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农村留守儿童如何幸福“启航”
本文共1523字,阅读约需2.5分钟
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不均衡诞生“留守怪胎”。传统农村家庭分离出多种家庭形态,留守儿童的幸福问题迫切而亟需解决。
振家风,文化传承筑堡垒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幸福感,渴望幸福启航,留给社会的思考很多。现实发展到现在,曾经备受传统教育推崇的家风建设早已断层、失落。家风建设的兴衰更迭是文化传承风尚起起落落的风向标,而今重提家风建设是为拯救留守儿童日渐遭受挤压而扭曲的心灵,为他们营造幸福温馨的成长环境。
振家风,无非是在一个家庭的文化层面去寻找切入口,努力弥补接续一个家庭文化的缺失。比如,以家庭为单位办“内刊”,推广家庭阅读,文化旅游等等,积极创新家庭文化形式,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建设,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筑起家庭的文化堡垒,使每个人的品行与修养从中得到锻炼。农村家庭文化建设是农村留守儿童幸福“启航”的起点。从家庭开始着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幸福问题。
循制度,家校互补共育生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境情况等特殊原因,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底色是灰暗的。如果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再对他们另眼相待,那么,他们在人格、知识、能力结构上的缺陷将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相差更大。
“新家庭教育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共育,认为家校合作是地位平等、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为学校,而是更具有家庭的魅力。”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幸福权益有无保障,国家、社会、学校对此有无健全合理的制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父母外出务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弱势家庭”“弱智家庭”“弱资家庭”占有较大比例;如果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不重视对这些家庭的维护、援助、支持、指导,就有可能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掣肘;相反,若加以指导,就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其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方向一致、优势互补,形成教育的合力。
建议家庭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服务人员走专业化道路,服务内容必须能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求,而所有服务形式应严格以公益性的指导服务为主,以市场为辅,并始终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向。
树母仪,情理教育智慧爱
母亲的修养是一个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得以提升的可靠保障。一个没文化,但有教养的母亲远胜于一个有文化而缺乏教养的母亲。对众多的缺母留守儿童而言,母亲不在身边,母亲的仪范作用便虚弱了许多。挽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母亲成为当务之急。
如果让她们具备了“德行”和“理性” 的素养,她们就不会无端打骂孩子。她们必然会努力克制脾气,教育中会自觉以“情理教育”教育孩子,用智慧与爱轻轻抹平母子间的隔阂障碍,更加耐心地倾听孩子对生活的困惑与压力,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这是智慧母亲在面对孩子时应有的“爱”的教育方式。
有教养的母亲无论在不在子女身边,她都会以个人的“德行”与“理性”正面影响孩子的成长。她们严谨的母仪形象始终都是孩子人生历练的可靠仪范。因为有母爱,家庭教育的智慧才无所不在。
补缺失,亲子无间幸福归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在他们身上所缺失的不是时间,更不是金钱。他们所缺失的是可以平等接受的教养方式。孩子自诞生起就成为家庭共同体的一份子,他们与父母的距离关系应该亲密无间。
一个健康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领跑者,是能给予孩子无私关爱的同行人。在农村留守家庭,孩子的很多正常需要都被父母带走了。
如果说“教育是培育自己,而不是培育孩子”,聚焦农村留守家庭关系的建造,留守父母亟须接受家教知识培训,以及时形成积极的养育观念,成为称职的留守父母。留守家庭缺失了领跑的义务、陪伴的责任,一定要设法弥补——请把孩子的需要还给孩子;积极营造必要的亲子情境,抚慰他们因情感过多缺失而晦暗的心灵。
(来源:本文系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颜文豪)
阅读链接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