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次元世界的追忆:上海美影厂的起伏岁月

复旦人周报 复旦人周报 2021-12-11

动画导演阎善春先生曾说过:“动画是个很有讲究的东西,不是你自己想象就行了。” 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在“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理念下,立足于原始漫画材料积累和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国的动画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时代变迁,美影厂“一枝独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也无法用原来的标准来衡量当下动画产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本土动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文 | 段旭昶

整理 | 甘磊 朱海云

编辑 | 王健欣 钟晨洲


本文共 2985 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 5 分钟



由梦工厂动画制作、环球影业发行的动画电影《驯龙高手3》正在火热上映,票房口碑双线飘红。画面的升级与情节的延续,再次为观众带来一场“动画盛宴”。


回望上个世纪末,动画构筑起一代中国人共同的“荧屏情结”,令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久久等待。那个年代,无论是神通广大的葫芦娃、幽默风趣的阿凡提,还是正义凛然的黑猫警长,都成为经典的荧幕形象。在它们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如今,中国的动画经典还存留于我们的回忆之中,创造经典的美影厂却似乎已销声匿迹,留下的动画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流派”难以逾越的巅峰。


 漫画到动画 

 早期积淀的动画文化 


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漫画。在中国,最早的漫画当为晚清陈师曾在《太平洋报》上发表的即兴之作,寥寥数笔,意味无穷,笔下刻画的底层手艺人,小鼓摇晃,短衫灰衣,虽然没有细致的面部刻画,却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角现状。在作品《墙有耳》中,身着长袍的肥头大耳男子在门窗前观望,简单几笔,展现社会监听丑态之时,又将深层政治讽刺融入其中。言简意丰,浅显却富含深意,美影厂风格与其一脉相承。


左图为底层手艺人,右图为《墙有耳》


创办于1957年4月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地,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动画制片厂之一。美影厂隶属上海电影厂,其前身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美影厂的动画、剪纸、行政工作楼和木偶摄影棚一应俱全,有着相对完善的部门设置,吸纳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动画制片人,包括早期动画制作者万氏兄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动画制作体系。


此时的中国动画依然有模仿的痕迹,如《大闹画室》,讲述了一位画家的作品中有一个身着中式服装的小人在跳出画板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滑稽故事,其灵感源自美国的Max Fleischer于1921年创作的Out Of The Inkwell(《跳出墨水瓶》)。后来,中国动画作品在内容上进一步探索,例如《铁扇公主》等作品将神话民俗故事搬上了银幕,动画创作与制作也日益成熟。


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


 兴盛的中国流派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美影厂在这样的理念下,立足于原始漫画材料积累和时代发展要求,开始了对动画事业的探索。


认真的制作动画态度,小到一面镜子:为了将人物情态进行准确地刻画,镜子成为了他们的必需品;大到一种担当:身为文化创作者,要善于通过细微之处传递价值观,从艺术与当代文化方面,站在更高的层次,让作品更加适合受众,并且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动画片《邋遢大王历险记》(1987)


此外,取材和绘画也十分重要。美影厂的编剧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编剧排画。正如阎善春先生所言,“动画是个很有讲究的东西,不是你自己想象就行了”。例如《邋遢大王》,就是林纾看到女儿在沙滩上把沙子当作水洗头而想到的,《雪孩子》更是通过小兔子生动刻画了儿童心理,从要跟着妈妈出去,到被雪孩子吸引,认真地为了一个鼻子纠缠半天,童心童趣溢于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引起了孩子最初认知的共鸣。


动画片《雪孩子》(1980)


创新的思维和超前的视角也让美影厂脱颖而出。将水墨融入动画便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们将动画纸上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的着色部分分层上色,即将同样一头水牛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几张透明的赛璐珞片上。每一张赛璐珞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这样的技术应用于动画制作中,产生了《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佳作。在《黑猫警长》中超越时代的手机和追踪子弹更是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体现了美影厂的超时空视角。


