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里的风景——上海地铁的文化艺术空间
地铁站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表情”。上海的地铁在利用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时,既有对地域文化、人类文化的表达呈现,也有基于美学考量上对想象空间的还原。精雕细琢的每面文化墙当中,都蕴含着人们对文化和美学的思索和遐想,其氛围和景观营造也能引发人们的审美思考。
地铁是一种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痕迹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站的开拓也给文化艺术带来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人们利用地铁站的公共空间,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表达对文化的态度和思考。
地铁站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包含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之中,于是展现当地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底蕴”,体现“人文和风情”就成了地铁建设的一项重要的附加功能。因而,地铁站成为了“一座城市最直观的表情”。
上海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塑造着她现代的外表,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勾勒着她细腻的内心。上海地铁四通八达,其空间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地域文化、人类文化的表达呈现,也有基于美学考量上对想象空间的还原。
城市的“表情”
上海诸多地铁站注重站点本身与其地理位置之间所绑定的文化内涵,并结合文字呈现,将文化凝缩为文字符号的内涵。公共空间在文本结构方面的尝试,不仅能起到显著的宣传介绍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建构。
轨道交通11号线交通大学站的钱学森专题展览
上海的地铁站对文字与图片的运用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比如,11号线交通大学站为纪念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以专题展览的形式进行了站点建设。其中,钱学森先生的巨幅照片位居正中,周围则被钱学森语录以及相关书籍的模型所包围。
文字的信息传递功能处于次要位置,装饰性功能凸显,感情的共鸣和唤起便成为展示品与观者互动的主要形式。
轨道交通10号线南京东路站的老上海风情展示
轨道交通10号线的南京东路站,用插画的形式还原了老上海人的生活图景。背景的实景照片和前景的人物剪影形成了强烈对比,将“时代空间”的“面”和“市民个体”的“点”这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融合。观者从而能够“点”“面”结合,对历史概念框架进行审视,在冲击和对抗之后获得长久而稳定的认识。
图像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可以使设计更具沉浸感和代入感,增加了人们亲近的欲望。然而,一些地铁站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仍有平面化的倾向,二维的展示空间还是稍显单调。
上海地铁站的文化墙在设计上采取了多样化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图片与文字搭配,试图唤醒匆匆而过的人们的文化记忆,但仍有一些地铁站的图片与文字的组合方式有待提升。
轨道交通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1号口下一段楼梯,能看到这样一面文化墙 :文字与图片印在错落有致的灯箱上,仿佛想要凝固住杨浦区工业发展的历史,如通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重组,将相册在眼前重新展开。墙上的文字排布规整,但文字和图画的对应方式比较单一,稍显单调的展示方式让人联想起博物馆的陈列。
单薄的平面化使之没有与地铁站内的公共空间很好融合,与周围公共物理空间的互动有很强的异质性,艺术结构简单化,导致其对人群的吸引力较差。过往的路人大多选择无视它的存在,或者最多只是停留一下短暂的目光。归根结底,是在设计时忽视了景观营造的重要性。
人文的光辉
地铁不仅仅是“上海的镜子”,其本身作为一种高效便利的公共交通形式,是城市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在地铁站当中,艺术装饰并不局限于上海本身,从中能体现出更深厚的人文色彩。
地铁站的造型设计不乏“中国风”的体现,许多地铁通过特定的色调与传统元素的运用,在地铁站营造出独特的氛围。11号线的迪斯尼站,在经典的迪斯尼动画造型中,又加入了中国传统剪纸元素的装饰,巧妙地呼应了地铁站本身的特点,并不失童真童趣,同时体现出浓郁的中国味,在中西文化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尝试。
11、12号线换乘的龙华站以姜黄作为主色调,站名的书写洒脱随性,两者相搭配,使龙华站充满古意。而在江宁路站以“江山宁和”为主题随处喷绘的山水画脱胎于国画,饰以景德镇彩陶立体造型的山峦,营造出宁静安谧的古朴境界。
龙华站姜黄色背景的站名
