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月洋
明代小说集《醒世恒言》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有一对施复夫妇,以养蚕织绸为业,平素为人忠厚,丝绸品质过人,因此家业蒸蒸日上,从起初仅有一张织机,到后来经营数十张织机,财富、德行冠于一镇,泽及后代,为世人所称道。
几百年后,这一故事被中学历史教科书援引,成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案例,为后人所知。
故事的情节,或出于传说;故事的背景,却并非虚构。繁华的盛泽镇,只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数十个市镇的,其中之一而已。
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仅仅存在于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之内,也氤氲在诸如盛泽之类的,市井小镇之中。
“苏湖熟,天下足”,是一句我们相当熟悉的谚语。然而,我们不太熟悉的是,这其实是一句两宋时代的谚语。从两宋到明清,“苏湖熟,天下足”逐渐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主要粮食产地转移至长江中上游。此时的江南地区,在农业早已发达的基础上,迎来了工商业的繁荣。
自宋代“坊”“市”界限打破以来,商品交易的时空限制逐渐减少,一批“市集”“村店”等交易场所先后出现。伴随着交易规模的发展,固定进行某一类或某几类商品交易的区域商业中心——“市镇”逐渐形成。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运的便利、手工业的进步等因素,共同将江南地区的市镇推向了新的繁荣。据樊树志教授统计,明清两代江南市镇经营范围,横跨棉布、丝绸、粮食、交通、盐业、渔业、编织、竹木山货、窑业、冶铸、刺绣、烟叶、制笔、制车、榨油等十余种产业,仅苏、松、杭、嘉、湖五府,知名市镇便有四十余个之多。施复夫妇的故事,正是这一时代、这一地区千千万万个故事的,典型缩影之一。经济发展的同时,江南市镇的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湖州南浔镇,在明代后期,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谚语;苏州同里镇,明代产生进士十八人、举人四十六人,号称“科第不绝,儒风不衰”。其他文人结社、书画切磋、园林建设等诸多案例,不胜枚举。
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条永恒文脉,深深氤氲在江南深处的,市井小镇之中。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与技术持续进入江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作坊,交易中心转向通商口岸,从生产与交易两个层面,共同瓦解着江南市镇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9年,上海钱桥橡胶厂为扭转亏损态势,邀请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琨担任技术顾问,却因为报酬问题险些导致韩琨构成犯罪。1982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助理工程师韩琨工余受聘贡献技术帮助攻关——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的报道,引发历时数月的讨论,最终促成韩琨无罪释放,也使得“星期日工程师”成为助力乡镇企业发展的“科技轻骑兵”。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察苏州吴江,于同年9月21日,作了题为《小城镇大问题》的发言,援引时任中央领导的指示,指出“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强调重新重视江南小城镇的经济文化作用。回顾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历史,江南市镇有过繁华,也有过困境;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征程,“苏南模式”同样有过顺境,也有过逆境。
但不论前世,还是今生,江南市镇的经济文化脉络没有变,江南市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的枢纽地位没有变。氤氲在江南市镇中的永恒文脉,也没有变。2018年,由光明日报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无锡市委主办的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围绕“文脉传承与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以“以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如约召开。论坛由一场主论坛、十场分论坛和一场圆桌会共同组成,其中“江南文化与工商文明”高端对话,以及“问道江南:学术流派思想世界”分论坛,都对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的发展多有提及,共同强调将经济与文化双重视角引入江南市镇研究中。走过繁华与坎坷,历经顺境与逆境,江南的市镇,继续讲述着它们的传奇故事,也赓续着氤氲于其中的,永恒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