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真实的教学活动究竟应付了谁呢?

2017-12-23 中国教育学会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

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本文共2224字,阅读约需3.5分钟


陈志华

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无论从育人的高度还是教学效果的追求,教学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不真实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哪些?



1

问题一提,过半学生即举手,且回答正确率极高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问题太容易,学生无需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真实的问题,因为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学生经过思考尚且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无需思考就能够得到答案的教学活动不真实反映教学本质。


二是问题已经提前演练过,做这样的“功课”往往是因为问题不太容易,老师担心课堂出现冷场而自己无法“启动”学生思维或者担心“启而不发”,这种情况容易判断:学生的回答往往具备“成人语言”,因为学生自己的理解一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用成人化的语言往往就是照搬了老师的思维。

 


2

活动材料有擦拭痕迹

 

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就会在一些课堂发现活动材料的异常,比如:教学的重点处有记号、练习作业有橡皮擦拭过的痕迹。略作调查就会发现:这些是老师预先做了功课,重点处先讲一讲,练习作业做一做。

 


重点处先讲一讲,便于课堂上达到理想状态。其实这样做,违背了学习的基本规律:重点往往就是新知识点和理解的难点,对他它们的领悟一时达不到理想中的高度和深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如果课堂上个别学生就能达到那种理想状态可以认为是“英才”,如果英才较多,就值得推敲。



练习作业做一做,对好答案后,再让学生擦去字迹,上课时再回忆出来,这样做往往形成“当堂检测”优秀率极高——几乎没有错误的检测结果,这种极高的优秀率是不符合教学活动的规律的(除非活动内容十分简单),因为学生的智力、能力、注意力等存在差异,出错是难免的,况且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需要一个内化——外化的复杂过程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极高的优秀率掩盖了什么?不言而喻。



3

被有意降低了学习要求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符合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但是,往往不少老师为追求课堂的表面繁荣而有意识降低教学要求,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比如:苏教版第二册课文《奶奶的白发》那篇文章,除了要达到课文后面的读、背和识字、写字的要求,还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设立以下的要求:



 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初步认识提示语的作用,学会根据提示语读出合适的语气;

 认识问号,体会语气词“呢”的不同作用。



但是绝大多数老师都把这篇课文的要求定位在完成课文后面的读、背和识字、写字的要求。这样做,学生和老师都比较轻松,活动也容易出效果,但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并没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没有完全发挥课文材料的功能。

 


4

极少部分学生唱主角,大部分学生沦为看客

 

经常可以看到每个活动环节,教者总是盯着极少部分学生,把活动机会抛给他们,甚至把他们活动的成果看做全体学生的成果。这样做,没有真实反映教学活动的全部情况——老师真实的教学能力和班级全部学生的学习水平——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活动权利,湮没了他们的地位,是十分野蛮的“课堂霸权”和“课堂歧视”行为。

 


5

当堂检测情况和活动情况不匹配

 

我们可以采用当堂检测的方式考察教学活动效果。假如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色,但是,当堂检测的情况不够理想,就说明活动和效果不匹配,这样的教学活动十有八九是不真实的。同样,在自测的结果出来后,我们再次进行“他测”,如果两次结果相去甚远——自测成绩较好,而他测成绩较差,就可以证明该段教学活动不够真实。

 


6

学生了解活动的未知环节

 

教学设计的环节往往由老师掌握,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未知环节已经有所准备,那就说明所进行的教学不真实,其中原委无需赘述。


比如:老师要求还没有说完,学生已经按照要求执行;老师问题没有提结束,学生已经说出正确答案;老师使用的教具还没有出示,学生就知道它的情况;学生知道老师需要谁回答问题,不需要谁回答问题,互相提醒谁来举手谁不能举手回答……



7

学生的准备过于充分,达到极其准确和完备的程度

 

无论是现场回答问题,还是现场表演节目,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能够极其熟练地道出一大段一大段的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文采斐然的“成品”,令人慨叹之余,你可以怀疑其真实性;教学活动中,就新学的内容临时组织的活动——辩论赛、表演等,参与者对新知识运用自如、表演环节紧凑而情节完整、技术成熟,表演一次性成功,你可以质疑其真实性;对于抽象的概念,学生能够把工具书中的答案说得不差分毫,你可以疑惑其真实性……



8

教学进程没有任何阻碍,顺利推进到理想境界

 

教学预设全部得到落实是每个教师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但是,稍有点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预设不多,或者要顺利推进到理想境界需要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作保障:遇到阻碍——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速度、领悟能力以及活动氛围,往往决定这种阻碍的大与小、强与弱,教师要对症下药:启发、点拨、提升、引领……带领学生克服障碍,突破困境,到达预设的最好境界。也就是说,如果只有起点和终点,没有细致的、精微的过程,即使达到预设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也是不真实的。

 


9

学生没有一点“想法”的活动

 

无论是谁,面对新的知识,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的建构背景。这样建构的背景和新知识不是完完全全协同、匹配的,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这就决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有各种“想法”:赞同的、否定的、怀疑的;修正的、拓展的、完善的,甚至创新的。


如果学生没有一点“想法”——提不出一个问题,没有自己的观点发表,没有新的感受表达,没有个性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至少说明这完全是“接受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没有真实反映学习的本质,就可以认定其为不真实的学习。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