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女性车厢,是否只是“看上去很美”?
文 | 小亢
地铁是否应当设置女性车厢,这个话题在近几年屡屡引发热议。今年以来,重庆、北京、广州等地均已回应:暂不设置女性车厢。
7月12日,有网友在重庆问政网络平台呼吁:重庆轨道交通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咸猪手等行为发生,比如高峰时段划出女性专用车厢。7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回应称,暂不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为什么要提议设置女性车厢?“防性骚扰”是被高频提及的原因。“咸猪手”、无良偷拍让一些女性乘客倍感烦恼。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生理差异确实存在,体谅女性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主动关怀,的确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围绕“地铁要不要设置女性车厢”的争议,大多与性别平等观念该如何定义有关。有人认为,正视女性的体能弱势,给她们提供权利保护,是在促进男女平等的实现;但也有部分人认为,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中,公民受到的权利保护应该“去性别化”,无论偏向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性别歧视。
是否设置女性车厢,相关的讨论更应回到现实。理想中的关怀在现实中未必是合理有效的,而纠结于性别是否平等的辩论,对于解决女性真实困境的用处不大。
当地公共资源承载能力究竟如何,女性车厢在女性群体中是否存在真实需求,增加专用车厢是否对乘车舒适度有益,更应当被纳入考虑范围。
公共交通首要解决的是公共需求。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早晚高峰非常拥挤,人流量巨大,线路运能已趋近饱和。如果劝离部分乘客,其他车厢势必会更加拥挤,地铁运力受到损失。
在公共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乘车拥挤程度恶化,在女性车厢之外的女性将面临更加拥挤的乘铁环境,想要保护女性的初衷难以实现。当地地铁集团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才作出“不适宜设立专用车厢”的回复。
除非性骚扰问题严重到某个程度,保护比效率更紧迫,女性车厢能发挥其保护价值,即使需要牺牲一定的效率,设置女性车厢也会被很多人支持。但从长远来看,这终归只是一种“暂时关怀”。
色狼出没的社会问题,在这一节女性车厢之外并不会得到真正解决。每天乘车上下班的女性未必比男性少,没能够进入女性车厢的女性,依然无法杜绝被骚扰的可能。
因此,设立女性车厢并不是解决现实骚扰问题的根本方法。在立法、执法、监督上提供有力保障,提升交通运力来解决人流过分集中的问题,培育社会公众的文明乘车习惯,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反性骚扰”的风气,这些方法见效虽慢,但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提议设置女性车厢,初衷是倡导一种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但一个更加进步的社会,应当让女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有安全和自由的公共空间。
如果行为足够文明、地铁秩序井然,女性无论乘坐哪一节车厢都是安全的。让女性下了车厢也能安然地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才是她们需要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