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根叔”开讲,“互联网+智能制造”从4个方面抓起准没错!
6月19日下午,松湖华科创新大讲堂第31讲“智能制造”助力“倍增计划”活动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制造业著名专家李培根教授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作了专题演讲。他认为,互联网+智能制造可以重点关注“产品、质量、绿色、数据、客户”,从基础做起。
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教育部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
李培根院士一直从事机械与制造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著名制造业专家。他曾为国家863/CIMS主题、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根叔这次千里迢迢
来到松湖华科创新大讲堂
围绕着互联网+智能制造这个专题
为我们做了哪些思想上的引导呢?
接下来,跟着松湖哥一起来了解了解
从客户端思考,把智能技术融入其中
“智能制造不应盲目追求,要根据自身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从数据搜集等基础做起。”
李培根院士认为,促进制造业从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转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业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变,这其中最根本的是产业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他举例说,在实体经济低迷的社会,红领集团抓住智能化定制技术,运用智能技术,配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私人定制实现工业化生产,做到了独树一帜。他认为工业行业迅速发展,在号召“机器换人”的时候,并不建议盲目地机械化,应该从客户端思考,从数据搜集等基础做起,把智能技术融入其中。
产品瓶颈在哪里?
李培根院士指出独特技术是产品竞争力重要体现。冲出瓶颈可更多地关注产品用户体验、个性化,通过智能技术增强使用、服务功能、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等方式让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产品获得独特技术。
独特技术可以从质量、绿色、服务等方面去寻找。他举例说,华中数控把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用在机床上,像人的心电图一样,测一些机床的指标,目的是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体检,保证机床的健康同时提高加工质量。
在从前没有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仅仅依赖人的感知,很多有效的数据资源容易被人们筛掉了,这是影响质量问题的深层原因。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互联网+结合智能技术去适应加工过程变化。
关于智能产品自己做或购买问题,李培根院士认为,依赖合作伙伴的公司会牺牲了未来进行更大差异化的可能性。能引领产品洞见、未来创新和竞争优势的技术要保留,商品化或迭代速度快的技术则可选择外包。在用户界面、系统工程、数据分析和快速产品应用开发等领域尽可能自己开发,如内部开发的速度很难跟上外部供应商的脚步则购买。
智能制造需落脚车间现场
现在一些企业还不知道智能制造+互联网从什么地方入手,要关注车间现场。东莞劲胜是全国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是一家做手机壳的企业,包括产品的开发、品质管控、工时动态匹配等,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生产车间解决了这些问题。
李培根院士指出,加工效率是3C制造企业的生命线,对一3000台机床规模的3C加工车间,若单件加工效率提升10%,可节省300台机床。这些都是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的。
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质量、高效是基本目标,服务、绿色、个性等是新目标,在车间现场围绕基本目标,数据、设备和人,更容易寻找到机会。
“我们的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时候,也需要加强对‘人’的关注。”
李培根院士特别强调,人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作用,他认为国内制造业存在一个盲点,就是忽视人的作用。而实际上,进一步提高中国工人的素质,是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智能制造反而应该更加重视系统中人的作用。
人的问题先从流程与组织创新做起,需要去中心化,即减少科层,去部门、去领导化、去审批。去中心化或少中心反而使系统更稳定,这些亦需要数据技术帮助。
另外,对于人的管理根本在于满足员工需求,选择让数据评判。把主观的监管改为客观的监管,把人的监管改为数据的监管。李院士认为,智能制造不能仅仅关注智能机器,还要尽可能发挥人的潜能,进行业务、人才的最佳匹配。
图文来源:南方+,网络
你有跟松山湖有关的新鲜热辣、有料的内容?通通可以投稿过来,只要你投稿,就有机会上头条,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快速添加
【幸福松山湖热点索引】
▶“食物中毒”高发期,你需要知道这些事!否则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