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1)


但是娱乐是手段而非目的,这也是美影厂作品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例如,《雪孩子》讲述雪人救小兔子的故事,传递舍己救人的理念;《镜花缘》里通过展现好人进入两面国,变成两面人的故事,以及女儿国里性别颠倒之后的各种笑料,凸显对道德的深思,隐含了一种批判的思维。创作者将对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融入到动画的表达中去,让作品拥有了超越时间的价值和生命力。


 没落的王者 

 美影厂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阳光和希望,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如同《三体》中的地球文明进入市场这片“黑暗森林”,面对的是危机四伏又生机处处的大环境。


随着以迪士尼、漫威以及宫崎骏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动画涌入中国市场,中国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早先象征奢侈的电视机也走入千家万户,大众得以接触更多的文化作品。


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早期,美影厂年均500分钟的动画产量明显难以满足日益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巨大的潜在市场迅速被抢占,在加大制作投入扩大规模后,面对早已饱和的市场,同在资本主义市场腥风血雨中成长起来的舶来对手相比,美影厂的市场营销部门如同蹒跚学步的儿童,举步维艰。


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包括万古蟾(1899~1995)、万籁鸣(1899~1997)、万超尘(1906~1992)、万涤寰4人


另一方面,美影厂经历数十载发展,正是新一代领军人物出现的时候,但因十年动乱,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老一辈的中流砥柱式的人物也逐渐离去。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动画制作人才退居二线,靳夕先生等美术指导大师也相继离世。同时,新一代的人才或下海创业,或跳槽走人,人才青黄不接,美影厂逐渐退出了市场弄潮儿的行列。


 如今的经典 

 “美影厂”的辉煌该如何打造 


一代经典动画作品逐渐远离大众视野,新时代的动画制作应该何去何从?


“中国最好的动画”真的随着美影厂的消失不可寻觅了吗?诚然,我们无法真正还原当时一心制作、不问时事的创作条件,但“名利双收”和“制作优良”并非鱼和熊掌的关系。中国现在的动画也不是原来一枝独秀的时代,我们也无法用原来的标准来衡量如今的动画产业的发展。


当今的国漫,实际上在人群设定和画质升级上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网络热点漫画改编的一系列动画,针对青少年受众,在保留原著粉的同时,通过网络热点的跟进,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国漫中的《魔道祖师》,人物细节,场景描摹处处可见用心。从蓝氏三代姓名谐音“恨无缘”暗指故事结局,到水乡建筑几乎完全还原的场景设置,都体现了制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可爱多”的合作,在打开市场营销大门的同时,也为故事增添了不少笑点和话题。


网络动画《魔道祖师》改编自墨香铜臭原作的同名网络小说


今年的《白蛇:缘起》更是一部扎根于中国传统而缔造的传奇。视觉上唯美动人的东方盛宴,不论是剧中水墨、泛舟、山水、塔,还是伞、发簪、衣襟、人物走动的姿态,都给人以传统审美体验,情节上用心地引入《捕蛇者说》,将前缘定在永州也是别出心裁。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正如上海美影厂的胡进喜老师所言,“我们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制作上,如今的国漫已经可以高标准还原古色古香的场景,但我们的国漫内容始终缺少实质性的核心。抛开一些少儿不宜的画面,我们的故事除了情和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怎样的价值认知呢?我们的动画因娱乐而生,但却不能因娱乐永生。


胡兆黄先生曾说,“你的作品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解答一些问题,这才有价值,这些东西参与创作和表达,才能有生命力”。只有将创作立足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上,发现挖掘牵动人心的故事,从而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再结合高标准的制作技术,使其兼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样的作品才是市场亟待看到的。


动画片《黑猫警长》(1984)


微信编辑 | 甘磊

图片与部分资料源自网络



 往期精彩  


这一张照片,我终究没有舍得删


岁末 | 一张车票,连接两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