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

其他

课题征集 |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征集第六批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国防教育)专项课题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及对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提高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经研究,面向全国范围公开征集第六批体育与卫生专项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7〕76号)等文件精神,主要围绕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科学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二、申报要求(一)具有指导意义。申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计划切实可行,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二)紧扣选题方向。1.学校体育综合理论与管理;2.体育课程与教学;3.课余体育与竞赛;4.师资队伍建设与条件保障;5.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6.学校国防教育。要围绕以上6个方向进行,且本申报所列方向皆要围绕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开展,申报者可以从不同层面、视角,根据本人研究方向确定具体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三)符合资格要求。课题申报人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中级职称并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经验。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应为中国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四)严格遵守规定。申报课题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与本地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体现教育科研活动的群众性;课题内容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以问题为导向,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教育水准的研究成果。(五)不得一题多报。课题申报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一题多报。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课题。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在学会没有在研或未完成结项工作的课题。(六)必要经费保证。课题申报人能够筹措课题补充经费并具有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切实承担起组织课题研究的责任。(七)做到诚实守信。所申报课题不得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如已立项则撤项并通报批评,同时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三、课题评审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下属体育与卫生分会负责对申报立项课题进行初审、二审,终审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一)初审:对所申报的课题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按学科(专业)进行分类,进入二审。(二)二审:邀请相关专家对所属学科(专业)课题进行匿名评审,同时按一定比例进行推荐。(三)终审:汇总二审结果,由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对通过终审的拟立项课题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四、课题立项及资助(一)课题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将颁发《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立项通知书》。(二)本次立项课题总数不超过27项,其中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20项。(三)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大课题3万元,重点课题2万元,一般课题1万元,课题负责人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不足部分自筹。五、课题管理(一)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下属体育与卫生分会负责专项课题的管理工作,包括:组织专项课题申报、评审(初审、二审)、日常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和学术咨询、组织学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等。(二)严格执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各项规定。不得以“中国教育学会总课题组”等名义开展活动,不得借课题研究之名谋取不当利益。如有违规情况发生,通报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撤销课题,研究经费由所在单位督促追回并列入黑名单,当事人不得再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的任何活动。(三)课题研究原则上要求三年内完成,研究周期最短不得低于一年。课题负责人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计划开展研究,按时完成任务;获准立项课题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立项通知书》(以下简称《立项通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六、申报办法(一)拟申报课题者需填写《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申请书(专项课题)》,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查并加盖单位公章(普通高校加盖科研部门公章)。(二)第六批课题申报采用无纸化报送方式。在申报书相关栏目处签字、盖章完成后,将完整的申报书整合为PDF文件格式发送到twktbs@126.com邮箱。同时,附上定稿的word版本申报书。文件命名方式均为“单位+姓名+题目”,未按上述要求进行申报的,概不受理。(三)申报日期: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1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七、联系方式联系人:高晓峰电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策略

