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国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 |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②
今天,分享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国华的座谈会发言,一起来看→
教材所着力构建有组织科研的长效机制,形成聚焦课程教材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的新格局。为更好落实教材国家事权,为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提供有力专业支撑,2022年初,教育部整合课程教材研究所与教育部原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建了新的课程教材研究所,明确了教材所的主要职责,特别强化了组织开展课程教材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国家课程教材建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职责使命。近几年我们以机构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难点问题,以促进课程标准落实落地和改进提升为龙头,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各育人关键环节,设立了一批重点研究项目,着力构建一体化推进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研究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2023至2024学年,教材所18个重点研究项目、22个学科实验研究项目,共产出各类研究成果607项,得到部领导批示肯定的服务决策咨询成果34项。其中,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的22支专业研究团队,参与的专家达435名、教师5.39万名,中小学校4061所,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指南、模板、手册等62个,典型案例346个,形成课标文本修订建议158条,面向战线和课程改革实验区召开各类研究成果现场交流研讨会84场,较好解决了课程教学改革中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新课标新教材美好育人蓝图的落地落实。
教材所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单位,人员从五年前的3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120余人,博士专业研究人才达到60%以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把大家迅速组织起来,形成研究立所人才强所的局面,较好地完成机构改革任务,靠的就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着力构建有组织科研的长效机制。围绕项目研究,过去两年我们先后研制了32个制度文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了项目研究的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机制、问题导向的项目研究机制、创新导向的支持保障机制、成果导向的转化应用机制等四大长效机制。每个重点研究项目均由教材所分管所长任项目负责人,中心、处室作为项目责任部门,充分赋权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研究“五自主”,项目自主设计、专家自主聘请、经费自主使用、工作自主推进、成效自主负责。每学年末召开项目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评议会,对每个研究项目逐一进行评议考核和激励,有效激发了科研活力,使每一位干部在项目研究中有位有为。
山东潍坊以中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重点,较好地优化义务教育育人环境。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但也不可否认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依然严重。应试教育的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我认为,主要不是思想理念问题,也不是社会环境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没有很好地在实践层面进行结构化的改革与重构,没有形成难以逆转的制度机制。特别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指挥棒的中考招生考试制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是单纯以学生的智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来录取。我们的高中招生考试录取制度如果不能准确反映国家要求,“双减”就无法从根本上减下来,教育强国中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就难以彻底地确立起来。
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觉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当直面突出问题,主要应破除中考唯分数录取,以各学科分数简单相加录取的既有格局,实行学科成绩等级表达,综合素质纳入招生录取,招生录取实行各学科要素组合录取,高中学校自主录取等四个方面的系统集成改革。这样的改革在山东潍坊市已经实行了近20年,而且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虽然他们的领导换了多任,但为什么能持续,主要是深得群众拥护,用结构化和制度机制将育人为本的目标追求加以固化了。比如,学科成绩等级表达和组合录取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对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让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成为共同追求;综合素质纳入录取,让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生动活泼发展有了制度性保障等等。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改革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的。大家可能要问,这样的改革为什么难以推广,仍然是一支独放。我认为主要因为这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集成改革,需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需要领导担当作为,需要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改革中来。
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我们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解决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乘势而上,全面落实《决定》要求,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专栏
△ 谢维和:谱写基础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