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36小时:《相信·有光》幕后探秘
3月11日,4.9万复旦大学师生员工完成了在校常态化防护性全员核酸检测。次日,一支改编自复旦大学2020届毕业MV原创歌曲《有光》、记录了核酸检测全过程的视频《相信·有光》出现在复旦人的朋友圈。
从提出想法到全新视频的发布,来自团委学生艺术团的主创团队的创作周期不过36个小时,这背后是一长串名字和一个个故事。音乐,也一直伴随着共克时艰的复旦。
编辑 | 金雨丰 李蔚怡
主笔 | 何睿芮 丁俏力
记者 | 陈思哲 谢鑫 马瑜 杨雨轩 曹苏磊
近日,沪上疫情横起,复旦在保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也经历了几轮预防性全员核酸。3月10日,就如何帮助师生尽快适应、调整心态,团委学生艺术团提出了一个方案——制作一支MV来记录核酸检测的温暖细节,以音乐为载体,传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团结的力量。
| 《相信·有光》视频截图
复旦团艺负责老师朱逸骏是此次接力的“第一棒”。从初次连夜核酸的忧心忡忡,到次日早八晚五的患难与共,朱逸骏同团艺的学生一样,不仅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朱逸骏说,“改编这首歌是发乎于情而不是一个任务,倘若为了完成任务反而失去了我们表达温暖和记录真实的初衷”。
据介绍,选择《有光》进行改编,除了它作为2020届毕业歌曲拥有较高的传唱度,还因为它轻松明快、积极向上的旋律,在被疫情阴霾笼罩之下的校园里,能够深入人心,化解听者心中郁结的情绪。
而短视频的名字为《相信·有光》,也是希望师生在特殊时期依旧相信前途明亮,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人的光。
“创作与时间赛跑”
“尽快地磨一磨。”这是创作团队在经历沟通后,给朱逸骏的答复。为了起到更好效果,主创团队连夜行动。
19级法语专业本科生温淳是此次接力的“第二棒”。作为此次改编负责人和统筹者,她提到,“一直都在和时间赛跑”是主创团队遇到的一大难题。温淳表示,抗疫战线瞬息万变,作为校园文化工作者,倘若不能在故事发生的一线记录下最鲜活的人物与最真实的情感,所有的绘声绘色便会减少意义。
作为统筹,温淳的首要工作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个人”变成“很多人”。
改编歌词、填写脚本、演唱、混音、拍摄、剪辑、出片、后期、文案、推送……36个小时,一条5分30秒的视频从无到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随着温淳一条“一起熬夜肝锅!”的群消息,主创团队经历了一场“马拉松式接力”。
据负责歌词改编的付雨晨和王明昊回忆,3月11日凌晨的店里只剩下他们一桌。有同学询问店员能否为他们公放《有光》,“然后店员就在那个地方为我们单曲循环《有光》,一夜不知道播了多少遍”。
付雨晨用其中的歌词“无妨,无妨,阴霾终究会退场”来表达准封闭管理期间自己的愿望:“希望同学们可以不要因为这些疫情而受挫,可以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保持信心。在之后的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尽量少受疫情的影响。”王明昊说:“阴霾散去之后,我们就可以看见暖阳,在暖阳下感受春意,毕竟现在也是春天嘛!”
这支七人组成的改编团队参考了原版《有光》的韵脚,融入了抗疫相关的意象。“整个歌词先展现了一个比较低沉的环境,然后情绪逐渐高昂起来。”
不是所有人都在《有光》的旋律中携手,也有人在远方与他们隔空合作。夜色里,17级行政管理专业的程曦也在工作。作为复旦FDHC的成员,同时也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自称“慢产”的程曦“想都没想”,就接下了连夜改编rap词的“急锅”。
动笔之前,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冲向前线的画面一帧一帧地从眼前闪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事情,然后就把这三年关于疫情的事情过了一遍,一下子就有灵感,觉得这是有画面的东西。”程曦说。
复旦校友牛佳钰是《有光》的原唱和原编曲,这次也为新曲义务演唱。她挤出午休时间完成了录制,“每一句都要录很多遍”。在一遍遍录制中逐渐熟稔的歌词,几度堵住她的喉咙;主歌编曲中铿锵的小军鼓,推起她的情绪:“好几个地方写的有感动到我,我唱的时候都有点哽咽,录了好多遍。”作为专业歌手,牛佳钰快速完成了演唱和混音,给到后期团队一份的完整音轨文件,方便剪辑和调整。
当策划、改编、演唱的努力汇聚,后期作为“最后一棒”,承载着沉甸甸的压力。面对成片,负责后期制作的任可用“没有辜负别人的付出”来形容自己奋战到凌晨的感受。几百支原始视频素材合起来将近三小时,整个团队通力筛选、多台电脑通宵剪辑,最终留下五分半的成品。
第一遍副歌,医护人员成为主体元素;第二遍副歌,志愿者出镜;第三遍副歌,镜头扫过参与其中的普通同学;第四遍副歌,花花草草和校园小动物表达了回归美好生活的期待。
20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吴楚洵同时参与了脚本和剪辑的工作。听到原版《有光》的那一年,吴楚洵正在准备高考。她说,这首歌曾经给了她很大的勇气,现在参与改编,她感到“意义重大”。
脚本工作琐碎、细致。吴楚洵需要将各类镜头进行分类、描述,根据歌词对应时间制作表格,与其他创作者进行协调。“希望每句歌词都能有表达意象的镜头画面。”
任可表示,在筛选素材的时候,有一瞬间曾被镜头对焦上的一位医护人员双眼所触动:“当人非常认真专注地在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眼睛真的会让你感觉是在发光的。”她说,四目相对的瞬间,突然就萌生了一定要把片子剪完的决心。
那位“大白”可能想不到,自己的眼睛照亮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夜晚。
“有希望的前提是要创造希望”
凌晨5点的上海,后期为接力的最后一棒奔忙,但他们并非孤军奋战。在全家,另一桌准备商赛的同学与他们共享同一个不眠之夜,共享薯片和烧烤在他们之间搭起了联结。
温淳后来回忆,当视频导出完成播放的一刻,“相信·有光”的字眼映入眼帘,所有人禁不住大声欢呼起来,“心潮澎湃地”看完了整部作品,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 通宵剪完视频,天已微亮。 图源 任可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节点,作为从学生变成老师的复旦“老学长”,朱逸骏体会到“作为大学生的复旦人要成长”。疫情期间,面对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这种“成长”不仅表现在学会用沟通和表达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还包括寻找到能解决问题的渠道去表达。
“我们也肩负起了温暖旁边的人、成全每一个人的感受,最后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的目标和责任”。他说,“艺术和人的本性有关。我们希望同学讲自己的故事、唱自己的歌、办自己的活动,通过艺术的力量给大家加油鼓劲。”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