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论述▏军民融合的相关内容透析

2017-03-03 溪流 溪流的海洋人生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目前随着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越来越近,保障国家安全、积极防御的基石则显得格外重要。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触发了社会需求的整体缩减,传统军工企业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军民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旨在通过军方的需求牵引,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科技原创性、前瞻性、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实现军事需求引导下的科技创新。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融合范围窄、层次低和程度浅,军民融合整体效益与巨大潜力亟待挖掘和进一步发挥。2016年10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强调:要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方面系统推进,继续把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切实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科工局研究拟制了《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印发了《关于非国有企业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军工和民口单位组建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军工体系开放竞争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民营企业与军工单位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同时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举办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推动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项目等。下面就来具体梳理一下军民融合的相关内容。

一、中国军费开支与战略方针

⒈军费开支

从军费开支的增速来看,中国军费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 10%~20%之间,和印度旗鼓相当,但人均军费仍低于150美元,远远低于美国的2023美元,仅为日本的36%。2013年我国国防预算7202亿元,2014年8082亿元,同比增长12.2%,2001~2014年的复合增速13.1%。2015年国防预算增速维持在10.1%,增幅为5年来最低,据此增速,2017年我国国防预算有望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美国国防开支的绝对规模仍是世界第一位,占据全球国防开支的近40%,其国防开支预算占国家总预算水平的16%。以2013年为例,中国军费支出仅占政府支出比重的 8.29%,低于美国的10%、俄罗斯的11.2%、印度的9.05%;占GDP比重仅为2%,远远低于美国的3.8%和俄罗斯的4.1% ,更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2.5%。因此,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军费增长具有很大的补偿性空间。

⒉ 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2015年中国发布了新形势下国防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白皮书强调,中国军队主要担负以下战略任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战略威慑,组织核反击行动;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任务。

白皮书明确了把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基点,论述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发展战略方向。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构建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作战力量体系,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火箭军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

同时白皮书强调,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慑止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⒊我国海空军的军力现状

从我国目前军事实力综合来看,高端品类占比较少。在陆军方面,相对海和空与美、俄差距较小,空军方面则差距最大。

空军:空军差距严重,发展时不我待。根据有关资料,就空军数量分布而言,我国目前有战斗机1454架,为同期美国战斗机数量的一半左右;运输机182架,少于美国的1/5;特种飞机65架,仅为美国的 1/12;教练机/直升机352 架,仅为美国的12%;武装直升机806架,仅为美国的 14%。就空军机型分布而言,以战斗机为例,美国的三代机(F-15和F-16)合计1223架,占比63%;五代机(F-22和 F-35)合计231架,占比12%。而我国三代机(J-7和J-8)仍有484架,占比38%;四代机(J-10和J-11)仅有472架,占比仅37%,仅为美国数量的40%,五代机(J-20和J-31)目前尚在试飞中。战斗机作为空军最主要的作战平台,也是空军战斗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海军:航空母舰美国大幅领先全球,美国在役航母10艘、在建航母3艘,我国在役航母1艘,在建航母1~2艘;驱逐舰美日领先世界,中国大幅落后,美国在役驱逐舰62艘,日本40艘,中国25艘;卫舰数量多,但先进舰艇占比少,中国在役卫舰40艘,印度23艘,美国14艘;潜艇常规动力为主,核潜艇数量少,美国核潜艇73艘,俄罗斯核潜艇48艘,中国12艘,中国常规动力潜艇58艘,美国均为核潜艇。

二、军民融合的目标与方向

⒈ 军民融合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在继承和发展党长期形成的“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思想基础上,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主席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核心要义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支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筑牢安全和发展两大基石,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为此,应注重优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从国家顶层到各个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增强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有效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需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互为支撑和一体互动关系,妥善谋篇布局、勾画蓝图、规划部署。以军民融合方式拓展战略新兴领域生存和发展空间,既要努力掌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主动权,培育生产力、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也要抢占未来军事和科技制高点,掌握未来国际战略博弈的先机。其战略重点为:

