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在非洲工作的日子
作者:江康
从外交学院毕业后,我被派往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工作。1960年10月25日,告别新婚的妻子,我踏上远赴非洲的旅程。那时交通远不如今天这样方便,大多数西欧国家尚未与我国建交,所以去非洲选择经苏联、东欧线路。
登上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车上摇晃了一个星期才抵达莫斯科,又从莫斯科飞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转乘捷航班机,到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已是11月上旬。
初来乍到
从冬日的莫斯科来到拉巴特,仿佛又回到了秋天。机场进入市区的车程十来分钟的样子,透过车窗,我注目这座陌生的城市:市内建筑大都是绿篱环绕的两三层楼房,一溜白色;道路两旁的树木修剪得像列队的士兵一样,市容整洁,悠闲宁静。
几天后,我又领略了拉巴特旧城“麦地那”的另一番风貌,小街小巷,星罗棋布,小商小铺,鳞次栉比。店铺里摆放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银铜器皿、珠宝、首饰和腰刀,还有绣着金银丝的各式民族服装、图案别致的地毯和挂毯。市场上身着摩洛哥长袍、头戴红色毡帽的男人和佩戴着镶边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眼睛的妇女,熙熙攘攘。“麦地那”和新城隔街相望,仿佛是在诉说着拉巴特的过去和现在。
清晨,清真寺的阿訇用高音喇叭播放的诵经声在城市上空回响,城市在诵经声中苏醒。无疑,这是一个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但是,比起中东某些国家,摩洛哥人相对要开放一些。
人们会发现传统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尤其在沿海城市里,一夫多妻制在新生知识界中逐渐为一夫一妻制所替代,一些上班族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习惯穿着西服和便装,有些胆大的已婚妇女揭掉面纱露出美丽的脸庞,法国硬式面包逐渐取代阿拉伯大饼……
这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摩洛哥给我的最初印象。我正是从这里起步,走进外交生涯。
摩洛哥人爱喝中国茶
摩洛哥人爱喝绿茶,上自国王下至普通百姓,从早到晚茶不离口。那个年代,摩洛哥每年从中国进口大约8000-10000吨绿茶,而且特别青睐中国安徽省出产的珍眉茶。
当时,摩洛哥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货物是磷酸盐。摩洛哥人开玩笑说,他们用30船的磷酸盐才换来一船中国茶叶。摩洛哥于1958年11月1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在一定意义上,中国茶叶对摩洛哥磷酸盐的贸易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A:)
摩洛哥茶
遇到你是故事的开始,走到底是人间欢喜。在摩洛哥工作期间,使馆商务处组织馆员参观过摩洛哥的茶叶加工厂。工厂位于卡萨布兰卡市近郊,所谓茶叶加工,就是把从中国散装进口的珍眉茶分装成盒,这就成了摩洛哥商标的茶叶。
摩洛哥人喝茶与我们不同,别有特色。摩洛哥每年从古巴进口大量蔗糖。摩洛哥茶就是把中国的珍眉茶和摩洛哥的薄荷叶放在一起,加上古巴蔗糖,盛在铜壶里煮制而成。摩洛哥的标准茶具是一把铜壶、几个玻璃茶杯和一个带腿的铜茶盘。摩洛哥人喝起茶来津津有味。对于同样喜爱喝茶的中国人来说,成天这么喝恐怕受不了:太甜,还有那浓烈的薄荷味。
做客摩洛哥人家
我在驻摩洛哥大使馆工作期间,曾有机会以译员身份陪同杨琪良大使前往王宫出席哈桑二世国王在重大节日或为来访国宾举行的国宴。大使在王宫正门下车,我紧随其后。
▓ 摩洛哥皇家卫队
王宫门前,骑兵仪仗队分列两旁,骑士们身着红色传统军服,披着白色大氅,手持长矛,骑坐在阿拉伯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
我陪着大使穿过王宫的门厅,来到等候大厅。时间一到,宫廷典礼官请大家入席。人们穿过一段花廊(花廊两侧是熊熊的火把,甚是壮观),进入宴会厅。摩方只请大使,不请翻译,所以我把大使送到后,就回到汽车上等待散席。
还有一次,随馆领导参加了一位摩洛哥商人家的婚宴。我们被迎进客厅。客厅很大,沿墙四周是阿拉伯式的沙发,餐桌沿沙发摆放。
摩洛哥人的习俗是用手抓饭,所以餐前洗手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侍者左手持铜盆、右手提着铜水壶走到客人的面前,用铜壶里的水给客人冲洗双手。然后,客人就用侍者肩上披着的大毛巾把双手擦干。这样给所有客人洗一遍要二三十分钟。
▓ 1963年12月27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一行对摩洛哥进行访问,哈桑二世国王打破只用西餐招待外宾的惯例,特地用烤全羊、古斯古斯等摩洛哥传统名菜招待周总理。