本文共5243字,阅读约需8.5分钟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选择。教育强国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明晰何为教育强国。我们认为,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突出地位和世界影响的国家。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设计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数字革命风起云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步伐正在全面加快,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成为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举措。未来十年,全球政治经济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世界教育将进入“4.0”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风起云涌。新技术创新与变革,加速推进中国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深度融合,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社会需要水平提升,个性化、终身化、多样化教育格局正在形成;面向未来的教育竞争,优势重组、教育重塑、体系重构、模式重建考验着教育改革领导的战略智慧与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彰显。建设教育强国,不仅将对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影响,也将改变世界的教育格局和人力资源开发版图。我们建议,2035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总体目标可以设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支撑,锚定世界级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3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综合实力强大,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目标包括: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体建成,教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实现,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特征明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化教育治理能力整体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基本健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球领先,全民学习能力持续提升,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强国整体建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典型标志教育强国是国家崛起的基石、民族复兴的基业、共同富裕的基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具有双层内涵:一是要加快建设一个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和竞争能力强大的国家;二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教育强国具备四大典型特征,即教育体系是基础,物质条件是保障,教育质量是标志,教育制度是核心,四者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相互支撑。教育强国具有以下标志:第一个标志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的支撑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两个系统,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层次完整的、面向终身学习的教育系统。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基本服务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标志是发展素质教育,实现优质公平,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成学习型社会、技能型社会和学习型强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支撑和保障。第二个标志是世界先进的教育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的教育法律制度、标准制度、管理制度、运行制度和保障制度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核心支撑。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教育强国必须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完善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制度,形成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构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终身学习制度,完善以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的教育资助制度,高水平落实优先教育发展的保障制度。第三个标志是全球领先的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育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产出能力,特别是强大的培养能力是教育强国的外在特征。判断这种培养能力强大与否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可及性整体提升,所有城乡居民都能享受有质量的公共教育,形成持续终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二是教育培养能力现代化,高层次、高水平和高技能人才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35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适当提升,以提升国民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高等学校的国际排名处于领先地位,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人类的知识创新作出重大贡献。第四个标志是强有力的教育保障基础条件。在国家组织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教育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财物方面的保障条件。教育发展的首要保障条件是教育人力资源即教师资源的保障。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现代化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生动支撑。教育投入水平特别是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财政保障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一般而言,教育强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5%。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动力和水平体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完成五大战略任务。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开辟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境界。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纵向维度,形成包括高质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及形式灵活的非正式学习等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横向维度,形成包括高质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在内的全覆盖体系。综合维度,形成包括高质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未来10年特别是未来5年,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标准体系,即以办学标准为重点,保障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以课程标准为重点,建设世界先进的育人资源体系;以技术为支撑,建立健全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以提升教师能力为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以改进提升为重点,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以投入标准为重点,建立与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要素科学谋划和整体设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高水平教育普及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树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标志。健全公平、优质、普及普惠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幼儿园办园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水平差距和质量差距。稳步推进和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协同推进城乡教育共同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借鉴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教育普及的成功经验,采取分区域、分步骤方式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强市,逐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积小步为大步,积小胜为大胜。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发展水平;有效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高质量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国计划;加快培养一批硕士层次的教师和新时代教育领军人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决策制度,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力争到203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以上,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水平教育开放为重点,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动力。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优化育人模式,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高效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普惠化,进一步完善智慧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营造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嵌入融入现行教育体系,构建更加宏大,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教育功能更加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未来学习体系。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大幅提升。促进合作办学区域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推进海外中国学校建设,高质量培育建设鲁班工坊。坚持“双向开放”,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教育国际组织或国际专业机构落驻中国。更广泛地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的故事。以高品质课程体系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重点,开拓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领域。21世纪教育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开发思政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国家传统、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系统推进各学段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为城乡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持续开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推进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完善产教结合、科教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开发机制。着力创新教育课程形态,建立在校学习实体课程与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相互融合的课程新体系,健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新型教育服务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一流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形成与产业链相配套、技术链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链,形成以通用技能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支撑、以创新技能为引领的全产业链技能人才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建立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高端化延伸,培养懂得国际技术技能标准、通晓国际技术规则的高素质国际化技能人才,建设一支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开放型的劳动者大军和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数量充足的农村特色产业技能人才。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专业化、优质化和适用性。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重点,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突破。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布局重构。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需要,建立与人口布局、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布局体系。调整现有高校设置政策,探索“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新体制。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学术型与应用型两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快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支撑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建立体现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形成创新人才必备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在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较大规模地扩大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规模,形成科学化、规范化、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双轨体系”。总之,要以新时代确定教育战略定位,以新责任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新技术完善育人协同体系,以新资源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度融合,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度融合,与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教育强国方案的系统设计、同步推进、高效实施。(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叶澜:在大时代做中国教育学原创研究