捍卫海洋利益拓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海洋已经成为维护我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领域。采取军民融合方式经略海洋,对于打破我海上方向战略困局,积极营造有利的海洋战略环境,具有积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亟须适应国家利益不断拓展的形势,加强海上方向军地航海保障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集军事斗争准备、维权管控和经济开发需求为一体的军民融合维权管控体系,为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广阔空间,为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战略抓手。

支撑空天领域竞争:空天领域系统巨大、专业众多、技术尖端,开发利用空天领域必须依赖强劲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国民经济基础,需要举全国之力,汇聚和整合军地资源,把空天领域建设发展纳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谋划布局。一方面,要把握空天领域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把军民融合的范围从传统的航空领域延伸到航天、临近空间等各个领域,打开空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正确处理空天领域国防建设需求与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关系,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全局推动资源统筹、利益共享,确立战略目标相一致、资源配置相适应、战略部署相衔接的“军民一体、空天一体”全局互动发展路径。

服务网络强国建设: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运筹,是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客观需要。当前,应大力贯彻改革创新理念,在军地需求统筹、组织管理、运行模式、政策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构建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的中国特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路径和制度机制,完善网信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要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需求、重要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着力推动网络安全战略防御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核心关键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与转化、军民一体信息产业创新等专项工程建设,实现以重点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

⒉ 军民融合的现状

世界主要国家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模式:“军民一体化”(美国)、“先民后军, 军民共进”(英国)、“以民掩军、寓军于民”(日本)、“优军后民,以军带民”(俄罗斯)、“以军带民”(以色列)。美国推进军民一体化成效最为显著,引领着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潮流,其他各国则位处模仿追赶阶段。全球主要军工巨头均已实现军民产品协同发展,但民品仍居主导地位。世界各国正大幅加快国防建设转型创新步伐,军民融合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目前中国民参军尚处起步阶段,中国军用市场民参军占比仅为30%,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无限潜力亟待开发。相较而言,美国大约 80%的航空航天企业、70%以上的原子能企业、 60%的船舶企业、40%的电子企业、34%的机电设备企业、30%的机械制造企业和10%的钢铁与石油企业从事军品生产,大约占据军费开支的一半左右,每年仅军费一项就足以支撑超过 2500亿美元的市场。从中国的综合军事实力上来看,高端品类占比较少;在陆军方面,相对海和空与美、俄差距较小,而空军方面差距最大。参考美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军费增长情况,如果民参军占比提升至50%,那么,我国2020年民参军市场规模或将超过8000亿元。

军民融合主要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军转民”,就是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二是“民参军”,即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一方面,通过军民深度融合,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各种渠道资源进入安全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解决了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就能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促进我国军工产业升级。

三、我国的十一大军工企业

我国的十一大军工集团,由国务院出资并直接管理,承担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职能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分别如下:

⒈ 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工业形成以飞机、直升机为龙头,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和航空武器配套齐全,技术基础较完备,军民结合、相对完整、具有较强实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

⒉ 兵器工业集团(北方):面向陆、海、空、天以及各军兵种研发生产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 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⒊ 兵器装备集团(南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拥有特种产品、车辆、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板块。

⒋ 集团:侧重于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打造了“神州”、“长征”等著名品牌。

⒌ 航天科工集团:侧重于防务,科工集团则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被誉为中国导弹工业的摇篮和领跑者。

⒍ 工业集团(南船):造船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主业。在军船方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民船方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能够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

⒎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船):中船重工拥有中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中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

⒏ 中国核工业集团:是我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发展的技术开发主体、国内核电设计供应商和核燃料供应商,是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的专业供应商。

⒐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承担核工程、国防工程、核电站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任务。