摩洛哥人很为自己的烹饪自豪。记得在一次家宴上,一位摩洛哥朋友说,法国烹调代表西方,中国烹调代表东方,而“摩洛哥烹调代表阿拉伯世界”。我不知道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朋友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古斯古斯”和“巴斯的亚”是最常见的两道菜肴,有摩洛哥国菜之称。“古斯古斯”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食材的食品:先把面粉洒上水,放在细筛子上搓成小米状颗粒,再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拌以牛羊肉、葡萄干、杏仁、松子等佐料,用猛火蒸熟。最后再浇上肉汁,即可食用,香味扑鼻,鲜美可口。食用时,用右手抓一把,在手心里抟成小团后,送入口中。
至于“巴斯的亚”,这是一道甜味食品,有点像中国的千层饼,非常好吃。此外,还有烤全羊、手抓羊肉、八宝鸽子等。我不敢说摩洛哥的烹调是阿拉伯世界最好的,但确实很有特色,值得摩洛哥人引以为豪。
摩洛哥的沙丁鱼
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如今都已上了年纪,但他们中很多人一定记得一样东西:摩洛哥的沙丁鱼。
困难时期,国内物资严重匮乏,商店货架上常常空空如也。国内主管外贸的部门想到了摩洛哥的沙丁鱼。
A:)
沙丁鱼
遇到你是故事的开始,走到底是人间欢喜。
大约在1961年的冬天,我驻摩使馆商务处接到国内指示,让商务处速在摩洛哥市场上采购一批沙丁鱼罐头急运国内,以解国内市场春节年关之需。很快,摩洛哥的沙丁鱼罐头就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颇受市民的欢迎。
据说,人们更看重的,其实并不是沙丁鱼本身,而是罐头中浸泡沙丁鱼的橄榄油。一盒沙丁鱼罐头里的橄榄油不过二三两,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它却相当于当时北京市民半个月的定量,这点油显得何其珍贵。摩洛哥因沙丁鱼在中国出了名。随着国内经济情况好转,摩洛哥的沙丁鱼也逐渐淡出中国的市场,但是它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
柑橘王国
摩洛哥还盛产柑橘。柑橘个大、皮薄、汁多,香甜可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柑橘收获的季节,价格低廉到难以想象。馆员们一买就是一大筐,让你吃个够,一直吃到不想再吃。
A:)
摩洛哥柑橘
如今,我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就座落在拉巴特近郊一个废弃的柑橘园里。想当年,这个园子原属一位法国老者,老人想落叶归根,回国养老,急于出售。
此时,正值我馆寻购新的馆址,我从中介那里获此信息,杨大使看后也甚为满意。报请国内批准后,很快成交。随着城市发展,新馆周边已成为热闹的市区。新馆址的左侧是国宾馆,斜对面也盖起了希尔顿大饭店(1982年底,我随我国领导人访摩时就下榻于此)。
▓ 1963年12月下旬,周恩来总理访问摩洛哥期间专程到中国驻摩使馆看望馆员并合影留念。前排右5为陈毅副总理,左2为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右2为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左5为驻摩洛哥大使杨琪良。后排左3为江康。图源:《中国和摩洛哥的故事》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开始著名的亚非14国之行,第三站便来到摩洛哥。
访摩期间,总理再一次晚餐后用水果,随行的同志盛赞摩洛哥的柑橘香甜可口。总理说,全世界的柑橘老祖宗是中国,可是近代我们的柑橘品种退化了,原因是缺少科技人员就改良品种进行专门研究。杨大使向总理介绍说,据摩洛哥朋友讲,世界上有两位最著名的柑橘专家,其中一位是法籍教授,就在摩洛哥柑橘研究所工作。大使建议邀请他去中国讲学。
总理说,可派几位专家先来看看,然后再邀请这位专家去中国。可能的话,你们先搞些优良品种的树苗运回国内。
总理结束访问离摩后,大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不久,国内从广东和云南的两个植物研究所派来两位专家来摩实地考察,我担任翻译工作。他们离摩后,那位法籍专家亲自挑选了几个优良品种的树苗,共300株。由我馆通过空运经巴黎、上海运往云南。我离馆回国后,听说法籍专家也应邀来华访问过。
▓ 1963年12月27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一行对摩洛哥进行访问。根据传统,摩洛哥国王通常只在王宫门口迎接,但是周总理受到了破格接待,哈桑二世国王移驾市郊,亲自在和平宫门口迎接周总理。
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中,很重视学习人家的长处。除了柑橘外,总理还对摩洛哥的炼油厂产生了兴趣。访摩期间,总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家由意大利人帮助建造的炼油厂。
我听杨大使后来说,总理回到住地后与随行的同志谈道,这个厂包括在培的学员在内只有300多人,而我们在兰州建造的同等规模的炼油厂却用了近6000人。相比之下,摩洛哥的炼油厂比我们的要先进许多。
他当即指示,这个厂很值得一看。回国后一定让石油部派人来考察。果然,总理回国不久就指示石油部派了一名总工程师到摩考察。
