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幽幽终南·先生巍巍 | 刘泽如:一生执着党的教育事业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4-03-31

编者按

“国家之盛衰视人才,人才之消长视教育,教育之良窳视师范。师范者,教育之教育,固陶铸国民之模范,造就青年中国之渊泉也。”建校79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一代又一代陕西师大人用青春和生命,用信念和情怀,扛起西部基础教育的大旗,铸就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


学校官微“幽幽终南·先生巍巍”专栏,进一步彰显大先生们的教育情怀、学术品格,以前辈精神之光,照亮我辈前行之路。今天刊登第二期《刘泽如:一生执着党的教育事业》




刘泽如(1897—1986)原名刘澄清,字濬哲河北辛集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陕西师范大学首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毅然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1897年3月6日,刘泽如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岁不幸丧父,靠母亲纺线织布和做针线维持生活。1915年,刘泽如考入直隶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想的感染。从18岁到24岁,刘泽如因家贫身病,曾多次被迫离开学校,待病体稍愈,先后三次担任小学教员,将所得之教薪备作学费,再次进入第二师范学校学习。

刘泽如全家福


在二师求学期间,刘泽如就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研读群书过程中,他发现已有理论不能解决其研究困惑,便开展了有关人的心理意识问题的独立探索。

“五四”运动爆发后,广大爱国青年渴望去北京求学或工作,刘泽如也于1922年春向北京大学申请半工半读,并托人将自己的一篇心理学论文一并送到校长办公室。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看过后,安排他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工作。刘泽如在这所全国最高学府中广泛阅读,全身心投入心理学研究。

因时常借阅书刊,刘泽如与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相识。在李大钊的启发下,刘泽如积极阅读、研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并将其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之中。“心理学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才能正确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物质本身的基本规律,才能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
如果说,蔡元培为刘泽如日后的心理学研究开启了一扇门,那么,李大钊则是携他入门的引导者,此后,他满腔热忱地追求马克思主义,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除了理论研究,刘泽如还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为革命青年提供衣物食宿,在经济上倾囊相助。曾长期和刘泽如同处一室、在北京从事中共地下活动的武光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的最艰险的日子里,刘泽如常常从生活上关心我,经济上补助我,工作上帮助我。”刘泽如的住处——德胜门内羊房胡同36号,也成了重要的革命活动场所。时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胡乔木等人也多次于此晤面相谈,研究革命工作。
经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冯振中介绍,刘泽如于1932年8月2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刘泽如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历任华北教育劳动者联盟组织部长、中共河北束鹿等三县区区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等职,还曾代理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临时主持省委工作。
1933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刘泽如在济南被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始终保守党的机密。后经党组织营救,于1937年11月出狱。
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创新之路
早在北大半工半读期间,刘泽如便在北京《晓报》发表《关于格言、谚语之心理学研究》。研究过程中,他与北大著名学者深入探讨,但仍深感“这一切都不能正确地解决他所提出和研究的问题”。于是,他便继续沿着自己的研究道路探索前进。

1938年1月至11月,刘泽如在陕甘宁边区抗日后援会工作期间,完成了《行为研究举例》一文,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广泛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初步学术探索。
1938年11月,刘泽如被派往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任秘书。次年5月,刘少奇途经此处,得知刘泽如在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和较高造诣,当即表示党组织一定要给予积极支持,“你需要什么参考书,可提出来;党虽然穷,买七八百块钱的参考书还买得起。”遂于同年9月调他返回延安马列主义学院编译部做研究工作。
由此,刘少奇为刘泽如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刘泽如讲义、手稿等