本文共7304字,阅读约需12.5分钟庞庆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人物介绍叶澜,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因开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中国教育学建设和教育改革做出原创性贡献,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教育学人。同年,叶澜教授被推荐获得“华人教育家”称号。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因开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中国教育学建设和教育改革做出原创性贡献,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教育学人。同年,叶澜教授被推荐获得“华人教育家”称号。一从小萌生“基础教育”情结叶澜从小就有一个“基础教育”情结,这让她的学术研究充满深情。她4岁半进入父亲任教的学校上小学。“每天清晨,父亲用他温暖的大手牵着我上学,走进学校的大门,一声声‘叶老师好’迎面而来;每逢过年,总有毕业多年的学生来访,父亲和他们的融融交谈给家里增添了独特的温馨。那时我就觉得当老师真好,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高中毕业后,她主动选择并如愿进入当时新中国聚全国名校、名师之力组建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并以4年全优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按照规定,她先到师大附小锻炼两年,做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基层学校的实践经历,让理论学得很好的高才生叶澜,真切体悟到实践有不同于理论的独特智慧,从此,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成为她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成为她后来“深度介入”实践,做学校整体转型变革研究的方法论突破口。同时,这也让她切实理解、尊重和亲近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谁看不起教师,我先看不起他,因为他根本不懂教师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做怎样的贡献!在为每个人的发展做怎样的贡献!”叶澜教授说:“凡是对教育有真诚探究、深度理解和不懈践行者,无论是先人还是今人,都是我心中的‘楷模’。”在大中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二十周年研讨会上,叶澜教授与中小学研究核心团队合影留念1990年,在《教育概论》出版后,叶澜教授进学校开展“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研究,以之验证自己提出的基本理论,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她说:“我把该研究看作蕴藏在心中几十年的基础教育情结破土而出的第一片新叶。”这片“新叶”可称“前‘新基础教育’”。紧随其后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开创了当代中国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片教育“新天地”。二做“大时代”教育转型研究的清醒者直接触发“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大潮。1993年初冬的一天,叶澜教授和课题组成员按惯例进学校听课,课后到校长办公室会合,校长进门后却大哭,原来,试验班的一位任课教师请人捎来一张“纸条”,辞职到报酬更高的单位(宾馆)去了。面对当时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的诸多冲击和“怪象”,大家议论纷纷,提议叶澜教授写文章批判这些问题。于是,她认真阅读起中央文件,从冷静的阅读中逐渐生出“大时代”来临的喜悦,她意识到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巨变的新时期——立足变革、强调发展、重视未来,充满选择的机遇和挑战。她在《方圆内论道:叶澜教育论文选》中写道:“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主体精神的问题已从哲学界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真实进行着改革的社会经济主战场,走向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走进想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并通过他们的实践行为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已经真实地到来了。这个时代需要能在多样、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追求的人,需要依靠这样的新人来创造未来。于是,培养新人的任务就落到了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身上。处于市场经济初建阶段的我国教育,虽然面临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并受到前所未遇的许多新问题的困扰,但坚信这大潮能孕育出新的生命,这困扰会锻炼出新的勇士。只要我们善于驾驭,时代之潮会把我国的教育推向一个新的、无限宽广的天地。”读懂“时代精神”,唤醒了叶澜教授投身教育转型变革的研究自觉。1994年,她正式主持开展了持续至今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叶老师应邀出席国际会议,作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交流为了集中精力带领团队做好转型研究,形成教育思想,成就教育学大业,1997年,叶澜教授主动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职位上退下来,“这是一种唯有退了才能更好地进,‘进’与‘退’是两条不同道路的选择”,叶澜教授说,“有了对时代、家园、使命与担当的清醒,就会勇往直前,努力创生。”对大时代呼唤的觉醒,对教育与教育学发展的使命担当,使她坚定不移地行走在研究“教育转型”和“教育学研究转型”的理实互生之路上,与团队成员一起把学术研究“书写”在中国教育大地上。三最深的“猛子”是深度介入教育变革的实践叶澜教授学术研究“理实互生”的转型之路,集中体现在持续深化、不断创生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这是她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地、命脉。叶澜教授在《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中写道:“回归与突破最深的一个‘猛子’,是扎入当代教育实践之涌动不息的大海,尤其是深度介入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实践……在其中努力读懂教师、学生,读深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读清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读到教育自身的扭曲、无奈和变异对人的伤害。这一切都激发我们介入学校改革的责任、勇气和信心,增长研究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智慧,历练理论与实践双向、多层、多面交互转化的能力,催生自身和学派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有太多故事和事理。暂取镜头,管窥一二。镜头一:第一个具体行动方案的诞生1994年5月的一天,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的两位校长,为了新区新建学校的发展,来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找到吴玉如教授,希望合作开展研究,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愿。这开启了叶澜教授总负责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当年6月底的一天下午,课题组成员来到学校,与校长讨论下一个学期开学后的研究实施方案。讨论到下午5点仍在继续,直到有人提醒:再不走,出租车也打不上了!大家才匆忙返回市区,先到小店食面充饥,然后直奔校长原来工作的小学,继续讨论。当时,各办公室已关门,门卫只有校医务室的钥匙,于是,大学教授、小学校长们就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6张小凳”围坐,讨论到晚上9点左右,最终确定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个具体行动方案。方案的诞生,没有像样的会议桌,没有领导讲话,也没有听众和掌声,“有的只是一心一意想做事的强烈愿望、诚心诚意的合作心态、踏实认真的思考、切实可行的策略”。不重形式,极重内涵;把形式降到最低,把内涵做到最大,这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启动之初的作风,这也渐成“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传统风格。整体策划与阶段实施相结合,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推进策略之一,也是叶澜教授的学术习惯——先从整体理论上想明白,知道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使研究具有存在价值,然后策划出总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性质、项目内容、研究方法论和开展方式、推进阶段与预期成果等。叶澜教授在合作试验学校听课多年以后,叶澜教授在《个人思想笔记式的15年研究回望》中依然动情地说:“这项研究可能根本引不起注意,更不可能影响整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走向。我的目的只是去探索一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路,去形成新的理论,去和愿意参与这项研究的人一起改变学校实践,并改变参与这一实践中的人——从校长、教师到学生的生存状态,并藉此证明只要头脑清醒和切实行动,理想可以逐渐变为现实,每个人都能做一些有意义、有助于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事情。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多层面的共时推进,制度体制改革不能代替个人的内在变化,反之亦然。任何强调一方、否定另一方的认识不仅是偏颇的,而且是无意义乃至有害的。我愿意将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生命历程,化为时代大变革的交响曲中一个欢快跳动着的音符;我愿意将这项研究的效果化在参与者的生命中并对他此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章;我愿意让历史来鉴定,这究竟是一场梦,还是当代中国教育学和教育发展中的有意义的组成。正是有了这份从容,我和我的同伴们才能定心静气地坚持15年做自在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自己认准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坚定地行走。”镜头二:一份现场研讨日程安排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曾记录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日程安排。李政涛教授回忆说,叶澜教授连续三天的研讨“几乎没有空隙”,回家后第二天下午1点又继续出发,赶往江苏省常州市的试验学校进行研讨。“如此密集的工作安排,对于叶澜教授来说,并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工作的常态。”这样的常态,即使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而当时,叶澜教授已年过六旬。叶澜教授在学校座谈和研讨的现场发言、活动照片和录音录像等,目前大都散落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的各区各校,遍及10余省市200余校,收集整理起来也是一项“大工程”。叶澜教授带研究团队进入合作试验校现场研究、交流2014年,“新基础教育”研究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数据显示,叶澜教授及研究团队成员当时已累计研课3万余节。她以身示范的研究作风已逐渐积淀为团队传统,转化到团队成员身上。回到教育本身,认清转型变革的内在规定,不求速效,不急功近利做教育,不以运动、号召的方式做改革,而是静心从容地在日常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创生,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合作试验校常常被叶澜教授及团队成员的“真研究”精神所打动。参与了多年“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校长深有体会地说:“有的研究注重给学校带来名气,重视通过轰轰烈烈的开题、中期展示和结题活动来造声势,以此给学校和校长扬名。