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11-20
杨关铭
溪流的海洋人生
——谨以此文来纪念三十二年前的那段岁月,献给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们时光荏苒,转眼间就过了三十二年。当年出征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回想横跨太平洋、首登南极洲那些个日日夜夜,不禁思绪万千。那是在三十二年前的今天,即1984年11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由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所组成的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徐徐离开上海东海分局码头,开启了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征程。作为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名考察队员,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带着好奇和期待,去探究这次神奇之旅。南极洲,这个神秘而孤独的冰雪世界,被称为地球“第六大陆”。它在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整整沉寂了两亿多年,被人类发现距今还不到200年。南极洲与我国最近的距离约9500公里,那么我国派遣考察队不远万里赴南极考察,到底有何意义呢,这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考量。1983年5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南极条约〉的决定》,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但是,要在南极事务中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还必须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而按照规定,只有在南极建有科学考察站,并且独立开展科学考察的国家,才有权获得协商国资格。斯时,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独中国不是《南极条约》协商国。在讨论南极事务时,一研究实质性问题,会议主席就宣布,协商国代表留下,其他的代表请到休息室喝咖啡,而且事后连表决的结果也不通告。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屈辱,与已经改革开放日益强大的我国地位极不相称。在1984年6月2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组成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一定要在南极建立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在经济价值上,这个地方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如油气资源、铁矿、稀有金属、贵重金属资源以及在南大洋中以磷虾为主的生物资源。因此,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对我国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我们考察队员正是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代表祖国奔赴南极。考察编队以18节(每小时18海里)的速度不间断地驶往太平洋彼岸,1984年12月1日上午9时许,我乘坐的“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于东经170º25′25.3″处顺利通过赤道,从地球的北半球跨越到了南半球。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全船队员在飞行甲板上举行了过赤道典礼,总指挥给每位队员颁发了“横跨赤道证书”,四个化妆了的假面人跳起了驱“鬼”舞,此情此景,令人难忘。经过28天的艰难航程,考察编队跨越两个台风生成区、酷热的赤道无风带和常年盛行西风的魔鬼西风带,航程一万余海里,于12月18日抵达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乌斯环亚市,在海上连续生活近一个月的中国人踏上了这片异国土地。做了短暂的休整,队员们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恢复。12月24日上午9时许,考察编队离开乌港码头,穿过比格尔水道,横渡德雷克海峡,于25日中午穿过南纬60º,这便意味着我国的船只第一次驶入了南极。编队于当天午夜时分挺进了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的民防湾,科考队员们兴奋地呼唤——南极,我们来了!在“向阳红10”号船上,除船员外,主要搭乘的是两支科考队伍,即南极洲考察队和南大洋考察队。南极洲考察队由54名科考队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建立长城站以及进行相应的陆地科学考察。南大洋考察队由74名科考队员组成,主要是承担对南极半岛附近的南大洋进行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在接下来的4天里,南极洲考察队员顶着恶劣的天气,先后考察了爱特莱伊湾、纳尔逊岛,阿德雷岛(亦称企鹅岛)、菲尔德斯半岛等5个地方。最后来到的是菲尔德斯半岛南部,一片台阶式的鹅卵石地带。科考专家认为这里具备场地硬度适中、平整开阔,海岸线长,有三个淡水湖、水质良好、适于饮用,和其它站区距离远、较独立等优点,最后确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南部为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1984年12月31日10时,在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隆重举行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南极洲的上空。奠基典礼后,两条考察船全力以赴卸载建站物资,所有队员都轮番上阵,为长城站的建设出一份力。在南极洲考察队队员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的官兵们顶风冒雪建立长城站的同时,我所在的南大洋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考察船于1985年1月19日开赴南极半岛海域,进行首次南大洋综合科学考察。在浩瀚的大洋上,我们科考队员不怕晕船、不畏严寒放仪器、下网具、吊抓斗,日日夜夜地观测作业。1月24日,考察船第一次挺进了南极圈,深入到南纬66º54′。南极,号称“地球的风极”。在我们生活的地方,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屋倾塌并且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是12级台风,风速就是每秒32.6米。而在南极,风速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有时甚至可达到每秒83.3米!在南大洋上同样风暴频繁,而在当时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我国还没有对南极的天气预报,考察船上只能靠每天2次接收国际卫星云图来判别气象状况。在1月25日,海况趋坏,风力超过10级,导致考察船没能很好地接收卫星云图,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12小时船只随时都有可能碰上极地气旋(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台风)。不幸的是,一语成谶,在1985年1月26日——一个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向阳红10”号船在南极的别林斯高晋海,遭遇到了12级以上极地气旋的袭击。十三、四米高的巨浪使船体剧烈颠簸,并且发出一阵阵惨烈的由钢板扭曲挤压产生的颤抖声。巨浪时而翻过10米高的飞行甲板,时而将推进器(螺旋桨)抛出海面,导致主机空转飞车九次,舵效失灵,情况紧急危险,船员们个个坚守工作岗位与风浪搏斗,经过近9个小时的殊死拼搏,终于冲出了风暴区,逃离了鬼门关。尽管经受了这不测风云,我们南大洋考察队员仍然发扬艰苦拼搏的精神,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完成了34个测站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在有些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祖国争光。在南极洲考察队员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苦干下,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胜利地建成,考察编队的全体队员参加了这个隆重的落成典礼。1985年4月10日,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历时142天,拿下了安全航行、南极建站和大洋考察的三块“金牌”,胜利抵达上海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东海分局的码头上,人们冒着沥沥细雨热烈欢迎我们的归来。当这些经历了苦与乐、生与死考验的男子汉们见到自己的亲人时,一个个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下面我们用一组照片和同事们的留言手稿来再现当年的场景,希望以此来唤回当年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战友与弟兄们,共同感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并以此结束本文的回忆。↑作者在长城站前留影,指示牌
显示了到北京的方位与距离
↑作者与当年的海洋二所地质室
眭良仁主任在长城站前合影
↑从左至右分别为海洋二所科考队员
胡钦贤、叶荣亮、作者、陈国通
【作者简介】杨关铭,男,1964年2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系,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条件保障处处长,首批南极科考队员。在此,感谢杨关铭处长对我微信公众平台的信任与支持,并向我国南极科考的拓荒者们表达我们的敬意!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