再次回到延安的十年间,刘泽如完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研究即《神经生理的矛盾运动和意识反映的矛盾过程》一文。这一时期,刘泽如对行为生理矛盾以及在心理学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理论的研究更加严谨、系统、完整,在学理上深化了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命题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矛盾观的基本理论,明确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逐步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体系。
“为人民的事业培养人才”
1941年起,刘泽如先后任陕北公学师范部主任、延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校长、延安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
刘泽如结合边区教育发展实践开展教育学理论研究,对师范教育、普通教育、干部教育、高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撰写《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陕甘宁边区的普通教育》《陇东中学的政治思想教育》《怎样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等文。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7日,刘泽如以军代表身份参与接管了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8月4日,省立师专与西北大学合并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52年,学院搬迁至吴家坟新校址。刘泽如之子刘盼之回想起当年父亲选校址时说道:“当时那个地方,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村庄也没有住户,连个树木都没有,当时我父亲就讲,‘高校要和城里离开,不然城市将来发展受到影响,学校怎么办,宁可放到远点不要搁到跟前,这样是有好处的’。”
吴家坟新校址
1954年6月7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任党委书记兼院长。
西安师范学院院长刘泽如的任命书

西安师范学院大门


庆祝西安师范学院成立大会

刘泽如曾说道:“办学校是为人民的事业培养人才”。他不断总结边区时期党领导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使这条红色血脉持续转化为陕西师范大学办学治校的深厚精神力量。
1951年8月,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现在全国31所高等师范学校,面临着5年内要培养10万左右的中等学校的师资的任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也很突出”。在刘泽如的带领下,学校大力开展师资培养工作。“使39门不能开的课,基本上都开了出来,培养了45名助教独立开课,为迎接大量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准备了条件”。1958年至1960年,学校还派出42名骨干教师支援延安大学、绥德师院等高校,为其代培教师。
研组是集体主义在教学组织上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培养和发挥教学上的集体主义思想。”1950年开始,学校成立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世界史教学研究组。1958年5月,西安师院与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协作,建立了教育研究所、应用声学研究所和应用光学研究所,刘泽如兼任教育研究所所长。

实验室

小型气象园

为进一步密切高等师范院校与中等学校的联系,1955年,陕西省教育厅将具有革命历史传统的原省立西安第二中学划归西安师范学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并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附属中学的设置,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在学校就要考虑到将来如何为人师表,因而必须注意铸造师魂,陶冶师德,培养师能。”刘泽如常这样对学生讲。

西安师范学院附中校门

学生实习

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刘泽如任党委书记兼校长。任职期间,刘泽如笔耕不辍,持续开展心理学、教育学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刘泽如任命书

刘泽如读书笔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直至上世纪80年代,年逾八旬的刘泽如仍伏案研究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问题。常年日夜不休、带病工作已成为刘泽如的“习惯”,每当家人、同事劝他住院治疗时,刘泽如总是指着摆满资料和文稿的书桌说:“请你们看看我的工作忙成了什么样子,哪里有时间住院治病和休息?!”
“人生欲得真善美,重在躬行实践,独立思考,著书立说,作红烛春蚕,寿高耋耄,留得世人思念。”这是陕西师范大学郭祖仪教授对其尊师刘泽如先生的评价。刘泽如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推动学科发展,甘做红烛春蚕,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创建“泽如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良好人文素养与健全人格品质,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与学科前沿,投身航空航天心理与人因工程、心理健康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心理学院“泽如班”学生

参观红烛校史馆

耿耿丹心,烛照春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代代陕西师大人赓续陕甘宁边区的红色血脉,传承“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肩负“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光荣使命,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不断前行力量。用矢志教育、初心不改的价值追求,让红烛之光在祖国大地上闪耀,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华!


延伸阅读:


微尚工作室

编辑/ 王煜 刘书芳 呼轶丹 杨亚倩

责任编辑/ 张 莹

内容来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校史编研工作专班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




权威发布 | 陕西师范大学 2023 年高校专项计划(红烛计划)招生简章

今日,清明陕师大,好消息+3!
跨越1700余公里!一封感谢信背后的山海情!
期待您的加入!陕西师范大学公开招聘30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