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论坛▏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6-11-14 韩增林等 溪流的海洋人生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03~2010年,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连续多年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2013年全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54 313亿元,占GDP的9.5%,中国的海洋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海洋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国内学者从1983年开始着手海洋经济方面的研究,海洋产业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在近年增长迅速。传统海洋产业研究重点领域包括海洋和沿海地区开发的宏观政策指导、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海洋产业集聚等方面。宏观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从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延伸到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微观上看,海洋产业相关研究从主要的海洋产业部门深入到海洋产业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政府及个人。虽然海洋产业研究历经30多年,但相关文献主要是在海洋经济地理和海洋经济的范畴下去回顾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展,缺乏从整个海洋产业全局的角度对中国海洋产业研究进行科学系统的梳理。因此,本文从海洋产业全局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进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研究的总体特征和重点领域,并探讨海洋产业的新兴研究热点,从而推动海洋产业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海洋产业相关的期刊论文很多,且层次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国内海洋产业研究动态,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总库)中的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数据库)期刊作为样本,选择时间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分别以“海洋产业”为主题、关键词、篇名,对文献进行精准匹配检索,得到1 814条检索结果。通过对数据样本进行整理,删除名不副实的检索结果,共得到1 308篇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群体、研究机构利用可视化图谱呈现研究特点和研究变化。同时,利用excel对文献进行统计归类分析,以揭示文献数量变化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
二、海洋产业研究总体特征
⒈ 研究时段及其特点根据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和数量特征,可以将我国海洋产业研究分为起步阶段(1983~1987年)、平稳增长阶段(1988~2003 年)和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4年)(图1)。在起步阶段,海洋产业研究的文献数量非常少,内容也比较分散。其中最早的文章是国家海洋局吕克义1983 年发表的题为“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意义”。
图1 国内海洋产业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在平稳增长阶段,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年度发表数量从只有几篇增长到四十多篇。这一时期,国家海洋意识觉醒,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视。1991年召开全国海洋工作会议、1996年发布《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措施激励了学术界对海洋产业的研究。2003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带动了沿海各地出台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这导致了海洋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转向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并体现为海洋产业论文数量的短暂下降。在高速增长阶段,海洋产业论文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特点。仅2013年论文数量就达到了143篇。这一时期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划是推动研究论文数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开发海洋产业”、2012年“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2012年国务院出台《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但随着“十八大”强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海洋经济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海洋产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并导致2014年的海洋产业论文数量出现较大的下降。⒉ 研究人员与机构⑴主要研究团队及其分布通过CiteSpace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得到海洋产业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图中的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出现的次数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作者分别是韩增林和张耀光。通过图2,可以发现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海洋产业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其中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是东北地区以张耀光、韩增林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其他主要研究队伍包括山东以韩立民、殷克东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广东以朱坚真、白福臣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北京依托国家海洋局的研究团队等。这些研究团队是最早从事海洋产业研究的群体,且大多位于海洋经济相对发达的辽宁、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依托高等院校或政府科研单位的科研平台,优势突出,是我国海洋产业研究领域的领导者。近年来随着浙江、上海、江苏的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地区的研究团队正在逐步形成。
 图2 海洋产业主要作者合作网络⑵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分布对研究对象的1 814条检索结果的发文机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从事海洋产业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沿海海洋经济强省。发表论文数量前五位的单位依次是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辽宁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发文总量为476篇,占全部论文的36.4%。这表明少数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内海洋产业研究的核心力量(表1)。表1 依据论文数量的海洋产业研究机构排名
但从过程来说,依据论文数量的排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不同年份论文发表数量,将这一过程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总体来说,海洋产业主要研究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呈增加的趋势(表1)。其中,国家海洋局、辽宁师范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一直是从事海洋产业研究的重点单位。2000年以前在发文数量上国家海洋局领先于其他机构,但在2000年以后被中国海洋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超过。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海洋局是承担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观测预报、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科技研究等多种职能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虽然从事海洋产业研究早,但其研究重心随着国家科研需要而变动。另一方面,中国海洋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注重海洋产业研究的学科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是以海洋学科为特色的大学,并且在2006年成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实力进一步增强。辽宁师范大学在2001年成立了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海洋产业研究是该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另外,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促使更多的高等院校从事海洋产业研究,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正成为海洋产业研究的新兴力量。