地铁站内也时常出现充满人文色彩的装饰,但是它们并非单纯依托“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而是折射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子。如上海科技馆站的工业科技发展史展览墙,以时间为线索,将每个时间段代表性的成就以层次分明的浮雕展现,充满时代感。
此外,地铁站中经常有公益性的展示。在上海虹桥站,广告栏上展出了一组公益创作年展的获奖作品。这些设计普遍将对现实的反思与警醒融于其中,表现富有冲击力,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在吸引关注之余,也引起观者对于图片背后现象的思考。
但更多的地铁站内置所呈现的还是广告和影视海报。而对上海的地铁站进行站内设计时,设计者往往更看重城市形象的展现。若没有知名的地标或者不能与上海的城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则地铁站的设计往往缺少中心,广告和设计堆叠,难以服务于整体设计风格,充满人文关怀的装饰设计往往单独淹没在众多的广告之中。无法与地铁站风格相统一的设计与广告一同被人们忽视。
多样的艺术
上海的地铁在地下织成一张天罗地网,一个个地铁站成了星罗棋布的交点。随着地铁的延伸,地铁站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城市的发展扩张中,繁华的商区、弄堂的巷口、城郊的冷僻,都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地铁站。
也许,不是每一个地铁站都承载着“辉煌历史”和“人文底蕴”,但作为公共艺术的典范,每一个地铁站都值得拥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思考。灯光、场景、空间结构,这些现代艺术中常用的元素,在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设计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色彩和几何营造出动感的想象空间,结构和室内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局限。越是现代的艺术,在概念和美学设计上就越具张力和创作空间。
在某些地域特点不甚鲜明的地铁站中,纯粹艺术的展示同样成为了一场美的盛宴。追求视觉产品纯粹性的现代艺术,更加强调视觉的冲击和美学的感受;科技和物质的发展,也使得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特性、丰富的材料技术,都使它的艺术形式大有文章可做。
上海作为繁华的经济大都市,在一些地铁站中更多的,是运用现代艺术手法。流派众多的现代艺术,高度整合的装置艺术,以及不受拘束的概念艺术,为上海地铁构造出更壮丽的视觉享受。
例如,上海科技馆站就极具创新地将玲珑剔透的灯光构成了地铁站弦月形的出入口;东方体育中心站的设计则在顶上布置出盘旋缠绕的蓝色光环;用LED灯光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布置出璀璨的星空的国际客运中心站也同样不失为一道风景。即使人们行色匆忙,也忍不住会驻足抬头仰望,这“白天”里绚烂夺目的“星座”和“流星”。
而徐家汇站在长长的换乘步道大做文章,构成犹如明日世界的绚丽广场,不输大片中宇宙飞船的奇幻长廊,两旁是绚烂迷离的灯光,中间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即使匆忙,美学的冲击也并不会打折扣。
而汉中路站则将极具现代感的光影色彩应用得淋漓尽致,其换乘站厅以“地下蝴蝶魔法森林”为主题,建造出一条长长的“蝴蝶墙”,在灯光的变换下,蝴蝶忽隐忽现,如波浪翻涌,构筑出灯光里的童话世界。
汉中路站
上海的地铁站,在文化和艺术的交织中,在古典与现代的交错中,编绘出一幅幅别样的风景。相比艺术家自发的个人创作而言,这类公共空间艺术往往会考虑更多因素。
在地域上,豫园作为古建筑群落集中区域,其地铁站也相应地采用雕梁画栋的中式风格,而徐家汇写字楼林立,地铁站则采用了更具现代感的设计风格;在受众上,豫园站针对专程观光的游客添加了更多古典美的元素,而徐家汇站针对通勤线上的人们采用了简单宏大的形式美的元素。
豫园站是城市文化的纪念,是历史的见证与传承,在“慢生活”的逸致下,于红漆壁画间记录着老上海的古典美。而在快节奏的都市氛围下,徐家汇站灯光和色彩造就的艺术盛宴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在魔都的赶路者心中注入美的暗涌。在光影构筑出的现代化地铁站里,疲惫的色彩暂时溶解,美的享受顷刻绽放。
豫园站
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地铁成为普通人出行的最佳选择。在地铁站里穿梭的日夜,成了上海人心中对这个飞驰时代的深刻记忆。每一个穿梭在地铁站里的瞬间,或是出游途中的闲庭信步,或是上班途中的奔走疾驰,总有一些地铁站里的风景有意无意撞进心里。
无论是豫园站的古色古香文化流淌,还是江宁路站的山水画廊典雅秀丽,抑或是汉中站的光影斑斓迷离炫目,地铁站文化都在人们记忆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快节奏里,地铁站里的公共文化艺术是充实生活的点缀;慢生活中,地铁站里又满载着值得玩味的小细节和生活百态世情炎凉的缩影。那些凝聚了无数文化无数智慧的地铁站装饰文化,在物质生活中无形中开辟出精神的一隅。下一个瞬间,回眸或驻足,一场美的探索,顷刻开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记者 | 胡昊中 窦靖宇 贾一帆
编辑 | 甘磊 李洁雯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