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
卡萨布兰卡是一座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提起这座城市,人们就会联想到那部与其同名的二战电影。
▓ 1943年1月14日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左起:吉罗、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合影。
1942年11月8日,巴顿将军指挥盟军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登陆(我初到摩洛哥时,曾在大西洋岸边看到一辆破损的坦克,据说那里就是当年的登陆地点)。
1943年1月,在二战的关键时刻,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等在刚解放不久的卡萨布兰卡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商定后期的战争方略。罗斯福还在此宣布反法西斯盟国将把战争进行到德、日、意无条件投降为止。
▓ 卡萨布兰卡海港
从首都拉巴特沿大西洋岸边向南偏西前行约100公里,就到了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
上世纪60年代我在驻摩使馆办公室期间,平均每周要跑一趟卡萨布兰卡,因为这里有摩洛哥最大的国际机场和名列非洲前茅的港口,还有每年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中国贸促会几乎每年都组团参展。中国馆主要展出我国生产的五金电器、缝纫机、纺织品和手工艺品等,还有一些大型级别设备。展馆不仅面向摩洛哥市场,还面向周边国家,是我国对非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馆是博览会最受欢迎的展馆,观众络绎不绝,中国馆日招待会更是高朋满座。如果某个年份中国因故缺席,博览会主办方会感到十分遗憾。甚至有些摩洛哥朋友还表示:“没有了中国馆,博览会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海峡明珠——丹吉尔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北面是著名的直布罗陀海峡。坐落在海峡南岸的摩洛哥古城丹吉尔扼守着海峡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 丹吉尔港
丹吉尔又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地中海入口处,风景如画。公元14世纪,出生在丹吉尔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到中国游历,先后到达泉州、广州、杭州和元大都(北京)。回国后,他把所见所闻汇集成书,即《伊本·白图泰游记》。
这部著作成为研究元代社会人文地理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重要资料。有人把伊本·白图泰比喻为“摩洛哥的马可·波罗”。他的事迹成为中摩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 丹吉尔地处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通道——直布罗陀海峡咽喉,终年气候宜人,被摩洛哥人称为夏都。
1961年哈桑二世继承王位后,曾一度把丹吉尔定为夏都,并要求驻摩外交使团每年夏天随他一道前往丹吉尔常住些时日,我因而多次有机会随大使来到美丽的丹吉尔。
站在海峡岸边的山冈上,左手一指大西洋,右手一挥地中海,面前是欧洲大陆,身后是非洲大地,仿佛来到世界的十字路口,确实心旷神怡。
这里是海峡的最窄处,宽仅10余公里。晴天极目远眺,对岸西班牙的山峦村舍和直布罗陀清晰可见。丹吉尔市与直布罗陀之间有轮渡往来。我曾随使馆参赞到直布罗陀出差,从丹吉尔码头登上渡轮,大约一个来小时就到达了直布罗陀。
1963年,陈毅副总理在陪同周总理访摩时,在原日程之外特意慕名来到丹吉尔,在直布罗陀海峡岸边看个究竟,对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赞叹不已。
老华侨和新留学生
那个年代,我国在摩洛哥的侨民为数不多,仅有十几位。他们大都是一战期间法国招募的华工,后来流落到当时的法属殖民地摩洛哥,且大都生活在卡萨布兰卡。
他们有几个特点:一是年事已高,约在70岁上下;二是生活困苦,大都孤身一人,从事为法资拉法耶特百货公司加工领带一类的零活,勉强维持生计;三是虽然几十年来从未回过国,但他们都心向祖国。自我国在摩建馆后,他们都把护照换成了新中国的护照。馆领导对这些老华侨非常关心。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几件事。
使馆办公室主任老朱和我不时地利用出差之便或专程前往卡萨布兰卡对这些老华侨进行家访。一位孤寡老华侨不幸病故,他有一笔数目不大的钱存在卡萨布兰卡的巴黎银行。这笔钱理应由其在国内的亲属继承。为此使馆出具证明,银行同意把这笔款汇到使馆账户上。然后,使馆通过国内地方政府把钱转交给死者家属。