图3 海洋产业主要研究机构网络⒊ 具体研究内容的演进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进程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表2)。根据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内容的时间分析,发现海洋产业的研究内容是一个由窄到宽、由中心点向外扩散的过程。其中,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是研究的中心点。在起步阶段,我国海洋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海洋第一产业占很大比重,海洋产业结构布局问题突出。因此,这一时期海洋产业的研究集中在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在平稳增长阶段,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海洋产业研究侧重于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策略、海洋产业结构特点以及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表2 中国海洋产业研究内容的演进
在高速增长阶段,我国海洋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海洋产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优化的瓶颈时期。在继承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演变及优化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演变、海洋产业布局、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等。另外,随着海洋经济的壮大,海洋产业开始集聚或集群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也逐渐壮大,海洋产业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海洋产业集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就业效应、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生态问题等成为近年来海洋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
三、海洋产业重点领域研究进展
根据每个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并结合海洋产业研究内容的变化,发现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布局理论与发展战略、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竞争力等四方面是中国海洋产业研究的重点领域。⒈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⑴基于优化升级视角下的海洋产业结构内涵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海洋产业研究的核心领域,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海洋产业结构的内涵带有浓厚的量化色彩。因此,已有研究大多从量的视角定义海洋产业结构,注重产业结构的数量关系,缺少从质的视角探讨海洋产业结构内涵。最普遍的观点认为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有观点认为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不同文献中对海洋产业结构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基本理解是一致的。在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进一步从海洋产业结构质的提高方面去拓展海洋产业结构的内涵。⑵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从内容上看,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重点探讨了中国沿海省份和重点滨海城市的海洋产业结构现状、主导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等内容。依据研究尺度,可将研究分为全国沿海省市和沿海局部省市两个层面。全国层面的研究包括:①海洋产业结构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发现主要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产业化率低、海洋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②利用三轴图、聚类分析法、主成分模型揭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发现在海洋资源丰富区域,传统海洋产业依托海洋科技仍将保持区域优势产业的地位,同时,新兴海洋产业将主导海洋经济;③基于PCA、集对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评估海洋产业结构绩效,发现中国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差,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④从金融相关率、金融支持、金融机制的视角分析金融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发现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支持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⑤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切入,探讨海洋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发现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新兴海洋产业强化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省域层面的研究以环渤海地区数量最多,具体内容包括:①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②东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海洋产业结构关联性分析;③浙、辽、鲁、粤、琼、沪、桂等省份海洋产业结构与金融及GDP关联度,主导产业的确定及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协调化与合理化,海洋产业转型与海洋科技开发,海洋产业结构发展特点与可持续化,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海洋产业多元化错位发展等。总体而言,现有关于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大多从区域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实证方法分析和解决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时效性和政策性强的特点。但就理论本身而言,海洋产业结构研究主要依靠对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的借鉴,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理论。此外,现有研究缺乏多尺度的时空序列分析,研究所得结论无法形成完整的时间序列规律,也无法进行全国—省—市—县(区)的多尺度分析单元相互验证与逻辑循环嵌套。⒉ 海洋产业布局理论与发展战略⑴海洋产业布局理论进展现有海洋产业布局研究可分为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研究和区域海洋产业布局发展战略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①海洋产业布局内涵及理论演化;②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子与演化规律;③海洋产业布局数据系统构建。海洋产业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拓展了海洋产业布局在实践规划中的维度。海洋布局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需要,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一直伴随着区域海洋开发的实践而深化,其中海洋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海洋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研究的主线。⑵海洋产业布局发展战略区域海洋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研究在实践中指导了我国海洋产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其主要研究包括:①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发现主要存在区域同质性竞争、区域发展失衡、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②基于D-S证据理论、点轴理论的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强调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布局,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③从海域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与海洋产业布局的相互关系的视角切入,发现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维系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多是从问题出发的对策建议,更忽视了对海洋产业布局战略实施绩效的检验,海洋产业布局研究规划与政府政策上的指导意见并没有实现统一。综上所述,国内海洋产业布局研究主要从壮大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国出发,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了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为我国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海洋产业布局驱动机理的分析,同时也较少涉及从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展开海洋产业空间组织的研究。