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评价|尊重个性,改变刚性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说,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关系到学校能否真正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的大问题。”日前,在江苏扬州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2016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一语点出了会议主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也将现场近600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代表关注的目光汇聚于此。


        9月13日,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一时间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作为引导学校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考试评价以及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变革备受关注。


       “当前教育评价的改革,面临着最好的机遇期,要求我们对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认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注意到,其实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开始,一种建立在评价制度上的深层次变革便已提上日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这一变革无疑是一次全力助推。“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我们必然要在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等评价方面做出变革”。


        参与核心素养研制过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表示,如果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抽象解读核心素养会存在很大问题,“无论从教育管理角度还是长期的教育发展目标来看,与其从核心素养角度抽象切入去做评价,不如从学生的质量标准切入进行评价”。


        辛涛认为,目前情况下,核心素养的落地还要经历从考试到评价几个维度的观念和实践调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变针对教育教学外在、刚性、冷冰冰的评价方式,面对个性化学习时代的变革,将评价转化为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的评价形态应是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完整综合,现有评价体系需要依据核心素养框架强调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

(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柴葳)



相关链接  

教育评价|时龙:教育实验不好搞 提升学习能力是根本

先睹为快|2016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