还有一位老华侨,浙江人,他不愿最后死在异国他乡,想落叶归根,可又买不起飞机票,使馆也没有这笔经费。我们通过使馆商务处了解到,近期国内有一艘远洋货轮到卡萨布兰卡港口装卸货物,然后回国,船上有几间客房。经征得国内远洋公司的同意,让这位老华侨免费搭乘回国,那天老朱和我专程到港口送他,并帮他办理出境手续。告别时,他紧握我们的手,热泪盈眶。
每年春节前后,使馆都要把这些老华侨请来,由老朱出面宴请一次。席间,大使还抽身来看望他们,嘘寒问暖。最后,还请他们看一场国产电影。对少数没有交通工具的华侨,使馆还派车接送。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驾车到卡萨接送几位老华侨,一个晚上跑了两个来回,四百来公里。返馆途中,夜幕下突然狂风大作,一棵大树被风连根拔起,横躺在公路上。所幸我偏中线驾驶,汽车穿过的是大树枝叶部分,未有大碍,只是惊得我一身冷汗。如果当时撞在树的主干或根部,后果不堪设想。
1964年,拉巴特迎来一批年轻的中国人,他们是根据两国政府间协议,公派到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学习法语的中国留学生。
这一批总共有30人左右,其中还有几位女生,国内教育部派了一名干部带队。这批留学生有一定的法语基础,但尚不具备直接入学的语言条件,所以他们先得进行一段语言强化。使馆帮他们聘请了教员,还在使馆附近的街区租用了一幢房子,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我那时不过20来岁,比他们大不了多少,曾随馆领导去看望过他们,年轻人见面分外亲切。大概经过一年左右的法语强化训练,他们便进入默罕默德五世大学学习。
1965年,国内又派来6名学习阿拉伯语的留学生。若干年以后,我在国内曾有机会见到其中的几位同学,他们已成长为某外事部门的领导干部,或是驻某阿拉伯国家的使节。
丰富的旅游资源
摩洛哥有着悠久的历史,迦太基人和古罗马帝国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印记,更不用说后来的阿拉伯人。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摩洛哥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至今,摩洛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就有9处之多。
我在驻摩使馆工作五年有余,到过摩洛哥不少城市。尤其是在哈桑二世登基之初,他到全国各地巡视,要求驻摩使节随行,我作为译员曾有机会陪同杨大使一同前往。
无论是卡萨布兰卡、丹吉尔,还是古城菲斯、古都马拉喀什、伊斯兰教圣地梅克内斯和罗马古城遗址沃吕比利斯,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伊芙兰小镇
这里,我只说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中部山区的一个美丽迷人的小镇,名叫伊芙兰。1964年春节,我和使馆的同事们来到这里,面对这里的景色惊讶不已:白雪皑皑的大地、北欧风格的尖顶建筑,很难使人相信这里是非洲,是摩洛哥。
毋庸置疑,这里就是非洲的摩洛哥。难怪有人把伊芙兰比喻为摩洛哥的“小瑞士”。现在,伊芙兰小镇附近的山里建成了非洲最大的滑雪场。到非洲去滑雪,绝非笑谈。
中摩友好合作新篇章
光阴荏苒,50多年过去,摩洛哥的山山水水至今历历在目。心中保存的那一份“摩洛哥情结”,让我情不自禁地关注中摩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2016年,默罕默德六世国王应习近平主席邀请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把两国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开辟了中摩友好合作新的篇章。
▓ 2016年5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穆罕默德六世举行欢迎仪式。
中摩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两国经济技术合作赶上了好时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正遇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摩洛哥地处“一带一路”的延长线上,其振兴工业计划正好可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本着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丹吉尔工业园区水到渠成,应运而生。
在默罕默德六世国王访华后不久,中国海特集团与摩洛哥方面于2017年3月20日签署协议,在丹吉尔附近为200家中国企业建造工业园区。默罕默德六世国王亲自出席了在丹吉尔举行的签约仪式。
我为丹吉尔工业园区的启动喝彩点赞。让我们期待中摩友好合作关系在今后的岁月里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作者:江康 曾任中国驻摩洛哥使馆馆员,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驻布隆迪、驻多哥大使。
转自:外交官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