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侧重军工):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⒒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侧重民用):核心业务分布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系统集成、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电子商贸与工程等六大业务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党政分设、军政分设的体制特性,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整体机构及变动情况较为频繁,历史上一共经历军队管理、军队为主、政府为辅和政府管理三个阶段,并最终形成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两个平级单位为主的组织结构。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大军工集团已有70多家公司上市,其中A股上市70家、港股8家,A股总市值18806亿元;民参军类A股上市公司达到187家,总市值9856亿元,营收规模1365亿元,实现净利润86亿元。民资参军无疑为军工企业注入新鲜活力,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技术创新大有裨益。

四、军民融合的主要产业布局

⒈ 航空产业链

发动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预计专项基金1000亿,按照1:1的配套资金计算,预计未来5年航空发动机扶持资金超过2000亿。

机电系统:机电系统几乎包括了飞机上除机体、发动机、武器和航电任务系统之外的所有系统,是飞机上结构布局最复杂、体积重量最大、保障费用最高的庞杂系统,涵盖面非常之广。

电子设备:未来十年中国各类军用飞机对航电系统的需求超过1500亿元。航空电子是指飞机上所有电子系统的总和,包括但不限于飞行控制系统、火力控制系统、目测探测系统、通讯/导航系统、大气数据系统、飞行数据系统、航空照明系统、机电信息管理系统等。

飞机整机:国内飞机整机的生产厂商有(运输机、轰炸机)、中直股份(直升机)以及中都航空(教练机)。

⒉ 航天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航天其制造提供原材料和设备,包括:特殊材料、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仪表仪器等零部件以及辅助软件。

产业链中游:航天器制造、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卫星应用行业。

⒊ 海工产业链

海洋工程产业链比较长。上游主要包括装配设计;中游是装配制造,而装配制造环节又有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覆盖从原材料、平台建设到装备零部件等;下游则是船舶整体和海上油田服务等。

目前从事船舶制造的海工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有中国船舶、中船重工、振华重工和中集集团;从事船舶辅助配套的主要上市公司有振华重工、华荣能源、润邦股份、太阳鸟、山东墨龙、石化机械、神开股份、宝德股份、巨力索具、海默科技、惠博普、亚星锚链、中南重工和中天科技;从事油田服务的海工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有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杰瑞股份。

⒋ 其他

发动机:活塞式和喷气式,目前喷气式为主。其中涡轮喷气发动机又称空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是以空气为氧化剂,靠喷管高速喷出的燃气产生反作用推力的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简称“涡喷”,装备该发动机的飞机即为喷气飞机,用于早期的战斗机与民用客机等机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从涡喷发动机派生而来,是一种由螺旋桨提供拉力和喷气反作用提供推力的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简称“涡桨”,特点是推力大、耗油省,大多用于支线飞机、军用运输机、教练机、海上巡逻机等机种;涡轮轴发动机从涡喷发动机派生而来,是一种将燃气通过动力涡轮输出轴功率的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简称“涡轴”,是当代直升机的主要动力装置;涡轮风扇发动机从涡喷发动机派生而来,是一种由喷管排出燃气和风扇排出空气共 同产生反作用推力的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其主要部件比涡喷发动机多了一个风扇,该发动机简称“涡扇”,特点是推力大,耗油省,常用于现代客机、运输机、战斗机、轰炸机。目前最顶端的系统供应商仍然被GE/PW/R&R三家公司霸占,我国发动机研制、生产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中航工业集团。

雷达:国内雷达发展良好,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我国雷达研发总装公司为中电科集团所属院所,配套单位为航天科工集团、华清瑞达和理工雷科。

新材料:包括特钢、钛合金、碳纤维等。宝钢特钢、抚顺特钢、南通科技、北满特钢等是我国特钢的主要生产单位;钛合金主要用于电力、制盐、体育、海洋工程、航天航空、船舶、冶金等;碳纤维的主要产品供应商为美日两国,比如美国的Cytoc、Hceccl公司,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公司,和中国台湾的台塑集团等。

