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本线42分或无大学可上?努力不该被辜负
文|王远方
高考成绩551分,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高校拒录。近日,河南省高考考生张智铭因担心无大学可上的经历引发广泛关注。8月2日,张智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体检前,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会被高校拒录。高中三年,一直憧憬大学生活的他坚持努力学习,想考个好大学。他的高考成绩超一本线42分,但是他填报的多个学校都未录取他。
经历了高考的人或许对体检这一环节的印象可能并不深,因为在普遍的认知里,这不会成为个“门槛”。其实,高考录取设定体检标准,本身也是对罹患疾病者的一种保护。某些特定专业,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潜在的伤害。高校按规定办事,这本身是符合要求。但就这件事来看,它却没有满足人们的心理期待。
长期以来,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高考被寄托了不少价值期许。人们希望,类似于张智铭这样的考生努力不会被辜负,同样也期待看到他们能够因此而改变命运。在常规的逻辑框架里,努力往往是和机遇、成功划等号的。张智铭的体检或许不合格,但是背后的那份付出却是合格的。
事实上,今天的教育更多地有了面向大众的特色。线上授课、数据库建设,高校的课堂提供了更多样的参与方式。罹患疾病的学生,本应当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参与大学教育。录取与否的背后,或许高校也有自己的“心里话”。为一名考生开通特殊通道,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后续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对于高校来说,这或许都是难以预见的招生与培养成本问题。从操作的便利性上,将结果完全交给客观标准进行筛选,这却容易忽略了成绩背后的艰辛。
有先天疾病却依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样的学生更值得被高校“看到”。成绩的背后,见证的是考生张智铭更为艰辛的成长历程。大学课堂上所培养的是有系统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学生,而来自身边的榜样所带来的感染力或许比课堂上的讲授更加深刻。近年来,我们也能看到,其实有越来越多身残志坚的学生进入了大学,实现了梦想。
类似于张智铭的这个群体所付出的努力,是成绩与体检之外的应有的“加分”。高校录取不是机械地去按照体检结果,而是为这名考生针对性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许短期来看是一件需要成本的事情,但它却能够改变这个群体的人生轨迹。
今天,类似于考生张智铭的案例或许并不是个体的问题。希望借助这一次的舆论关注,张智铭最终能够进入到理想的大学中。但舆论之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人们在体检标准与录取规则的完善、大学教育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探索。多一份的关怀,也是对努力与付出的认可。
智能笔监控学生写作业,边界在哪?
文字:王远方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朱晓帆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