而‘新基础教育’研究则真心实意地致力于师生健康、主动发展,更注重日常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活动不叫公开课,而叫研讨课;不是观摩活动和展示活动,而是研讨活动。有的研究只注重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多以报告、讲座的方式,很少深入课堂,深入班队活动,深入学校具体的管理,而‘新基础教育’研究人员持续地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参与班队活动,通过现场观察、召开座谈会、访谈等方式深入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新基础教育’每个阶段都有阶段式的变革推进策略和主题,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同时提炼所创造的新经验。随着变革实践的展开,一系列的变革制度、机制研究及时跟进。”“就我们学校而言,从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的变革开始,不断推进到组织制度的变革,推进到教师考核评价的完善以及整体学校运行机制的重建,等等。研究持续推进,不断向校长、老师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校长和老师也会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创生出新的目标与追求,因此,总感觉‘新基础教育’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是对学校和人的持久变革,特别关注人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和教师,在变革过程中引领校长、教师和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校长们朴素而深刻的比较和评价,发生在师生身上的真实又持久的成长变化,既突显了“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力量,也是其“成事·成人”的具体体现。“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合影镜头三:现场研讨的“捉虫”与“喔效应”“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既包括主体之间的交互生成,也包括主体内部的转化生成,多层面转化生成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生、持续累进的过程。叶澜教授特别强调“个人”和“过程”两个维度在理实转化互生中的重要性。“从个体实践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不存在脱离个人内在理论的实践。反之,也不存在与个人实践无关的内在理论。”“个体内在理论与每个人的认识、工作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并成为促进个人发展,形成新的共有普遍形态理论的、生生不息与丰富多彩的资源。”理实转化要通过个体的变革实践来实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通过千百万教师的更新发展来实现。在此意义上,“新基础教育”理实转化之路,离不开先行骨干们“知难而上、执着追求”的开辟之功。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史》一书中,一位青年教师(现已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这样记录叶澜教授对她的“点化”。课堂上,我第一次大胆地变革了自己的识字教学,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自主建构。我发现学生与我的焦虑完全不同,他们用各种途径、方法表达自己的识字收获,闪烁着童心的智慧。我专心倾听着孩子们的答案,及时给予回应,但有时候来不及回应,一堂课下来居然没来得及看一下叶老师(这是“新基础人”对叶澜教授的称呼,不称专家,不称教授,而是和基层教育工作者拥有同样的名字:“老师”)的听课表情。课后研讨时,叶老师为我解析了这篇识字教材内在的编写逻辑和蕴涵的育人价值,我恍然大悟,原来“识字”可以如此有文化!最后,叶老师对我说:“我看到你在课堂上放开了,这是非常可喜的转变。但是你还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放,所以今天的课堂显得乱了。你说对吗?”叶老师一下子就点明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拼命点头,外在的动作其实远远无法表达我内心的佩服和尊敬之情。这位教师“拼命点头”的原因是叶澜教授“一下子点明”了她的内心。叶澜教授带领“新基础教育”团队在加拿大考察从外在行为入手,分析行为背后的观念问题(这被喻为“捉虫”),进而提出基于新理念的实践改进和重建建议,使教师结合变革的实践,领悟、内化新理念,创生、外化新行为(这被喻为“喔效应”,即顿悟式效应)。“捉虫”和“喔效应”最初发生在主体之间,后逐渐转化为教师的自评、自我反思与重建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教师个体内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创生,这是变革实现的真正体现和最终保障。为此,叶澜教授一直强调读懂教师、读懂课堂,“读懂了,对话才能贴得住,沟通才有渠道;否则,对话就碰不拢”。在此意义上,做教育转型研究绝非朝夕见效之事,而是需要“以教育的方式”持续推进,不断转化、积淀,才能成事成人成新路。叶澜教授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基础教育”情结的潜入、深化和生成,在大时代生出了“新叶”“新天地”“新人新生活”,而且锻造出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的“真”密钥——“1.真诚。相互真诚……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真诚,是不把别人当工具。‘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为他人变得更好,自己也变得更好。相互帮助是最大的心灵沟通。2.真实。我们直面‘真问题’,研究必须解决真问题……对问题真实度的把握,是‘新基础教育’两类研究者之间能够对话的前提……发现真实问题是实现研究发展的前提。3.真做。实实在在真实做,师大老师要‘着地’,和学校老师共同面对学校生活,包括课堂生活;学校老师为学生发展、自我发展,真实改变自己的实践。4.真求。这是价值观问题。我们真心求教育发展得更好,中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有幸福的人生;真心求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站得正、坐得直的人,有人的尊严,感受到做人、做教育的真味。”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2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中如是说。她这样说,因为她一直在这样做。访谈中,叶澜教授颇有底气地说:“‘新基础教育’研究证明,基础教育只要理论适度先行,有思想地主动创造,坚持改革,便可走出‘中国自己的路’。”这是做出来、说得清的底气与自豪,是理想之光与现实之路的理性诗意。四毕生甘以“教育学”为志业2014年,“新基础教育”研究先后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意味着持续深化20余年的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研究,得到了基层、学界与政府的共同认可。在主动深度介入变革实践的过程中,叶澜教授从未忘记教育学人的学术使命与责任担当。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正是叶澜教授为推进教育学建设与发展的主动创造。她说:“学术、教育学的学术,是我的‘第一生命’。”2017年,“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获评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获此称号的全国首个教育学研究团队。叶澜教授应邀出席国际会议,在会上作中国教育学交流叶澜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通过“上天入地”加强教育学的“自我意识”,90年代率队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践行“上天入地”论,世纪之交提出强化中国教育学原创研究。新世纪伊始,她率队做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2004年发表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总报告,同年正式提出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2006年出版《“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2009年推出“新基础教育”研究“指导纲要”系列,2007-2009年推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四辑:《回望》《立场》《基因》和《命脉》),2014-2015年推出“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个子系列,共30本)。2015年3月28日,“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其以教育学独立性为学科立场,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中国教育变革实践、教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科学哲学、民族文化精神与传统等命脉根系所形成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新型态,所提出并论证的“教育学”之综合复杂性、“教育”之中国式表达,及其走出的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之路,给予高度评价,这意味着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进入中国,经百余年努力,终于有了中国自己原创的、具有现实生命力和学术尊严的学科整体型态。以毕生心血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和“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智慧推进的持续深化过程中,实现“理实互生”,既成学术理论,又成变革实践。而且在理实互生中成事成人,既成教育学建设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蔚然深秀,又成研究者与实践者共生内生的新生活、新境界。从教60年,叶澜教授的自我定位是:一位甘心以教育学为志业的学人。发于童心的“基础教育”情结,定向于青春的“教育学”择业与志业,已逐渐化成叶澜教授最深沉的“教育学”情结。叶澜教授说,自己很幸运选择了教育学,因为教育学是为人类更美好而生的学问,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渗透性,这让她永远学不完,永远在成长……这样说的时候,她的目光,澄澈而深远。(来源:《中国基础教育》)欢迎订阅唯一带“中国”字头的基础教育综合期刊教育部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双减”政策下学校发展问题与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本文共9222字,阅读约需15.5分钟高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在落实“双减”任务的过程中,学校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在教学秩序、教师工作、资源供给、制度保障四个层面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特别需要在因材施教、教师减负、缩小差距、政策解读和完善上予以重点关注。只有理顺学校主体责任,协助学校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政治高度来治理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才构成、优化人才配比的角度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势必影响深远。在“双减”政策的整体部署下,中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挖掘并解决“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既有助于学校提质增效,也有助于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基础。本研究在北京市范围设计并发放“‘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学校如何提质增效,学生如何学足学好”的调查问卷,考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基本情况。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家长问卷两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基本信息,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资源配置、课后服务保障等现状的反馈。调查问卷于2021
2023年3月25日
其他

