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周报

其他

认性社:安静地生长

新思路确立,团队立即投入到了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去。愿意长期坚持的常驻社员起初只有三四个。好在虽然人员不多,资金尚算充裕。凭借全国性公益比赛银奖10万元的启动资金,社团购入了大量专业的教材教案作为参考。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留学路上的选择:是否签约中介?

近年来,国内留学市场快速发展,相关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众多有此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是签约中介,还是自己独立申请?几乎每一个选择前往国外求学的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难题。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超过七成人通过留学中介申请海外院校。曾经的小舟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在gap一年之后,她向学弟学妹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议。编辑
2022年8月9日
其他

解封心愿清单

3月14日,圆周率日,学校进入准封闭,那天你或许从未想过,解封之日会像3.14之后的小数一样被无限延长。4月1日,浦西封控,上海全域静态管理,躺在宿舍听张国荣的“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遥想校园的樱花灿如云霞,纷纷开谢。4月30日,压缩课时,五一假期被架空,看着社交软件推送“那年今日”的回忆,拂去脑海中的假期计划,投入到赶论文的忙碌中去。5月20日,送站开放,返乡抢票如火如荼,在初夏渲染出春运的错觉,有人仓促挥手告别,有人仍在留守观望。6月1日,上海解封,零点时刻,各个街道涌出兴奋的人潮,在儿童节这一天,市民们感受到孩童般的欢愉,而校园也再次转入准封闭管理。时间依然在线性流动着,社会形势亦如入夏般逐渐焕发生气。经此一疫,静默久矣,那些沉寂已久的冲动和愿望,是时候提上日程了。解封之后,你想去做什么呢?上百位复旦er在问卷中写下了自己的解封心愿清单,TOP18的心愿收录于此。那么,请你看看,这些愿望是不是你的心头好呢?编辑
2022年6月12日
其他

我们为什么谈论校名棒球服?

2022年3月7日,校名礼品屋发布了本学期校名棒球服的定制公告,引来了4万人阅读,迎来了“历年棒球服最好的销售成绩”。棒球服,既是日常身着服装,又是礼品屋的明星产品。为什么一件棒球服能在众多校名纪念品中脱颖而出?人们又在以何种目光、何种行动塑造它?编辑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在B站当小众up主,他们与流量和解

1.6万,1.1万,2.2万,4千——这是褚陶珠(@屁桃珠子)、陆一歆(@oYiiYii)、张华成(@CR训练师)和张泽琰(@江花)目前的B站粉丝数。他们做up主超过三年,分别在生活区、游戏区和音乐区投稿。他们都有过数十万播放量的「出圈」之作,但依旧只入住了相对少数人的关注列表。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母亲节特辑丨如何描述“妈妈”?

从古至今,母亲的形象愈来愈具体可感,愈来愈丰富多元。在观念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她们作为母亲之外的特点不断被挖掘出来,相似的面容之外,有更多侧面。
2022年5月8日
其他

线上教学进行时,再听复旦人的论文故事

connect就可以免费使用复旦大学购买的资源了。从此她“再没自己买过论文”。在学校开设的“旦问无妨”平台上,也设置有“图书馆服务”板块,提示照常提供邮件和电话咨询、电子资源查阅和下载等服务。
2022年5月7日
其他

这些天里,志愿者都在干什么?

这些天里,复旦校园里的志愿者都在干什么?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复旦大学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封控管理期间,生活园区的师生足不出户,保证每一位师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成为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据团委青志统计,截至4月27日,全校数千名各类志愿者的服务总时长已超过36000小时。一日三餐、核酸抗原、物资发放、交流对接,对志愿者们来说,每天都是一场接力长跑。编辑
2022年5月1日
其他

反穿衣、隔离服、酒精棉片......个人消杀,志愿者们的特殊防线

个人消杀作为疫情防控最后一环,在能“物传人”的具有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爆发的当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访了几位在封校期间担任过志愿者的同学,了解他们做志愿服务时、寝室日常生活中、入住隔离酒店后的个人消杀故事。编辑
2022年4月24日
其他

封闭管理期间,他们在微信开农场?

