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不接地气”“没中国味儿”,所以要中国化?
近日,在异端耶青的公众平台福音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信息《讲道要接地气,积极迎接新挑战,辽宁这家教会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作者毋忠毅,是辽宁鞍山绿化街教会圣宣组同工,福音时报东北特约撰稿人。笔者并不清楚他的真实信仰如何,因为不排除有些在异端福音平台投稿的人,本身的基本信仰还是纯正的,只是不了解网络平台背后异端的背景而已。
但这篇号召信徒向辽宁这家教会学习的文章,却对基督徒极具危害性。我希望这只是毋忠毅先生一时的软弱,因为当一个大环境突然临到时,总会有一些人因着自身利益的缘故而良心受到蒙蔽,以致把在罪恶上的妥协解释为机智灵巧。我劝读者们尽量不要去订阅或分享异端耶青的福音时报平台。毋先生的信仰姑且不表,但是,每个人对这篇文章的危害性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毋先生说辽宁南台这间教会讲道接地气值得学习,因为把圣经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在讲道中引用中国儒家的优秀经典,如《论语》、历史典故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是把圣经与国学对立,而是找到契合点,使信徒感觉到有“中国味儿”。
这段话表达水平之高超,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相信没有几个基督徒会感觉到有什么问题,因为很多人看到这段话时会这样想:中国人讲道时引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说明道理是很正常的。但是,毋先生说这间教会有“中国味儿”,意思是其他教会没有这种中国味儿,说明他口中的中国味儿绝不是指引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说明圣经的真理。
基督教当初传入中国之时,外国宣教士早就考虑到文化上的差异会造成传教的困难。因此他们穿上中国人的服装,学习中国人的语言,过着中国人的生活,甘心情愿的作一个中国人,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向大家传讲福音的真理。在当时中国的书籍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普通人拗口难懂的文言文时,基督教就已经把圣经译成白话文,方便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学习圣经知识。他们在中国兴办教育,培养了千千万万有高等学识的中国人,传教士的医院,医治了千千万万的中国病患之人。如果说他们在某些方面还不够中国化,那么今日中国的教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管理,中国的传道人上讲台证道时,从来没有人故意去穿西洋的服装、或中东犹太的人服装,讲的也是地道的中国话。常常引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圣经的真理。如果有谁认为这样的教会还不够接地气,没有中国味儿,只怕他们想接的是地狱里的毒气、坟墓里死人的腐臭味吧?
此外,毋先生说南台教会还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其特点是对其他宗教信仰不排斥、不互相“掐”,与佛教、道教等和睦相处,共同参与。
教会作公益的事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古以来,基督教就提倡要关心民间疾苦,关爱弱小困苦之人,以基督舍己之爱去爱身边的人。但是,南台教会的公益活动到底是世俗的爱心之举,还是教会实践基督的爱人之心,有待将来在基督台前显明真相。
圣经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林后6章14-16节)笔者认为,教会如果财力不够,爱心的工作可以量力而为,不必大张旗鼓。如果明明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慈善事工,却非要跟佛教、道教掺和在一起,让世人以为信任何宗教对灵魂的归宿都是一样的,这本身就是在干着出买基督教信仰的勾当。
毋先生说南台教会与佛教、道教和睦相处,共同参与,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也是一种畸形的表现。基督徒可以关爱任何一个不同信仰的人,信仰不同不能影响我们对他们的爱与怜悯。但是,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二人不同心,怎能同行呢?主动与不同的宗教团体走在一起,共同参与社会的事工,只有牺牲自己的信仰原则的假教会才能做得出来。
盼望基督徒能擦亮眼睛,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中口中的“中国化”、“接地气”、“中国味儿”等口号给忽悠了,以致把自己的信仰出卖了,还以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属灵。
回顾:
特别提醒:平台的一切广告都是腾讯系统随机显示,与平台的信仰立场毫无关系,面对世界上的各种广告,读者一定要留意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