国际资讯 | ChatGPT揭示AI的“进步”与“局限性”

OpenAI于2022年底发布的ChatGPT引起了人们对机器学习新增功能的重视,其可生成文本的性质也引起了媒体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过去两个月中,人们对其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多元态度,英国牛津大学教学中心梳理了该时段的观点,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供教育工作者参考。第一,ChatGPT对学术诚信提出了挑战,但这一问题早已存在。尽管ChatGPT不能从数据库中获取我们期望的最相关的资料,但它的确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逃脱系统检测,降低了作弊难度。面对这一挑战,教育界达成了共识,即改进评价体系,促进评价方法多样化,通过为学生提供难度更大、耗时更长、条件更复杂的任务来灵活实施教学评估,要求学生展示高阶学习成果,以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多元考察。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孙春兰强调:打造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孙春兰强调——打造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2022年7月9日
其他

学术年会 | 从“课改”到“改课”的跨越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5112字,阅读约需8.5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刘月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开发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6年来,项目组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探索,今年年会分论坛8的主题是“深度学习:课程育人的实践探索”就是“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主旨。我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是从“课改”到“改课”的实践探索;三是“深度学习”深在哪里。1我国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挑战现在我国的人才培养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际竞争空前加剧,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迭代进步。我国正经历着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特别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依靠教育。教育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最终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世纪末,我们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努力完成教育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培养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20年了,这20年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这是20年中我们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至今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比如,我们关注课程顶层设计多,关注各学科课程的具体设计少;关注课程建设多,关注课程实施特别是教学少;关注课程本身多,关注与课程配套的政策与条件少;自上而下推进多,自下而上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少;宏观要求多,具体指导少。
2021年2月18日
其他