“朋友小玮突然和我说,你看我微信状态。”小磊笑着说,“点开就看到一个大扑棱蛾子在扇翅膀。”她马上追问:“好鬼畜,咋弄的?”4月12日,微信推出了可在“状态”栏设置动物动图表情的功能:用户设置“状态”后,点击微信表情,通过搜索“农场”,滑到底部选择“搜一搜更多表情”,从蟑螂到羊驼都“任君采撷”,选定宠物后再安置一个合适的背景,“微信农场”便诞生了。当天,话题“微信农场”冲上微博热搜榜一,截至发文前已经获得了7.6亿次阅读量,一时间,猫、狗、猪、鸭充斥在好友列表的状态中。不少复旦人也加入了这场二次创作潮。编辑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漂流的信靠岸之后

“三月伊始,问君安否?”按下发送键,沈楠久违地开始等待着笔友的回信。这是相隔近一整个寒假后她们的第一次交流。去年秋天,因为喜欢写信,沈楠报名了“志信漂流”活动。这是由志德书院与任重书院联合打造、面向所有复旦在读学生的品牌活动之一,每一期都会有几十封信从参与者手中寄出,遇见另一封和它背后的人。如今,距离上一期“志信漂流”活动结束已过去四个多月。当连接彼此的平台从中抽离,信纸牵出的缘分又将走向何方?编辑
2022年4月6日
其他

春招进行时,再听面试故事

“面试官在挑选你的时候,可能比你在面试的时候还要紧张。”唐添悦认为。在他看来,面试者只需要思考怎么把这份卷子做到满分,但作为考官,就要同时考虑两方面,“尽量帮面试者把一份80分的卷子改到100分”。
2022年4月1日
其他

赴一场春日艺术之约

春天,寒气缩结,生机日盛。可否知晓,世界各处的人们,对万物苏醒的春日,又有何细微的捕捉和表达?从容地,盛装地坐在属于每一个人的枝头吧,像一朵花那样,迎接春天。编辑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追光36小时:《相信·有光》幕后探秘

3月11日,4.9万复旦大学师生员工完成了在校常态化防护性全员核酸检测。次日,一支改编自复旦大学2020届毕业MV原创歌曲《有光》、记录了核酸检测全过程的视频《相信·有光》出现在复旦人的朋友圈。从提出想法到全新视频的发布,来自团委学生艺术团的主创团队的创作周期不过36个小时,这背后是一长串名字和一个个故事。音乐,也一直伴随着共克时艰的复旦。编辑
2022年3月27日
其他

看见“气泡”里的爱情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复旦大学于3月13日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采用“气泡管理”模式。一些情侣因身处不同的相对封闭空间,无法线下见面而进入了“异泡恋”状态。那么,“异泡恋”“异地恋”现象之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恋人间的关系?编辑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图说复旦丨“春天来了,不许emo”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谷雨为春的结束。春分恰为其半。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始鸣”到春分的“玄鸟至,雷鸣电闪”,春意各有征候。春日过半,复旦的千万种春日图景也在徐徐展开。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准封闭期间理发难?“复旦牌”理发点实现校区全覆盖

“没想到学校连这方面需求都考虑到了。”在复旦校内理发,可能是许多复旦人的“初体验”。2022年3月13日,复旦大学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48小时内,总务处和学生会、志愿者们推出理发服务。志愿者来自光华东达物业公司和学生群体。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常态化防护性核酸检测丨自助助人,共赴春日

根据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按照本市教育系统统一部署,3月11日,复旦大学开展了常态化防护性核酸检测工作。按照应测尽测原则,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内临时设置的19个集中核酸采样点或校外检测点进行了核酸检测。据了解,本次核酸检测系配合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截至目前,复旦校园未出现检测阳性人员,也并无所谓“封校”安排。编辑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医院周边,困境和希望

正对瑞金医院住院部的永嘉路,是救护车驶入医院的通道之一,车来人往,道路一侧商铺林立。伴随救护车的鸣笛声,沿街的一户商家为亲人的离世点燃地上的锡箔堆;他们身后则有一对衣着时尚的男女,正在逐家店询问有无礼品袋、包装纸。护送病人的救护车、亲人离世的家庭、置备礼物的男女,在同一条路上的轨迹成为了三条平行线;而疾病与康复并行、死亡与生命并行、黯然与生机并行,这就是医院周围可见的图景。编辑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特别报道丨这一夜,有光

2月22日晚,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邯郸校区连夜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于2月21日、2月22日进入过邯郸校区(含学生生活园区)的所有人在紧急开设的校内7个核酸检测点或校外医院等机构接受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新学期,聚焦你的归来