⒊ 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随着海洋经济发展而出现,2005年以来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集中在:①海洋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两者关系的论证包含耦合协调关系、因果关系、关联关系、互动关系等,虽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结论,但从不同的视角验证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②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的测度。利用区位商、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等数量方法对不同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沿海不同区域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数量上的测度以数据诊断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③海洋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和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演进。海陆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集聚密不可分,其中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关键,产业集聚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④其他方面研究包括海洋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海洋产业集群技术溢出效应、海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模式、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机理、海洋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等内容。总体而言,海洋产业集聚与集群研究主要采用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展开分析。相对宽泛的研究视角完善了产业组织理论,但仍有很大深入空间,需要进一步从产业集聚的培育路径、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的绩效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亟需创新和完善,数量方法上的测度为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但采用统计上的数据去衡量实际中的问题使得所提的方案缺乏有效性。⒋ 海洋产业竞争力现有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竞争力测度方法完善和海洋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前者集中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后者侧重分析不同海洋产业或不同区域的海洋产业竞争力状况。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从解释结构模型入手构建的“四维一体”的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从海洋产业竞争力内涵构建的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宏微观的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等,不同的指标体系从不同层面解释了竞争力的内涵,需要完善的是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证分析方面,竞争力研究方法与模型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核心要素对比法、偏离份额模型、熵值法到引进计量统计中的AHP-NRCA模型、聚类分析、集对分析、波士顿矩阵使得竞争力研究分析更加全面,而利用计量统计对全国和不同区域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也更加合理。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将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必须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践价值。虽然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方法的运用已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也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从具体海洋产业来说,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忽视了海洋产业的其他部门,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形成覆盖整个海洋产业的全域研究。⒌ 新兴研究热点随着海洋产业研究的深入和海洋产业本身发展出现新情况,与传统的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相比,近年来海洋产业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开始涌现。具体来说,这些热点主要包括:①海洋产业贡献度,探索海洋产业发展及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②海洋产业就业效应,主要研究海洋产业的就业效应、就业弹性以及海洋产业就业驱动机理;③海洋产业安全,主要研究海洋产业安全形势、影响因素及建立海洋产业安全评价体系;④海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主要探究了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拉动效应;⑤海陆产业协同,主要探究了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性、演进趋势及空间差异;⑥海洋产业碳排放测度,主要探究了海洋产业低碳效率与海洋产业碳排放绩效。这些新兴研究热点大大拓展了我国海洋产业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海洋产业的研究主题,但新兴研究热点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和体系,研究内容聚焦在个别研究点,因此对海洋产业新兴研究热点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四、结论与展望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核心领域,并且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对海洋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海洋产业本身的壮大而发展,研究成果不断增多。通过对国内海洋产业研究的梳理,发现海洋产业的研究队伍有所扩大。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领域逐步拓展,研究深度逐渐加深。同时,海洋产业贡献度、海洋产业安全等新的研究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国海洋产业的研究仍有很多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展望未来,为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我国海洋产业研究起步较晚,海洋产业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随着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变动而变动。海洋产业基础理论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海洋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符合中国实际的海洋产业组织、海洋产业布局等基础理论研究一直不够重视。为推动海洋产业研究长远发展,必须完善海洋产业理论体系。其次,要加强对国外海洋产业研究的借鉴与比较。国内学术界对海外海洋产业关注很少,少部分研究仅涉及菲律宾、新加坡以及国际海洋产业研究趋势等。未来应对发达国家海洋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加强与西方海洋产业发展的对比研究,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此外,要注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未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主导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最后,要深化海洋产业环境问题研究。当前,海洋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障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资源承载力、海洋生态脆弱性等方面,环境问题还未得到足够关注,今后亟需完善和加强。
■本文作者:韩增林 胡伟 李彬 刘天宝 胡渊。第一作者韩增林,男,1956出生,山东商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地理及海洋经济地理等。文章来自《经济地理》(2016年1月出版),参考文献略,版权归作者所有,用于学习与交流,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相关阅读推荐:

行业资讯▏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评价指数发布

海洋技术▏水工设备清洗新利器,空化射流清刷展英姿

海洋论坛︳深水采矿船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报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海洋论坛▏海上增养殖模式的新探索--记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

海洋前沿▏深海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