学术年会 | “做数学”的育人价值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3205字,阅读约需5.5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章建跃,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做数学”团队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做数学,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正如“做数学”的积极倡导者董林伟所说,“做数学”是以“做”为支架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材料和工具,在动手动脑相协同的过程中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活动。因此,“做数学”中“做”是其精义和主旨所在,既有领悟数学知识的追求,又有学习方式变革的考虑,概括而言是在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上有所突破。下面我们先分析数学课程设计应关注的主要因素,再对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做数学”在改变现状中做了什么,进而得出“做数学”的育人价值。1数学教学变革的理想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而数学的研究对象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存在。例如,“实数”似乎是“实实在在的数”,但其实它不是先天存在的实在之物,而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定义的抽象元素;同样,在空间形式方面,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似乎很实在,但欧氏几何中研究的各种几何图形也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数学对象与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以及教科书对数学知识的结果式呈现,为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以及“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几个例题,大量练习”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天然温床。如何变革数学课程才能消除“温床”呢?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结构和交流的符号形式,这种结构和符号形式是强大的,富有逻辑、简明而且精确,是人们可以借助于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抽象化、运用符号、建立模型、逻辑分析、推理、计算,不断地改进、推广,更深入地洞察内在的联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概括,建立更为一般的统一理论等一整套严谨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这是在获得数学结论、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思维方式。显然,掌握双基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数学育人的最大价值所在。因此,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为学生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提供有效载体,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广泛兴趣,促使学生认识数学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有效地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技术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使学生掌握用数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这样,设计数学课程内容,必须以“过程与结果的完美结合”为目标指向,以“事实—概念(本质)—性质(关系)—结构(联系)—应用”为明线,以“事实—方法—方法论—数学学科本质观”为暗线,给学生开展如下数学活动提供载体:获得数学对象从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和数学内在的前后一致、逻辑连贯性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经历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获得数学概念;研究数学对象在“一般观念”的引导下,发现数学对象的本质、规律、关系等,获得猜想,并通过数学的运算、推理,证明结论,获得数学的定理、性质、公式、法则等;应用数学知识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分析和解决数学内外的各种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研究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完整过程,才能使“四基”“四能”真正落地。实际上,“事实—概念”主要是“抽象”,即对典型而丰富的具体事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共性,抽象本质,并概括到同类事物中而形成概念;“概念—性质”主要是“推理”,包括运用概念通过归纳推理发现性质,通过(逻辑)演绎推理证明性质;“性质—结构”主要也是“推理”,是发现关系、建立联系而形成结构功能良好、迁移能力强大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概念、性质、结构—应用”蕴含了“建模”,是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内外的问题。同时,在构建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注重“一般观念”的引领作用,加强“如何思考”“如何发现”的启发和引导,特别是在概念的抽象要做什么、“几何性质”“代数性质”“函数性质”指什么等问题上“启发学者,示以思维之道”。2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缺陷按照这样的要求,反观我们的数学课程,可以发现,欠缺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概念所必须的“事实”、归纳性质所需要的素材、训练应用能力所需要的好问题。这里的“事实”“素材”“好问题”等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源泉,就像品质优良的果实必须有肥沃土地所提供的丰富且优质的营养一样,缺少这些就必然造成知识理解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教学问题是,教学过程功利化、形式化,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单一,学习活动缺乏灵活性,让学生“悟”的过程太短,甚至没有。常常是直接告诉知识,立即进行大量重复性训练。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也难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更难以培养那种专注于数学问题的习惯,可能使学生成为“熟练工”,但肯定成不了领导者、科学家、思想家等等。3“做数学”的育人价值“做数学”在弥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学的欠缺,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其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2021年2月17日
其他

学术年会 | 如何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6035字,阅读约需10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李
2021年2月16日
其他

学术年会 | 科研引领 创新驱动——静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2904字,阅读约需5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陈宇卿,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局长区域教育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探索其路径和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区域教育,用什么作为“动力源”“破冰船”?又该怎样扎根区域的实践场域?怎样带动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和推进,共同破解优质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静安区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研项目引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范式,彰显科研驱动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1注重科研引领,形成独特的区域实践范式在国家“九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期间,静安教育局领衔,连续承担了5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的研究,实现了信念凝聚、治理推进、均衡关照,打造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①
2021年2月15日
其他

学术年会·成果展示 | 向光而行:以生涯教育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5389字,阅读约需9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成果名称:基于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生涯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持有者:杨文芝奖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杨文芝,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在聚合现有资源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资源,突破学校的壁垒,形成“生涯社区”的整体生态。在茫茫人生旅途中,面对未来的未知与挑战,青少年学生难免感到迷茫无措,常常发出“要过怎样的人生”的追问,他们需要答案,谁来帮助他们找寻?在漫长的育人路上,面对不同的生命与期待,老师们也会紧张和困惑,“怎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他们不断思索,他们探索方法,谁来给他们指引?面对发展与使命,学校需要变革与突破,需要保持“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的不断思量,也需要实践论证,谁与他们同行?历时十余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实验中学”)构建的生涯教育系统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学生生涯发展的前进道路,为教师生涯教育指引了明确方向,并号召学校生涯教育向光而行。点亮星光:形成生涯教育系统北师大实验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是国家教育部和北师大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摇篮。“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是实验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的、充分的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和教育追求。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理念的引领下,北师大实验中学从2005
2021年2月14日
其他

