飞又一次由国防科工委任命为某型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主持新型常规潜艇研制。

此外,夏飞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承担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他说,“701所的发展不能只靠我们几个老同志,我希望有更多的后辈能够快速成长,赶超我们,为701所、为国家做出贡献。”

夏飞曾两次被七院评为优秀导师,学生们这样谈论自己的导师:“他爱国敬业,为人谦逊,学风正派,治学严谨,有创新精神,理论功底深厚,工程研制经验丰富。在夏总身上,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大师风范’。”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忠诚奉献未曾改变。

斗转星移,碧海作证,使命传承未曾改变。

回顾与常规潜艇的一生相伴,荣誉和掌声不约而至,夏飞总是腼腆地笑着,目光熠熠而坚定。他说,自己不过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了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努力让自己成长好、工作好。

已经离开常规潜艇设计一线的他,亦将继续奔走在筑梦深蓝的征程上,倾注一生,劈波斩浪。


来源 | 中国船舶701所排版编辑 | 塔塔责任编辑丨陈方玺 谢婧

推荐阅读

1、【要闻速递】翁史烈院士90华诞学术思想座谈会举行

2、【要闻速递】校领导看望北京校友会首任会长万学远校友及夫人

3、【助力母校】“贺彭年英才奖学金”捐赠暨“贺彭年班”交接仪式举行

4、【精彩活动】文博宣教:博物馆发展基金部分捐赠者观摩情景诗颂会

5、【与党同行】湖北校友会 “再访红色足迹,重温如磐初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