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嗯”之后,有人回复OK被开除了 | 光明夜读
文 | 孙小婷
近日,长沙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群里通知事情,一员工回复👌手势被批“不懂规矩”,随后领导在群里和这位员工说:“一会儿自己去找人事办理离职手续”,该员工被开除。员工对媒体称,忍住没动手,很多同事都觉得过分。目前,该酒吧要求全员回复“Roger”接收指令。
新闻一出,网友纷纷表示“不能理解,有些奇葩”。这让我们联想到前不久,有位网友称自己回复老板一个“嗯”字,结果被批评为不懂微信的基本礼仪。
“嗯”“在么”“呵呵”,这些用词在网络语言环境中的确可能引发交流的不适感,对如何解读这些语义符号,尚且存在讨论的空间,但是这位酒吧组长的教训,则明显超出了语义理解这个层面,而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了。
不允许员工回复ok,而要求回复“Roger”,用整齐划一取代差异多样,实质是一种企业文化主导下的,对员工表达行为的干涉。这有点类似于强制员工发企业宣传内容到朋友圈,或者在文章中留言,一旦员工拒绝,就有可能遭到罚款,甚至开除的惩罚。
这种行为已涉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无论是罚款还是开除,都存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诸如员工无法胜任工作、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等,显然回复ok并不属于以上规定的范围。
但在法律层面之外,这一奇葩新闻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也确实是因为不少人都苦于网络办公的繁文缛节久矣,而且也不满于企业、公司通过网络对自己私人空间的挤占。
⬆️微博网友评论
扁平、多元,本应该是网络世界的精神内涵,让原本层次分明的个体能够跨越一些障碍,彼此协同完成工作。但同时,互联网扁平开放的特性,也很容易被现实中的形式主义、繁琐苛刻所渗透,给员工带来一些新的烦恼。
面对复杂的网络办公环境,如今的员工已经衍生出多种技能:领导回复一个“微笑”表情或者一串省略号,就要能够揣摩出屏幕背后的真实情绪;哪怕在出差或休假,也无法逃脱“时刻保持在线”的职场文化;再比如,要学会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在10多个工作群之间自如切换。
技术的发展,让人享受到办公环境的便利舒适,同时也难免带来一些困扰。这似乎是个悖论,却也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在网络上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职场文化?它能否更包容、更有弹性、更富有人性化?如何避免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技术之光,能够照亮人们的工作环境,但也需要由人和文化来控制它的亮度,才能使得员工的私人空间不被一览无余。
文字:孙小婷
责编:王子墨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编辑:常莹 孙小婷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