五、军民融合的主要方向

⒈“民参军”领域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场机会巨大。“民参军”所涉及的领域,按照潜力排序分别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信息化。其中:装备制造包括:航空零部件制造、通航、系统、核电;新材料包括:高温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钛合金、超材料、超高强度钢;信息化包括:雷达、电子、通讯、北斗、。由于政策陆续出台鼓励“民参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国防军工供货体系。同时也不可否认,阻碍民企资源进入军工领域还有不少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由于军工自成体系,军品发展方向、订货计划及调整、产品定价方面是一个闭环,民营企业因为信息缺乏,参与竞标的机会不多。一个积极的变化是,“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线运行了,它面向民营企业发布武器装备需求信息,向军方推送企业产品和技术信息。

其次民企进入国防领域审批项目过多:民企参与国防必须申请相应的资质,需要进行层层审批,通过后方可在军方监管下进行军品研制。在进入程序上环节众多,也许带来的相应阻碍也就多。

再次是在研发与税收方面的问题:国有军工企业能优先得到政府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在税收方面,承担了部分武器装备科研的民营企业,没有得到类似于国有军工企业一样的减免。

从去年开始,民口企业参与军工的热情高涨,民口企业进入军工领域,一方面可以节省政府的军事研发开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的竞争,降低军方在军品上的采购成本。但在目前“民参军”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准入和退出制度仍需完善,供需信息传递不畅,军工集团行业壁垒并未完全消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民企与军工企业在体制、机制、理念上会形成冲突和障碍,民企一般是“大规模、产业化”模式,视利润为企业追求目标;军工的传统是讲求“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通常为“多研制、小生产,多品种、少批量”。因此,长远看在理念上也需要军民深度融合。

⒉“军转民”提速

军用能力应用到民用领域,将极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家熟悉的互联网、行车导航、我们监测天气所用的雷达,都是由军工产品演变应运而生的。在当前,军工科技转民用进展比较快,对经济的拉动和辐射作用也比较明显。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航空技术融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代表性产品有新舟系列民航飞机和新一代 4 吨级轻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 AC312。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军转民高新技术、北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应急救灾、反恐防爆、节能环保等领域推行军转民技术应用,代表产品为3.6 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成套设备,造价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发的“航天云网”,集开放创业平台和生产性服务平台为一体,已有22000家企业注册,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效推动制造业生产设备的互联共享。国家目前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就是由航天科工开发的。

军民融合发展是军工、制造与民品制造的融合发展,里边至少包括五个层次的融合:智慧融合、技术融合、装备制造业融合、资本以及服务融合。其中技术融合在军用技术转化民用方面成果显著,技术的互联互通不仅可以“军”带“民”,更能以“民”促“军”。军工技术由于其先进性,只要能找到好的市场切入点,转民用没有太大的刚性困难。军工技术在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军转民能取得多大进展,主要看军工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竞争的商业逻辑。

但应该看到,机制不健全会阻碍“军转民”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军工企业技术解密制度不完善,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军工技术转化渠道单一等,还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六、结语

现在的中国,军工和民品生产各有优势,国防科技如核工业、航天、导航、传感、量子、激光等世界领先;民品如高铁、移动通讯、云计算等独步全球。两者融合,一加一将产生大于二的效果。军民融合第一融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融出了生产力大解放,第三则融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加速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国情国力,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不断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先后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的重要指导思想。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基础上进行了新的重大拓展,要实现由“结合”走向“整合”最终达到“融合”,还要普及融合理念、推广成功经验和全面推进融合发展的辐射效应。军民融合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指导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将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依据网络收集的相关资料综合撰写

相关阅读推荐:

热点追踪▏中国第二阶段军改全面启动

论文专区▏海战场环境特征分析及其建设策略

政策解读▏把空天海洋纳入“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

知识窗▏细数中国船舶工业的研究机构与工业企业

海洋视点▏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与建议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