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透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开始结构性放缓。中国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只有通过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在未来继续快速增长。
从1980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均每年8.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累计增加了1759%。然而,现在中国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6%~7%。这里有周期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是结构性的。过去中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市场化改革、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是关键因素,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妨先来看看过去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再来探讨一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话题。
▌中国经济的三个阶段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第二阶段从2003年到2012年;第三阶段从2013年到现在。
⒈第一阶段(1992年~2002年):暴利时代
1992年之前中国属于计划经济时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阶段。这个转型使社会发生很大转变,以前依靠饭票、粮票置换粮食、油盐、肉包括身上的衣服,是一个物资极其短缺的时代。
那种情况下,一旦可以自由生产和买卖,必然造成社会物质产品的大爆发,伴随的就是利润和财富的暴富,所以改革开放一到来,马上使中国进入了暴利时代。无论你生产什么、倒卖什么都能赚钱,因为社会需求的口子如同黄河决堤一下子被打开了,这种需求是远远大于社会的生产能力的。这个阶段的经济特征是“以产定销”,我们生产什么都可以卖出去。市场的活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人们的生活被改善了很多。
这是一个小批发、小零售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维持到2002年。
⒉第二阶段(2003年~2012年):从“以销定产”到薄利时代
随着这种散乱式的商业发展,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大批发、大零售阶段,也可以说是“以销定产”,渠道商先从品牌商那里订货,订货之后再去卖货,消费者根据自己需求和喜好去买东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之下,商品的品类越来越丰富,于是有的商品就形成了所谓的品牌,这种品牌是野蛮生长下的产物,是被动出现的,而不是主动开创出来的。
最典型的就是福建运动品牌,比如安踏,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老板自己筹一笔钱,去央视打广告,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一个叫“安踏”的牌子,然后再做批发,其实还是代理商批发给经销商的路线,并不具备做品牌的基因,真正的品牌需要大量文化积淀,需要有自己的原创基因。品牌的本质是一个信誉的保证,同时更需要有工业设计的基因。但是,中国商业的土壤环境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培育出自己的品牌。
2003年,中国忽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非典,第二件事就是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易趣也几乎是在这一年在中国呈现爆发事态。为什么这两件事有一定的联系呢?因为电商的爆发使大家意识到一个事:哪怕我足不出屋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非典的事件,让大家感觉到了电商的优势。
2006年,eBay易趣宣布将部分股份卖给TOM,这被公众视为eBay退出中国的象征,从此淘宝开始一统江湖。电商也开始越来越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经济结构上讲,这也促使商业从大批发阶段进入了到了下一个阶段:薄利时代。
首先,我们在商场买的衣服基本都是八倍以上倍率,也就是一百块钱生产的毛衣,最少要卖到八百,如果低于八倍倍率就是亏的,因为首先商场只要做活动,一块当作两块五用,相当于四折,之外商场要扣掉百分之三十的扣点,再加上百分之十二的团队工资,还要扣掉税点,基本剩下一点几折。也就是同样的衣服厂内购买只需要付八分之一的价格,而实体门店比如专卖店,则最少是四到六倍,只要扣完成本就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电商和代购的生存空间。电商把利润环节压缩了,直接牵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手,无论是小批发还是大批发,以前一件成本100元的东西,即便是最低折扣价卖到消费者手里也要300元左右,去掉中间环节之后,100元的东西只能卖到120或者150,而且它把商家都在一个页面呈现,哪个便宜消费者就认准哪个,商业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价格战。
消费者是占了一个大便宜,但是商家有点苦闷,因为你不卖反正有人卖,只有卖的便宜才能卖的出去,所以商家越来越无利可图。再加上人工不断上涨,利润越来越低,与其我死不如大家都死。如果不走歪门邪道,工厂可能就要倒闭了。商家只有开始偷工减料、造假模仿。所以各种假货、毒奶粉以及瘦肉精等是在这个阶段呈现爆发事态的。所以,消费者表面上是被电商省钱了,但实际上也是吃亏了。更重要的是,电商彻底打乱了原来的大批发产业链,原来生产者赚生产的钱,品牌商赚品牌的钱,物流商赚物流的钱,渠道商、批发商、零售商都各赚各的利润,每一个人除了上述角色之外,同时还都是社会的消费者,大家你来我往、互惠互利,社会以既定的逻辑运转。
由于电商压缩了产业链,很多角色不存在了,很多人变得无所事事,于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就开始下降。
⒊第三个阶段(2013年~2017年):混沌时代
这五年时间,是中国商业最纠结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传统实业不断的倒闭,当然还有一批企业在吃老本,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大家都找不到方向,很迷茫。而电商在消灭了一批人之后,自己也开始渐入困境,大家都低价,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十个网店只有一家赚钱,其他九个都亏损,线上的红利已经快被吃完了。
怎么办?我们不要忘记,电商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作为新兴产业,可以吸纳社会资本,电商一直在不断的做尝试,比如京东不断的烧钱去做物流体系,顺丰开始做线下连锁,阿里开始收购银泰,他们的战场从线上转入到了线下,并且从蓝海变成红海。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和消费持续在脱节,产能过剩也出现了,这让实业倒闭的速度加快,随着消费能力的下降,加上需要承担库存,经销商订货速度也慢了,所以这五年我们拼命的叫喊新概念,比如互联网思维、o2o、互联网+等等,有句话说: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说明他越缺什么,似乎只有这些新概念可以应对库存问题。这就是混沌的商业状态,这种纠结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其实商业的本质很简单,我们无非就是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我们独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实现自己的收益。收益的多少,只取决于提供价值的大小,而和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
