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经过安静的思考,深度学习何以发生!

2018-01-13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

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本文共2185字,阅读约需3.5分钟


任常泼,吉林省乾安县让字镇中心校教师



诸葛亮54岁那年写给8岁的儿子的《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告诉他的儿子:夫学须静也——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非宁静无以致远——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可能没有其他办法能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地学习。安静的思考对孩子学习、成长,乃至成就一番事业至关重要。

 

反观我们的课堂和生活实际,有许多现象令我们深思:气氛活跃的课堂,测试成绩不一定好;课堂上最爱发言的学生,未必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成就大事业、研究成果丰硕的人,未必是最活泼好动的人等等。究其本质,至少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经过安静的思考,深度学习根本就没有发生!


教育就是从事培养孩子的事业,我们有必要对安静的思考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界定和说明。

 

作为一线班主任,最基层的数学教师,日日都行走在课堂上,我以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安静的思考,是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的适当环节中,针对学生当前学习、活动的内容,为学生营造安静的思考环境,使之能够有利于学生个体思考、有助于学生顺利实现同化或顺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思维独立性发展的教学组织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静思考,既不是成人化冷静的思考,也不是专家学者式深邃的思辨,而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注重习惯养成的安静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何以能够实施安静思考?


1

心理学的依据


思考活动是生命个体独立的思维心理活动,因此具有深刻性、周到性和独立性。建构主义认知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多少。因此安静的思考是学生自我建构图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

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标准将数学学科定义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所以决定了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广泛应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所以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且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因此安静的思考也是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3

学科特点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还应让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形成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基本思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是离不开安静的思考的。





如何让学生进行安静的思考?

 

1

执教者首先要准确定位


在当前有些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没有价值或是价值很小的问答充斥课堂,剥夺学生静思考的时间,甚至有些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的课堂上,也不乏看到教师提问“妙语连珠”、教学课件“无缝对接”、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为了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呈现更多的知识点,舍不得时间指导学生看书,吝啬学生动笔计算,整节课下来,学生习得的东西几乎都是“听”来的、“灌”入的,这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后继发展。

 

我们教育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如此方式习得的知识是肤浅的、感性的,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安静中的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是学生获取深刻、理性知识最有效的路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或是在学术上有建树的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够潜下心读书,静下心来思考,并躬身实践的人。

 

2

培养学生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凝结着几代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经过专家们逐字逐句推敲出来的,它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材不仅仅是我们“教”的蓝本,更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最规范的工具,所以无论在预习还是课堂自学环节,都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静静思考揣摩教材的学习习惯。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教他们用小手指着教材上的字认真读;中年级时,就教他们学会预习,能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及不懂之处;而在高年级时,则教他们学会自学,能记录自学时个人的安静思考或是通过查找资料的收获、所得,可以在课堂交流时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

 

3

课堂教学设计,要留有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


教师若是真正重视学生的安静思考,就应该将此落实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比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哪些问题需要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预设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如何检测学生思考结果等一系列问题。千万不能在抛出问题后,为了节省时间而让学生仓促作答,如此智能造成反应快的孩子抢答,反应慢的孩子等待,久而久之,反应快的孩子思想肤浅、片面,反应慢的孩子丧失思考的信心和愿望。

 

4

及时评价学生安静思考的成果


小学生正是初步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对小学阶段学生褒贬的影响力,比任何阶段都要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养成,因此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安静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思考、自我建构,让他们品尝到由安静思考而获得成功的甜蜜,体验到通过安静思考取得成功的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