学术年会·成果展示 |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骄傲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4814字,阅读约需8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成果名称: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学生:小学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持有者:楼朝辉奖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楼朝辉,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2018年8月的一个晚上,获奖公示的喜讯传来,现代媒体加速了喜讯的传播,我们为此自豪和骄傲,并心怀感恩和对未来的展望。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教育需要不断地发现学生、成就学生并为他们赋能。
2021年2月13日
其他

学术年会·成果展示 | “新基础教育”的中国贡献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5327字,阅读约需9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成果名称:“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持有者:叶澜奖项: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王天健,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将“天地人事”这一中华文化传统语境下的经典表达延承转化为教育话语。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所开创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一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综合研究,以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为对象,以“培育生命自觉”“成事成人”为核心价值,以“依教育之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的学校新生活创建为目标,通过“贴地式深度介入”合作研究和生态区建设,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1年2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学术年会·成果展示 | 创新机制寻突破 完善体系求实效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4861字,阅读约需8分钟2020年12月5-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现场共1200余人参会,另有38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远程参会。会议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优质基础教育: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会议以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成果展示交流、嘉宾访谈、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演讲内容。成果名称: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成果持有者:李吉林奖项: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施建平,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自2014年“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全国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后,我们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各级教研部门、教育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推广的机制建立、路径拓展、课程建设、团队组建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推广规模进一步拓展,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对推广工作的价值意义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推广的价值度量与意义追寻自李吉林老师1978年创立情境教学至今已有40余年,期间组织开展过多种形式的经验推广活动,但本次推广不同寻常,让我们对情境教育的价值和推广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1领会文件精神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重视情境教学”,这凸显了情境教育在中国教育教学流派中的地位。我们认真学习文件内容,把做好情境教育的推广工作提升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2认识独特贡献随着情境教育研究的深入,传播的广泛,其影响越来越大,李吉林情境教育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教育标杆。在学习推广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情境教育范式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一是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情境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独树一帜的教育教学主张,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标志着中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二是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情境教育通过优化情境使学习成为真正鲜活的生活,不仅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促进了儿童情感、意志等非智能因素和潜在智慧的发展。三是为中国教育对话世界赢得了一席应有之地。李吉林把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于儿童教育,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两次国际论坛的举办、三本英文专著的出版让情境教育走向了世界。3挖掘应用价值情境教育诞生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又是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因而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推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一是可以为学校提供一种普适而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对情境教育理念、操作的推广,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一普适性的范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二是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由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现实样本。李吉林从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儿童教育家,从创立情境教学的方法到建构情境教育的体系,在专业发展方面为广大教师树立了一个典范。三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快乐体验的学习场域。推广工作有助于帮助教师掌握情境教学的要义,从而为儿童创造一个让生命充分舒展、能带来美好情感体验的学习空间。
2021年2月8日
其他

​孙云晓: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本文共14021字,阅读约需23.5分钟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教育是对个人发展影响最早最久也最为深远和最为重要的教育。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李希贵:学校管理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我们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力量,把教育当作挥舞在自己手上的感化与惩治的大棒,一厢情愿地把相同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孩子身上,在“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外衣下,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千差万别的需求。
2020年6月23日
其他

董洪亮: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由这三条线构成

有些教师听说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于是就让学生们四人一组,相对而坐,但是却不知道让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要干什么,不知道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程序是什么,更不知道学生活动的效果如何评价。
2020年3月25日
其他

探寻名师品牌内核,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引领就是为了更好成长,只有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强大,才能担当起引领大家的责任。所以,我努力的成长,一刻都不敢松懈,要求学员做到的我一定做得更好,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以最美的姿态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2020年3月23日
其他

芬兰教授: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培养一种意识,即使用技术的意识,教师要意识到你需要用新技术在咨询与教学中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面临的数字环境是什么样的。
2020年3月20日
其他

北师大教授: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谈学习方式转型

第一,明确各学科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发展的贡献,并且要具体化,打通学科知识内容与能力素养发展的实质性关系,实现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能力的贯通关联;
2020年3月19日
其他

一线教师关心的这些问题,教育专家来解答了

答:如何能成为一名特级教师很简单,就是热爱这份工作,扎根在学校,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长点、发展点,并持之以恒的把这项工作做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有机会成为名师。
2020年3月17日
其他

钟秉林:我国教育发展之现状

以上内容根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长春·二道)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大会上的讲话整理,我们将陆续推出钟秉林会长关于“应对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报告,请持续关注。
2018年4月11日
其他

改变一位老师的心态,可以改变孩子对整个世界的体验

training),对照组的教师不参加移情训练。跟踪至第二学年发现,实验组的教师勒令停学的学生数只有对照组教师勒令停学学生数的一半。这项实验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黑人和拉丁裔男生。
2018年3月27日
其他

发展农村教育,关键的是把“根”留住

由于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办学规模萎缩,相应地,政府投入就会减少,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老化,配套设施落后,这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教师的无动力,家长的无信心。
2018年3月17日
其他