应该说2016年是大破之年,2017年一定是转型发展之年。因为物极必反,既有盛极而衰,也有否极泰来。如何提供给人们独特的产品价值,就是企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常听到中国企业不尊重知识产权的消息,“山寨”一词更是屡见不鲜。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常被批评为只能培养会考试的学生,却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微信的风靡,人们对腾讯的创新能力刮目相看,华为的强势崛起也引起广泛讨论。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究竟如何呢?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中国创新现状的如下事实:
第一,中国的创新研发投入快速增加。创新研发离不开资金投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2014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会将国民生产总值的1.9%投入到研发中,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数字仅有0.9%左右。1991年时中国研发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而到2010年时,中国研发投入占比已经达到了经合国家的中位数,并且在2012年赶上了经合国家的均值1.88,而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经合国家的五分之一。201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2.05%。
第二,中国科研人员和用于每位科研人员的经费快速增长。1996年,中国每100万人中仅有443名研究人员,当时美国的这一数字是3122,日本是4947,韩国是2211。到2014年时,中国每100万人中的科研人员达到了1113人,增速慢于同时期中国科研投入,科研投入增长地更快意味着平均每位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也在增加。
第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高。我们可以用专利来衡量研发的产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的中国专利数量从1995年的83045项飞涨到2014年的230万项,平均每年增长19%,2011年中国的专利数量超过了美国。再看专利的质量,中国专利申请通过率最近在30%~40%,在各国中处于中等水平,比印度和巴西的20%高,但低于美国和韩国50%~60%的水平。专利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发明被认为是技术最为密集的一类。中国专利中发明占比从1995年的8%上升到了2014年的18%。2005年到2014年,中国通过的专利中,外国申请占比从20%下降到7%。从1995年到2014年,被发达国家授予专利的中国专利数平均每年增长28%,比国内通过的专利增速还高。美国专利和商标管理局授予中国公司的专利从1995年的62项上升到了2014年的7236项,增速比德国、韩国和日本还要快,在金砖国家中也只有印度能跟中国一比。我们还可以看看外国对我国专利的引用情况,1995年到2005年,中国发明专利引用数每年增长33%,2005~2014年,增速上升到了51%。
总之,中国的研发投入、科研人员,专利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改进,并且在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缩小,我们不应对中国的内在创新能力感到悲观。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到底卡在哪里
那么,应该怎样进一步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呢?结合工业企业的数据,可以看看中国创新的一些特征,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有利于创新的因素。
第一,1998~2009年间,私企获得的专利平均每年增加35%,要快于国企,私企是中国创新的引擎。
第二,文献中一般认为市场规模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自从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数据也显示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创新能力更强。从2003年起,中国的实际工资每年以快于10%的速度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专利占比从1998年的55%增长到了2009年的66%,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更多地用创新来替代劳动。
第三,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根据1998~2007年间没有专利,有1~4项专利和多于4项专利将企业分为3类,发现专利数量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说明,更多的企业参与创新和更大的创新力度将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尽管中国的创新取得了快速的进步,然而在绝对水平上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2015年汤森路透公布的全球100家创新企业中,日本和美国企业占据了众多席位,而中国企业无一上榜。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是中国企业的两倍多。由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差距也属正常,然而由于资源错配而导致的差距还却值得引起注意。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占比已经从1995年的24%下降到2014年的3%,然而,国企规模相对较大并主要位于上游和战略重要性行业,面对的竞争比私企要小很多,并且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贷款和研发补贴。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而国企从中获得了相对更多的资金。这不仅降低了国企的投资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还为无效的僵尸企业输了血。国企相对私企有更低的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却流入了更多的资源,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
虽然国企中掌握专利的企业比例比私企更高,但是由于国企往往具有更大的规模,并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这种简单的比较没有说服力。利用2005~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可以发现,每1000万元研发投入可以为国企、私企以及外资企业分别带来7.6、6.5以及2.2项专利。进一步将企业按照规模和所有权进行分类,发现在绝大多数规模下,私企和外资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和获得的专利都要显著多于国企。在创新上,获得更多政府补贴的国企表现要弱于私企。
▋结语
理论上,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应该多研发,而效率低的企业应该多模仿,而中国相对效率更低的国企却做了太多研发,效率更高的私企却研发不足。有研究认为,如果能够纠正这一资源错配的现状,中国2001~2007年间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速能够增加33%~50%,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如果研发补贴能够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更加均匀地分配,中国整体的创新能力会更高。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更加合理的研发资源配置,对于中国未来能否在不利的结构性因素下保持高速增长至为关键。
■本文依据网络资料综合,组稿/溪流
相关阅读推荐: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