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大学教授的一天

科研动态 2022-07-10

上午6点半起床。这已经是习惯了,再睡就会难受。老婆负责女儿上学的各种准备工作,我负责做早餐。
上午6点50 开始做早餐。女儿的早餐是两片批萨,外加一个煎蛋,一杯牛奶,一根香蕉。老婆和我的早餐是一人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一根油条,一杯豆浆,外加一个拍黄瓜。这一系列的早餐,我早就驾轻就熟。边做饭,边听ABC新闻,边思考人生。
上午7点半开始吃饭。女儿吃饭比较慢,边吃,边听她的ipad,里面放着哈利波特的故事。我时不时要提醒女儿做什么事要专心,要讲究效率,女儿频频点头,抓紧吃两口饭。
上午8点准时出发去上学和上班。我8点半左右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上午8点半-9点半处理各种邮件。因为我是7个杂志的编委,稿件送审和审稿的工作量委实不小,这方面的邮件此起彼伏。这种学术service工作都是无偿的,但很重要,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有影响力,有话语权,这种工作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
上午9点半-10点,一个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来meeting。为什么要把本科生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呢?在澳洲大学里面,本科生的事情,无论是教学还是毕业设计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自己博士生的事情,最后是自己的事情。
上午10点-11 点,和第一个博士meeting,讨论论文的初稿。写作上一堆问题,但计算和实验的结果不错,应该能发不错的杂志,希望能尽快毕业。
上午11点-12点,和CSC资助联合培养的学生meeting, 讨论论文初稿。更多的问题,越看越想发火,还是忍住。联合的培养的学生,基础都不错,也非常努力,但必要的学术训练严重短缺。想想20年前的自己也是这个样子,可能还不如他们。于是有了更多的耐心,将心比心,希望他们尽快成长。
中午12点-12点半,午餐。我的午餐很简单,一饭盒水饺,老婆做的,韭菜鸡蛋三鲜的。韭菜味比较大,有的老外受不了这个味道,就像我开始受不了印度餐的咖喱味一样。午餐时间,通常大家都会把自己办公室门关起来吃饭。
吃饭的过程中,我喜欢上Youtube 看一个美国女孩写的博客 (Where's Poppy),其实是她去世界各国旅行拍的video, 并配有自己独到的解说,尤其去中国旅行的各种video 拍的很美,各种见闻,非常positive。我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其实是为了我女儿。女儿所在的私立学校,各种肤色的小朋友都有。班上老师经常有各种活动,让小朋友介绍自己母国,其实是父母的出生地国家的风土人情。女儿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经常显得表现力不够。更重要的是,我逐渐发现,随着小孩子渐渐长大,孩子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比较谁的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等等。还有就是谁的母国怎么样?有一次开家长会,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母亲跟我们聊天,说有一天这个黑人小女孩跟她说,一次班里照相,有一个白人小孩不允许她的女儿和她们一起照相,理由是她女儿的皮肤比较dark。这个小女孩的母亲是个医生,听了女儿说的这些非常生气,去跟老师和校长理论。最后,白人小孩不得不道歉。即使这样,仍然让人感觉不舒服。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这还了得!后来,我问女儿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女儿说never (从来没有)。我告诉女儿,如果哪一天,有任何人胆敢和你说类似的话,马上要fight back,无论他/她是谁。另外,我告诉女儿,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你的母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强大的国家,你要以此为荣,要有足够的自信。
中午12点半-1点,在校园里散步半个小时。四十岁以后必须要注意锻炼身体,否者高强度的工作就是慢性自杀。暴走半个小时回来,出一身汗,感觉很舒服。
下午1点-2点,系里开会。每两周一次的系务会很重要,主要解决与本科生教学,评估,毕业设计的各种问题,当然也包括很多比如实验室建设,学校的各种活动安排等。总之一个小时的时间,非常高效。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会议越简短越好。
下午2点-3点,做实验的学生过来,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跟着学生去实验室查找原因,讨论解决办法。
下午3点-3点半,所谓下午茶时间,通常楼下的一哥们会找我去喝杯茶,主要是交流一下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心得,也算放松。
下午3点半-4点,和一访问学者meeting,还是讨论论文的事情,仍然是一堆问题,需要解决。
下午4点-5点,是审稿时间。审稿一篇文章,即使再有经验,也要花至少1-2个小时,才能有高质量的审稿意见。
下午5点下班回家吃饭,女儿已经吃完,在写作业,老婆在辅导。我问女儿作业难不难?too easy!女儿总是这么说。有一次我看了她们小学三年级上课用的视频,有一段讲如何计算球体的体积。球体的体积公式是三分之四派半径的立方。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小时候,只要记住就行。但视频里还讲了为什么球的体积公式是这样,并讲了关于派的来由,虽然介绍得很简单,但还是很有启发性。我心想对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不简单啊。总之女儿说学习就是玩儿,没有任何负担的样子。看来澳洲的小学教育还是很有一套的。
下午5点半吃完饭,再回学校。晚上的时间,主要是备课。这里提一下,我这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我把所有的课程都放在了下个学期,目的是在上个学期集中精力做科研。下个学期的两门课,一门本科生课,一门研究生课。我大概算了一下,包括teaching, tutuor和备课,每天放在教学上的时间不会少于5个小时。这样科研基本没有时间了。所以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非常重要。如何备课呢?主要是上Youtube上找相关的课件视频。Youtube上优秀课程视频非常多,边看,边做笔记,反复听,完善自己的PPT, 同时学习人家的授课技巧。
晚上7点半-8点,休息一会,看一会国内的娱乐节目,什么《演员的诞生》,《向往的生活》,《我是歌手》,包括现在火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啊什么的,感觉国内的娱乐节目水准也越来越高。娱乐的同时,也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晚上8点回家。走出办公室,还能看到不少同事的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实验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做实验,灯火通明,不知道他们会干到几点。
晚上8点半到家,陪女儿阅读英文书半个小时。

晚上10点睡觉之前,习惯性地听半个小时ABC新闻,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往期精彩



1、大四保研,读博后换方向,发表SCI论文32篇,来看看这位博士有多厉害!

2、施一公演讲太精彩!让科研迷茫的人少走很多弯路

3、浙大化学教授郑强:科学无国界???真是可笑……

4、施一公:西湖大学科研成果考评“不唯影响因子,不唯引用次数”

5、科技部部长:要写有价值高水平论文 不唯论文并非不要论文!

6、17岁上北大,28岁做博导,30岁获2019IEEE青年成就奖,全球仅三人...

7、发SCI论文33篇,3年读完博士,北航博导的经历不一般

本文作者:王善勇,转载:科学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1


end


本文无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分享来源科研动态(微信ID:likesc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