怎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今天,即未来”,我们今天的教育必然面向着未来,未来的教育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脚步对今天教育无穷次的丈量、衡量,乃至超越;若没有今天教育者的脚踏实地,今天的教育就永无抵达属于她未来的时刻。
2018年3月3日
其他

做一个“笃志笃行”的“高颜值”教师

有一种广大,叫做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达宏观之境界;有一种精微,叫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思虑精细,穷尽物理,发微观之细微。我们教师以此治学,格物致知,求索智慧!
2018年2月24日
其他

4条路,让乡村教育公平的理想早日照进现实

全面落实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启公平模式,铸就教育公平,让教育公平的理想早日照进现实。
2018年1月27日
其他

一个人的课堂,两个人的教室,三个人的学校,无数人的未来

鹿马岔小学有一位校长,当然,也是全校三位老师之一,冯平校长,若在过往我们以“教育孤岛”来定义他的身份那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他却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2018年1月26日
其他

在人工智能时代,做不被替代的教师

教育是塑造心灵的一个复杂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老师的感情关怀,需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交流,需要老师的榜样引领。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2018年1月20日
其他

来看一看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有你的吗?

我专委会暂无出版论文集的计划,如收到此类电话或信件请勿轻信。
2018年1月18日
其他

不经过安静的思考,深度学习何以发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静思考,既不是成人化冷静的思考,也不是专家学者式深邃的思辨,而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注重习惯养成的安静的思考。
2018年1月13日
其他

农村留守儿童如何幸福“启航”

建议家庭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服务人员走专业化道路,服务内容必须能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求,而所有服务形式应严格以公益性的指导服务为主,以市场为辅,并始终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向。
2018年1月6日
其他

如何消除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标志着在教育领域里“效率优先”已经让位于“公平优先”,意味着追求公平、促进均衡已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2017年12月30日
其他

不真实的教学活动究竟应付了谁呢?

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就会在一些课堂发现活动材料的异常,比如:教学的重点处有记号、练习作业有橡皮擦拭过的痕迹。略作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是老师预先做了功课,重点处先讲一讲,练习作业做一做。
2017年12月23日
其他

校长该有怎样的教育追求?

最现代的教育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校长必须高扬教育服务的大旗,以服务优势占领市场,要努力打造服务型校园,使学校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生态的公园、文化的圣园、成长的乐园,从而达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2017年12月16日
其他

迈出学校变革“第一步”——

李希贵在《学校转型》中说:最好的管理是激发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才能,给每一位教师安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把学部建设成一辆动车,让每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系统。
2017年12月11日
其他

外生性变革需要中学锻造这6个内生力!

在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是趋势更新,积极谋划,借鉴内化,制定策略,不断修正,而不是“地方恐惧”和“学校观望”。作为学校管理层,应锻造好自身的六种内生力。
2017年12月9日
其他

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将于2018年1月中旬举办

教育部相关领导;中国教育学会相关领导、学术委员;各支持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全国各高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代表,全国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及骨干教师代表。
2017年12月7日
其他

公平是教育改革的瓶颈,更是方向【关注】

一般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说,还是从生源质量来说,都处于劣势,这些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追求“应试”的策略,尽可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其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
2017年12月2日
其他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3-15岁之间,请花几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资企业招工,一些学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最后一关——面试。可是,未曾想到,没有提问、没有出题,短短10分钟,他们都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2017年11月30日
其他

教育该有怎样的儿童立场?

理解、宽容、呵护、引领理应为学校教育的儿童立场。从儿童立场出发,教育才能真正地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教育只有构筑儿童立场,才能真正实践“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法则。
2017年11月26日
其他

朱永新: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

《朗读手册》里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阅读最终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应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阅读。
2017年11月25日
其他

这个故事惊醒万千父母!一念之差,孩子天壤之别!

震撼5000万人的演讲视频:未来教育应摒弃“快餐模式”,让天赋自由
2017年11月24日
其他

褚宏启:我们需要有内涵、有根、有魂的教育现代化【独家】

现在的课程特别多,很多学校也在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但如果这些课程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就走偏了。占用孩子的时间、浪费孩子的生命非常容易,让孩子学习的那么多课程,都有价值吗?不一定。
2017年11月22日
其他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独家】

在这个重大历史交汇期,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第一资源的地位更加凸显。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之基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之制高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根本之根本。
2017年11月21日
其他

优秀教师必备的6种气质——用学科专业成长实现“全社会尊师重教”

教师这个行当中,有幽默感的老师几乎都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幽默对学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幽默不仅吸引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一种开放、包容、不走极端的人格。
2017年11月20日
其他

钟秉林: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怀揣梦想,只争朝夕,携手迈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2017年11月18日
其他

嘉宾访谈:教育现代化关键是要做到“公平、优质、多样”

尊重、爱和责任是公平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学生和家长也要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因材施教是最大的公平。包括招生入学,更包括学生进入学校之后的学习和生活。
2017年11月18日
其他

杜越:未来,“文晖奖”将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今年第八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的主题设置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正是对这一形势的积极回应。
2017年11月18日
其他

未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更加无可替代【年会预告】

11月18-1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今年,除了主论坛、分论坛,还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期待呢?一起来看,在分论坛上,我们都会探讨哪些具体的教育内容?
2017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