当我们在课堂上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今年,他们在复旦这样过年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当我们在课堂上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色授魂与,棋逢对手。”许多复旦的年轻人,身处爱情的棋局之中。又是一年2月14日,今年,我们一起谈论课堂里的爱情。近200位同学在调查中说出了自己对“爱情”和“爱情课”的见解或彷徨。多位开设“爱情课”的复旦教师,向复旦人周报分享了他们开设课程的经历和相关建议。课程中,有开设近二十年的老牌课程,也有刚刚建设的新课程,学科横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角度。当这个曾令人“羞于启齿”的话题多学科、多角度地融入课堂后,师生将如何谈论它?编辑
2022年2月14日
其他

今年,他们在复旦这样过年

@郑红艳:疫情快点结束,大家早点恢复正常的生活,就像春晚前几年春晚唱的那首歌一样,常回家看看,帮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文中蒲公英、小悠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或截图微信编辑
2022年2月5日
其他

我们又看了一遍这些年的春晚小品

周敏.试论后春晚时代的困境与出路——以2011年央视春晚为例[J].新闻界,2011(02):103-104+107.图片均来源于截图或自制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微信编辑丨邹佳祎审核丨孙晓雷
2022年2月4日
其他

江南塞北,故乡一角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于2022年1月15日结束,完成一学期课业后,部分学生陆续返乡。“假期离校登记”中的那处目的地、那趟行程,渐渐清晰。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霉霉Taylor Swift重录专辑:故事和回忆

无畏之旅的纪录片,在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我对她的追梦历程,她的坚定,她的犹疑,她的无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她的追梦故事,成为了我追梦路上的激励。生活中的苦恼在在她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鸣,获得动力。|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本科生在实验室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科研大势下,本科生进实验室早已不是新鲜事。开始于1998年的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简称FDUROP)至今已累积资助本科生约6500名。校车的灯光、无菌室的紫外灯光、江湾深夜的路灯光,照亮着他们默默奔波的身影。编辑
2021年12月23日
其他

北斗导航Compass 朱帅臣:复旦普通博士生在B站

打开朱帅臣在B站发布的第一条生活区视频“复旦普通博士生的日常vlog”,第一个镜头是朱帅臣的光头:“现在是早上十点钟”。随后镜头一转,凌乱的桌面和宿舍公共区域里堆积着的垃圾一览无遗。一切都让人不禁觉得:“好真实!”这份真实感让朱帅臣以“北斗导航Compass”的网名在B站上迅速获得了20万粉丝,他的这条vlog也已经获得了超过133万的播放量。光头造型、复旦博士生身份、唠嗑的视频风格、日常化的视频素材,成为了他的生活vlog的辨识度。在生活vlog之外,朱帅臣还有一个叫做《超级详细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讲解》的视频系列,更新速度和播放量远没有生活vlog高,但却从他蹿红之前坚持更新至今。编辑
2021年12月12日
其他

复旦女兵,爱红装也爱武装

12月1日,复旦大学2022年征兵报名正式开始。校武装部开通了微信群、热线、现场等多个通道,接受有志投身国防事业的青年咨询。各院系也正积极组织报名工作。2021年起,国家正式实行“一年两征”,即每年的3月和9月将各有一批新兵入伍。校武装部会在之前组织征兵报名。经过选拔,体检、政审“双合格”的预征对象即有希望入伍。校武装部介绍,本阶段报名工作将持续到12月15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后续报名通道也会持续开通。在2019年入伍的复旦学子中,共有4名女生。在作为军人的两年里,她们在不同的军区、岗位上发光发热,将青春印在祖国的河山之间。今年,重返校园的她们回首两年前的那个选择,其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编辑
2021年12月11日
其他

包慧怡:架起一座座摇摇晃晃的桥

在本雅明看来,土星象征着漫游的自由、丰沛的孤独以及对自我不知疲倦的译解和建设。包慧怡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土星气”重的人。“大学教师”和“翻译者”,是包慧怡的两重身份。“翻译”与“摆渡”共享着德文单词übersetzen。从复旦大学英文系的本科生到都柏林大学的中世纪文学博士,再到如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副教授,包慧怡在解谜古老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建设着自己的渡口,跨过自己的河流。她相信全然不同的人也共享着历史和语言的矿脉,也期待在文字的深处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摇摇晃晃的桥。编辑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江湾校区解除封闭管理丨日与夜,不止在江湾

11月25日,根据上级有关疫情防控要求,江湾校区(含学生生活园区)开始积极配合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实行人员只进不出的封闭管理模式。27日上午10:00,经历两轮核酸检测后,江湾校区结束闭环管理。师生员工将继续接受12天健康观察。在三天中,复旦师生共同度过了难忘的经历,由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其中开展了大量工作。江湾的日与夜,不止在江湾。编辑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当一个复旦保安自学微积分

早上6点左右,同学开始陆续起床,分批吃早餐,上车去进博会场馆。7点,董胜利交班,回到距离学校三公里处的统一宿舍休息。他买了眼罩和耳塞,但因为刚开始这份工作两周,还没完全适应,有时白天还是会睡不着。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双十一,你屯的书读完了吗?

