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来了:看脸就是肤浅? | 光明夜读
文 | 斯远
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相信很多人用过这样的调侃。
这不,数据来了。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来自第三方机构最新调查问卷显示,85后最舍得为“颜值”买单;00后微整形花费高;近三成人认为颜值直接影响收入。
其中,超两成一线城市女性每月“臭美”花费高于3000元;最舍得花钱的男性则来自二线城市,其中有17.65%的人每月花费超千元“扮靓”自己。
不要随便批别人为“外貌党”;也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类似调查都有美容机构的营销诉求。
事实上,我们在追捧王源等“美男”的时候,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
颜值一定程度上决定收入;颜值决定你在职场上能走多远;颜值暗示你,确实该主动、及早、有规划性地管理自己那张脸了。
这里边的道理不难理解。美好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一张精致、整饬的脸,显然会让人精神更放松、心情更愉悦,而外部环境的柔和、善意,当然会传导、反映到本体上。就像你常常认为的那样,颜值好、乖巧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一样。
颜值就是一张不需要随时拿出来,但却随时提醒别人注意的名片。看到了,记住了,有时候还印象深刻,这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无疑是一种高效的传播方式。
这也意味着,在容颜上多花些心思、多花些钱,至少在投入产出比上是划算的。而“颜值经济”的悄然兴起,则为这些“小心思”提供了足够的便利,不管是习惯认识中更看重颜值的女生,还是作为新的消费支撑的男生,都一样为一张脸费尽心力与财力。
社会的普遍包容,消费的无远弗界,以及各类人群传递回来的正向信息,均趋向于鼓励个体“看脸”。由此而呈现的社会变迁也极为明显,我们终于有时间、有心情,甚至有理论捯饬脸了,即便不是那么功利地计较预期收入,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看镜中花,赏水中月,品世间事,体察内心的那份静谧与澄澈,也是一种难得的闲情逸致。
与习惯的讲究“内涵”相比,看重“颜值”也每每被视为浮泛。毕竟,传统认知一向讲究含蓄蕴藉、深藏不露,“貌美”之人每每遭遇讥刺,人们更欣赏有内涵的人。
其实不然,都什么年代了,干嘛非要把颜值与智慧对立起来?有颜值的就一定没智慧?或者说,强调内涵的人一定面相丑陋?加西莫多是种美,埃斯梅拉达不也是种美?
加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
都是误解,或者说,是一种人为的偏见。为什么美貌与聪慧不能并存?为什么聪慧的人不可以去修修眉、整整形?一个“看脸的年代”,并不意味着就会摒弃人的聪明才智。
不妨多一些宽容,比如我们当然喜欢貌美之人,但也该理解他人为改变容貌做出的努力;我们当然赞美聪明人,但也不要把容貌与智商对立起来,更不要自我封闭,认为自己比颜值高的人更有内涵……
无论是推己及人,还是反躬自省,其实都是一回事,一个现代人,理应有更多自信面对外边的各种潮流。
不拒绝,不回避,也不随波逐流。
一切取一种积极的姿态。
文字:斯远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宗小宁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