高中时,身为理科生的王汐对于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和老师聊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也愿意去了解什么是好的文学解读。文学阅读的过程给予她成长的勇气,她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剥茧抽丝,去了解文学的内在逻辑。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七十年的广播台,遇上广播新人赛

“对于拿起话筒这一刻,我永远都有一种新鲜感。”一位参赛选手这样介绍自己,这也是赛事主办方、广播台许多成员的心声。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再见,阿猫一条鱼

文中小龙、小文、小许、小诗均为化名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千百个秋天,正于十月醒来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据记载,潭柘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是北京极负盛名的古寺之一。远近的古老而又高耸的树木在朦胧的烟雾中层层交织,古色古香的传统京派建筑在其中若隐若现。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旦二美食交流改善实录

他是东北人,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在南方干过二十几年,全国各地风味好的地方他都去跑过。无论是正宗东北菜、武汉热干面,还是成都、重庆的川菜,广东、港澳的烧腊,他都曾亲自前往当地学习研究。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吴嘉宇:是射击选择了我

备战全运会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他所在的上海代表队只能在上海的射击中心进行封闭训练,周末出去的机会也被迫取消。每周一到周六,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他与其他8名运动员都一直处于训练状态。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特别报道|中秋夜,我们来到光草上

三名大二行政管理专业的女孩此时刚在光草上结束了一轮游戏。她们是室友,彼此陪伴,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不想家”。其中一名女孩表示:“坐在光草上能够享受到这种聚会的氛围,天上的月亮、周围的人,氛围很好。”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一枚校名月饼的中秋旅程

重复性的操作之下,阿姨和师傅都分包熟练,手法敏捷:抓过一张纸壳,按压成一个立方体,封住底面,塞入月饼,最后盖上顶面,放入另一个空的篮筐,整套动作的完成时间约为三秒。
2021年9月21日
其他

毕业论文致谢:留句话给岁月

一个清晨,一抹树荫,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拥挤的教室里,仍留着那些一起熬过的夜、一起谈过的天。好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散落天南海北,但没有离开。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二十年,仰望星空

夏令营上,社员向当地小朋友讲授天文望远镜用法,图源:复旦天协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毕业季丨这一次,为了谢幕而上场

走出北区体育馆,背后明亮的灯光把身前的影子渐渐拉长,葛瀚森知道,这场有关篮球的梦终于完美谢幕了,而这座金光灿灿的奖杯就是他在球场上所有耀眼表现的见证,看到它,他就能想起那些万众瞩目的时刻。
2021年7月22日
其他

自述:河南暴雨实录

我们采访了6位复旦人,他们或身处洪涝灾害“震中”,或在后方为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奔走联系。周报将笔交到他们手中,在他们的自述中看到风雨中的复旦人。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毕业晚会幕后记:森林与航海

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表演《白日梦想家》,拍摄者:沙岳岩
2021年7月4日
其他

获奖结果丨第二届复旦人写高考作文大赛

1.专业评审得分(60分):由复旦人周报邀请的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及上海市部分重点高中语文教师担任评委。评审采取等级制,共设6个等级,以满分为60分、
2021年6月21日
其他

青回杯丨复旦人写高考作文大赛(全国甲卷组)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2021年已经是新中国的第七十二个年头了。在经过了建国初年的艰难探索后,近四十年来,中国正在重回世界的中心。如今的一切条件和机遇,都是我们的先辈所无法想象的,这是最好的时代。
2021年6月10日
其他

我在复旦做展览:文博系的策展人们

大家共同完成展览工作,受访者供图
2021年6月2日
其他

116周年校庆 | 历史潮流里,复旦与复旦人

116年来,我们与复旦一同呼吸,一同沉浮。当我们捡拾时间长河中属于复旦人个体的记忆碎片,我们看到的是不同年代复旦人的精神,也是由每一代复旦人共同筑构并将由我们继续传承和创造下去的复旦精神。
2021年5月27日
其他

复旦,数院,普通人

在他看来,唯一的解决方法在于承认绩点不是绝对的评判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剪辑、音乐、摄影、运动……在喜欢的领域里,包括离开复旦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我们其实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普通。”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